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2|閱讀時間 ‧ 約 16 分鐘

從摩爾達維亞到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Moldova)是東歐的一個內陸小國,也是歐洲當前經濟情況最差的國家,僅優於陷入戰爭的鄰國烏克蘭。扣除實質上獨立的德涅斯特河左岸(Transnistria),摩爾多瓦的面積約30,300平方公里,人口260萬人,另有100萬摩爾多瓦人散居國外。
然而,歷史上的摩爾多瓦比現在要大得多,從喀爾巴阡山直到德涅斯特河的右岸,以及黑海的海濱,橫跨現在的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及烏克蘭三國,在中世紀都曾是摩爾達維亞大公國(Duchy of Moldavia)的領地。而隨著大公國的衰亡與周邊列強的數次瓜分,摩爾達維亞已經成為了地理名詞,直到蘇聯解體後才以摩爾多瓦的名字重生。

摩爾達維亞大公國

摩爾多瓦,或摩爾達維亞的歷史沿著喀爾巴阡山東麓的三條河流展開,這三條河流由西至東分別為錫雷特河(Siret)、普魯特河(Prut),以及德涅斯特河(Dniester)[1],其中錫雷特河與普魯特河注入多瑙河,德涅斯特河獨流入海。
15世紀的摩爾達維亞地圖。
15世紀的摩爾達維亞地圖。
摩爾達維亞的南部正位於歐亞草原進入巴爾幹半島的孔道,從羅馬時代的匈人與哥德人,到13世紀的蒙古人皆曾從此缺口進入歐洲。而在中北部的森林與山麓,為了躲避遊牧人入侵的農民和牧民逐漸滲入這個地區,他們是古代達西亞人(Dacian)與斯拉夫移民,以及來往的遊牧人逐漸融合而形成的民族,使用羅曼語並自稱是羅馬人的後裔,周邊的族群則稱其為弗拉赫人(Vlachs)。

德拉戈什的到來
14世紀中葉,金帳汗國的勢力退回草原,波蘭、立陶宛與匈牙利等國趁此機會擴張領土。1359年,一位弗拉赫人首領德拉戈什(Dragoş)在匈牙利國王路易一世(Louis I / Lajos I)指派下,從馬拉穆列什(Maramureș,現在的羅馬尼亞西北部地區)來到錫雷特河上游建立根據地,並招募更多的弗拉赫人前來開拓。
《德拉戈什總督獵捕野牛》(The hunt of Voivode Dragoș' for the bison)由羅馬尼亞畫家Constantin Lecca所繪。
依據摩爾多瓦的建國傳說「下馬」(descălecat / Dismounting),德拉戈什在一次打獵中追逐一頭野牛來到河邊,最終成功獵殺了這頭牛,但他的獵犬摩爾達(Molda)也因此死在河中。為了紀念他的愛犬,德拉戈什將這條河命名為摩爾多瓦河(Moldova,錫雷特河的支流),在他下馬駐足之地建立首府拜亞(Baia),而那頭野牛則成為他的徽章,並演變成摩爾達維亞的象徵,至今仍保留在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兩國的國徽中。
摩爾達維亞的國徽(左)、現代摩爾多瓦的國徽(中)、現代羅馬尼亞的國徽(右),都可以看到象徵摩爾達維亞的牛頭。

波格丹一世的獨立
儘管被尊為摩爾達維亞的建立者,德拉戈什的生平仍有許多模糊之處,就連他確切的統治時期也不清楚,他可能死於1361年。德拉戈什之子薩斯(Sas)從父親手中接下摩爾達維亞總督的位置,在位約4年;當薩斯死後,另一位弗拉赫人領袖、前馬拉穆列什總督波格丹(Bogdan)與匈牙利國王決裂,便率領部眾來到摩爾達維亞,鼓動當地弗拉赫人反抗,驅逐了薩斯之子巴爾克(Balc),不再接受匈牙利的統治。
波格丹一世被追認為摩爾達維亞第一位獨立的統治者,他將首府從拜亞遷到錫雷特河河畔同名的城鎮,並儘可能的擴張地盤以應對匈牙利的反撲。但隨著波格丹去世,匈牙利又在波蘭建立聯合統治,弱小的摩爾達維亞根本不可能與之抗衡,只能成為匈牙利或波蘭的附庸,並由波格丹一世的後人世襲總督。
波格丹一世,摩爾達維亞第一位獨立的統治者,約在1365年至1367年間建立統治。
藉著匈牙利與波蘭彼此牽制,摩爾達維亞繼續向東方與南方擴張地盤,將疆域推到德涅斯特河與黑海海濱,與另一個弗拉赫人建立的國家瓦拉幾亞(Wallachia)接觸。15世紀下半的摩爾達維亞大公國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個地區:西北方山麓的高地(Țara de Sus)、中東部的低地(Țara de Jos),以及東南角黑海海岸的布賈克(Budjak / Bessarabia)。
摩爾達維亞傳統上的地理分區。

斯特凡大帝的霸業
斯特凡三世「大帝」(Ștefan III cel Mare, r. 1457 – 1504)統治期間,摩爾達維亞達到了全盛時期,接連打退了匈牙利、波蘭、土耳其、韃靼、瓦拉幾亞等鄰居與強權的覬覦,並嘗試建立反對土耳其的聯盟,只可惜斯特凡的對手太多而盟友太少,在他駕崩之後,摩爾達維亞只得向實力如日中天的土耳其臣服,儘管期間仍保有自己的君主,但卻失去了獨立性。雖然在1600年出現了「勇者」米哈伊(Mihai the Brave),成功統一了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與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三個弗拉赫公國,初次奠定了現代羅馬尼亞疆域的基礎,但他的統治僅維持半年被便周圍列強推翻。
在白骨峽谷之戰(Battle of Valea Albă)中的斯特凡大帝,由羅馬尼亞畫家Theodor Aman所畫。

坎特米爾力挽狂瀾
17世紀晚期開始,俄羅斯帝國大舉南進,在前兩次俄土戰爭中取得了聶伯河左岸與亞速海的出海口。1709年,俄羅斯在波爾塔瓦戰役擊敗瑞典,瑞典國王卡爾十二世(Karl XII)逃亡土耳其,說服土耳其蘇丹艾哈邁德三世(Ahmed III)向俄羅斯宣戰;俄羅斯方面也不甘示弱,除了找來驍勇的哥薩克與卡爾梅克人(Kalmyk)參戰,摩爾達維亞大公德米特里.坎特米爾(Dimitrie Cantemir, 1673 – 1723)也站在俄羅斯一邊加入戰局。
德米特里.坎特米爾,摩爾達維亞最後一位獨立的大公,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學家、歷史學家、地理學家兼音樂家,流亡期間留下不少關於摩爾達維亞的史地研究。
不料,彼得大帝所率的俄軍主力在普魯特河遭到土耳其──韃靼聯軍包圍,戰爭以土耳其的勝利落幕,俄國失去了先前取得的土地,而與俄國合作的坎特米爾也遭到廢黜,被迫流亡俄國,摩爾達維亞在往後一百年將由土耳其蘇丹任命的希臘裔「法納爾人」(Phanariots)[2]總督統治。

列強競逐

摩爾達維亞的瓜分
1770年代,俄羅斯在第五次俄土戰爭中擊敗土耳其,將勢力範圍伸入多瑙河下游,足以影響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等公國;而摩爾達維亞也被迫將國土西北的布科維納(Bukovina)北半部割讓給奧地利,以鞏固奧屬波蘭的東翼。北布科維納從此與摩爾達維亞分離,現在是烏克蘭的的切爾諾夫策州(Chernivtsi Oblast),居民也以魯塞尼亞人(Rusyn)為多數,取代了羅馬尼亞人。
18至19世紀摩爾達維亞的分割。

布加勒斯特條約
在第六次俄土戰爭(1787 – 1792),俄羅斯攻入了摩爾達維亞境內,佔領其首府雅西(Iași)並在戰後一鼓作氣將邊境推到德涅斯特河。而到了第七次俄土戰爭(1806 – 1812),俄羅斯藉由《布加勒斯特條約》(Treaty of Bucharest, 1812)再從土耳其手中取得普魯特河、德涅斯特河與黑海之間的三角形土地,將摩爾達維亞的東半部納入了版圖;隨後於此建置比薩拉比亞[3]州(Bessarabia Oblast),並將位於正中央的小鎮基西訥烏(Chişinău / Kishinev)設為新的首府。
《布加勒斯特條約》使得摩爾達維亞一分為二,東側的比薩拉比亞落入俄羅斯統治長達一個世紀,文化上也增添了些許斯拉夫色彩;西半部則隨著羅馬尼亞的民族主義興起,在19世紀中葉之後逐步與瓦拉幾亞整合,成為羅馬尼亞的一部份。而條約所造成的比薩拉比亞問題則延續至今。

羅馬尼亞與蘇聯

羅馬尼亞建國
到了第九次俄土戰爭(1853 – 1856),也就是俗稱的克里米亞戰爭(Crimean War)中,俄羅斯將比薩拉比亞的南部、德涅斯特河河口到多瑙河河口之間的海岸(即布賈克地區)交還給摩爾達維亞,使得俄屬比薩拉比亞失去了出海口。但在第十次俄土戰爭(1877 – 1878)時,南比薩拉比亞又作為俄羅斯支援羅馬尼亞完全獨立的代價,再次被割讓給俄羅斯,羅馬尼亞則得到了北多布羅加(North Dobruja)與黑海上的蛇島(Snake Island,今屬烏克蘭)作為補償。
1864年的羅馬尼亞,東部的Cahul、Bolgard、Ismail三個縣在1878年割讓給俄國,但換得了多瑙河河口以南的北多布羅加地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羅馬尼亞於1916年加入協約國一邊,儘管在戰爭中傷亡慘重,甚至一度投降;但隨著俄羅斯爆發革命與內戰、同盟國節節敗退,羅馬尼亞便於戰爭結束前一日(1918年11月10日)再度參戰,躋身戰勝國之列。戰後,羅馬尼亞除了從保加利亞手中搶下整個多布羅加,由奧匈帝國取得特蘭西瓦尼亞並收復北布科維納,整個俄屬比薩拉比亞也併入羅馬尼亞,國境從普魯特河推進到德涅斯特河,這段時間(1918 – 1940)也是羅馬尼亞史上版圖最大的時期。
羅馬尼亞的傳統地理區,東北部的淺紫色地區為比薩拉比亞、草綠色地區為西摩爾達維亞,橘色地區為布科維納,這三個地區即是地理上的摩爾達維亞。
1930年的羅馬尼亞民族分布,紫色為羅馬尼亞人(包含摩爾達維亞人),另外可以看到主要少數民族,如匈牙利人(綠色)、烏克蘭人(淺綠色)、土耳其人(紫紅色)、保加利亞人(咖啡色)、德意志人(紅色)、猶太人(黃色)、俄羅斯人(藍綠色)等。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
俄羅斯的革命與內戰也在摩爾達維亞引發了動盪,俄屬比薩拉比亞在1918年初宣布獨立,建立了短暫的摩爾達維亞民主共和國(Moldavian Democratic Republic),並在同年底與羅馬尼亞合併。摩爾達維亞的共產主義者大多逃往德涅斯特河左岸,也建立了「比薩拉比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Bessarabian SSR)與之抗衡,拒絕承認羅馬尼亞對比薩拉比亞的合併,但他們隨即遭到羅馬尼亞的鎮壓,並被烏克蘭的白軍消滅。
俄國內戰落幕後,蘇聯延續了比薩拉比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宣稱,於1924年在烏克蘭接近羅馬尼亞的邊境城鎮巴爾塔(Balta)重建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Moldavian ASSR),隸屬於烏克蘭,實際上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境內僅三成人口是摩爾多瓦人,卻有近半人口是烏克蘭人。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國旗。
羅馬尼亞與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
1940年,羅馬尼亞在蘇聯的威脅下被迫割讓原本的俄屬比薩拉比亞、北布科維納與霍京縣(Khotyn / Hotin,比薩拉比亞最北端的行政區),後兩者被併入烏克蘭,蘇聯隨即將比薩拉比亞與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合併,升格為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Moldavian SSR),脫離烏克蘭並直屬於蘇聯,但原本自治共和國的舊領土卻被分割,德涅斯特河左岸的六個地區仍留在摩爾達維亞,包含其舊首府蒂拉斯波爾(Tiraspol),剩餘部分交還烏克蘭;南部的布賈克地區也被劃歸烏克蘭所有,使得摩爾達維亞蘇維埃成為內陸國。
羅馬尼亞於1940年被迫割讓給蘇聯的土地,中間的紅框部分構成了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其餘部分劃歸烏克蘭。
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旗,後來被德涅斯特河左岸繼承下來,也是唯一一個保有鐮刀與錘子符號的國家,儘管他們並不以共產/社會主義國家自任。
不甘領土被奪的羅馬尼亞輾轉加入軸心國,在蘇德戰爭之初一度收復了先前割讓的土地,並在德國支持下接管了南布格河以西的烏克蘭(現在的敖德薩州與尼古拉耶夫州西半部),但隨著戰事逐漸逆轉,羅馬尼亞佔領的土地又被蘇聯奪回,恢復了原本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的統治範圍。羅馬尼亞在戰後被納入共產陣營,只得承認1940年的分界,並對比薩拉比亞的歸屬問題噤聲;直到1960年代雙方關係交惡後,羅馬尼亞才會以此作為發洩,但除了譴責之外並無任何實際作為。

變天

戈巴契夫執政期間,摩爾達維亞的獨立呼聲開始顯現,其關鍵在於1989年的語文改革,將摩爾多瓦語並為官方語言,並由西里爾字母改以拉丁字母書寫,與羅馬尼亞接軌;次年又宣布摩爾達維亞法律高於蘇聯法律,不再以蘇聯馬首是瞻,而傾向與羅馬尼亞整合。
現在的摩爾達維亞地區,紅框部份是摩爾多瓦的法理領土,藍色部份屬羅馬尼亞,綠色部份屬烏克蘭;灰色部份不屬於地理上的摩爾達維亞,但還是被劃了進來。

分離主義的萌芽
摩爾達維亞的大規模改革引起了境內的動盪,此時摩爾達維亞的430萬居民中,摩爾多瓦人佔65%,東斯拉夫人佔25%(俄羅斯人與烏克蘭人各半),另有少數民族加告茲人(Gagauz,信奉東正教的韃靼人,4%)、保加利亞人(2%)等,其中東斯拉夫人傾向留在蘇聯,加告茲人則有意爭取獨立。
1990年8月16日,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東斯拉夫人宣告從摩爾達維亞獨立,隨後成立「德涅斯特河左岸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Pridnestrovian Moldavian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 PMSSR)[4],自稱蘇聯的加盟國。南部的加告茲人也自行獨立為「加告茲共和國」(Gagauz Republic),藉著蘇聯駐軍的協助下脫離了摩爾達維亞的控制。
德涅斯特河左岸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疆域,在右岸尚有少數爭議地區。
短暫獨立的加告茲共和國(1990 - 1994),左上為其國旗。

摩爾多瓦共和國
儘管境內仍有分離主義的威脅,摩爾達維亞仍於1991年5月23日宣告獨立,並將國名改為摩爾多瓦──摩爾達維亞的羅馬尼亞語形式。新生的摩爾多瓦其往能恢復原本摩爾達維亞的土地,便與德涅斯特河左岸的分離主義者爆發衝突,但後者得到前蘇聯駐軍的援助,擊退了狀況不佳的摩爾多瓦部隊,使得德涅斯特河左岸得以保持獨立至今,儘管只有3個同樣不受承認的國家(阿布哈茲、阿爾察赫、南奧塞梯)願意承認德涅斯特河左岸,主要鄰國烏克蘭則承認他是摩爾多瓦的一部份。作為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最大支持者,俄羅斯並未承認他的獨立地位,但仍在此留有約1,500名駐軍,保持一定的影響力。
加告茲的情況則緩和的多,經過多次談判後,加告茲取消了獨立,仍以自治區的身分留在摩爾多瓦,但兩者的關係依然冷峻,加告茲人較親近俄羅斯,並主張若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走向合併,加告茲有權重新獨立。
現在的加告茲自治區及其旗幟。

統一還是獨立?
摩爾多瓦至今仍有與羅馬尼亞統一的呼聲,亦有半數人民認為經過200年的分離,摩爾多瓦與羅馬尼亞已是兩個不同的國家,其中統派約佔20%-30%,獨派則有50%-60%,歷屆政府則保守看待,短期內沒有與羅馬尼亞統一的企圖。而羅馬尼亞方面則對兩國的統一表示樂觀,但也同意此非當務之急。隨著羅馬尼亞加入歐盟及北約,兩國的差距逐漸拉開,摩爾多瓦統派的聲勢有逐漸抬頭的發展;加上近期烏克蘭情勢的變化,摩爾多瓦又一次被推上衝突的邊緣。

[1] 在羅馬尼亞語中稱為聶斯特河(Nistru);字首的D可不發音,烏克蘭的聶伯河(Dnieper)同理。
[2] 他們是居住在君士坦丁堡的希臘裔居民,以居住地法納爾區(Phanar,燈塔)得名,以效忠奧斯曼帝國換取信奉東正教的特權,並掌握了財政、外交部門。法納爾總督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惡名昭彰,儘管他們同情當地的民族主義活動,卻也弄得兩面不是人。
[3] 比薩拉比亞原本是布賈克地區的別稱,可能得名於中世紀統治瓦拉幾亞的巴薩拉布家族(House of Basarab),後來逐漸擴展為整個摩爾達維亞東部的別名。
[4] 蘇聯解體後拿掉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兩個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