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何思慎|對俄不同調,安倍與岸田背後的「兩個自民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自2月24日俄烏衝突爆發起,日本成了東亞地區最積極響應美國號召的國家,不僅在外交上高調譴責俄羅斯,更出台對俄制裁;見此發展,俄羅斯也在北方四島議題上展現強硬立場,並宣布退出日俄和平條約談判,東亞頓時湧上一片波詭雲譎。對此議題,《多維新聞》訪問到輔仁大學日文系特聘教授兼日本暨東亞研究中心主任、台灣大學日文系兼任教授何思慎,探討俄烏戰爭對日俄關係的衝擊,以及對中日關係的可能影響。此為系列專訪第一篇(共二篇)。
多維:此次俄烏衝突爆發後,日本高調響應美國號召,譴責並制裁俄羅斯。不知此般舉措背後,有何國際政治考量?
何思慎:日本這次制裁俄羅斯的規模比2014年來得全面,也更加實質。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日本的表現更多是一種「形式的懲罰」,只禁止了克里米亞地區相關產品,而沒有上升到對俄羅斯的制裁。這背後當然與安倍晉三的對外政策有關,我們都知道,安倍在改善日俄關係上用力甚深,一直希望完成日俄和平條約談判。
與此同時,2014年的美國態度也不如此次強硬,這次俄羅斯還未正式出兵,美國便已啟動對俄制裁的相關準備。其實衝突爆發前,日本對於是否跟進對俄制裁「有所保留」,我想是因為日本自己判斷,俄羅斯大概率不會出兵,所以一開始並沒有積極跟進,當然從後續發展來看,日本的早期判斷有所失準。但衝突爆發後,相較於韓國與新加坡的低調制裁,日本的表態相對「敲鑼打鼓」,就跟台灣一樣。
而分析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的動作,他大概有兩大對外考量。首先,日本作為G7成員,面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一明顯事實,自然要跟其他G7成員國站在一起;第二,岸田希望日本成為美國在東亞的最主要盟友,能作為美國政策在東亞的前鋒,特別日本現在正是「四方安全對話」(Quad)的輪值國,5月下旬很快就要召開峰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日本很難與美不同調。
在岸田的規劃裡面,Qaud不只是抗衡中國的機制,更是美日印澳多方同盟的象徵,甚至未來尹錫悅正式上台後,日本也可能說服韓國加入。當然尹錫悅是否接受還是未定數,畢竟尹錫悅要考慮此舉對半島局勢的影響,以及對中韓關係的衝擊。
此外在Quad四方中,美日澳對於俄羅斯的立場並無顯著分歧,倒是印度特立獨行。因此我們也能看到,岸田在3月19日出訪印度,便是希望傳達「不要認為俄烏衝突事不關己」這句話。日本想讓印度明白,「抗中不抗俄」看似簡單,其實是在為俄羅斯的入侵背書,如此一來,恐會對中印邊境衝突產生「不好的示範」。換句話說,日本為求說服印度,不惜把中國比喻成下一個俄羅斯,「指著禿子罵和尚」。
但其實對印度來說,他也有實質的困難。一來印度60%的軍備來自俄羅斯,二來冷戰時代的美印關係並不好,倒是蘇印關係穩定發展,為今日的俄印關係奠下基礎。如今的印度看似在「抗中」議題上與美綁定,其實外交手段相當靈活,美印或許可以在某些議題上合作,印度卻無意與美結成「戰略同盟」,這次的俄烏衝突便是典型案例。
日本的擔憂是,倘若印度與Quad其他成員對衝突的理解不同、甚至為此離心,恐會導致此一組織「腦死」,屆時便不是「Quad+」,而是「Quad-」。我認為岸田將Quad當成日本重要的政治舞台,既要藉此將拜登(Joe Biden)迎來東亞,也想擴大日本在東亞的影響力,更要強化日本在安全議題上的結盟勢力。因此岸田在處理俄烏議題時,立場非常偏向美國,而沒有顧慮到安倍之前積極經營的日俄關係,包括北方四島、日俄和平條約談判等議題。
多維:您提到了岸田處理俄烏衝突時的對外考量,包括維持美日關係、強化Quad職能、提升日本在東亞的戰略存在等。不知若由日本內政的角度來看,岸田的行動有何用意?
何思慎:岸田也想證明,自己的外交政策比安倍更高明,但後者在現階段似乎不這麼覺得。
平心而論,安倍確實是個善於外交的首相,在其任內,德國、法國、加拿大等G7成員國皆與川普(Donald Trump)處得不好,只有安倍能將川普伺候得服服貼貼;2014年俄羅斯舉行索契冬奧時,許多歐美國家皆出聲抵制,但日本並未參與。過往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代,美國便對安倍的對俄路線有所不滿。
而在安倍思路內,其主要是認為,日本不能「兩面受敵」,也就是其必須先解決北面的日俄爭議,才有餘力加壓中國。如果安倍能將俄羅斯拉向美日陣營,便有機會孤立中國、避免中俄「背靠背」的情況出現,但如今的局勢發展,恐會讓安倍的盤算落空。其實中俄的靠近未必是雙方喜歡彼此,而是中美關係出問題、反將中俄推在一起。我們可以看到,3月18日拜習再度視訊,其實就是想讓中美關係重回「護欄」,這其中就牽涉到了如何「夯實」一中政策,也就是美國能否在台灣問題上遵守「三個公報」。
回到日俄關係的議題,岸田在處理日俄關係上確實不如安倍。但我們也不能用岸田的對俄態度來推測其對華態度,不能機械化地將其理解為跟蔡英文一樣的「對美一邊倒」。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中俄對日本的意義本就有所不同,北面的俄羅斯確實也是威脅,但岸田還是更看重Quad這個平台,想讓這個非正式安全對話機制,成為東亞的多邊安全維繫機制,既能防範中國,也能力阻俄羅斯。
多維:綜觀日本此次對俄制裁項目,從瞄準國防外交官員、軍火製造商與出口商、加徵海鮮進口關稅,到限制對俄央行交易、禁止出口半導體產品及技術至俄羅斯,程度層層升級。如此限制不知對雙方而言影響如何?即是否能在關鍵項目上打擊俄羅斯,日本又會否反受傷害?
何思慎:其實日本之所以高調表態制裁,還有一關鍵原因,那便是日俄經貿不如中日經貿盤根錯節,倘若今日是要制裁中國,日本便會有很多考量。
但面對俄羅斯,不論是在產業鏈還是市場依賴上,日本皆不用顧慮太多,至於凍結俄羅斯寡頭、高官的在日資產,這些人究竟會有多少資產在日本?將俄羅斯踢出SWIFT一舉,其實全球多國皆將俄羅斯踢出去了,也不差日本一個。簡言之,對日本來說,許多其參與的對俄制裁項目,並不具有對日俄雙方經濟體的實質殺傷力,終究是宣傳意義大於實質影響。
而論及能源與糧食價格的上漲,其實不論日本是否制裁俄羅斯,兩者價格皆受俄烏衝突擾動,本就會上漲。其他例如晶片等商品,日本自己就不是晶片輸出大國,其晶片幾乎全靠進口,諸如Panasonic等公司自己都很悲觀,認為未來日本的晶片出口可能會降為0,如此境況,要怎麼在這種議題上制裁俄羅斯?
從數據來看,日俄貿易大宗除了能源外,便是農產品、原物料與中間材,短時間內會有價格波動,但皆能找到替代供貨方,日本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並不重,石油主要仰賴中東,液化天然氣則是美國。因此所謂對俄制裁,日本可以把話說得很漂亮,但傷害性真的不大。
多維:在日本高調宣布制裁後,俄羅斯於3月21日宣布退出二戰和平條約談判,同時退出領土有爭議的千島群島(其中含北方四島)聯合經濟開發項目談判,更取消日本公民旅遊北方四島免簽證,過往多年日俄修補關係之努力,可謂毀於一旦。不知您如何看待北方四島議題的未來發展?
何思慎:其實我是這樣認為,即便俄羅斯沒有退出與日本的二戰和平條約談判,雙方目前也很難談出實質結果。因此俄羅斯的退出,主要效果就是羞辱日本,發出「日俄關係可能嚴重倒退」的訊號,意味著安倍過往7年8個月的努力瞬間歸零。
嚴格來講,北方四島問題若不談判,便永遠不會有解決方案。回顧雙方談過的種種方案,不論是1956年日俄建交時,俄羅斯曾經承諾的「歸還兩島」,或是日本後來如意算盤一撥,提出的「雙方按面積均分四島」,也就是日本得到三分之一的擇捉島,加上國後島、齒舞群島、色丹島,現在都只能擱置,因為俄羅斯的態度就是「我不想跟你談」。但這並不代表「以後不能再談」,只是日俄若要重開相關談判,可能還要一段時間。
而從日本自由民主黨(一般簡稱自民黨)的組成來看,繼承「自由黨」傳統的「宏池會」,也就是吉田茂、池田勇人、岸田文雄這派,向來就是比較配合美國;「民主黨」系統則相對保守,包括鳩山一郎、岸信介、安倍晉三等人。戰後盟軍佔領日本時,對曾與軍國主義過從甚密者罰以「公職追放」(將右翼與保守勢力大規模免職),但冷戰開始後,美國取消了此一禁令,這批人又重回政壇成立「民主黨」,並在美國指示下,與同為泛保守系的「自由黨」結盟,而有今日的自民黨。然而「自由黨」與「民主黨」之間,向來都是涇渭分明,就像韓國的革新系與保守系。
以1956年推動「日蘇國交正常化」為例,當年主導此事的,便是出身「民主黨」系統的鳩山一郎,其之所以拉攏蘇聯,有一原因便是不滿出身「自由黨」系統的吉田茂過於親美、唯美是從。因此安倍之所以在任內著力日俄外交,既有「家學淵源」(岸信介為其外祖父),也受「民主黨」系的傳統影響。
而俄羅斯在與日本互動時,看到出身「民主黨」系統的首相,總是比較放心,看到出身「自由黨」系統的首相,則會有「跟著美國走」的既定印象。若比較安倍與岸田的對俄路線,也確實會有這種感覺。

原文發表於2022/3/28《多維新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祁賓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台灣的領導階層應該要去設想,自己在兩岸問題上一面倒靠向美國,對中國大陸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就像烏克蘭要加入北約一樣,對台灣而言到底有沒有實質的好處?台灣是不是要因此承擔過高的戰爭風險?
如果由比較長遠的視角來看,很可能2014年順利佔領克里米亞以及支持烏克蘭東部親俄民兵勢力逐漸壯大之後,莫斯科就已經做好了全面開戰的計劃。
這次衝突,莫斯科代價高昂的冒進給北京上了一課,而烏克蘭的遭遇,其實也給台灣上了一課。
張登及:外界有很多聲音都以俄羅斯「擴張」來解釋,但我更想從兩個角度來討論,第一個是烏克蘭的「火藥」,第二個是烏克蘭的「地緣」。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二篇:反思俄烏情勢|美歐為何不設禁航區?北約是否承諾不東擴? 在會後問答環節,俄烏戰爭是否帶給中國「戰略機遇」,以及台灣能否從中學習,成了會上兩大熱議主題,四位與談人亦就此分享觀點與看法。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三篇:反思俄烏情勢|是不是中國的戰略機遇?台灣應當學到什麼? 李大中由政策變化、歷史認知兩方面,分析此次華盛頓在俄烏衝突的前後取態。 張登及則以大國政治的視角提出分析。
今天台灣的領導階層應該要去設想,自己在兩岸問題上一面倒靠向美國,對中國大陸形成一定程度的威脅,就像烏克蘭要加入北約一樣,對台灣而言到底有沒有實質的好處?台灣是不是要因此承擔過高的戰爭風險?
如果由比較長遠的視角來看,很可能2014年順利佔領克里米亞以及支持烏克蘭東部親俄民兵勢力逐漸壯大之後,莫斯科就已經做好了全面開戰的計劃。
這次衝突,莫斯科代價高昂的冒進給北京上了一課,而烏克蘭的遭遇,其實也給台灣上了一課。
張登及:外界有很多聲音都以俄羅斯「擴張」來解釋,但我更想從兩個角度來討論,第一個是烏克蘭的「火藥」,第二個是烏克蘭的「地緣」。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二篇:反思俄烏情勢|美歐為何不設禁航區?北約是否承諾不東擴? 在會後問答環節,俄烏戰爭是否帶給中國「戰略機遇」,以及台灣能否從中學習,成了會上兩大熱議主題,四位與談人亦就此分享觀點與看法。
系列報導第一篇:反思俄烏情勢|五個視角與兩個力道 系列報導第三篇:反思俄烏情勢|是不是中國的戰略機遇?台灣應當學到什麼? 李大中由政策變化、歷史認知兩方面,分析此次華盛頓在俄烏衝突的前後取態。 張登及則以大國政治的視角提出分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日本自民黨派系醜聞涉及政治資金、派系糾紛和政治危機。涉及多名自民黨高層和國會議員,引發了政治危機。以首相岸田的決斷為主,探討派系的角色和功能,並針對派系政治資助討論防止再次發生的措施。這次事件引發了在野黨與民眾的強烈反彈和嚴重影響到政府的支持率。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
Thumbnail
(2012) 我們對日、中已經懷抱著兩極化的情感與意見,更不要談對日中關係有什麼深刻的瞭解了。讓情緒主導我們對鄰近大國的看法,可能是致命的事。它會導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與場合,帶著違反現實的幻想,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判斷其實對日、中兩國來說也是如此。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於4月10日以國賓的身份受邀前往美國拜訪,這是自9年前安倍以來,再度有日本首相受到國賓身份邀請前往美國訪問。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2024/7/1 華府西方聯盟與印太楔子策略有其成效,使北京的重點更多轉向自主與自強,同時向「全球南方」拓展盟友;雙方雖激烈競爭,但聯盟與固樁拔樁之爭漫長,尚不致使衝突陡升。川普陣營則顯然偏向聯盟無用論,偏好更粗獷的自強與弱敵。未來如果美、中雙方都全然以自強—弱敵為尚,世界大戰的風險就更大了。
Thumbnail
因爲他們使用邏輯來判斷,就是國家利益。我不確定他們是否曉得,中國在外交上已經陷入到了非正常的外交關係裏,這有點像冷戰時期的社會主義國家的外交狀況,在本質上是非理性的。
Thumbnail
日本自民黨派系醜聞涉及政治資金、派系糾紛和政治危機。涉及多名自民黨高層和國會議員,引發了政治危機。以首相岸田的決斷為主,探討派系的角色和功能,並針對派系政治資助討論防止再次發生的措施。這次事件引發了在野黨與民眾的強烈反彈和嚴重影響到政府的支持率。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
Thumbnail
(2012) 我們對日、中已經懷抱著兩極化的情感與意見,更不要談對日中關係有什麼深刻的瞭解了。讓情緒主導我們對鄰近大國的看法,可能是致命的事。它會導致我們在錯誤的時間與場合,帶著違反現實的幻想,做出錯誤的決定。這個判斷其實對日、中兩國來說也是如此。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於4月10日以國賓的身份受邀前往美國拜訪,這是自9年前安倍以來,再度有日本首相受到國賓身份邀請前往美國訪問。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戰爭中沒有贏家或輸家,」山下說。「剩下的只是被摧毀的土地和對人民的傷害,就像我們今天在烏克蘭和以色列看到的那樣。需要避免台灣陷入緊急狀態。」
Thumbnail
當前「美日」、「美韓」、「美菲」都是軍事同盟國家,除分別簽署有「共同防禦條約」外,日本、南韓、菲律賓等國家,也皆有美國的軍事基地存在。台灣與美國雖無軍事同盟,但在近年來台美軍事合作的密集互動下,其實已發展出「準軍事同盟」的深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