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時代革命》紀錄片給台灣人的啟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林飛帆為香港紀錄片《時代革命》引言。攝/莊承憲
第二次進電影院支持香港紀錄片《時代革命》,遇到民主進步黨副秘書長林飛帆開場引言。作為太陽花學運領袖之一,林飛帆說,這部電影最讓他深刻衝擊的,是片中許多人物都是他現實生活認識的人,都是台港社會運動道路上的戰友。
反送中運動至今已將近三年,《時代革命》此時上映給台灣人的啟示是什麼?林飛帆認為,香港正在走台灣過去也曾走過的道路,而台灣人撐香港的方式,就是繼續討論香港,繼續讓香港被社會記住。
以反送中運動口號「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為名,《時代革命》不畏中國施壓威嚇,勇奪第5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也正式在台灣播映。台灣是全世界第一,也是唯一正式大規模商業播映這部紀錄片的國家,
去年12月底,香港《立場新聞》在中國政府無預警的強勢搜查下宣布解散。記者被逮補,電腦被帶走,網站被下架,報導被移除,《立場新聞》七年來的足跡從歷史上被完全抹去,宛如從未存在過一樣;是繼《蘋果日報》後,又一家被中國政府關閉的知名新聞媒體,不久,《眾新聞》也步上關閉後塵。
台灣和香港一直都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們同樣享有法治與自由的普世價值,也同樣正在面臨中國的併吞威脅,某方面而言,我們就像是唇亡齒寒的命運共同體,只是香港離中國更近,是台港抗中的最前線。
對於香港過去十多年來的民主運動,台灣人原本是無感的,一來相信中國政府曾經承諾香港的『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二來也看到香港其實至少一直都還有一定的自治、自由和繁榮。但是兩年多前的反送中運動給了台灣人一個很直接的警醒。一個748萬人口的國際城市,有200萬人走上街頭和政府說:「我不要這個東西」,不料換來的是中國政府的武力掃蕩、血腥鎮壓。
香港法治的衰敗,除了香港政府逐漸被中共中央接管,另一個重要因素是香港警隊的濫權失控。反送中運動過程中,警察違反警察通例,濫權拘捕,毆打媒體記者,阻止醫護救援,甚至挑釁人民、恣意開槍、動用私刑與性暴力;更有不少人失蹤、溺斃、墜樓,最後卻都以「無可疑」的自殺迅速結案。香港警察在市民心目中的榮譽地位已蕩然無存,淪為政府打手,恐嚇著對社會仍有理想、抱負與期待的年輕人;而政府不聽民意,警察不文明,迫使反送中運動不得不向上升級。
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街頭上人人蒙面,香港人說這場運動裡所有人都是無名氏,是如水一樣流動的「無大台」。無論是「和理非」的罷工、罷課、罷市,或是「勇武派」的中大、理大保衛戰,甚至還有老人走上街頭,手牽手擋在警察與人民之間;香港人展現強大的集體意志,持續不斷相互支援。
元朗地鐵、理大圍城事件的歷史性畫面,以及《時代革命》紀錄片的催生,在在證明了中國不再是過去的文攻武嚇,而是直接採取嚴厲的壓制行動,不只一國兩制名存實亡,香港人原有的自由也正在急速消失當中。
香港正在發生的事情正給台灣人一個很大的警訊:在中國的統治下,承諾是可以隨時被推翻的,自由也是輕易就會被剝奪的。為了整體中國的國家利益,即使是享譽國際的東方明珠如香港,也有可能被全然犧牲吞噬。
一國兩制的前景歷歷在目,香港正在替台灣預演。預演有些人付出重大代價不是為了爭取社會的進步,而是為了防止人權的退步。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台灣人願意站出來聲援香港,台灣無懼重重險阻,願當全世界第一,也是唯一播映香港《時代革命》紀錄片的國家,因為談到自由,台灣人都和香港人站在同一陣線。
當香港人喊著「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台灣人喊著「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不管是對岸的中國,或是島內的中國,台灣與香港已經是抗中的手足至交,也是唇亡齒寒的命運共同體。
本文同步刊登於《新公民議會》:
香港《時代革命》紀錄片給台灣人的啟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9會員
2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莊承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台灣是個進步的文明社會,人民普遍水準也高(至少和中國相比啦),台灣人「怕死」的真實意義是對災害具有相當程度的警覺性。地震、颱風、傳染病和各種地動山搖的天災人禍都遇過了,要怎麼應對這次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侵襲,大家都有經驗,也都願意配合中央的指揮調度。
「北部很缺電,中部不缺電,南部電很多」反而陳柏惟立委團隊用一張圖三句話和幾個關鍵數據第一時間就清楚解釋了林飛帆洪申翰動輒數千上萬字學術文青體沒辦法講清楚的台灣能源配置問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念當然重要,但是理念需要現實支撐,需要務實做事才能夠逐漸達到。當一個關注社會結構與弱勢階級的左翼文青同時,也請從虛無飄渺的滿天星斗和漫無目的的空思夢想之中醒來,請明白追求知識和鑽研技術所求為何,都是為了解決生活遇到的各種困難,而不是以為自己學得比較多、想得比較深、看得比較
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在於能不能總是用同樣的標準來檢視偉大和渺小的人。蔡依林說「此刻的我感到渺小」,但在許多台灣人的心目中,她曾是如此偉大。
知名脫口秀網路節目「博恩夜夜秀」的主持人曾博恩最近又惹出風波,這一次他的「美式幽默」動到為爭取台灣獨立和言論自由而革命殉道的鄭南榕身上;這是他繼先前嘲笑喜憨兒販賣愛心餅乾,諷刺總統蔡英文為財團口交、醜化蘭嶼人有免費的電之後,再一次引起巨大爭議的低級笑話。
深色肌膚的小美人魚也很美麗,各種少數與弱勢的族群都有被看見的權利。當迪士尼宣布由荷莉貝利飾演主角愛麗兒的那一刻開始,全世界所有深色肌膚的小女孩,都可以把自己當成小美人魚愛麗兒了。
台灣是個進步的文明社會,人民普遍水準也高(至少和中國相比啦),台灣人「怕死」的真實意義是對災害具有相當程度的警覺性。地震、颱風、傳染病和各種地動山搖的天災人禍都遇過了,要怎麼應對這次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疫情侵襲,大家都有經驗,也都願意配合中央的指揮調度。
「北部很缺電,中部不缺電,南部電很多」反而陳柏惟立委團隊用一張圖三句話和幾個關鍵數據第一時間就清楚解釋了林飛帆洪申翰動輒數千上萬字學術文青體沒辦法講清楚的台灣能源配置問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理念當然重要,但是理念需要現實支撐,需要務實做事才能夠逐漸達到。當一個關注社會結構與弱勢階級的左翼文青同時,也請從虛無飄渺的滿天星斗和漫無目的的空思夢想之中醒來,請明白追求知識和鑽研技術所求為何,都是為了解決生活遇到的各種困難,而不是以為自己學得比較多、想得比較深、看得比較
一個社會的進步與否,在於能不能總是用同樣的標準來檢視偉大和渺小的人。蔡依林說「此刻的我感到渺小」,但在許多台灣人的心目中,她曾是如此偉大。
知名脫口秀網路節目「博恩夜夜秀」的主持人曾博恩最近又惹出風波,這一次他的「美式幽默」動到為爭取台灣獨立和言論自由而革命殉道的鄭南榕身上;這是他繼先前嘲笑喜憨兒販賣愛心餅乾,諷刺總統蔡英文為財團口交、醜化蘭嶼人有免費的電之後,再一次引起巨大爭議的低級笑話。
深色肌膚的小美人魚也很美麗,各種少數與弱勢的族群都有被看見的權利。當迪士尼宣布由荷莉貝利飾演主角愛麗兒的那一刻開始,全世界所有深色肌膚的小女孩,都可以把自己當成小美人魚愛麗兒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日治時期頭七年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雖未令日軍大量傷亡,但卻大大增加日本治理台灣的成本,日本甚至一度想放棄台灣,將台灣賣給法國等其他列強。相較之下,英國統治香港時當地雖有反抗事件,但都很快就被平定,其他亞非拉美大洋洲殖民地狀況也不比香港好多少,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下面分項詳述之。 台灣地勢起伏大且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國民黨的藍鷹行動中,意外出現「和平公投連署書」,引起強烈批評。歷史上,中共簽下的和平協議往往以失敗告終,西藏、新疆、內蒙古和香港人民均付出慘痛代價。我們深信只有人權受重視,和平才能存在。台灣人堅決反對以投誠、下跪的方式換取短暫和平,我們希望中共放棄侵略台灣,以對等態度建立兩岸和平基礎。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
日治時期頭七年台灣人民的武裝抗日雖未令日軍大量傷亡,但卻大大增加日本治理台灣的成本,日本甚至一度想放棄台灣,將台灣賣給法國等其他列強。相較之下,英國統治香港時當地雖有反抗事件,但都很快就被平定,其他亞非拉美大洋洲殖民地狀況也不比香港好多少,那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下面分項詳述之。 台灣地勢起伏大且
臺灣民主國 甲午戰爭後,大清國欽差大臣李鴻章代表清廷割讓臺灣給大日本帝國。清政府將臺灣割讓給日本的決定,在許多臺灣住民中引起不滿,時稱「紳民奔走相告,聚哭於市」,希望清政府改變態度。1895年5月25日,臺灣人民宣佈脫離大清國成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原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李秉瑞為軍
2024年7月1日,香港淪陷五週年,臺灣舉辦追思會,分享了一群香港人的故事。香港政府的偏袒大陸人政策,以及國安法23條讓臺灣人不敢支持香港人,限制了香港人的政治自由與前途。活動詳情請留意赴湯 2.0專頁。
Thumbnail
國民黨的藍鷹行動中,意外出現「和平公投連署書」,引起強烈批評。歷史上,中共簽下的和平協議往往以失敗告終,西藏、新疆、內蒙古和香港人民均付出慘痛代價。我們深信只有人權受重視,和平才能存在。台灣人堅決反對以投誠、下跪的方式換取短暫和平,我們希望中共放棄侵略台灣,以對等態度建立兩岸和平基礎。
Thumbnail
2014年春天上週五(17日)立法院院會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團擬具的國會改革法案,期間朝野爆發數次激烈肢體衝突,數位立法委員亦在期間負傷,並有積極民眾即刻發出集結號召,聚集於立法院外高呼「停止表決、實質審查」的訴求⋯⋯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最近中共國大陸的陸配在臺灣獲得臺灣身分證,卻沒有認同臺灣的民主價值和生活方式。該法案過度開放陸配來臺的健保資源和身分證申請,有潛在安全風險,應更謹慎審慎門檻。
「維持中國的非法政權中華民國統治台灣的現狀(維持現狀)」,北京政權即可依「政府繼承原則」,繼承、併吞台灣,所以台灣人民才需要建立屬於台灣人的國家。
Thumbnail
百姓總是對時局不滿,而公民做出積極的行動。 昨晚的自訓團,來了英法兩國的媒體採訪,團長說明了我們的運作以及面對中共威脅的自我防衛意志,讓外媒知道台灣有這樣的聲音與行動很重要。結束後夥伴們在寒夜中站了一會兒,相互取暖心頭卻仍難掩不安,再三天,台灣的命運又將再次被自己或被別的我們所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