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嚴是精神禁錮狀態,讓人沒有感覺受到控制的控制——楊翠×鄭竹梅對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文字:沈眠
當我們討論轉型正義,我們在討論什麼?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與及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主委楊翠展開精彩對談,由逗點文創結社總編陳夏民擔任主持人,三人分享如何閱讀過去、解讀現在,以及在未來,人們又該如何展開真正的對話?

▉在戒嚴的年代,所有荒謬的控制都是被接受的正常狀態

從2016年到2018年,逗點文創結社與鄭南榕基金會共同合作,以一年一本的速度陸續編選、出版《百分百自由教戰手冊》、《名單之外:你也是受害者之一?》、《這裡不是一條船:新國家運動三十週年紀念專書》,陳夏民快速介紹:「第一本是五一九反戒嚴綠色行動的三十週年紀念專冊,內容是鄭南榕談爭取言論自由。第二本則是二二八和平日運動三十週年以及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紀念專册,鄭南榕其實很早就在推動平反二二八。第三本是「新國家運動三十周年」的紀念專書 ,台灣是真實存在的土地,不應該被視為一隻輕易跳進、想放棄就跳出的孤船。」
《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則是2020年的出版品,陳夏民說及書名源自於他在《自由時代》的目錄頁裡看到有一小框框寫著:「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他聲色動容地講:「這句話完整地體現了言論自由的意義。鄭南榕願意為自己說過的言論負責,而當下的時空,人是會被消失的。而透過出版的方式可以跟這樣一名編輯前輩對話,意義非凡。」
鄭竹梅從另一個事實分享所知,「我去查找檔案時,看見當時情治人員都要寫每個被監控者的特寫,『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這句話在他們的解讀裡,被歸類為具有悲劇英雄的傾向。」
隨後,鄭竹梅談到鄭南榕當年就指出「戒嚴就是軍事統治」,因為戒嚴法明令蔣介石最終決定權,且政府機關有拆閱人民郵信電報的權力,這是針對全民的恐怖統治。她所見的檔案裡顯示,1984年警總(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就開始監控鄭南榕,起因於他在1983年於黨外雜誌撰稿,而1989年鄭南榕辭世後監控並未撤除,仍在繼續,旁及他的太太和小孩,持續到1992年才結束。
鄭竹梅直言:「1987年雖然解嚴了,但台灣邁向民主應該要到1992年後,因為通過了刑法100條修正,警總也必須解散,改制為海巡部(海岸巡防司令部)。這也意味著,政府再也不能以監控手段對付人民。」
楊翠表示,1987年的解嚴的確被視為時代分界,從此區隔開威權統治與民主時代,但台澎金馬全部解嚴得到1992年方完成。楊翠說:「白色恐怖最大的特色是高度的體制化,包含戒嚴法制、戡亂法制和總動員法制所組成的整個法制系統是一整個嚴密控制的體系,仰賴核心機關與法制的協力與配合,強化對人民的控制。但若要說,台灣真正度過威權統治的精神控制,到現在都還要努力呢。」
於2018年成立的促轉會(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任職的楊翠強調,一開始最困難的是跟行政機關的溝通,比如國安局的機密檔案很難找到破口,初期要求林宅血案的資料,完全沒有得到回應。楊翠眼神堅決:「但一直敲門總會有效果,從得到大量遮蔽的資料,到少數遮蔽,而後現在機密檔案都解密了。破口挖得越大,資訊透明的速度也變得越快。轉型正義起步再怎麼晚都是有意義的,而且我們也沒有悲觀的權利,持續努力推進,總是看得到契機吧。」

▉戒嚴還在人們的心中暗自延續著,並未完全終結

陳夏民破題講道:「言論自由一直是台灣社會的重要議題。雖然如今,過去那些主張壓抑言論自由的一方,也要爭取此一權利,倍有荒謬感,但這也是當代社會持續進步之際,必須面對的真實難題。」
隨後,鄭竹梅簡單地介紹鄭南榕的《自由時代》周刊,從1984到1989的黨外雜誌,算是長壽的雜誌。當年,在言論壓迫的脈絡與背景裡,鄭南榕以「爭取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為主要號召、訴求,成功地種下民主自由萌芽的契機。
鄭竹梅也直率地指出當時創刊時邀請統派李敖擔任雜誌總監,「不只是李敖有人氣名聲的市場考量而已,鄭南榕一直很相信就算立場不一樣也可以合作,針對共同價值進行溝通。」
陳夏民補充了《自由時代》周刊的發行量到4年已達六百萬份,並分享自身的看法:「這意味著當時他已經建立了成熟的產業鏈,發行到全台灣,而社會角落裡的人民們,顯然也都求知若渴,集體促進了台灣自由空氣的發展吧。」
1962年生的楊翠置身於那個充滿嚴密控制的年代,以自身為例,說起一樁往事,「少女時期的我屬於好學生,而成績越好的學生被洗腦得越嚴重。我以前曾經是國歌指揮,會在家裡練習。當時我外公楊逵每天聽,應該心裡很抓狂吧。」楊翠臉上漫漾著笑意,「不過他從來沒有限制我不能唱國歌練習指揮。我的自由意識是從這裡慢慢長出來的吧。」
楊翠語重心長地說:「我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就是戒嚴統治時期。我的理解是,戒嚴並非時間概念,它不是某段時期的事而已。戒嚴基本上是一種精神禁錮狀態,讓人沒有感覺受到控制的控制,那個年代的人都不會感覺到洗腦的事實,甚至有人會想要歌詠,現在不也還有許多懷念那個年代的人嗎?從此一面向來說,戒嚴還沒有完全的結束,它還在人的心中暗自延續著。」
陳夏民提到《返校》影集的第一畫面是蔣介石的銅像,而就讀國、高中時教官搜書包的行為,其實都是威權的延伸,「在那個年代再奇怪的控制都是正常的,包含警備總部的威脅也都內化在生活的想像。恐怖的統治技術,會把一個人跟家庭、周遭社會撕裂開來。我希望,藉由鄭南榕寫於30年前的文章來重新思索,讓我們從台灣出發,跟世界展開對話。」
而鄭竹梅也在最後明白指出如今出版《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自由時代》雜誌編輯室報告文選》的意義:「鄭南榕想要營造一個空間讓大家對話,透過反覆的對話,針對同一件事一再地討論,只要我們夠專心、談論得夠久,也許就能越來越純粹地逼近問題的核心。我希望這本書是可以跟別人對話的媒介,而非某種絕對正確、必須背誦鄭南榕思想的語錄。」
閱讀。過去。現在。對話──從鄭南榕文選《本刊文責一律由總編輯鄭南榕負責》出版歷程談起
活動日期:2020年12月13日
地點:鄭南榕基金會.紀念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110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逗點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年問世的《光上黑山》,具備決斷激烈感的文字風格,如求道者往魔山探道,生猛形象教人驚艷。相隔七年,胡家榮帶來截然不同的新詩集《沒有一天的星星和今天不一樣》,詩歌語言轉為殘缺多傷,記著自身的體驗,同時也揭露創作者如何擁抱受損的身心,包含回溯到更久遠之前母親辭世的重創
2014年問世的《光上黑山》,具備決斷激烈感的文字風格,如求道者往魔山探道,生猛形象教人驚艷。相隔七年,胡家榮帶來截然不同的新詩集《沒有一天的星星和今天不一樣》,詩歌語言轉為殘缺多傷,記著自身的體驗,同時也揭露創作者如何擁抱受損的身心,包含回溯到更久遠之前母親辭世的重創
左起:夏琳與當時在文統書店工作之少女。(夏琳提供) 1970年代出生的夏琳,20歲前在旗鼓鹽老城區生活,是道地老鹽埕人,大學北漂,畢業後於《民生報》任職,專責於活動企劃,2003年離職,2004年與夫婿定居桃園。而後懷著對書店的鄉愁,開設南崁小書店,至今8年已有諸多常客支持書店。 1960年代至19
左起:周定緯(演員)、夏宇童(演員)、叉燒(演員) 《不讀書俱樂部》上演在即,逗點編輯部特地前進排練場,趁著四月下旬的排演空檔,邀請女主角夏宇童擔任記者,與劇中重要演員周定緯、叉燒聊上一回。三個人除了暢談舞台劇的演出趣事,也分享了舞台演出像是一組開關,讓他們打開了不同的人格(!)。讀完之後,別忘了手
2014年問世的《光上黑山》,具備決斷激烈感的文字風格,如求道者往魔山探道,生猛形象教人驚艷。相隔七年,胡家榮帶來截然不同的新詩集《沒有一天的星星和今天不一樣》,詩歌語言轉為殘缺多傷,記著自身的體驗,同時也揭露創作者如何擁抱受損的身心,包含回溯到更久遠之前母親辭世的重創
2014年問世的《光上黑山》,具備決斷激烈感的文字風格,如求道者往魔山探道,生猛形象教人驚艷。相隔七年,胡家榮帶來截然不同的新詩集《沒有一天的星星和今天不一樣》,詩歌語言轉為殘缺多傷,記著自身的體驗,同時也揭露創作者如何擁抱受損的身心,包含回溯到更久遠之前母親辭世的重創
左起:夏琳與當時在文統書店工作之少女。(夏琳提供) 1970年代出生的夏琳,20歲前在旗鼓鹽老城區生活,是道地老鹽埕人,大學北漂,畢業後於《民生報》任職,專責於活動企劃,2003年離職,2004年與夫婿定居桃園。而後懷著對書店的鄉愁,開設南崁小書店,至今8年已有諸多常客支持書店。 1960年代至19
左起:周定緯(演員)、夏宇童(演員)、叉燒(演員) 《不讀書俱樂部》上演在即,逗點編輯部特地前進排練場,趁著四月下旬的排演空檔,邀請女主角夏宇童擔任記者,與劇中重要演員周定緯、叉燒聊上一回。三個人除了暢談舞台劇的演出趣事,也分享了舞台演出像是一組開關,讓他們打開了不同的人格(!)。讀完之後,別忘了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林宜敬先生的新書《幸福的鬼島》裡,寫一篇【1945,一個殖民地青年的中國夢】,從歷史軌跡中,發現這一政策並非首次出現。1948年,陳君被保送到南京的國立政治大學讀書。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南下,陳君聽到共軍電台廣播,宣稱對政治大學全體師生進行判刑,直接宣布各職級的刑期。陳君起初不以為意,翌日醒來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民進黨原本從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政黨,沒沒無聞的政黨,到現在掌權了有權利了,能貪汙賺黑金了,結果原始民進黨被爛政客搞到變成一個綠共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政黨,你不能監督政府,罵政府指責政府或是總統,或是他們民進黨任何一位黨員,你只要做以上這些,你就會被告妨害名譽罪,民進黨真偉大告人第一名,他們枉費了鄭南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三位人物的故事深刻展現臺灣在戒嚴時期的政治與社會發展,他們的抗爭記錄了一段歷史,需要被表達與傳遞,保存在人們的頭腦中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林宜敬先生的新書《幸福的鬼島》裡,寫一篇【1945,一個殖民地青年的中國夢】,從歷史軌跡中,發現這一政策並非首次出現。1948年,陳君被保送到南京的國立政治大學讀書。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南下,陳君聽到共軍電台廣播,宣稱對政治大學全體師生進行判刑,直接宣布各職級的刑期。陳君起初不以為意,翌日醒來
Thumbnail
再次回到1970年代,1970年代是戰後台灣文學研究重要的階段,但在戒嚴、白色恐怖時期,「台灣文學」──就算當時不是所謂「台獨」,仍舊具備主體意識、台灣意識,如何才能夠被當局允許? 或許問另一個問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談台灣文學研究會自楊逵和鍾理和,以及日治時期開始?」
Thumbnail
民進黨原本從一個什麼都不是的政黨,沒沒無聞的政黨,到現在掌權了有權利了,能貪汙賺黑金了,結果原始民進黨被爛政客搞到變成一個綠共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的政黨,你不能監督政府,罵政府指責政府或是總統,或是他們民進黨任何一位黨員,你只要做以上這些,你就會被告妨害名譽罪,民進黨真偉大告人第一名,他們枉費了鄭南榕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二二八事件,重創原本期盼回歸祖國的臺灣人民對國民政府的期待,成為臺灣歷史無法抹去的悲慘一頁。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本文將敘述臺灣從戒嚴到解嚴、獨裁到民主化的整個過程,以歷任總統和政治人物為主軸,文章紀念和肯定李元簇先生對臺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