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只剩台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又到了慶祝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日子,當大家都在許新希望時,我想的卻是新絕望。疫情爆發迄今已逾兩年,短期看絲毫沒有減緩的跡象,「如果」,如果疫情沒有結束之時,如果在短暫的人生中再也回不到可隨時出國、盡情呼吸的日子時,那麼此時,我們應該想的不是何時出國、到哪旅遊?而是如何在3萬6千平方公里的島上找到安身立命之處。


  據交通部觀光局最新調查統計指出,2019年國人出國人次創下歷史最高紀錄,達1,710.1萬人次(平均一天4.7萬人次)。然而,隔年(2020)旋即創下1990年(294.2萬)年以來最少紀錄,僅233.6萬人次(平均一天0.6萬人次)。


  不能出國並非世界末日,1980年甚至不到50萬人次出國,1987年解嚴才突破100萬人次出國,當初人們也是活得好好的,且現在的「不出國」早就不同於過去的「不出國」,除了在網路資訊方面,工作、交易、影像分享等不再受限於實體空間外,更隨著交通設施、場館、百貨等遊憩硬體,與服務、文創、藝文等遊憩軟體的發展,讓多元的國內遊憩類型(如戶外上山下海、室內觀展賞戲)及生活型態(如打工換宿、離島漫活)成為可能。


  如果世界只剩台灣,世界只剩2千3百萬人,除了馬上解決溫室效應、中美貿易戰、抗中保台等全球化、政治意識形態與國防、外交、國際貿易上的問題外(不否認依然會有新的問題與歧見),是否讓我們有可能跳過藉由外國認識自身文化價值、藉由外國肯定自我的過程,而能直指本質的、更快速地、直面地找到自我、認識自我、創造自我、成就自我?


  過去,我們期望透過出國旅行、留學、打工找到、認識、創造、成就自我。如果世界只剩台灣,反而能縮短這之間的過程,因為即便出國旅行、留學、打工,多數最終還是會回到這塊土地上,將所學、所思用於這片土地上的人事物,且不管出國與否,夜深人靜時我們總要直面傾聽自我內心良知的呼喚。


  當我們不再出國旅行、留學、打工,取而代之的是在台灣陌生的地方旅行、不同形式的旅行(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天數、不同的目的、與不同的人等);在台灣異鄉學習、認識不同的人事物與文化;在台灣體驗各種不同的工作、成為各種社會需要的腳色。然而,重要的不是人生的經歷有多精彩,而是在經歷後的沉澱、消化與思考,提供我們探詢自我的養分,以成為找到、認識、創造、成就自我的可能。


  1990年前不能出國時,所能做的事情,今天依然能夠做,然而當選擇增加時,是否有讓我們更認識我們所生長的土地?與生活在此辛勤努力善良可愛的人們?疫情下,讓我們有機會將視野轉向關照原先所忽略、習慣的周遭事物。與其將期望投注在遙遙無期的出國,不如將期望投注在更有可能實現、更貼近生活的島內。


  解嚴前,人們只想者回到對岸;解嚴後,人們只想著環遊世界。台灣似乎永遠是跳板,就像當年「來來來台大、去去去美國」的口號。然而,真正能夠跳開(空間上的跳開非心靈上的跳開)這塊土地的僅是少數中的少數,與其承擔期望落空的痛苦,不如腳踏實地的將期望納為共創你我共善、共好的可能。


  台灣的土地是有界限的,但思想、想像力、可能性卻是無界限的。我們總會想突破空間上的限制,然而,更大的限制在於思維;島國的思維。唯有當我們回望自身有限的處境(死亡)時,才能區辨什麼樣的希望是世俗的期望,而什麼樣的希望才是自我對自我的期望。找到、認識、創造、成就自我,不在外國,而就在找到、認識、創造、成就自身的文化、傳統、歷史、語言的環境之中,彼此相互指涉、共創、共構。2022年,就讓我們從拓展自我的可能性開始。

2022/1/11

avatar-img
49會員
57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本書描寫一位大學剛畢業2年(主修歷史和人類學)、自稱「亞歷山大超級大遊民」的克里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 1968-1992),在大學畢業後斷絕了一切與親友的往來。期間至穀倉、速食店打工,甚至買了艘獨木舟獨自從科羅拉多河順遊而下,到了墨西哥時被遣
  《天下雜誌》公布2021幸福城市大調查,由經濟力、環境力、施政力、文教力與社福力等5大面向評估,連江縣(以下以口語的「馬祖」簡稱)為全國最幸福城市。且近5年,2017、2018、2019皆獲非六都第一,全國僅次北市,2020、2021更為全國第一。本文欲以筆者今年兩度至馬祖旅遊的經驗及幸
  雖然才11月,但回首今年至今,最重要且花最多心思準備的,非報考博士班莫屬。從上半年的考試入學(從中大筆試開始(4/20)到台大口試結束(5/17),整整1個月),到下半年的甄試入學,一共考了3所學校(中大、台大、政大),共筆試了1次、面試了4次,很高興最後能夠如願。   其實在放榜
閱讀報紙的起源   小時候家中(代書事務所)訂的是自由時報,報紙與我不過是家中的一處風景;一處掛在報架上的風景。真正與報紙有互動、透過報紙獲得資訊是從國中時期,那時每個班級每天都有三大報(聯合、中時、自由)各一份,不知是報社免費提供(培養閱報人口)還是學校支出。身為班長或副班長的工作之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單車旅行哲學不是討論單車,而是討論單車旅行,即為何單車旅行(why)、何謂單車旅行(what)及如何單車旅行(how)。事實上,在騎單車時是很少思考的,非指往哪騎、吃什麼、哪裡有便利商店等Google得到的思考,而是一種體驗過後,回到家靜下心來重新細細品味回憶的思考。   首先,為
  本書描寫一位大學剛畢業2年(主修歷史和人類學)、自稱「亞歷山大超級大遊民」的克里斯(Christopher Johnson McCandless, 1968-1992),在大學畢業後斷絕了一切與親友的往來。期間至穀倉、速食店打工,甚至買了艘獨木舟獨自從科羅拉多河順遊而下,到了墨西哥時被遣
  《天下雜誌》公布2021幸福城市大調查,由經濟力、環境力、施政力、文教力與社福力等5大面向評估,連江縣(以下以口語的「馬祖」簡稱)為全國最幸福城市。且近5年,2017、2018、2019皆獲非六都第一,全國僅次北市,2020、2021更為全國第一。本文欲以筆者今年兩度至馬祖旅遊的經驗及幸
  雖然才11月,但回首今年至今,最重要且花最多心思準備的,非報考博士班莫屬。從上半年的考試入學(從中大筆試開始(4/20)到台大口試結束(5/17),整整1個月),到下半年的甄試入學,一共考了3所學校(中大、台大、政大),共筆試了1次、面試了4次,很高興最後能夠如願。   其實在放榜
閱讀報紙的起源   小時候家中(代書事務所)訂的是自由時報,報紙與我不過是家中的一處風景;一處掛在報架上的風景。真正與報紙有互動、透過報紙獲得資訊是從國中時期,那時每個班級每天都有三大報(聯合、中時、自由)各一份,不知是報社免費提供(培養閱報人口)還是學校支出。身為班長或副班長的工作之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
  單車旅行哲學不是討論單車,而是討論單車旅行,即為何單車旅行(why)、何謂單車旅行(what)及如何單車旅行(how)。事實上,在騎單車時是很少思考的,非指往哪騎、吃什麼、哪裡有便利商店等Google得到的思考,而是一種體驗過後,回到家靜下心來重新細細品味回憶的思考。   首先,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世界的神話為什麼和地球...
Thumbnail
「如果地球真的是一個充滿痛苦的地方,在那裡我們只能了解到人生不幸的話, 為什麼離開的朝聖者沒有回來呢?」 「留在地球上的理由,僅因一個人便足夠了。」 生活中充斥著不幸與挫折,因為愛,讓我們不再獨自抗爭,而是一同對抗這充滿痛苦與磨難的世界。
Thumbnail
2024.3.2 有時把距離拉遠,產生地理隔離,才能把自己再次抽空。
Thumbnail
[暫離] 暫時離開吧! 大家還是會正常運行   暫時離開吧! 沒什麼非你不可   暫時離開吧! 既然手跟腳沒被綁住   暫時離開吧! 世界沒你 還是一樣 但你沒有自己 就等於沒有全世界
Thumbnail
「妳看,台灣這麼小,可是我已經覺得它很大了,我還有很多地方還沒去;不知道如果要把整個世界去過一次要花多少時間?」
Thumbnail
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真正實踐者少之又少,有人擔心存款不足、職涯中斷,或者尚未準備好一顆勇敢闖蕩世界的心。 「但其實出發後,自然就知道如何面對一切問題。」這趟旅途中不僅是對自然美景感到震撼,也是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震撼。
Thumbnail
〈如果有那樣一個地方〉 如果有那樣一個地方, 月亮是月亮、太陽是太陽、星星是星星、海洋是海洋、大地是大地 一切無私包容,沒有誰是誰的誰,誰又是誰的誰 如果有那樣一個地方 開心是開心、生氣是生氣、憤怒是憤怒、悲傷是悲傷、幸福是幸福 一切簡單明瞭,沒有面具底下是面具,面具底下的底下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這世界的神話為什麼和地球...
Thumbnail
「如果地球真的是一個充滿痛苦的地方,在那裡我們只能了解到人生不幸的話, 為什麼離開的朝聖者沒有回來呢?」 「留在地球上的理由,僅因一個人便足夠了。」 生活中充斥著不幸與挫折,因為愛,讓我們不再獨自抗爭,而是一同對抗這充滿痛苦與磨難的世界。
Thumbnail
2024.3.2 有時把距離拉遠,產生地理隔離,才能把自己再次抽空。
Thumbnail
[暫離] 暫時離開吧! 大家還是會正常運行   暫時離開吧! 沒什麼非你不可   暫時離開吧! 既然手跟腳沒被綁住   暫時離開吧! 世界沒你 還是一樣 但你沒有自己 就等於沒有全世界
Thumbnail
「妳看,台灣這麼小,可是我已經覺得它很大了,我還有很多地方還沒去;不知道如果要把整個世界去過一次要花多少時間?」
Thumbnail
環遊世界是許多人的夢想,但真正實踐者少之又少,有人擔心存款不足、職涯中斷,或者尚未準備好一顆勇敢闖蕩世界的心。 「但其實出發後,自然就知道如何面對一切問題。」這趟旅途中不僅是對自然美景感到震撼,也是對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震撼。
Thumbnail
〈如果有那樣一個地方〉 如果有那樣一個地方, 月亮是月亮、太陽是太陽、星星是星星、海洋是海洋、大地是大地 一切無私包容,沒有誰是誰的誰,誰又是誰的誰 如果有那樣一個地方 開心是開心、生氣是生氣、憤怒是憤怒、悲傷是悲傷、幸福是幸福 一切簡單明瞭,沒有面具底下是面具,面具底下的底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