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一場悄悄的文化革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1989年4月7日鄭南榕自焚至今33年,從今天起,中正廟的常設展示除了「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之外,新增了「自由的靈魂 vs. 獨裁者 - 台灣言論自由之路」。

即日起自由的靈魂對決獨裁者成為中正廟常設展示

即日起自由的靈魂對決獨裁者成為中正廟常設展示

自1987年4月18日鄭南榕在金華國中演講時喊出「我叫做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至今35年,在今年的衛武營外舉辦的二二八草地音樂會中,拍謝少年的維尼談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時,他說:「現在有一個國家在迫害另外一個國家,在咱台灣也有仝款(一樣)的歷史發生,這就是咱今仔日做伙佇遮聽音樂的意義。」

對,他用「一個國家迫害另一個國家」來形容二二八事件。接著拍謝少年唱了《時代看顧正義的人》,在歌詞「大聲唱出你的名」之後,維尼喊著「台灣獨立」。

年初我到愛河畔看燈會的無人機表演,現場有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小朋友們隨著無人機陣形變換喊著老虎、鯨魚、戴資穎,然後當無人機排出海洋中翠綠的台灣時,一聽到周圍的小朋友們齊聲喊出「台灣」,我馬上就哭了。

我想起小姪女學會的第一首台語歌,那是1995年蔡振南發行的《母親的名叫台灣》。從歌詞中的「二千萬粒的蕃薯囝,毋敢叫出母親的名」,走到愛河畔的孩子們一起喊出「台灣」,那麼直接、單純、沒有任何政治動機地喊出我們的名字,是多少人、多麽努力地走了27年的成果。

高雄燈會的無人機演出

高雄燈會的無人機演出

我不知道站在轉型正義的立場,蔡英文政府算不算及格?政治上這必然是一場複雜的角力,而從民間的角度來說,政府的努力永遠是不夠的。我無法斷定其間的權衡,但我始終相信,真正的轉型正義不會發生在總統府裡,而是會在我們的文化上產生質變。

年輕時總是憧憬著革命,每天都期盼著與國民黨來一場壯烈的生死對決,失敗也在所不惜。這幾年則逐漸明白,為什麼歷史上會把台灣民主化的過程稱為「寧靜革命」,這種革命看起來沒有那麼爽,而且需要更多人、更堅定的持續往前行,但看著世界上的戰亂,看著那些廢墟中臉上帶著髒污的外國小孩,相對起愛河畔台灣孩子天真而幸福的眼眸,你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蔣中正總統變成了獨裁者、中華民國變成了台灣、二二八是一個國家迫害另一個國家、母親的名字就是台灣;我們的文化不再是由上而下的威權教育,而是由下而上與土地連結在一起,從台灣的視角解讀我們的故事、唱我們的歌,一場悄悄的文化革命,還在繼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艾德的大腦迷宮
6.5K會員
274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艾德。 最近突然有感,報紙、網路媒體、新聞頻道各有立場,想靠文字評論生活就必須進入他們的體制,無形中也是接受了他們的束縛;方格子則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看看我們能不能擺脫媒體的綁架,透過直接來自讀者的支持,得到真正獨立思考產生的文字,我想努力看看。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5/24
現在有些人開始喊著要衝進立法院,其實從馬英九第二任期一直到太陽花運動佔領立法院,大叔阿姨們都是在街頭上學到何謂「公民不服從」,後來台北法院在太陽花一審無罪判決中,曾給出公民不服從的七大要件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6
根據台北市過去幾年的民調資料,柯文哲支持度最高的年齡層始終停留在20至29歲,他執政8年後,這些柯粉多數應該落在30至39歲,但這個年齡段柯文哲的支持度並沒有提升,而對柯文哲執政表現「非常不滿意」的比例不分年齡皆大幅成長,顯示他始終只能吸引剛出社會的年輕人,而且這些年輕人幾年後變成柯黑的機率很高。
Thumbnail
2024/01/12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2024/01/12
志氣是恁共阮號的名,阮攏是驕傲的台灣囡仔。 過去兩週我問了幾乎身邊所有的年輕人,其中8成以上都是支持柯文哲,其中真正有政治熱情、深入了解過柯文哲的人不多,大部分人的理由還是藍綠都做過了,台灣也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如換人做做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遭受過各種暴力,不管是言語暴力、肢體暴力、被剝奪基本人權的國家暴力等等,這些暴力通常不會隨著時間消失,反而會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或者人心裡。如果是你,會如何面對暴力的存在?是反抗它?試圖消滅它?還是會將受過的傷與奮鬥的過程攤開,與暴力融為一體,成為暴故事的一部分?
Thumbnail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遭受過各種暴力,不管是言語暴力、肢體暴力、被剝奪基本人權的國家暴力等等,這些暴力通常不會隨著時間消失,反而會以另外一種形式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或者人心裡。如果是你,會如何面對暴力的存在?是反抗它?試圖消滅它?還是會將受過的傷與奮鬥的過程攤開,與暴力融為一體,成為暴故事的一部分?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節目中我們要一起搭乘時光機回到歷史上的2022年4月7日。看看33年前的4月7日,臺灣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 【歷史上的今天】用生命換來的言論自由 鄭南榕拒絕出庭,並且將自己關在自由時代雜誌社裡,直到警方向雜誌社發動攻堅行動。 本集重點
Thumbnail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節目中我們要一起搭乘時光機回到歷史上的2022年4月7日。看看33年前的4月7日,臺灣發生了什麼重要的事? 【歷史上的今天】用生命換來的言論自由 鄭南榕拒絕出庭,並且將自己關在自由時代雜誌社裡,直到警方向雜誌社發動攻堅行動。 本集重點
Thumbnail
自1989年4月7日鄭南榕自焚至今33年,從今天起,中正廟的常設展示除了「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之外,新增了「自由的靈魂 vs. 獨裁者 - 台灣言論自由之路」。
Thumbnail
自1989年4月7日鄭南榕自焚至今33年,從今天起,中正廟的常設展示除了「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之外,新增了「自由的靈魂 vs. 獨裁者 - 台灣言論自由之路」。
Thumbnail
當我們討論轉型正義,我們在討論什麼?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與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展開精彩對談,由逗點文創結社總編陳夏民擔任主持人,三人分享如何閱讀過去、解讀現在,以及在未來,人們又該如何展開真正的對話?
Thumbnail
當我們討論轉型正義,我們在討論什麼?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與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展開精彩對談,由逗點文創結社總編陳夏民擔任主持人,三人分享如何閱讀過去、解讀現在,以及在未來,人們又該如何展開真正的對話?
Thumbnail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685 這是二二八事件發生七十週年的紀念書,也是二二八和平日運動三十週年,如同《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王順仁在《島嶼向望:對未來新國家教育的思考與想像》,我們也是
Thumbnail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 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685 這是二二八事件發生七十週年的紀念書,也是二二八和平日運動三十週年,如同《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王順仁在《島嶼向望:對未來新國家教育的思考與想像》,我們也是
Thumbnail
我叫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 —鄭南榕,1987年金華國中演講。 各位晚安,歡迎大家收看我寫的第一篇書評<《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淺談鄭南榕的關懷與精神>。在這篇書評裡,我將討論我所理解到的鄭南榕,以及他帶給我的啟發是什麼。 歡迎大家一起閱讀這個月的書評。
Thumbnail
我叫鄭南榕,我主張台灣獨立。 —鄭南榕,1987年金華國中演講。 各位晚安,歡迎大家收看我寫的第一篇書評<《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淺談鄭南榕的關懷與精神>。在這篇書評裡,我將討論我所理解到的鄭南榕,以及他帶給我的啟發是什麼。 歡迎大家一起閱讀這個月的書評。
Thumbnail
「鄭南榕」是個很重要的人物,這篇文章主要是預告本週三即將上船的《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之書評,並且說明為什麼我挑選這本書。
Thumbnail
「鄭南榕」是個很重要的人物,這篇文章主要是預告本週三即將上船的《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之書評,並且說明為什麼我挑選這本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