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12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推測股市波動的常理範圍

股價的波動難以掌握,但多半可以維持在某一種評價區間,或是某一種平均範圍內,例如有些個股股價會維持在一定的本益比或淨值比區間內,多頭時期常維持在區間上緣,空頭時期則較常維持在區間下緣,或是股價維持在季均線或年均線的上下特定乖離幅度之內波動。
究竟股價對於均線的乖離是多少才合理?什麼樣的本益比區間是合理範圍?過去的統計數據是可以參考,但只對於局勢平穩、沒有特殊事件時有效,實際股市會遭遇許多奇怪、未曾見過的事件變數衝擊,而使股價波動幅度擴大,超出一般認知的合理波動區間,使得單純參考統計數據的判斷經常失效,例如一般狀況加權指數對季線的乖離大約在正負5~7%以內,較強烈的多頭或空頭可能達到10~12%,但是在武漢肺炎疫情剛爆發的2020年3月,指數對季線的負乖離達到25%,如果依照一般統計跌到對季線負乖離7%就覺得跌深了,在2020年會是嚴重誤判,因為那是才剛開始跌的情境。
股價的波動區間之所以擴大,波動幅度會超出一般認知的合理範圍,一定是有足夠影響力的基本面或資金變化所驅動,可能是經濟成長(或衰退)超乎預期,企業獲利成績出乎意料,資金情勢出現明顯的變化,或疫情等重大意外事件之類的問題,不過,多半還是在景氣衰退期才會出現,因為景氣基本面的衰退是集合了資金、產業秩序、供需失衡等各種問題如骨牌般的陸續失控才使景氣衰退,也才有足夠的力量驅動股價出現超乎尋常的波動幅度,所以原則還是以景氣基本面來當作推測股市的主要參考,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