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1|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博覽會的政治學》

萬國博覽會將商品的交換價值神聖化。在它們創造的結構中,商品的使用價值倒退至幕後。博覽會打造了不斷擴大的幻像,讓人們在此只圖享樂。娛樂工業將人提升到商品的層次,享樂成為輕快的事情。人們享受著對自己的異化與對他人的異化,並陷溺在自己的娛樂工業之中。
—班雅明《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
這本書一翻開,即用了這段話做為開頭,從目錄裡頭亦能發現作者對博覽會的詮釋並非只是「博覽會」,而是在所謂的現代空間(博物館、美術館、百貨公司、電影院、書店等)中,讓我們思考群聚人們與空間交織的視線集體組織化的歷史,並以超越既存學科領域界限,讓讀者培養著打破框架攻擊自我意志。
最令人驚訝的是這本書在日本初面世為1992年,台灣則是在2010年才出版。但是,經過30年,本書的核心問題:「博覽會與消費文化的關係」,仍可以開啟一些批判性洞察視野。
尤其在疫情期間巨大數位媒介影響,現代性空間秩序受到巨大衝擊而腳步踉蹌,以及基隆即將到來的「城市博覽會」,都值得我們從本書作者的視野—「奇觀的社會理論」去觀看與思考。
《博覽會的政治學》
作者|吉見俊哉
譯者|蘇碩斌、李衣雲、林文凱、陳韻如
出版|群學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小獸書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