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簡易說明,以理解俄國侵略烏克蘭的動機與時機:
1. 歐洲平原東疆的俄羅斯因為缺乏天然屏障,首都數次淪陷,形成
以擴張領土為戰略的立國心態。
2. 俄國永遠都在想盡辦法取得不凍港。除了東北亞從滿州取得的海參威能直接出海,東北歐的聖彼得堡只能進入波羅的海,受制於丹麥。而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半島,雖然出海仍受制於土耳其的海峽和埃及的蘇彞士運河,但中亞地區到西亞的土耳其是俄國勢力範圍,所以
2014 的戰爭起火點在克里米亞半島。
3.
北約與前蘇聯國家之間的中立緩衝地帶逐漸削薄,是這次俄國侵烏主因。對一個想要擴張、想要恢復榮光的強權,勢力範圍被縮限就視為直接威脅。中國 2017 年開始
抵制韓國,正是因為美軍主導的
薩德反導彈系統部署在韓國境內。生活在自由世界的我們要提醒自己:
政治因素在專制國家的決策重要性,遠大於經濟和民生。
4. 如今俄國用以與歐洲談判的
最大籌碼天然氣,約16%透過
烏克蘭地底管道輸出。對俄羅斯而言,小問題是烏克蘭收取的管線
過路費,大問題是過道途中,烏克蘭捏有關閉,甚至破壞管線的力量。烏克蘭不只是是俄國輸出對歐洲影響力的必經之道,也是一旦加入北約,
和俄國接壤最長的北約國家。烏克蘭是俄羅斯在歐洲勢力的必爭之地,一旦倒向北約,俄羅斯在歐洲的勢力發展即被封鎖(白俄羅斯已完全在俄國勢力範圍內)。
5. 德國納粹侵略東歐的心態是:為德國人民爭取生活空間(
Lebensraum)。這是把東歐大平原視為殖民地的
概念,如入無主之土。 氣候溫暖的烏克蘭,一向是東歐糧倉,在德俄瓜分東歐時就是沃土。
所有傷害他人的行為,前驅的自我合理化都意在把對方非人化。嘴上說斯拉夫民族的小兄弟,但其實是把烏克蘭視為一整塊資源。一旦侵略成功、納入國土或
勢力範圍,就成為被中央剝削的邊疆。蘇聯時期,烏克蘭的糧食被俄羅斯強制徵收。死於這場饑荒的蘇聯人口,有 85% 是烏克蘭人,
估計人數三~五百萬。烏克蘭人至今憎恨俄國統治。
6.
史達林時代經濟窮窘,饑荒致死的人比戰爭還多,但史達林至今在俄國人心中是偉大俄國人之首。因為
俄羅斯作為蘇聯、共產國際的領袖,滿足了俄國的大國夢。民族主義達成的內部團結和政治領袖,往往需要
以榮光來維繫支持度。但如果內政和經濟成效不彰,大國政治人物維持支持度的手段往往落在外交上,例如美國總統往往靠訪外行程提升人民好感,因為大國在外交上容易動輒得咎。俄國在此前外交也
受挫,因為北約擴張,失面子的就是北約所圍堵的
俄國。相較於其他超級強權,俄國人口數遠不如中國、經濟體量遠不如美國,俄國最容易取得上風的領域,除了天然資源,一直都是戰爭。
7. 德國納粹黨之所以獲得支持,史家公認主因是一戰後對戰敗德國的罰則太甚,貧窮屈辱下的德國人亟思翻盤,才以戰爭為手段。普丁這兩年的
民意基礎明顯下墮,上一個高點是出兵奪取克里米亞半島。
8. 歐盟連制裁都進程緩慢、難以出手的實質原因在於俄羅斯主導
整個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隆冬沒有天然氣,絕對比盛夏沒有冷氣更可怕,也會有更多傷亡。天然氣直接影響民生,石油直接影響經濟,這都是民主國家政府的信任基石,隨時可以被俄羅斯勒索。
9. 北約無法及時出手的法源依據,在於烏克蘭不是北約盟國,
北約無權視為盟國受攻擊,直接開戰保護,只能在旁邊的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駐軍威嚇。俄羅斯正是恃於這項事實,選擇在烏克蘭和北約頻繁接觸,但
未達成協議之前動手。
10. 侵略是俄國以外國家的評價,戰爭發起國俄羅斯使用的出兵理由絕對會讓本國軍民聽起來是正義之師:我們要保護境外僑民。無獨有偶,德國納粹出兵當年未分家的捷克斯洛伐克,佔據蘇台德區,開戰理由正是:保護蘇台德區的德裔僑民。普丁檄文開頭就提頓巴斯,那是烏克蘭東部與俄國接壤,俄裔人口比例高的地區。頓巴斯地區的確有大量親俄武裝團體,是有脫烏意圖的人口混居區。俄國宣稱兩地是獨立國家,以便在出兵時否認自己入侵烏克蘭。這是所有侵略者的慣用手法:為自己找一個扭曲事實的切入點。
烏東的頓巴斯地區,被俄國聲稱成立盧漢斯克、頓內斯克兩個「獨立國家」
11. 俄烏之間在 2014 年的頓巴斯戰爭後,簽有停火協定〈
明斯克協議〉。
和平協定一般來說都不是長期和平的推手,更不是長期和平的產物,只是戰爭的休止符。例如1932年〈俄波互不侵犯條約〉簽訂、1934年〈德波互不侵犯條約〉簽訂,1939年德俄備戰完畢,就瓜分了波蘭。烏克蘭自頓巴斯戰爭後,也一直為俄羅斯的進犯備戰、零星作戰。
12. 如果真的要說烏克蘭在這場侵略中有什麼推向衝突的行為,就是傾向
申請加入北約。親歐和去俄化是這十年來烏克蘭的主流民意,政府這樣執行十分正常。如果要再挑剔烏克蘭有什麼行為會加劇自己與俄國的嫌隙,就是去俄化這個傾向,讓境內的俄裔人口受到排擠,給了俄羅斯一個藉口。俄羅斯長期公開宣稱,自己的底線就是烏克蘭不能加入北約。但是
究竟為什麼一個主權國家加入一個國際組織,可以成為另一個國家攻打它的理由?北約的原則是:成員國受到攻擊,視同本國受到攻擊,有義務出兵襄助。也就是說,只要不攻擊北約成員國,北約對俄羅斯沒有攻擊依據。所以俄國為什麼能把自己軍事介入烏克蘭當成權益來維護呢?曾經佔有領土,絕對不是一個主權國家無端攻打另一個主權國家的理由。否則蒙古豈不是在歐亞大陸上想打誰就打誰?土耳其和義大利也隨時能縱橫歐亞、西班牙還能拿下過半的南美大陸咧。
一路列下來,可知烏克蘭受俄羅斯侵犯的主因,是地緣政治,不是本身對俄羅斯的行為(烏克蘭當下的政治環境的確是政治弱點,除了主政團隊缺乏政治經驗,烏克蘭西傾的這幾年,東部俄裔人口的處境轉劣,讓分離運動聲勢更大,成為俄國出手易取的軟肋),只是俄羅斯慣於把不附從自己,視為威脅,尤其烏克蘭曾是蘇聯內部領域。身處地緣政治夾縫,不能不以此為鑒,一窺「重返大國榮耀」的內部渴望及外在威脅。
最後,烏克蘭東部
友人給我可以直接捐輸烏克蘭軍的
網站。如果你打算直接捐軍隊,這是目前有效的連結。
思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