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星雲大師學管理】歡喜之旅 這裡入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路上,遠遠就可望見一座高聳入雲的地標,設計源自印度阿育王石柱,柱身題寫著「佛光」兩字,基座的磚紅色建築就是「問道堂」。

「所謂『問道』就是問取道路,」星雲大師的設計用意在於服務:「遊客會在這裡詢問,『往佛陀紀念館怎麼走?』,『往佛光山怎麼走?』;或是當他參觀結束要回家了,也會問『往高雄、往屏東怎麼走?』」

就像燈塔的存在,除了迎來、送往指引方向之外,問道堂作為參訪佛陀紀念館的前導站,功能非常多樣,包括奉茶、介紹佛館、建議行程、提供各種諮詢服務,同時這裡也是禮佛、休憩及閱讀的空間。

raw-image
溫馨方位點——問道堂

問道堂是進館第一站,也是出館最後一站,既是起點也是終點的方位意義,讓我記起在二○一六年,由佛光山和陽光泰迪熊關懷協會舉辦的「第一屆關懷公益路跑」,就是從問道堂起跑,沿環館道路,再折返問道堂。

raw-image

這場比賽是當年「國際書展暨蔬食博覽會」的壓軸大戲,分為二十一公里半馬組、十一公里挑戰組,以及三公里的休閒組,吸引了三千多位民眾邁開腳步,繞著佛陀紀念館,為偏鄉學童「人人有書讀」而跑。


我覺得特別溫馨的是,三公里組有超過兩千人參加,而且幾乎是闔家出動,推著嬰兒車,抱著孩子,扶著長輩,家人手牽手一起跑步的畫面,非常動人。有一位六十八歲的楊奶奶,全家四代同堂一起參加,已經是曾祖母的她,因認同捐書到偏鄉的理念,還帶著兩位才三、四歲的小曾孫,共同獻出生平第一場路跑。

raw-image
心境轉換站——禮敬大廳

大師將進入佛館的第一棟建築命名為「禮敬大廳」,具有實質及精神的雙層含義。

在第一層意義上,「禮敬」兩字,表達的是對諸佛菩薩的禮拜、恭敬的心。而第二層意義則是取其「離境」的諧音,如同我們搭乘飛機出入國門,都會先到出入境大廳,經過這個空間轉換,才能飛往另一國度。同樣的,要深入探索如佛國淨土般的佛陀紀念館,也先在禮敬大廳辦好各項雜事,然後才以安穩清淨的心,展開朝聖之旅。

在開館前的二○○九年,大師就希望在禮敬大廳規畫星巴克、超商及各種台灣的文創。當時佛光山僧團對這樣的創見非常不解,為什麼要把商店放到禮敬大廳來呢?

大師的想法是,佛館的參觀者會有很多非佛教徒,他們進到佛寺可能感到拘謹、嚴肅,不知道怎麼在殿堂禮拜,也不知道怎麼跟法師說話,所以停留的時間不長。然而作為一個博物館,當遊客走進禮敬大廳,若是有星巴克,他會覺得熟悉、放鬆,因為這是他的日常;若是有銀行郵局、有很多文創紀念品,他會覺得與自己的生活並無二致。這些給人方便的內容,會讓遊客因為心生歡喜而自在,自然而然開始體會這裡的一切。

給人方便的服務

果然不出大師所料,開館後,禮敬大廳所設的諮詢服務、輪椅借用、郵局代辦業務、提款機與外幣服務、滴水坊,以及各類高質感的名店,讓許多遊客感到非常驚豔又十分方便。這正是大師詮釋的人間佛教:「凡是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有助於增進幸福人生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讓人們心無掛礙,是大師在規畫管理上善巧方便的智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5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8
【永續之道 化現新未來】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大師曾經告訴我,佛館要永續經營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是服務,第二是文創,第三是滴水坊 蔬食餐廳。我想,不論是放眼今後五十年或更長遠的期程,這三大重點,都是架構佛館未來之路的黃金要則。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8/01
我常常在思考大師以花木搭配建築、景觀的深意。菩提樹襯托佛塔,因於二千年前的無相時期「見塔如見佛」,菩提樹是非常重要的佛教象徵。而本館門口的八宗祖師石雕用扁柏、龍柏作陪襯,則寓意著弘法利生的楷模,猶如佛門龍象能世世流布如松柏長青。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2022/07/18
大師一直希望佛陀紀念館被環繞在森林中,一片蒼翠隨著時光愈加蓊鬱,從室內的文化博物館,延伸成戶外的植物園。這樣的雙重身分,是佛館未來非常鮮明的藍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老安坐貓空纜車到木柵指南宮參訪,在正殿旁邊的輕食區喝茶休息。發現楹聯上面的典故都是佛教的,果然經過千年的融合,道教受到佛教影響很深。 #木柵指南宮輕食區楹聯 「禪本平常喫茶喫餅揚古道」 「教貴當機施棒施言皆玄音」 講到禪宗四個有名的禪師: 趙州茶、雲門餅、 德山棒、臨濟喝。
Thumbnail
老安坐貓空纜車到木柵指南宮參訪,在正殿旁邊的輕食區喝茶休息。發現楹聯上面的典故都是佛教的,果然經過千年的融合,道教受到佛教影響很深。 #木柵指南宮輕食區楹聯 「禪本平常喫茶喫餅揚古道」 「教貴當機施棒施言皆玄音」 講到禪宗四個有名的禪師: 趙州茶、雲門餅、 德山棒、臨濟喝。
Thumbnail
疫情後,旅遊風潮再起,佛陀紀念館在疫情之前都是旅遊最旺氣的宗教觀光景點。
Thumbnail
疫情後,旅遊風潮再起,佛陀紀念館在疫情之前都是旅遊最旺氣的宗教觀光景點。
Thumbnail
佛館平時都在持續推廣給不同族群及海外遊客、司機導遊。以下列舉海內外數家贈書因緣以饗,藉由刊出,希望更多飯店旅館加入於房間擺放《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英版,造福更多旅人的心靈。
Thumbnail
佛館平時都在持續推廣給不同族群及海外遊客、司機導遊。以下列舉海內外數家贈書因緣以饗,藉由刊出,希望更多飯店旅館加入於房間擺放《獻給旅行者365日》中英版,造福更多旅人的心靈。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台灣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蒐集16個「 高雄室內景點 」,依照特色分為IG打卡、藝術文創、歷史古蹟,以及又好玩又有教育意義的博物館及美術館。超齊全的高雄雨天備案,讓你在高雄玩碰上雨天、寒流或大熱天,都不怕不知道去哪玩~ 網美IG打卡景點 高雄市立圖書館 高雄總圖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Thumbnail
本文由好好玩台灣授權提供,原文出處在此 蒐集16個「 高雄室內景點 」,依照特色分為IG打卡、藝術文創、歷史古蹟,以及又好玩又有教育意義的博物館及美術館。超齊全的高雄雨天備案,讓你在高雄玩碰上雨天、寒流或大熱天,都不怕不知道去哪玩~ 網美IG打卡景點 高雄市立圖書館 高雄總圖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Thumbnail
  淨房,是洗手間的佛教用語,一般人們到美術館、博物館或觀光名勝,極少進門就看到淨房,但是佛陀紀念館很特別,一到山門口,就有兩座造型可愛的淨房映入眼簾。
Thumbnail
  淨房,是洗手間的佛教用語,一般人們到美術館、博物館或觀光名勝,極少進門就看到淨房,但是佛陀紀念館很特別,一到山門口,就有兩座造型可愛的淨房映入眼簾。
Thumbnail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路上,遠遠就可望見一座高聳入雲的地標,設計源自印度阿育王石柱,柱身題寫著「佛光」兩字,基座的磚紅色建築就是「問道堂」。
Thumbnail
文/佛陀紀念館館長 如常法師 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在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路上,遠遠就可望見一座高聳入雲的地標,設計源自印度阿育王石柱,柱身題寫著「佛光」兩字,基座的磚紅色建築就是「問道堂」。
Thumbnail
  似乎被安排進包團遊覽的行程之中,早上九點剛過,慶修院外圍停車場便塞了兩台四十人座的大遊覽車,我沒有細看大得嚇人的外側車身到底印著哪一家旅行社名稱,身下二輪持續轉動,經過馬告香腸攤位後的左手邊是魚貫走進老人活動中心的在地鄉親們⋯⋯
Thumbnail
  似乎被安排進包團遊覽的行程之中,早上九點剛過,慶修院外圍停車場便塞了兩台四十人座的大遊覽車,我沒有細看大得嚇人的外側車身到底印著哪一家旅行社名稱,身下二輪持續轉動,經過馬告香腸攤位後的左手邊是魚貫走進老人活動中心的在地鄉親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