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uber到底是什麼? 以「抽象人格」進行不同的解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從接觸到Vtuber,我每過一陣子都會思考,究竟Vtuber到底是什麼?Vtuber的定義是什麼?
Vtuber到底是什麼,我認為這個問題真的非常有趣,每隔一段時間,也都會產生一些新的想法。這些想法可能不久後就被忘記,也有些會保留下去繼續改良、延伸。這次我要來分享我最近得出的一個想法,我無法保證這個想法是正確或有用的,可能過陣子連我自己都會覺得很荒謬也說不定。但對一個概念或信念不斷嘗試挑戰,提出新的觀點、想法,然後改良、打磨,拋棄,再提出新的想法,這個無止盡的循環相當有趣不是嘛?
在進入正題之前,必須先說明,這邊對於Vtuber的解釋並不是目前主流大眾的理解。反而是完全相反的,我所創造的一個獨特的解釋(我並不清楚有沒有人提出過類似的概念)。如果不知道Vtuber是什麼,想初步了解Vtuber,顯然這篇文章並沒有幫助,需要先獲得一些Vtuber的資訊和概念,再來看這篇文章會比較好。不過要我解釋Vtuber的話,一個超級簡略的講法,就是「真人以動漫角色的形象進行創作活動,這個形象不代表他本人,代表一個另外設定的角色。」
這個超級簡略的講法,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角色和真人的關係是什麼?Vtuber和一般虛擬動漫人物一樣嗎?換其他人來扮演這個角色,那還是同一個Vtuber嗎?露臉的真人就沒有人物設定、就沒有角色嗎?
對於這些問題,我試著提出另一套解釋,也就是標題的「抽象人格」。順帶一提,這個解釋只適用於直播勢。

Vtuber沒有虛擬角色的「想像動力」

虛構出來的動漫角色,例如初音、雷姆,他們雖然不存在於真實世界,但我們可以說他們以某種方式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中。也就是說,當所有人忘記、停止想像這個虛構角色時,那他就不再「存在」。反過來說,只要還有人在觀看這個角色的創作,在想像這個角色,那這個角色就還會繼續「存在」。就彷彿這些虛構角色的存在,必須仰賴人們的想像作為動力,才能繼續運作,這個便是虛構角色的「想像動力」性質。
這個存在無關於官方、原作是否完結,人們對於這個角色進行想像、再創作,都會讓這個角色繼續存在。對於官方作品的詮釋,可能會隨著不同時代、不同社群而有差異,二次創作的內容也可能脫離這個角色本身的設定。這個角色可能繼續存在,但也可能會有所改變,甚至脫離原本被創造出來的模樣。但我認為沒有關係,畢竟存在本身不就是不斷變化嗎?
「抽象人格」的一個前提,是Vtuber沒有這種「想像動力」。當一個Vtuber畢業,他的存在到此為止,當然我們可以重複去觀看他的創作,繼續想像,但那些都是過去式,與虛構人物的繼續存在不同。並且虛構人物可以藉由二次創作,來延續角色的生命,但Vtuber不行。但這個部分我還不太肯定,我的靈感來源是「露西婭引退後,或許還可以作為虛構角色繼續活著吧?但是要為露西婭做故事層面的二次創作...總覺得沒什麼意義...就算真的為她創作故事,那也不是那個露西婭了,她的故事已經在那時結束了呀。」

Vtuber的本質是一種人格

Vtuber不只沒有虛構人物的「想像動力」,並且也和虛構人物有本質上的不同。我們都同意虛構人物不存在,但也同意他們以某種方式存在,最直接的解釋為虛構人物是一種「抽象的人造物」。他們存在,但那是一種無法直接與其互動的抽象存在。不存在初音這個現實人物,但存在初音這個動漫角色。雖然這個解釋可能在哲學上遇到某些問題,但不在此繼續討論。
雖然說Vtuber是一個有設定的角色,但Vtuber並不是虛構人物那種抽象存在,是具體的存在。雖然看不見、摸不到,彷彿是抽象的角色,但不是抽象的存在,是可以聽見他的聲音,可以留言給他,可以SC給他的具體存在。我們接觸一個直播勢Vtuber,看他唱歌、看他雜談、看他玩遊戲,甚至留言、SC與他互動,我們接觸到的是一個人格。我們是在和一個真人互動,我們對他的了解就是和其他人類一樣,是一個現實人類透過某些方式而表現出來的樣子,是作為一種人格,從而喜歡、支持、崇拜。

介於現實與動漫之間

雖然說Vtuber本質是一個人透過某種方式表現出的樣子,是一種人格,但這個人格卻不是指向中之人,而是指向一個角色,一個抽象的存在。彷彿就像是虛構人物一般,Vtuber不代表中之人,也不代表任何一個現實人類。但是Vtuber又沒有虛構人物的「想像動力」,無法單單依靠人們的想像而持續存在。Vtuber並不像虛構人物架空於虛擬世界,而是現實人類以特殊方式進行的展演,一種特別表現出的人格。但這個人格卻又不指向那個現實人類,指向的是一個虛構角色。
這種介於現實人類和虛構角色之間的存在,我使用「抽象人格」來稱呼。既然虛構角色是一種「抽象人造物」,那本質作為人格的Vtuber,便稱呼為「抽象人格」。
要滿足「抽象人格」必須符合兩個條件,第一是沒有「想像動力」,第二是Vtuber與中之人為不同人。

抽象人格是主觀描述

有沒有把Vtuber和中之人當成同一個人,有沒有「想像動力」,這兩個條件我認為是主觀的認知,所以「抽象人格」是主觀認定的概念。也就是無法拿來判斷一個創作者是不是Vtuber,頂多只能說「對我來說,OOO是Vtuber,OOO不太算。」
創造一個定義來審核每一個創作者,不是我的本意,我也不想做這種事情。對於一個創作者是不是Vtuber,有一種自我認同的說法。也就是行銷取向,根據自己的目標受眾,而把特定的標籤往身上貼。也有一種普遍的角色扮演說法,創作者套上虛擬形象,扮演某種設定的角色。
但比起認定一個創作者是不是Vtuber,我更感興趣的是Vtuber究竟是什麼樣的概念,究竟是什麼東西混入我的人生,讓我曾經如此癡迷瘋狂,現在又對其厭惡而反感。我會持續思考Vtuber,或許這個問題值得用一生去追求也說不定,即使那是沒有終點的道路,但是征途的過程象徵了自己的信念與堅持。對自己的創作、自己的支持、自己的SC有信念,這不是就很好嗎?
avatar-img
2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綿醬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我構思用來衡量黃遊的幾個指標,讓人快速了解這款黃遊可以創造什麼樣的色情體驗,分別為色情描寫、色情情節、角色塑造、色情節奏、色情重量。
這是我構思用來衡量黃遊的幾個指標,讓人快速了解這款黃遊可以創造什麼樣的色情體驗,分別為色情描寫、色情情節、角色塑造、色情節奏、色情重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目前 VTuber 的表演形式存在限制,譬如 YouTuber 經常做的「吃播」,對於 VTuber 來說就難以實現,將食物 3D 建模所花費的金錢過於高昂,而且效果也不見得能勾起觀眾食慾;權衡之下,好像只能鏡頭對食物拍攝。
  終於進入圓型人物的環節,其實我覺得這沒啥好介紹的,因為現實中大多數人都屬於圓型人物,大多而已,絕不是全部!   至於故事中為何出現與現實相比格外大量的扁型人物?這就是要區分現實與虛擬,因為這樣才顯得有趣啊。ヾ(*´∀ ˋ*)ノ ❈❈❈   ※圓型人物:   簡單說,就是「豐富的性格」,會
Thumbnail
請點開此影片裡面有位我不知道她的名子我們俗稱她為智障 智障的人再說兒少性剝削,我們看動漫有欲望很正常啊,阿動漫哪裡兒少性剝削了,我真的不懂哪裡兒少性剝削請問這詞用在動漫角色妥當嗎
Thumbnail
「Vtuber大師」是一款由Ninth Games工作室所開發的育成遊戲,遊戲內容就是扮演經紀人培育三名跟我的職業有這麼一丁點像的少女成為立派Vtuber的故事。 本來是想先來大幹特幹FF7RB的,想了想還是先來完成這篇,也算是希望Ninth Games工作室可以看到吧,這裡就不說廢話直接進入正題
Thumbnail
Character.AI發佈新功能Character Voice,nVidia在GTC 2024也介紹與Ubisoft巴黎工作室合作的NEO NPC專案,OpenAI註冊了「voice engine」和「digital voice assistants」這兩商標,到底暗示了什麼AI發展趨勢?
Thumbnail
創作認知 是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自身創作行為的理解與反思。這包含兩個層面: 自我認知 創作者對於自身能力、風格、優缺點的認識。過去,我曾經受到他人作品的影響,試圖模仿別人對服飾的唯美描寫。然而,我現在深知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就如同每朵花各自綻放。因此,我不再試圖追求別人的風格,而是專注於
Thumbnail
  幾天前,看見同事在看 Vtuber 的直播,似乎是在分享生活的類型,而非遊戲,但當另一位同事看到時,盡管這位同事言語並不尖銳,但眼中的反感盡現,就如同學生時代,某些同學看到我們熱情地討論遊戲或動漫時,所會顯露出地厭惡。 ​   過去,我很討厭這份嫌惡的眼神,充滿了否定地意味,當時,我只是覺得
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角色,這篇文章從外在與內在的角度探討角色的定義和相關概念,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內在追求與慾望。最後列舉網路上對於角色的定義,包括角色的類型、性格特點、動機、發展、與情節的互動、背景故事和角色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上一篇討論到我認為的「定義」應該如何,也就是關於語詞確切的內涵如何。 這篇則是反過來,看看語詞的呈現,討論了語詞的使用與內涵呈現之間的矛盾,例如動漫與動畫的使用,以及其他語詞的語感不符情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目前 VTuber 的表演形式存在限制,譬如 YouTuber 經常做的「吃播」,對於 VTuber 來說就難以實現,將食物 3D 建模所花費的金錢過於高昂,而且效果也不見得能勾起觀眾食慾;權衡之下,好像只能鏡頭對食物拍攝。
  終於進入圓型人物的環節,其實我覺得這沒啥好介紹的,因為現實中大多數人都屬於圓型人物,大多而已,絕不是全部!   至於故事中為何出現與現實相比格外大量的扁型人物?這就是要區分現實與虛擬,因為這樣才顯得有趣啊。ヾ(*´∀ ˋ*)ノ ❈❈❈   ※圓型人物:   簡單說,就是「豐富的性格」,會
Thumbnail
請點開此影片裡面有位我不知道她的名子我們俗稱她為智障 智障的人再說兒少性剝削,我們看動漫有欲望很正常啊,阿動漫哪裡兒少性剝削了,我真的不懂哪裡兒少性剝削請問這詞用在動漫角色妥當嗎
Thumbnail
「Vtuber大師」是一款由Ninth Games工作室所開發的育成遊戲,遊戲內容就是扮演經紀人培育三名跟我的職業有這麼一丁點像的少女成為立派Vtuber的故事。 本來是想先來大幹特幹FF7RB的,想了想還是先來完成這篇,也算是希望Ninth Games工作室可以看到吧,這裡就不說廢話直接進入正題
Thumbnail
Character.AI發佈新功能Character Voice,nVidia在GTC 2024也介紹與Ubisoft巴黎工作室合作的NEO NPC專案,OpenAI註冊了「voice engine」和「digital voice assistants」這兩商標,到底暗示了什麼AI發展趨勢?
Thumbnail
創作認知 是指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對自身創作行為的理解與反思。這包含兩個層面: 自我認知 創作者對於自身能力、風格、優缺點的認識。過去,我曾經受到他人作品的影響,試圖模仿別人對服飾的唯美描寫。然而,我現在深知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個性,就如同每朵花各自綻放。因此,我不再試圖追求別人的風格,而是專注於
Thumbnail
  幾天前,看見同事在看 Vtuber 的直播,似乎是在分享生活的類型,而非遊戲,但當另一位同事看到時,盡管這位同事言語並不尖銳,但眼中的反感盡現,就如同學生時代,某些同學看到我們熱情地討論遊戲或動漫時,所會顯露出地厭惡。 ​   過去,我很討厭這份嫌惡的眼神,充滿了否定地意味,當時,我只是覺得
故事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角色,這篇文章從外在與內在的角度探討角色的定義和相關概念,並結合馬斯洛需求理論探討內在追求與慾望。最後列舉網路上對於角色的定義,包括角色的類型、性格特點、動機、發展、與情節的互動、背景故事和角色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上一篇討論到我認為的「定義」應該如何,也就是關於語詞確切的內涵如何。 這篇則是反過來,看看語詞的呈現,討論了語詞的使用與內涵呈現之間的矛盾,例如動漫與動畫的使用,以及其他語詞的語感不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