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2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這年頭,芭蕾都不芭蕾了

其實大家都知道我不是芭蕾咖,雖然有在上芭蕾課,但一般看表演的時候,還是傾向選當代舞之類的作品。可能因為對芭蕾的刻板印象,總覺得觀賞芭蕾舞,就是去看舞者演仙女或公主;也覺得舞者的身體大概就是從小在電視或其他媒體上看到的那樣,很美,但閉著眼睛也想像得出來是長什麼樣子,似乎缺少了一種新鮮感的刺激或勾引。不過早就跟自己說,要找機會看一次台灣的芭蕾舞團演出。好歹也在教室跳了好幾年芭蕾,沒看過專業舞者跳這像話嗎……(美感標準都被鏡中的自己拉低了!)
感謝朋友賜我當跟班的機會,讓我見識到台灣的芭蕾舞團原來早就不是只跳古典芭蕾了。
今天偷看的彩排,比較走現代芭蕾路線。節目包含《變形》、《海盜》第二幕大雙人、《茉莉花》、《望春風》、普朗克《大鍵琴協奏曲第三樂章》(抱歉我就直接拿作品使用的音樂當名稱了),除了海盜,其他都不是古典作品。(想看仙女的同學可能會有點失望這樣。)
《變形》(史特勞斯的曲子Metamorphosen)是團長為了紀念已故的母親而編,音樂帶著濃厚輓歌風格,以優美但哀傷的氣氛開場。雖然舞者穿著浪漫的白紗舞衣,彷彿新娘,符合傳統中對女性角色的期待(溫柔、純潔、優雅),但動作卻跟服裝反差頗大,走情緒張力很強的路線,例如居然出現手指張牙舞爪地撐開、趴在地上這種動作(據說可能會觸怒喜愛夢幻感的古典芭蕾愛好者?😂)。隨著史特勞斯的音樂鋪陳,沉重之感持續加強,雖然中間一度音樂風格稍稍輕鬆了一些,舞者彼此依靠、撫慰,讓人彷彿看見人性的溫柔,稍微沖淡了掙扎與孤獨的感受,然而之後某種帶著暴力與悲痛的壓迫感再度籠罩,舞者激烈的身體語言彷彿在吶喊,這部分的群舞氣勢我覺得很不錯,不知為何居然讓我聯想到《春之祭》──當然主題完全不一樣,或許因為都是女性做為某個時空背景下被「犧牲」的角色,以及舞者營造出的氛圍導致的吧?總之,這個作品很多動作都是非常吃狀態的(例如也有不少緩步移動,沒弄好的話很容易讓觀眾想睡覺的啊),是很需要表演性來撐的作品,個人覺得難度頗高。
Photo credit: oraku hiko
Photo credit: oraku hiko
Photo credit: oraku hiko
接下來的《海盜》經典雙人舞片段,我覺得好像可以不用講了,連不是芭蕾咖的人應該都知道吧!喜歡炫技派、立志練成黑天鵝32轉的人一定要看的啦,真的做好做滿,就是會一直讓人想拍手叫好這樣~話說每次男舞者跳躍做高難度動作後落地時,我都好擔心他的膝蓋健康(欸),真的,地板不好的話,舞者的膝蓋會爛掉,這不是開玩笑的耶~~~雖然平常看網路影片也看了很多高超的芭蕾技巧,不過現場看感覺還是很不一樣,特別有震撼力。如果是有在上芭蕾課的人,務必去被激勵一下~~~
Photo credit: oraku hiko
後面的三支短作品我都滿喜歡的,《茉莉花》的服裝很美,舞風抒情、明亮、愉悅,總覺得也特別適合這群舞者的氣質,不曉得是因為文化血脈的關係(畢竟是我們從小熟悉的音樂),還是芭蕾這個舞種就是特別適合表現這樣的感覺呢?(純粹個人觀感,可能我個人喜歡芭蕾特有的活潑感,看舞者輕巧無比地跳躍、移動,就像小精靈)整體感覺超級賞心悅目,看舞者們如花一般綻放,會有種「春神來啦~」的感覺唷!《望春風》則非常溫柔,壓軸的普朗克《大鍵琴協奏曲第三樂章》走輕快、繽紛路線,頗為青春俏皮,也是看完心情會很好的作品。雖然我平常是重口味的人(喜歡看挖掘人性黑暗面的小說那一類的東西),但這部分我看得很開心,覺得無論是古典芭蕾的愛好者,還是現代芭蕾的支持者,應該都會喜歡。
Photo credit: oraku hiko
整場節目看下來,覺得自己彷彿從沉重悲傷的回憶,走向溫柔與輕盈的未來;跨越冬天,明媚的春天也就不遠了。
推薦給跟我一樣,還沒看過台灣的芭蕾舞者演出的朋友,一次欣賞多種風格,也許會發現跟想像中的芭蕾很不一樣?
祝福台灣的芭蕾舞者們都有好的發展!
節目介紹與購票連結,請參考:https://www.opentix.life/event/149171927183189607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