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環島・Day 12 淡蘭古道之金字碑古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Day11走到猴硐舊隧道,離猴硐車站只剩2公里,但坍方封閉,扼腕而回。由於修復工期遙不可及,Day12計畫跳過那2公里,由猴硐車站出發,走到貢寮。
猴硐往貢寮可走侯牡公路(北37鄉道)轉瑞雙公路(102縣道),再走魚行道路,全程17公里,是個輕鬆的公路健行路線。旋即一想,不如走一段淡蘭古道,由猴硐越過金字碑古道到牡丹,再經雙溪到貢寮,約20公里。

淡蘭古道及金字碑古道

淡蘭古道是清潮時期,自淡水廳(台北)至噶瑪蘭廳(宜蘭)的交通要道,依性質,有北路官道、中路民道及南路茶道。金字碑古道舊稱三貂嶺古道,是淡蘭古道北路「入蘭正道」的一段,為發展最早的古道之一。
清同治六年(1867年),台灣總兵劉明燈經三貂嶺巡視宜蘭,見地勢雄偉險峻,有感先民蓽路藍縷之艱辛,於是題詩立碑,碑文刻於岩壁並塗上金箔,故名「金字碑」。

金字碑古道由猴硐的天煌亭,經金字碑、探幽亭至牡丹的三貂慶雲宮,全程僅3.5公里,但得爬升350公尺,再下降350公尺,山勢陡峭。由於被瑞雙公路(102縣道)攔腰切過,故可分為猴硐段及牡丹段。
金字碑古道的名氣雖不如草嶺古道響亮,但途中有金字碑、奉憲示禁碑、有應媽廟及土地公廟等歷史遺跡,足可見證淡蘭古道200年的歷史。

Day 12 猴硐車站 > 金字碑古道 > 牡丹車站(原訂貢寮車站)

Google Map無法繪製金字碑古路的路段,以健行筆記的gpx圖代之(起點為猴硐車站,終點為牧丹車站)。

猴硐車站>猴硐貓村>瑞三整煤場、瑞三運煤橋>猴硐神社>猴硐社區

一聽要走金字碑古道,招來兩位妹妹陪走的興致,早上相約在台北車站,搭乘8:15宜蘭線區間車往猴硐,9:10準時抵達。
一到猴硐車站大廳,姊妹們不禁驚呼連連,太可愛了!處處是貓的意像,還有一隻貓旁若無人地散步。
過天橋到猴硐貓村,也處處是貓,民宅牆上或擋土牆上有貓的塗鴉也有雕像,真貓則慵懶地曬著太陽或恣意地走來走去,懶得理人,真是貓的天堂。
火車站前是猴硐煤礦博物園區,有瑞三礦業整煤廠瑞三運煤橋。運煤橋是座美麗的混凝土拱橋,修復時留有運煤軌道,並以玻璃作為側牆,可俯視基隆河。
頹敗但整修中的瑞三整煤廠則被列入新北市歷史建築,從運媒橋上可略窺其當年的榮景。
過運煤橋後,尋得往猴硐神社的指標,上爬百階石階後,可見石鳥居及解說牌,拾級而上,再見一木鳥居及石燈籠,最高處僅剩一涼亭,神社已不復存在。
在貓村及瑞三運煤廠閒晃,轉眼已經11點。在猴硐車站邀我們同行的阿伯們說不定已經爬到金字碑,速速順著猴硐路前進,經過曾為礦工宿舍的瑞三保安新邨,前往古道入口。
猴硐與瑞三煤礦在台灣礦業發展史中,曾扮演過重要的角色。當地政府及居民應更重視其歷史定位及價值,而非僅有貓村。
猴硐貓村,每隻貓都有名字。(作者拍攝)
猴硐貓村,擋土牆上有貓的壁畫。(作者拍攝)
猴硐貓村(車站後方)眺望鐵道及介壽橋。(作者拍攝)
整修中的瑞三整煤廠,已被列入新北市歷史建築。(作者拍攝)
瑞三運煤橋為混凝土拱橋。修復時留有運煤軌道,並以玻璃作為側牆,可俯視基隆河。(作者家人拍攝)
遠觀瑞三運煤橋,後方為整修中的瑞三整煤廠。(作者拍攝)
猴硐神社,僅餘石鳥居、木鳥居及石燈籠,前方為解說牌。(作者拍攝)
瑞三保安新邨為早年的礦工宿舍,三層樓建築,走廊相通。盛極一時的瑞三煤礦,曾帶來大量的工作機會。(作者拍攝)
猴硐在台灣礦業發展史曾扮演重要角色,當地政府及人民應更重視其歷史定位。(作者拍攝)

猴硐社區>金字碑古道入口>金字碑>探幽

過猴硐社區,在九芎橋右下過基隆河支流,右轉經猴硐教育園區(猴硐國小廢棄校園)循潺潺河水往上游前進。
小路兩旁杜鵑盛開,綠意盎然,前行不久即達金字碑古道入口天煌亭。沿路都有淡蘭古道雙葉蕨的指標,不會錯過。
金字碑古道猴硐段幾乎都是石階,一路爬升,氣喘如牛,但綠樹成蔭非常涼爽。親睹超過150年歷史,刻在岩壁上的碑文,頗可發思古之幽情。
過金字碑不久即到三貂嶺制高點探幽亭,展望良好,可遠眺基隆、瑞芳及北濱海岸線。
探幽亭前有奉憲示禁碑,落款有咸豐元年五月等字樣(1851年),據悉為地方仕紳擔憂山林漸禿,商旅無蔭可棲,於是立碑警示(詳見:奉憲示禁碑)。探幽亭旁並有一旗桿座遺跡及一座無神像小土地公廟。
路過九芎橋,可見到基隆河的支流。(作者拍攝)
往金字碑古道的小路,杜鵑花夾道盛開。(作者拍攝)
金字碑古道入口天煌亭
淡蘭古道由設計師蕭青陽以雙扇蕨作為識別標誌,淡蘭LOGO及石柱則為國寶級書法家周良敦之墨寶。(作者拍攝)
涼爽但步步艱辛的石階。(作者拍攝)
涼爽但步步艱辛的石階。(作者家人拍攝)
偶爾也有一小段落葉滿地的泥土路。(作者拍攝)
金字碑高約240公分,寬143公分,碑文以篆文鐫刻。邊框以蓮花條紋雕飾,碑額以雙龍托珠圖案襯托。碑文與碑龕據說皆以金箔黏貼,因此被稱為金字碑。(作者家人拍攝)
金字碑制高點探幽亭,前有奉憲示禁碑,旁有旗桿座遺跡及一座無神像的小土地公廟。

探幽亭>三貂慶雲宮>牡丹國小>牡丹老街>牡丹車站

在探幽亭略作休息吃過午餐,下至瑞雙公路,走一小段擋土牆,過馬路即接上金字碑古道牡丹段。續走一段山路後,再次切到瑞雙公路,循護欄前進,即有指標銜接下一段山路。
金字碑古到牡丹段近年才採自然工法修復完成,大多以石塊及木料等天然素材修建而成。由瑞雙公路一路陡下,大多彈跳在樹林及竹林中,山林寂靜,人跡罕至,唯有我們三姊妹的腳步聲。
行至後段,遇到一位獨自在陡坡旁除草及清理雜木的老先生。原來山路暢通且無雜草,都是他的功勞。閒聊兩句道別,續行遇到小土地公廟及有應媽廟,即知將抵達終點。
下午3點抵達三貂慶雲宮,沿著牡丹溪,經牡丹國小來到牡丹老街。在牡丹老街駐地工作站,喝杯當地生產的山藥做成的奶昔,與有氣質的老闆娘聊一下地方創生。
與原定終點貢寮車站還有9公里,本想遣妹妹們先回家,自己續行。轉念一想,今日到此為止,來日方長。於是,三個老姊妹就在牡丹車站搭車返回台北,結束今日的行程。
由探幽亭切至瑞雙公路,可見到金字碑古道指標。(作者家人拍攝)ㄎ
步行一段山路,可見到瑞雙公路的髮夾彎。(作者家人拍攝)
金字碑古道牡丹段大多採自然工法修建而成。(作者拍攝)
金字碑古道牡丹段部分路段為竹林。(作者拍攝)
金字碑古路牡丹段末段的小土地公廟。(作者拍攝)
金字碑古道牡丹段末段的有應媽廟,一旁的石碑落款有同治玖年等字樣。(作者拍攝)
三貂慶雲宮主祀玉皇大帝,為金字碑古道終點。(作者拍攝)
小巧的牡丹國小。(作者拍攝)
牡丹老街入口處的塗裝,掛著紅燈籠的是牡丹老街駐地工作站(作者家人拍攝)
今日徒步終點,牡丹車站,三姊妹都得趕回家煮飯。(作者家人拍攝)

Day12,徒步12公里,累計251公里

猴硐車站 > 猴硐貓村 > 瑞三整煤廠、瑞三運煤橋 > 猴硐神社 > 猴硐社區 > 猴硐教育園區 > 天煌亭 > 金字碑 > 忘憂亭 > 102號公路 >三貂慶雲宮 > 牡丹國小 > 牡丹老街 > 牡丹車站
avatar-img
16.5K會員
268內容數
這裡不做美髮不修指甲,開房間只做明的,不做暗的。朋友不嫌多,讀者不嫌少,無腦老嫗談談笑笑,大家隨意走走看看,坐坐聊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腦老嫗小沙龍 的其他內容
想趁天氣尚未酷熱難耐,梅雨尚未傾盆而下之前,完成徒步環島的心願,2022年4月16日終於如願地在台東車站畫上句點。 這兩年間的六個月,花了55天,徒步1180公里路,用腳把台灣繞了一圈。
淒風苦雨之際,南下徒步追尋溫暖的陽光,分享三則溫馨的相遇。
Day11計畫由基隆海洋廣場徒步經正濱漁港、瑞芳老街到猴硐車站,但因猴硐舊隧道坍塌關閉,因此折回瑞芳返家。
Day10由北埔起步,途經台3線,經峨眉湖抵達頭份轉運站。不知不覺,竟由新竹徒步到苗栗了!
徒步環島路線大致與騎車相同,西部可走台1線、台3線或西濱公路。徒步者偶爾也會岔入農路,盡量避免與車爭道。
老公問:「我騎車時,看到徒步的人心情都很沉重,為什麼?!」我心想:「拜託!你騎單車時速二、三十公里,徒步者四、五公里,你輕裝簡從吹著涼風,以五六倍以上的速度追趕徒步者,誰要對你展露笑容啊!」
想趁天氣尚未酷熱難耐,梅雨尚未傾盆而下之前,完成徒步環島的心願,2022年4月16日終於如願地在台東車站畫上句點。 這兩年間的六個月,花了55天,徒步1180公里路,用腳把台灣繞了一圈。
淒風苦雨之際,南下徒步追尋溫暖的陽光,分享三則溫馨的相遇。
Day11計畫由基隆海洋廣場徒步經正濱漁港、瑞芳老街到猴硐車站,但因猴硐舊隧道坍塌關閉,因此折回瑞芳返家。
Day10由北埔起步,途經台3線,經峨眉湖抵達頭份轉運站。不知不覺,竟由新竹徒步到苗栗了!
徒步環島路線大致與騎車相同,西部可走台1線、台3線或西濱公路。徒步者偶爾也會岔入農路,盡量避免與車爭道。
老公問:「我騎車時,看到徒步的人心情都很沉重,為什麼?!」我心想:「拜託!你騎單車時速二、三十公里,徒步者四、五公里,你輕裝簡從吹著涼風,以五六倍以上的速度追趕徒步者,誰要對你展露笑容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淡蘭古道是國家級綠道的先行示範,其壯麗豐富的山海風光,以及歷史深厚的人文景觀,被譬為台灣的「朝聖之路」。沿途有山有海,風光綺麗,古道上遺留的土地公、有應公、土埆厝及石頭厝,讓人感受先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生活史跡,體驗先民翻山越嶺往來淡蘭之間的悠悠歲月。
Thumbnail
臺北出發,前往牡丹車站,再前往牡丹休憩區、三貂嶺隧道、猴桐、瑞芳,最後返回臺北。隧道採預約制,需官網預約。參加上午9:00或14:00的免費導覽。需注意在牡丹車站下車前往隧道,不是在三貂嶺車站。這趟一日遊充滿美景,建議遊玩隧道後騎YouBike到猴桐站,最後搭乘火車去瑞芳車站品嚐當地美食。
Thumbnail
猴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昔日以煤礦生產聞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原為瑞三礦業選煤廠,昔日選煤廠轉型為保存煤礦產業歷史的場所,讓遊客能深入了解台灣早期礦工的生活與歷史。導覽員向我們介紹早期礦工的故事,如女礦工禁令、矽肺病情況等。看完煤礦歷史,我們來到猴硐貓村看看可愛的貓咪療癒心情。
Thumbnail
造訪牡丹車站及穿越三貂嶺生態隧道的經歷,介紹了隧道的建築結構、歷史及周邊景點。 2024/04/10
Thumbnail
宜蘭線北段工程通車至猴硐後,終於來到了計畫中最為險峻的三貂嶺。將基隆河與雙溪流域分隔開來的三貂嶺,早從清代便是往返台北與宜蘭的必經之路,但在過去得要花費數小時才能徒步翻越。三貂嶺隧道在工程計畫中接續在猴硐至三貂嶺的第四工區後,再度由大倉組承包下這個宜蘭線上數一數二的大工程。
Thumbnail
最近需要到苗栗去出差,剛好看到格友介紹苗栗有一個鐵路隧道,好像很好玩的樣子,就記得這個位置。這天出差到苗栗,由於時間還早,就先吃過飯,然後開車來到貓貍山公為敘隧道的附近中山路路邊停車。 左轉後沿著國華路往鐵道的方向走,然後轉過鐵道,這裡有明顯的標示隧道的入口,開始往鐵路的方向走過去,穿過民家了以後
Thumbnail
草嶺古道全程9KM,需時3-4小時,從南港遠望坑到宜蘭大里之間。途中風景優美,有著濃鬱的自然風味和歷史風情。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與姊姊的行程,從福隆火車站出發,一路徒步探索美景,感受山林大自然。文章充分描述了行程中的景觀、人文和食物體驗,是一篇具有地方特色的遠足故事。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淡蘭古道是國家級綠道的先行示範,其壯麗豐富的山海風光,以及歷史深厚的人文景觀,被譬為台灣的「朝聖之路」。沿途有山有海,風光綺麗,古道上遺留的土地公、有應公、土埆厝及石頭厝,讓人感受先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的生活史跡,體驗先民翻山越嶺往來淡蘭之間的悠悠歲月。
Thumbnail
臺北出發,前往牡丹車站,再前往牡丹休憩區、三貂嶺隧道、猴桐、瑞芳,最後返回臺北。隧道採預約制,需官網預約。參加上午9:00或14:00的免費導覽。需注意在牡丹車站下車前往隧道,不是在三貂嶺車站。這趟一日遊充滿美景,建議遊玩隧道後騎YouBike到猴桐站,最後搭乘火車去瑞芳車站品嚐當地美食。
Thumbnail
猴硐位於新北市瑞芳區,昔日以煤礦生產聞名。「猴硐煤礦博物園區」原為瑞三礦業選煤廠,昔日選煤廠轉型為保存煤礦產業歷史的場所,讓遊客能深入了解台灣早期礦工的生活與歷史。導覽員向我們介紹早期礦工的故事,如女礦工禁令、矽肺病情況等。看完煤礦歷史,我們來到猴硐貓村看看可愛的貓咪療癒心情。
Thumbnail
造訪牡丹車站及穿越三貂嶺生態隧道的經歷,介紹了隧道的建築結構、歷史及周邊景點。 2024/04/10
Thumbnail
宜蘭線北段工程通車至猴硐後,終於來到了計畫中最為險峻的三貂嶺。將基隆河與雙溪流域分隔開來的三貂嶺,早從清代便是往返台北與宜蘭的必經之路,但在過去得要花費數小時才能徒步翻越。三貂嶺隧道在工程計畫中接續在猴硐至三貂嶺的第四工區後,再度由大倉組承包下這個宜蘭線上數一數二的大工程。
Thumbnail
最近需要到苗栗去出差,剛好看到格友介紹苗栗有一個鐵路隧道,好像很好玩的樣子,就記得這個位置。這天出差到苗栗,由於時間還早,就先吃過飯,然後開車來到貓貍山公為敘隧道的附近中山路路邊停車。 左轉後沿著國華路往鐵道的方向走,然後轉過鐵道,這裡有明顯的標示隧道的入口,開始往鐵路的方向走過去,穿過民家了以後
Thumbnail
草嶺古道全程9KM,需時3-4小時,從南港遠望坑到宜蘭大里之間。途中風景優美,有著濃鬱的自然風味和歷史風情。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與姊姊的行程,從福隆火車站出發,一路徒步探索美景,感受山林大自然。文章充分描述了行程中的景觀、人文和食物體驗,是一篇具有地方特色的遠足故事。
Thumbnail
在領隊緊急申請下,又得以進入大武山保留區,搭著吉普車搖搖晃晃進入金崙溪,來到近黃野溪溫泉區域探訪瀑布深潭及崑崙坳古道東段。聽居民述說深山裡遺留的斷續古道、早期排灣族和卑南族間部落征戰的防衛石牆,被八八風災強力沙土沖毀的橋墩、殘留的吊橋鐵線、仰望看著遙不可及的金崙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