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1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媽媽,不必當超人

如日劇般的女主媽媽加上可愛得掐得出水的孩子笑顏,空氣中瀰蔓著各種甜甜的味道,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藉由媒體傳遞接收到的母子形象,舉凡奶粉,尿布,母嬰用品廣告,不啻為如此的賞心悅目暖情噴發。而將鏡頭拉回到生活的場景,接近真實的狀況大多是失控的孩童伴隨著鬧哄哄的背景音樂,加上處於亂世中努力不被洪流沖走的媽媽。為人母這條路,從來都不是只有廣告上的撲鼻香。
媽媽這個角色沒有使用說明書可以參考,我們所擁有的唯一資源僅來自於拷貝上一代的媽媽教養模式,以及市面上的教養參考書籍。數年前曾經看到讀友推薦一本”媽媽不必當超人”的書,作者以聰慧幽默的觀念來面對育兒路上所遇到的關卡,沒想到書中談到的幾個觀念於當時在心中札了根,在多年後的今日為我梳理了部份親子教養觀念上的糾結。

一、物極必反
在作者陪伴二女兒夏令營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令作者難忘的事。二女兒有位金髮的女同學-珍妮每天帶著媽媽準備的健康點心到校,這些健康點心不外乎就是藍莓,紅蘿蔔條或是芹菜條。看著班上同學的點心都是學校發的餅乾,珍妮怎麼樣也不願吃自備的點心,即使老師途中數度跟家長反應實況,但珍妮的媽媽並不妥協。有次班上辦了慶生會,拗不過珍妮的要求,她拿到一個杯子蛋糕並以最快的速度完食; 後來有位小朋友不慎把手上的杯子蛋糕打翻在地且一腳踩過。珍妮見後快速蹲下來,二隻小手開始不停的撿起地上的蛋糕往嘴裡塞,甚至把黏在地的奶油刮起來往嘴裡送。當大人們始制止,珍妮的動作速度愈發的快!最後地板乾乾淨淨,髒蛋糕全都進了她的肚子,珍妮飢餓的表情令在場的作者很震驚。她在書中說道小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愈是壓抑,反彈的力量愈大。孩子終會長大成人,等有天他們獨自面對誘惑時,是否還能全身而退?有鑒於此,每當我要禁止孩子的垃圾食物,我就會想起這個故事。雖然無法做到全面禁止,但會調整成固定時間的零食日。比起一味的禁止,我向作者學習,牽起孩子的手一起去揭開神祕的面紗,學習控制誘惑; 將來有一天,當孩子單獨面對誘惑時,存在他們腦海中不會再是誘惑,而是父母曾經注射過的免疫力了。
二、不變的規矩=安全的牆
孩子天生的工作就是不停測試周圍的環境,為的是要確定他們可以自由活動的安全底線在哪裡。固定的生活秩序和不變的家庭規矩,會築起讓孩子感到安全的一道圍牆。若是孩子不聽話,在發火之前,請先確定是不是家中的規矩一直在變動,讓孩子生活在灰色地帶中。原因可能是孩子找不到一道安全可以保護自己免於責罰的牆,就會不停試探底線在哪裡。鬧情緒只不過是個煙霧彈,每個吵鬧的背後都有理由存在。了解了這個道理,我和老公達成共識,家中的規範只有一套標準。若是孩子有疑問,從爸爸或媽媽嘴裡得到的回應,沒有不同。在我們家沒有白臉或是黑臉的角色區別,因為規範就是如此,顯而易見,沒有灰色地帶,不會無所適從。
三、教育不是以自己的方便為主
作者對於烹飪有著敏銳的直覺與天份,她想起從小在廚房看奶奶作菜,奶奶總是溫柔的容納她小小身影在廚房穿梭。她感念因為當時的奶奶沒有為了一己之便而將她驅趕出廚房,在這方小天地裡不但織起了屬於她倆甜蜜的祖孫時光,也因為常看著奶奶作菜而於無形中默默培養了日後對料理的天份。這一切都要起源於奶奶當初那個溫暖的包容。這個觀念在日後提醒我,當我身陷於繁忙瑣碎的家務時,若孩子中途打亂了我的節奏,我不能因為時間壓力而硬生生地切斷與孩子的連結。雖然我無法像作者的奶奶永遠的溫柔在側,但我會請孩子稍待片刻。待我獲得短暫的喘息片刻,我會主動向前重拾連結。

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片刻都不會重來,媽媽們總想努力為孩子的每一個當下留下盡可能的美好。但事實是不管怎麼努力,也難以替孩子打造完美無瑕的童年,因為供需不會永遠的對等平衡,每個人成長的過程都帶著不符期待的遺憾。所以我不替自己扣上力求完美的枷鎖,只求穩住大方向的舵,即使過程中難免有風浪,也比較不會隨之起舞,反而可以留點餘裕享受育兒路上的風光。
媽媽也是凡人,媽媽不必當超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