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 | 遠距考古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概述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分別介紹透過考古發現的古文明。介紹方式是先以概述的方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的介紹,讓人更可以加深對於該文明的印象。



在本書中得到的收獲及成長

  • 對於世界各地的古文明及發展有粗略了解



探討點

聲明:以下論述基點為本人閱讀書籍後的理解,有可能並非作者要表達的原意。

這本書對於我來完全是知識的吸收,因為本人對於古文明本來就沒有什麼深切的了解,因此這部分我主要會說明我對於本書好與不好的地方。

本書的寫作形式以及讓我獲益的地方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以及美洲地區做大分類,再依據各洲中發現的遺跡作介紹。介紹順序依我看來並沒有特別的順序,不管是年代或者是地區。且文明與文明間完全是獨立介紹,我想可以是因為本書是以考古為基底作為介紹,所以才個別獨立。我也是在此處發現我可能比較會喜歡文明間關聯的介紹,對我來說讀起來會比較有感。對於每一項遺跡,本書會先以概述的方式做整體說明,之後再透過詳細的解說再次敘述,這部分給予我的感覺就像是一開始先讀大綱,後續再看詳細說明,以編排方式以及讀感來說,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會是不錯的體驗,但是可惜本書有前後描述不一的問題,令整體讀感大打折扣,詳細狀況我在下一部份(本書的缺點)會再敘述。

讀完整本書讓我獲益最大的是了解了世界各地的遺跡及古文明,以及個人可能有偏好的敘述方式,相較於遺跡為基礎做介紹,我可能更偏好於以地點、年代做介紹,更進一步說,透過本書我發現我應該會更喜歡某個地區、國家的發展興衰歷史,更偏好於有系統性的介紹。本書的描述方式,個人認為比較像是部落格的描述方式,更適合有時間看一下、看一點的族群,因為各遺跡皆獨立,所以可以直接選擇跳到喜歡的項目閱讀。


我認為本書的缺點以及另外推薦的讀法

本書書名是「遠距考古課」,我認為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任何考古圖片佐證。(但我不確定是否是因為我購買電子書的緣故,如果是因為電子書,那麼我認為電子書是相當不值得購買的!)即便書中對於遺跡的描述個人認為還算不錯,令人充滿想像空間,但是想像的再多都不如一張照片實際。其二個人認為最大的問題就是前後描述不一,在前面的部分我有稍微提及了,本書的描述方式約是先以大綱形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解說,在此部分大綱與詳細說明有不一致的部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獨石教堂」這一章節,前後敘述的發現年代,教堂數目皆不相同,令我在讀到這一章節時相當困惑。我上谷歌搜尋後,也是發現兩種說法,但我認為作者既然出書了,應該要堅持一種說法,或是可以說明有兩種可能性,而不是前面採用一種說法,後面直接採用另一種。也是因為如此,讓我在讀後面的章節興趣大減,因為我對本書的可信度降低了很多,後續的章節就完全當成是一個不是很嚴謹的故事來看了。

因為本電子書其實並沒有圖檔,所以個人較為推薦的讀法是可以上網搜尋本書大綱,觀看其介紹的遺跡,之後再透過谷歌搜尋,通常搜尋到的內容不會差太多,且還有附圖,在「獨石教堂」後續的章節我看到有興趣的描述,我都會透過谷歌去找圖,看起來會較有樂趣。

大體來說,本書還是可以對全世界考古文明帶來整體且粗略的介紹,不要太過關注相信書中出現的詳細年代,而只關注有發生過的事件,一筆帶過去讀的話,我認為還是可以帶給讀者不錯的體驗。只可惜我現在閱讀為了加深印象都會去做筆記,在整理時會發現前後不一的敘述,所以才讓我在閱讀這本書時體驗不佳。


推薦給以下人群

前提:想要一筆帶過閱讀的人

  • 想要概括了解全世界古文明的人。
  • 想要學習全世界古文明卻又不知如何入門的人。


閱讀過程心得

對於我的閱讀過程心得有興趣的人,可以透過以下連結觀看我的每日閱讀筆記記錄喔!

閱讀筆記 | 遠距考古課 Day1



結尾

感謝各位讀者的閱讀,如果你與我一樣是對考古歷史好像有點興趣卻有不確定的人,我認為這是一本不錯的入門書(當然前提是不要去仔細推敲本書的內容),這本書讓我確立了我比較喜歡的歷史書籍型態,且讓我找到我可能較有興趣的文化,之後若是有機會的話,我可以再往那個文化找相關的書籍閱讀。

作者: 陳深名,出版社:崧燁文化,出版日期:2021/08/16

作者: 陳深名,出版社:崧燁文化,出版日期:2021/08/1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佩姬觀點的沙龍
20會員
67內容數
這個專欄主要是紀錄佩姬個人的學習歷程及觀點分享,學習及分享的素材主要來自於與兒子共讀的童書、經由彭蒙惠英語學習時得到的新知、過去閱讀過的書籍在現實生活中的感悟以及新閱讀的書籍筆記。內容可能會有些過於雜亂,但可以確保的是隨著每次發布文章我都會有所成長,也希望這些內容可以幫助到閱讀此專題的你。
佩姬觀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13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六—「鑽石寶地」,原作者為美國的拉賽爾.康維爾。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5/06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五—「向你挑戰」,原作者為美國的威廉.丹佛。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2023/04/29
今天的筆記來自於「一場關於積極的練習」這本書,本書匯集了15本振奮人心力量的書籍,有點像是每本書籍的重點整理。我把這本書二次整理後,分享給各位讀者。這篇文章主要介紹的是卷四—「激發無限的潛力」,原作者為美國的安東尼.羅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其實先前應該在其他的文章中(甚至是REELS影片裡)提過,我不擅長閱讀歷史,只不過我實在是越來越喜歡圖鑑類的書籍,再加上對於凱特爾的文化很有興趣,因為它包含了巨石陣文化,以及魔法、神話還有薩滿,都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領域,所以這次台灣東販出版了這本書,怎麼說都想要讀一讀和大家分享。 先撇除內容的字
Thumbnail
其實先前應該在其他的文章中(甚至是REELS影片裡)提過,我不擅長閱讀歷史,只不過我實在是越來越喜歡圖鑑類的書籍,再加上對於凱特爾的文化很有興趣,因為它包含了巨石陣文化,以及魔法、神話還有薩滿,都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領域,所以這次台灣東販出版了這本書,怎麼說都想要讀一讀和大家分享。 先撇除內容的字
Thumbnail
作者: 林志宏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0/08/01
Thumbnail
作者: 林志宏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0/08/01
Thumbnail
八旗這個系列的套書其實關注好一陣子了,一來日人的世界史視角一直是較少接觸的(我也介紹過幾本,但畢竟是少數),二來我最有興趣的是這個第一本。 但有興趣歸有興趣,真要下手則是另一回事,必須承認日本人的作品,不管是科普還是社普,總覺得哪裡不大一樣,大概就是文化上的差異(至於台灣人寫的,則是好壞差很多),但
Thumbnail
八旗這個系列的套書其實關注好一陣子了,一來日人的世界史視角一直是較少接觸的(我也介紹過幾本,但畢竟是少數),二來我最有興趣的是這個第一本。 但有興趣歸有興趣,真要下手則是另一回事,必須承認日本人的作品,不管是科普還是社普,總覺得哪裡不大一樣,大概就是文化上的差異(至於台灣人寫的,則是好壞差很多),但
Thumbnail
真的只是淺談,與我寫的其他研經文章不同,啟示錄真的麻煩許多,關於全貌我還有許多需要釐清的部份(雖然有些內容很確定,例如老底嘉教會的部份--這也是我用來觀察其他解經者觀點品質好壞的依據)。 這是因為前陣子我去旁聽一場啟示錄聖經講解的課程,因為我還有其他課要上,所以只去聽最後半天,講員講得非常精彩,旁徵
Thumbnail
真的只是淺談,與我寫的其他研經文章不同,啟示錄真的麻煩許多,關於全貌我還有許多需要釐清的部份(雖然有些內容很確定,例如老底嘉教會的部份--這也是我用來觀察其他解經者觀點品質好壞的依據)。 這是因為前陣子我去旁聽一場啟示錄聖經講解的課程,因為我還有其他課要上,所以只去聽最後半天,講員講得非常精彩,旁徵
Thumbnail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分別介紹透過考古發現的古文明。介紹方式是先以概述的方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的介紹,讓人更可以加深對於該文明的印象。
Thumbnail
本書依據亞洲、非洲、歐洲及美洲等地區分別介紹透過考古發現的古文明。介紹方式是先以概述的方式說明,後續輔以詳細的介紹,讓人更可以加深對於該文明的印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