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那段被鵝和火雞「追到脫褲」的童年

#懷舊
#七天日更鐵人
絮叨一下:
如果沒有科技產品的日新月異,屬於50年代人的記憶,隨著身歷其境的人日漸凋零,有些事兒恐怕早就翻篇了!
數位傳媒的發展,讓很多老舊事物重新被提上檯面來敘說!對於在人生旅途中,逐漸走下坡的5年級生而言,一切都是珍貴的回憶。
圖/Pixabay可怕的火雞
生活在農村,常常被鵝和火雞追著跑,通常一隻火雞叫,整群火雞便怒展尾巴,跟著圍攻過來;一隻鵝追著你,後頭就緊跟著氣勢洶洶,嘎、嘎、嘎而來的一大群鵝,追趕跑跳碰成為我們的日常,也算是成長期不可磨滅的噩夢。不僅因身高關係,頭髮、脖子常被火雞啄個正著,更可怕的是,鵝會把小孩子的褲子啄咬下來;而以前的穿著也不講究,常常是穿著兄姊淘汰的超大尺寸衣褲,逃命時,就算沒遭受鵝群攻擊,自己掉滑下來是司空見慣的事。所以即便曬穀場再大,只要看到牠們,必須趕緊繞道,否則就只能隨手拿根竹竿當武器,與之廝殺!
整個村莊就像一家人
現在公寓式或社區的生活模式,可能樓上樓下住著誰,都互不相識;碰到面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是訪客還是住戶?但是當年的鄉村生活,整個村莊上百戶人家,大人與大人間,都有著親切又打趣地招呼默契,小孩與大人間也都有敬老疼幼的寒暄,明明不是直系或嫡系親族,也是公、婆、伯、叔、嬸等親呼呼地叫著,近鄰有如一家親。
「相放伴」的智慧
圖/Pixabay協力收成
舊時,農事需要大量人力,所以常常幾代同堂而居,提高出生率,落實多子多孫多福氣,也是因應之道。除此,還發展出一種協力模式,比如結婚,大家就會幫忙辦桌以及迎娶;喪事,大家就會幫忙縫製孝服、孝誌以及出殯事宜;插秧或割稻時,自然形成幾個默契小組,有秩序的排定日期,所有壯丁集中到某戶田裡去幫忙,如此便能輕鬆地應付每一家的播種或收成。而今天輪到誰家,那戶的女人們,就要負責煮早、中、晚三餐,外加上下午各一頓點心餐,犒勞這些出力的男士們,小孩呢?負責幫忙送餐,也要負責曬稻、趕走來偷食的雞鴨與小鳥。
寄藥包
鄉下交通不便,藥房與藥局也不多見,簡易醫療靠的就是寄藥包的方式,大約從日治時期引進西藥後,直到民國70年代,寄藥包幾乎是家家戶戶必備的物品,也是我們難忘的兒時記憶。印象中藥包裏有治痛單〈鎮痛解熱〉、愛兒菜〈驅除小兒蛔蟲〉、香腦油〈外用藥〉、臭藥丸〈肚子痛〉、五分珠〈頭痛〉、小兒八寶散〈驚風〉等。現代醫學講究不亂吃成藥,但在當時,藥包真的及時解決了很多人的病痛哪!
*自勉第二篇如期登場*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