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3/2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向星雲大師學管理】巴士淨房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淨房,是洗手間的佛教用語,一般人們到美術館、博物館或觀光名勝,極少進門就看到淨房,但是佛陀紀念館很特別,一到山門口,就有兩座造型可愛的淨房映入眼簾。
【沒有違和感的妙思】   建館之初,大師就規劃要在山門口設淨房,弟子們紛紛反對。   大師有其考量,他認為佛館位於高雄大樹區,四面八方的遊客不論從高鐵站、機場,或鳳山、臺南前來,車程都要半個小時至一個半小時,舟車勞頓之後,一下車就要讓大家很快找到方便處,所以他毅然決然要把淨房蓋在門面的地方。   弟子們還是覺得有礙觀膽,味道也不好……,大師說:「我一輩子提倡給人方便,如果我連人們最基本的需求都無法解決,那就談不上所謂的方便了。」   「可是山門口是給人停車的地方。」大家仍有話要說。   大師一聽,靈光一閃:「那太好了,我們就蓋一座巴士淨房!遊客一下車就可以上洗手間,解脫了,才開始自在地參觀佛陀紀念館。」   淨房的功能,巴士的造型,停在入口很合理,一點也沒有違和感,大家都覺得妙極了。
【便所擁有的奇幻旅程】   大師費了很多時間和精力設計巴士淨房,前門進去是男廁,後門進去是女廁,前面有司機座位以及方向盤,成排的巴士車窗一扇扇打開,通風又乾爽,再加上洗手台,還有大片明亮的鏡子讓人整理衣冠。   整個結構打造完成,大師希望車體油漆上色。我問大師要不要漆成高雄客運或遊覽車的顏色?大師說不行,要讓它既像巴士又不像巴士。後來我將巴士淨房漆成藍白兩色。   大師看了之後,又指出一點:「這巴士沒有輪子。」   淨房還要有輪子?這有點超乎想像。   大師說:「對,這樣才完整。」   於是我找來了廢棄的輪胎裝上去,有模有樣的巴士淨房,大師看了非常滿意。   比一台真正巴士還貴的巴士,每天停在入口處迎候訪客,洗手台上的大片鏡子,映照著絡繹不絕、進進出出的遊覽車,虛中有實,誰真誰幻,倒是別有一番禪趣。   大師巧心設計的巴士淨房,成為佛館獨特的景觀,二○一四年獲得高雄市政府頒發觀光風景區類「優良公廁獎」,更榮獲行政院環保署列名優質特色公廁,正式發布在《幸福守廁──便所王國的奇幻旅程》公廁電子書中。至今連連獲獎,每年都通過公廁特優場所認證,樹立優良品牌形象。
【將心比心,以人為念】   對別人而言,洗手間或許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在大師心中,卻是從早年窮困歲月化現出來的慈悲。   一九五三年,大師剛到臺灣不久,宜蘭李決和居士前來邀請:「法師,您願意到宜蘭雷音寺講經嗎?」大師答應了。   前往的那天,大師一早從台北出發,經九彎十八拐公路,抵達宜蘭已過了大半天,加上在雷音寺停留多時,總該找個地方方便,可是洗手間在哪裡?只好走到大街上,經中山路、光復路到火車站,前後大約花了十五分鐘,才如願方便。   窮苦的年代,方便如此不便,之後在簡陋的居住環境裡,每次要如廁,都得走上十五分鐘到火車站。   六十年前的不便讓大師感觸在心,六十年後興建佛館,大師將心比心,在佛館內建造的淨房竟多達七七七間!只為了給人方便,不忍讓遊客走長路或排長隊等著上廁所。大師的以人為念,體現在佛館的許多管理細節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