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真實的自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每個人都在演,每個人都在裝。看誰演得像、演得比較開心起勁而已。沒有一個人是真正的在做自己,做自我身體或精神、靈魂上的主人。因為每個人一生下來被賦予的各種角色,本身就已經有了許多期望期待,以及在若干環境、社會脈絡、背景、人事物情景等等綜合因素之下,每個人都被冠上了某種特定的屬性,必須要表現出什麼樣的人格、特質、氣質與風格特性,要呈現什麼形貌樣態早就已經被註定。

但也不是說每個人都沒有辦法主宰決定自己想要表現出什麼樣子,而是或高或低的比例。有一部分人們是天生就已經被設定成某種角色特徵,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化卦動。所以,再怎麼有自我主體意識與認知,都再也不會有太過劇烈的性格改變。這是天生就已經埋下的種子,而種子能決定日後未來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或成長耕耘茁壯為什麼樣的樹。所以要怎麼開、開得多高、多美、多強壯、多鮮豔等等,就是要靠後天的培養。

在成長或不斷變化的進程中,個人所受到的社會環境洗染影響,與自己自身的介入參與改變與展演,因此其實每個人都是在某一方面是假的、不真實的。因為每個人都是在搬演矯飾,我們常常自我說服,現在所表現出來的外顯行為的自己是「真正的自我」。但其實根本就沒有純粹的、絕對的真實自我這回事,這樣的形體軀殼存在。因為自我是抽象的概念,它不可捉摸,好像也非常模糊。模糊到每個人都不知道應該要如何獲取或持有並且操使出來。

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身軀形體之內,在有限的情況空間之下,盡量展陳顯現出自己想要自己表現出來的樣貌。也許是為了討好迎合外界的反饋回應機制,又或者是單純為了自己的想望而作出的若干行為與行動、思想辯證與思考路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階段,除了不斷抽換轉變之外,每一個當下都是有意識地在扮演某種角色。這個角色可能會因人而異,不盡相同,也可能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刻會有不同的形貌出來。

這個角色的各種面向與複雜多層次的亮點,是個人建構的人造產物。因為這個社會要求人某個族群的人們應該要怎麼樣,所以個人為了要展現出在這個社會中融合混入、很合群的樣子,就只能盡可能地演出大眾集體共同想像中多數人會認同溝通、肯認的行為與思想模式。但其實這不是真實的自我,又或者真實的自我根本不存在。每個人都在尋問所謂的「自己是誰」,透過不斷的自我覺察、體認、領會,來進行有意識地了解認識自己。但卻發覺如果真的要這樣深究下去,到最後就會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找不到真實的自己。因為自己是誰,到最後都還是無解或難解。

我們大可以說每個時期、階段的自己都是真實的自己。無論是在外人面前演出來的,還是真正為了自己的利益導向目標而努力表現出來的樣子,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因為自己本來就是多方面複雜的,每一種性格的特質所能描寫的形容詞套在自己身上,好像都行得通,都可以表現出來。每個人類都是可塑性極高的生物,沒有任何的限制,只要自己肯搬演,自己願意表現出來,自己就是什麼樣的人。

所以別再用兩三句話或幾個字詞、用以形容人的詞彙來篤定地斷言或描述一個人的性格,因為這樣是不準的是片面的單方向的。人們都以為自己看到的他人性格是這樣子,那他就真的是這樣子。然後用極為簡單的兩三句話或幾個形容描述人們個性的詞彙,就來斷定或評價甚至批評該人的特性與表現行為,以為這樣就可以很全面地了解認識一個人。但其實這樣根本就完全不精確,也沒有邏輯可言。我們所看到的每一個人,都只是那個人在那個時候所展演出的某一部分的自己。而除了在這個時刻所展演出來的自己,其實還有千千百百萬個自己沒有展現出來給別人看,或自己根本都不知道有這樣的特性。

性格不是天生持有,或自己想要展現就可以展現得出來,這跟自我覺察與意識也可以說都沒有關係。而是與當下的情境、背景、環境與人事物來決定的。所以人沒有完全固定的性格與特質風格,只有隨著環境的不斷遷移、遞嬗變動推演來不斷改變抽換的性格操演,更遑論所謂真實的自我。因為每個人自己都只不過是某一部分的自己。每個人說自己多麼了解、多麼認識自己,其實都是不認識自己的。因為自我是隨時變動的,極其不穩定的。自己的性格種類應該是無限種,也不應該有任何的侷限。因為自己認定的性格其實都適用於當下的自己,自己應該是所有性格。因為人是活的,本來就是多面向,像一顆球,沒有扁平的面,只有不斷滾動移置的形態樣貌。

房間1 - 文明思維:探討現代都市人的思維邏輯、生活方式,內含主觀評論、犀利批判的成分,請斟酌吸收思量。 房間2 - 命運說:自我對人生的體悟,隨筆記事、心情實錄。 房間3 - Kentzeur 文章選集 (2022/4/25~ ):集結Kenteur 2022/4/25至今的詩、評論、札記選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時候太將事物大而化之、用諦觀俯瞰的視角去觀看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展陳、表示與思想的路徑狀況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環境真的會造就一個人在若干時刻所展出呈表的行為、思想與人格氣質、個性狀態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只要人在動盪不安、崎嶇不穩定、跌宕坎坷的時候
有時候太將事物大而化之、用諦觀俯瞰的視角去觀看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會影響個人的行為展陳、表示與思想的路徑狀況
我們都知道換一個腦袋、換一種思維模式
環境真的會造就一個人在若干時刻所展出呈表的行為、思想與人格氣質、個性狀態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只要人在動盪不安、崎嶇不穩定、跌宕坎坷的時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和風格,不要因為別人的優秀而看低自己。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如果能不做自己,成為別人,我究竟想成為誰? 那個人就是屬於自己心目中的投射,是自己"理想中"成為的樣子, 與其白費力氣去成為別人,不如多花點時間放在自己身上, 有多久沒有正視過鏡中的自己了? 盲從追逐理想中的自己,不累嗎?
透過角色,我們更認識自己,更完整自己,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對待自己, 我們才是真正能夠定義自己的人。
Thumbnail
夢裡又是另一場推敲。 最近聽到了一句有趣的話:「人因有風格而成為人」,聽起來有些外顯、又好像有些哲學,仔細貼近心去感受,發現那確實是人生。
你就是你,永遠不必跟任何人解釋自己。看別人的眼色,不如做自己的本色。我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賦了形象的基礎
Thumbnail
在有的人面前, 你無法百分之百做自己, 但那也沒有關係,有的時候免不了要逢場作戲; 要緊的是,不要忘了真正的自己, 也要找出在誰的面前你可以真正完全地做自己。 自己也要學著逐漸更認識自己, 才能在獨處時也能好好地和自己相處。 光是認識自己就已經是不容易的功課了。 -- END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扮演不同的角色,外界觀察並評價我們的行為和言語。然而,外在形象和內心真實自我之間的分界線通常看不見。文章探討了這種內外角色之間的矛盾,並從占星學的角度提出了自我和家庭內心世界的關聯。
Thumbnail
與其鼓撐一張大眾都喜歡,但得辛苦維持的面皮,那這樣就好:這就我本人。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和風格,不要因為別人的優秀而看低自己。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壓力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會為了符合他人的期待而偽裝自己。然而,真正的自由和幸福卻來自於放下偽裝,勇敢地做自己。這篇文章探討了做自己的意義,以及這樣做對個人和周圍人的積極影響。
Thumbnail
如果能不做自己,成為別人,我究竟想成為誰? 那個人就是屬於自己心目中的投射,是自己"理想中"成為的樣子, 與其白費力氣去成為別人,不如多花點時間放在自己身上, 有多久沒有正視過鏡中的自己了? 盲從追逐理想中的自己,不累嗎?
透過角色,我們更認識自己,更完整自己,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對待自己, 我們才是真正能夠定義自己的人。
Thumbnail
夢裡又是另一場推敲。 最近聽到了一句有趣的話:「人因有風格而成為人」,聽起來有些外顯、又好像有些哲學,仔細貼近心去感受,發現那確實是人生。
你就是你,永遠不必跟任何人解釋自己。看別人的眼色,不如做自己的本色。我們要有能做自己的自由,和敢做自己的膽量。
賦了形象的基礎
Thumbnail
在有的人面前, 你無法百分之百做自己, 但那也沒有關係,有的時候免不了要逢場作戲; 要緊的是,不要忘了真正的自己, 也要找出在誰的面前你可以真正完全地做自己。 自己也要學著逐漸更認識自己, 才能在獨處時也能好好地和自己相處。 光是認識自己就已經是不容易的功課了。 --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