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壓抑購物慾根本沒用,那什麼才有用?

2021/04/2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MEME 使用貓咪的百萬個網路迷因之一
你常陷在這個情境裡嗎?錢錢很辛苦吧?酷東西們怎麼樣,都過得還好嗎?
常見的購物動機有兩種:一種是想花錢,一種是想擁有。你身上通常都是兩種的混合,不用分太細。了解一種是針對錢錢、一種是針對酷東西就好。
剖析你對錢錢的抱歉和你對酷東西的擁佔慾前,先聽個小故事:太白金星從煉丹房出門前,特地交代丹僮:「煉丹的時候,絕對不能想到猴子,否則煉丹就會失敗。」太白金星他老人家不講還好,丹僮已經一個月沒有想過猴子了。但是老闆一提,猩猩、狒狒、獼猴、長臂猿都一下湧進腦子。七天後丹爐打開,裡頭只剩爐渣。
這故事告訴我們:你根本沒有辦法告訴你的大腦「不要」做什麼。你這輩子什麼時候跟人家講不要哭,人家能夠因此停止哭泣?你這輩子什麼時候告訴過自己不要緊張,你就不緊張了?如果禁制自己的大腦有用的話,減肥中心豈不全滅?
大腦無法執行否定指令。你可以控制自己不要抖腿,但是真正的指令不是「不要」抖腿,而是「維持」靜止。你可以控制自己不要喧嘩,但是真正的指令不是「不要」大聲,而是「使用」細聲。大腦能為你執行的,只有明確且具體的指令。關鍵在「不要」做這個之外,明確地知道「要」做哪個。
指令寫成否定句還是肯定句不是關鍵,拿這個來騙自己也沒用。有些指令可以用來騙人,因為它長得不像是否定句。例如:「肩膀放鬆~」聽起來完全是個肯定句,既有執行的身體部位,還有執行的動作。但是除了專業的舞者之外,有幾個人可以完整執行肩膀放鬆這個指令,而且不是靠整個人直接完全卸力的做法?因為放鬆的實質意義是「不要緊繃」,而且你做不到,至少沒辦法在緊繃狀態下直接做到。但為什麼專業舞者可以?當然他們都經過很棒的訓練,身體能做到絕大多數人做不到的事情。但重點是,他們理解「放鬆」是什麼,他們知道這個指令完成狀態的實質內容,而且可以據此判定指令是否完成。就跟你可以判斷自己有沒有在抖腿一樣。
然後我們可以來談你的錢錢。「不要亂花錢」是一個無效指令,除非你完全能判斷每個支出情境是否算是亂花錢。但這組判斷通常比看出場上哪個靚女對你有意思還難。
癥結在,你想花。
慾望跟情緒一樣,沒有辦法直接被取消,而且理性對它們沒辦法直接作用。理性跟大腦之間的關係,不是理性指揮大腦,而是大腦會執行各種刺激當中,最強的一支,通常不是理性。理性的優勢,只在能夠修改指令內容,搶贏大腦的直接執行路徑。因為情緒雖然能給大腦強烈的刺激,但無法修改自己的指令。指令的修改方式,跟放鬆肩膀一樣,首先你要知道放鬆是什麼感受,然後判斷你的肩膀此刻夠不夠舒緩、還剩多少緊繃。不清楚自己該做什麼的時候,你的腦袋只是情緒和慾望的奴隸而已。
所以你為什麼會單純想花錢?通常這跟你為什麼講髒話一樣,你沒有很期待行為後果,但是行為的本身有絕佳的宣洩力。髒話的內容完全不重要,不管你罵的是超營養老雞排還是簡潔有力的幹,重點在當下的情緒有了出口。單純想花錢的時候,你買的是可摺疊的隨身工具組或者絨暖的抱枕也不是非常關鍵,重點是這個行為保證有效,可以跟世界發生一點堅確的連結。雖然注定是花錢不是賺錢,但買一顆無卵用的鵝卵石,比買一支不知道會漲還是會跌的股票,不確定性低太多了。光是降低不確定性,就保證了體驗美好。
購買,這種全世界的商人打造出來的,確定性極高的消費者行為環境,是購買成為情緒出口的主因。例如我買電子書,結完帳立馬入庫,這種滑順無瑕的因果連結,比人生中任何努力和徒勞都甜美沁心。就算買完沒讀都爽。
如果你是那種靠捶牆帶給手上痛覺,來取得一份行為對世界發生堅確成效的人,那你還是買吧,花錢消災。但如果你最嚴重的宣洩行為也只不過是亂花錢,但你又不喜歡這個行為後果,那就找另一個堅確感鮮明、成效即時的行為來取代。例如運動到酸爽,或者烘焙,這類能有產出成果的行動。你喜歡過程和後果的都行。
至於那個酷東西,是因為你想要擁占購物成果,例如那只蕾絲印花皮包,或者童年就喜歡的機器人。如果購物成果自己長期喜歡,通常不是很大的困擾。除非你非常多情,而且極為長情,那就是囤物癖。《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是一本對很多人斷捨離效果很好的書,每個有購物過度困擾的人都可以從中得到幫助。但在斷捨離之外,這種觀念更大的用途還是預防勝於治療:
找到真正想要的東西,否則不要買。
「不要買」聽起來是一個否定指令,大腦無法執行。但是這個指令的前提是「找到真正想要的東西」,完全是一個肯定指令,而且內容明確,大腦完全可以直接執行。雖然沒有「如果很燙,就不要拿」這麼直覺,但是這個有條件的否定指令,的確可以利用肯定指令,來完成否定指令的行為結果。
在肩膀放鬆這個指令裡,懂得肩膀放鬆是什麼的人,可以真的做到肩膀放鬆,而且沒做到的時候,自己知道沒做到。真正想要的東西,就是那個放鬆的境界,可以用來判斷每一次要買下去的時候,要不要做。
提醒一下,這解決方案不是針對單純想花錢的案例,只能針對想要擁有花錢買的標的。舉個例,裝潢家裡的時候非常容易買到自己最終後悔的東西,例如間接式照明(超容易積灰塵、超難打掃)。
了解自己是一個很短的指令,但是頗難,而且沒有止境。繼續以間接式照明為例,如果你已知自己是有潔癖的人或灰塵過敏,對容易積灰塵的角落,敏感度就應該高過平均。除非不介意勤打掃,否則間接式照明的柔和燈光和 3D 模擬的圖像美感,應該拼不過住進去之後,灰塵帶來的不便。
最容易買過頭的東西大概不是玩具就是衣服了。這種可有可無,但某些設計又能激起慾望的品項,還沒有灰塵那種明顯的缺點可以制止自己超買。這時候你真的需要足夠了解自己,了解到能夠明確說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東西的程度。以裝潢為例,了解自己的鼻子不願意為眼睛犧牲,是一個絕佳的判準。以玩具為例,了解自己真心想收集的,是還原度高到五年後看了還會心動的模型,可以為展示架省下很多空間和雜亂的背景。以衣服為例,明白自己最終只會穿能修飾腰線的剪裁,可以清空半座衣櫥,和半籃購物車。
足夠了解自己,可以把自己的消費品味變窄、能入眼的品項變少。這時候,需要克制消費衝動的次數也會減少,能分配給每次消費決策的精力同時增加,你能做出更好的決策。大腦能夠調動的決策精力有限,光是減少決策項目就能提升決策品質。更棒的是,這個方法,是利用品味來直接過濾決策項目,對理性決策的精力消耗非常低。壓抑的本身是大腦需要持續耗費專注力來執行的行為,所以容易事倍功半。把理性的工作轉嫁給品味,只要不夠喜歡你不夠喜歡的東西就好,任務瞬間完成,省時省力。
雖然消費品味變窄也可能導致消費單價增加,但居家空間,坪數無論從租金還是房貸來算,都非常昂貴。減少購入、省空間幾乎總是划算的消費決策。
總結一下:既然無法要求大腦不要亂買,就改變策略,讓大腦做其他的事。但是這些其他的事,需要能滿足同一套情緒需求。如果情緒需求的對象你不喜歡,就利用不喜歡的這種情緒,去蓋過前一個需求,讓你長久下來比較喜歡你的錢變成的樣子。
思考愉快。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45會員
211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 通常以探戈DJ和製鞋業者的身份出現,身兼舞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