旅遊為了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旅遊是為了擴展眼界,學會謙虛

前言

有的時候舒適圈待久了,真的是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的時候同溫層後久了,真的是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自己旅遊過幾個國家,覺得已經不容易了—比起那些一輩子沒出過國,或者不可能有機會出國的人來說—。看到人家有點吹噓的提到自己旅遊過三十幾個國家,哇,一聲,驚嘆之餘,也會有點酸葡萄心理。看到網路上說出社會沒幾年的小女生,毅然離開工作,帶著積攢了數年的積蓄,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漫遊了三十幾個城市,我們也會有種非我族類的感覺。今天無意中看到一個視頻,標題是:《在座的學生震驚了:他曾從事八種不同職業 遊歷181個國家 太牛了》。看標題可知此頻視是有學生在場的,甚至是針對著學生的節目;視頻中沒有強調他從事的是什麼職業,但從其年齡(近六十吧?)來推估,出身上大陸改革開放之前,家境應該不佳,因此從事過較為低階的工作,然後透過自己的努力,慢慢爬升到成為著名學府的專業領域的教授。

旅遊不必重數量

視頻中較為強調的是遊歷過181個國家(全世界總共有197個國家);視頻中還提到他遊歷過大陸的2,861個縣(大陸現有2,779個縣;對你沒看錯,他遊歷過的縣比大陸現有的縣還多,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行政區域重畫,因此有的縣整合在一起了。)(跟他相比,三十幾個國家,三十幾個城市好像不算什麼。可是人生價值、人生方向,每個人的定義,每個人的追求可能都不一樣—事實上也不必一樣,否則人生就太單調太無趣了—,因此這樣的比較沒有什麼意義,這也是受訪者一直提到不必學習,也不必跟隨他的做法,因為人生苦短,學習和工作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追求旅遊的數量,其實大可不必。)

旅遊目的

然而,話雖如此,其數量也太過驚人了,因此我們不禁會問:為啥?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要旅行參訪這麼多的國家和城市,這或許可以從受訪者的職業說起,受訪者何茂春目前是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的教授。之所參訪這些多地方,與"一帶一路"有關。"一帶一路”的提倡,迄今已六年,提倡本身只是個理念,只是個口號,如何落實需要理論的建立和實際的推展,因此了解當地狀況和需求乃成為必要的先行作業。

旅遊學會了什麼

實際到各個地方去了解和參訪的結果,你可以發現受訪者最常提到的是尊重和謙虛,例如他提到中國人一直強調自己是歷史文化從未中斷過的唯一文明,但在參訪時他發現伊朗也認為自己的波斯文明綿延了六千年亦從未中斷(其歷史文明甚至比中國更久遠),猶太人也認為自己的人種雖然曾四處飄散,然而猶太文明卻從未中斷過……(所以呢?你學會了謙虛。)

出外總是辛苦的

受訪者也佩服到各個不同國家去艱苦創業的中華兒女,他們人生地不熟,甚至語言不通,文化不同,歷盡折磨,或許只為了一求溫飽,卻也給各地人民帶了便利和生活的改善。他的旅遊也讓他特別提到尊重的重要,尊重當地的風俗民情,生活習慣,和宗教法律,融入當地,入境隨俗,而不是用著有色的眼光來看待所待地方的一切。他提到在蒙古的意外發現,四境無人的單一(或幾個)蒙古包,沒有電,沒有手機的牧民。竟然知道數百公里外的城市發生了什麼事,原來是他們透過手勢、鼓笛、口哨等來傳遞訊息,也能達到迅速且正確的要求。

交流有必要

受訪者認為文明一直在持續不斷的交流、互動當中(人際間又何獨不然),應相互尊重,彼此合作,謀求互利共贏,追求幸福快樂,因為人類本來就是個命運共同體,他心目當中的”一帶一路”就是為此而立的。(國家沒有目標,理想,這個國家往往走入庸俗,墜落。個人沒有目標和理想,這人也往往會走入庸俗,墜落。但侵略、霸凌也可以是大國的理想和目標,能否為人們帶來幸福衡量目標好壞的標準。有目的的旅遊是旅遊呢?還是折磨呢?何教授讓人佩服,但並未讓人羨慕。但,走出舒適圈,去看看外面的山,外面的水,去見識一下大海的廣濶和包容,則永遠是可取的。見識多了、廣了,人也就學會了謙虛,也就更懂得尊重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lkR7IavpXo&ab_ch:annel=%E5%BC%80%E8%AE%B2%E5%95%A6TheVoic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4會員
937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旅遊或者旅行之間,我選擇旅行!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Thumbnail
這次半自助旅行點燃了體內的旅遊魂,這才發現自己熱愛以自主探索方式去看世界去看人。
Thumbnail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Thumbnail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世界那麼大,應該多看一點,所以我們才旅行,看這全世界與我們的世界有何不同,體驗異國文化,了解人文風情,感受最深刻的體會,刻畫在內心的寫照,一五一十全部放在內心的感官中與記憶中。旅行總教我們它本身的意義,但又為了什麼才要旅行?我是說,旅行並不總然是這樣簡單,買了機票,規劃旅程,然後到了當地,開始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對我而言,旅行的意義是多采多姿的,從年少的憧憬到隨著年齡增長的思考,旅行意義不斷變化。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旅行觀唸的轉變,認為應該用心感受當地文化和人情才能真正體會旅行的意義。他喜歡紀錄旅行的點滴,這些回憶成為了他的寶藏。此外,他更傾向於在國內進行深度旅行,探索臺灣的風土人情。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不管是遠行還是歸來, 每一次的心情總是會有著不同的體會。 旅行是貼近生活的一種實現與融入, 開拓眼界視野讓心更加寬廣。
Thumbnail
"我走了很多國家"、"走了這麼多國家,還要辦這樣的簽證"、... 真正走了很多國家的人,因為數不清,已很少會有具體國家數字。而且,不再多言多抱怨,配合著當地國的要求,該給什麼,就配合什麼。旅行,可以讓自己心累,也可以選擇舒心。 世界,很大!
Thumbnail
"我走了很多國家"、"走了這麼多國家,還要辦這樣的簽證"、... 真正走了很多國家的人,因為數不清,已很少會有具體國家數字。而且,不再多言多抱怨,配合著當地國的要求,該給什麼,就配合什麼。旅行,可以讓自己心累,也可以選擇舒心。 世界,很大!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他:我想去澳洲打工旅行。 我:好啊,去呀,我當初也想過耶! 但旅行完了,然後呢?有意義嗎?只是單純享受玩樂?還是可以讓人找到好工作,賺大錢? 很直白卻也是實際的問題,因人在做一件事情前總會想為何要這麼做,做了會怎樣嗎?有好處嗎?有意義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他:我想去澳洲打工旅行。 我:好啊,去呀,我當初也想過耶! 但旅行完了,然後呢?有意義嗎?只是單純享受玩樂?還是可以讓人找到好工作,賺大錢? 很直白卻也是實際的問題,因人在做一件事情前總會想為何要這麼做,做了會怎樣嗎?有好處嗎?有意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