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Take on me, take me on...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三個小伙子組了樂團,從故鄉挪威來到英國倫敦打天下。他們把積蓄都投資在 demo 錄音,花光了存款,卻屢屢被各家唱片公司和經紀人拒於門外。他們窮得有一頓沒一頓,甚至挖過街邊垃圾桶裡的東西吃。
終於有唱片公司願意簽下他們,眼看就要時來運轉。耗費四年光陰才終於定稿的第一首單曲在英國正式發行,卻只拿到排行榜第137名。
儘管這首歌在故鄉挪威好歹上了單曲榜第三名,他們是「全國知名」的樂團了,仍然很不甘心:遠赴倫敦吃了這麼多苦頭,究竟是為了什麼!
那首歌叫 Take On Me,那個樂團叫 A-ha。一個挪威團,打入英美市場談何容易!畢竟不是每個北歐來的團都能變成 ABBA。換成其他的樂團,很可能從此死心塌地留在祖國發展,不必再作不切實際的夢了。
Take On Me 45轉單曲,1985
那首歌早在 A-ha 成軍之前就寫了,當時主唱 Morten Harket 還沒來,樂團還叫 Bridges,原本是一首帶著「車庫搖滾」粗礪風格和 New Wave 氣味的快板曲目,歌名也還不是 Take On Me,叫 Miss Eerie。即使還是粗胚階段,那不朽的鍵盤前奏 riff 已經就位:那是鍵盤手 Magne Furuholmen 十五歲就創造的旋律,但大夥覺得這前奏「太流行」、「太甜」,刻意壓低了它的份量。


1982 年,主唱 Morten 加入,團名正式改為 A-ha。Morten 不但俊美如希臘神像,歌喉也無懈可擊,他們決定把全曲結構拆散重組,歌詞重寫,重錄這首歌,這時仍然不叫 Take On Me,而是 Lesson One。這個版本由聽起來像玩具鋼琴的合成器主導,段落寫得很滿,主副歌變化多端,Morten 唱得有點不勝負荷(中間甚至有一段像公雞發情的怪叫,真不知道他們那時在想什麼)。不過,至少Magne 那段鍵盤 riff 光明正大彈了出來,不再遮遮掩掩。


1983 年,他們把上一個版本蕪雜的段落修剪精簡,副歌打掉重寫,這才有了 Morten 飆高音的經典段落,歌名也正式定為 Take On Me。這個 demo 終於比較接近我們熟悉的版本(儘管鍵盤 riff 音色相對單薄,結束點也很突兀)。這是一顆待打磨的鑽石,等著識貨的慧眼發掘。


1984 年,A-ha 拿到了華納唱片公司的合約,正式重錄這首歌。然而英國華納的行銷部門並沒有把這個樂團放在全力捧紅的優先名單:他們拍了一支低成本 MV,團員在單調的藍幕前對嘴、假裝彈樂器,疊上舞者慢動作翻筋斗的剪影。即使以 1984 年的標準來看,也實在拍得很爛。就是這個版本,創下 A-ha 所有單曲排行成績最低的紀錄。


幸好,不甘心的不只 A-ha 自己,還有當初簽下他們、始終寄予厚望的華納唱片大主管 Andrew Wickham。他回憶初次見到主唱 Morten的驚喜:「怎麼可能有人長得像電影明星,唱歌又像(經典歌手)Roy Orbison?不可思議!」這團不紅沒天理!首支單曲失利?沒關係,加碼重來!
他撥款另聘製作人再錄一次 Take On Me:這個新版音場更加清透明亮,LinnDrum 電子鼓和真鼓(cymbal 和 hi-hat)一齊敲打出脆勁節奏,Roland Juno-60 彈奏的 riff 主旋律和 Yamaha DX-7、PPG Wave 合成器音色交織相疊,直擊胸臆(和 demo 一比就知道製作人對這些音色下了多少工夫),結尾也加上了餘韻盎然的末段 coda。Morten 跨越二十度音的演唱,能夠帶你一路飛昇九宵天外。
如今我們早已無法想像有誰會不喜歡這首歌,但很不幸,這個新版本仍然知音寥寥,它的氣數大概就這樣了?
仍然不甘心的 Andrew Wickham 竟又撥了一大筆錢投資拍 MV,交代找最好的導演,拍一支最酷的,不惜工本,務必征服美國市場。他的執念,終於得到了回報。
導演 Steve Barron 不辱使命,花了足足半年時間,手繪三千幀畫稿,製作了一支鉛筆動畫結合真人演出的 MV(這種手法叫 rotoscoping),由 Morten 當時的女友 Bunty Bailey 擔任女主角。美國華納特別押後單曲發行日期,先讓 MV 在電視密集播了一個月才發片。這招果真奏效,Take On Me 一飛沖天,榮登單曲冠軍,A-ha 紅遍全球。這支 MV 一舉包了 MTV 頻道六項年度大獎,成為流行文化史不朽經典,幾十年後重看,仍然酷到炸。

我代人應該都記得當年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它是如何瞠目結舌。A-ha 也承認:儘管 Take On Me 是他們得意之作,若非這酷炫的 MV,這首歌絕不可能獲得這「現象級」的關注。2010 年這支 MV 上架 YouTube,2019 年又做了 4K 升級,累積流量已超過十四億。
多年來,全球歌迷屢屢爭辯 Take On Me 到底是什麼意思?英文並沒有這樣的片語。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挪威文「觸摸我」( ta på meg )硬翻成英文就是 take on me,這是 A-ha 的「挪威式英文」──所以副歌反覆唱的 Take on me / take me on 意思其實是「觸摸我 / 穿上我」,滿撩人的呢。
都說在這個圈子要成功,才華、奮鬥和機運,缺一不可。Take On Me 曲曲折折的命運,就是最好的例子。況且真正的難題才要開始。試想:你走紅的第一支單曲就拿下26國冠軍,第一張專輯就賣了一千萬張。這時你才二十歲出頭,餘生該如何是好?
最近上映的 A-ha 紀錄片《Take On Me 帶我走(A-ha: The Movie)》,就用生動細膩的方式,試圖回答這個問題。A-ha 並不是只紅一首歌的 one-hit wonder,他們後來仍有不少暢銷精品,只是成名作的量體太大,光芒遮蔽了其後的成就。三位團員風風雨雨、分分合合,如今已是年屆六旬的大叔,仍在巡演、錄音。昔日的榮光和糾結的恩怨,樂聲響起便都無須再提。Morten 的歌聲依然透亮純淨,如教堂唱詩班的男孩。
2017 年,他們在 MTV Unplugged 節目現場把 Take On Me 改編成靜水流深的慢版抒情曲,看哭了千萬樂迷──鋼琴輕輕敲響那不朽的 riff,初老而仍英俊不似真人的 Morten 虔誠地閉上眼,一字一句唱著:
I'll be stumbling away
Slowly learning that life is okay

啊,真得經過這麼多年,我們才彷彿終於聽懂了這首歌。
(寫給《財訊》,這是增修後的完整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馬世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夏的歌,便是那熱熱鬧鬧的「世俗」,勾連、反映、煽動著千萬百姓的情感。
今天有夢一樣的經歷。 若你問我,台灣近當代音樂史上最讓我牽掛的樂器是哪一件? 我會說:1986 年 陳明章 和 許景淳 為《戀戀風塵》錄製電影原聲帶,30 歲的阿章師用的那把台製木吉他。 今天我見到它了。不只,我還摸了它。不只,我還彈了它。 溫習一下,不朽的《戀戀風塵》:
和生祥一起完成《臨暗》專輯的「瓦窯坑3」只存在了一張唱片的時間。這張專輯的歌,在生祥後來的生涯中很少演出,即使公開演唱,也多半是簡配的編制,離原編曲很遠。
主辦單位給我四分鐘左右的時間,我算過,大概可以講一千字。最後,我用了四分二十八秒。
要是不說,你一定以為這些歌是整個樂團熱熱鬧鬧一起錄的。其實,裡面都只有一個人。詞曲編錄唱奏,從頭幹到底,校長兼撞鐘。(本文內附 KKBOX 優惠鏈結)
文夏的歌,便是那熱熱鬧鬧的「世俗」,勾連、反映、煽動著千萬百姓的情感。
今天有夢一樣的經歷。 若你問我,台灣近當代音樂史上最讓我牽掛的樂器是哪一件? 我會說:1986 年 陳明章 和 許景淳 為《戀戀風塵》錄製電影原聲帶,30 歲的阿章師用的那把台製木吉他。 今天我見到它了。不只,我還摸了它。不只,我還彈了它。 溫習一下,不朽的《戀戀風塵》:
和生祥一起完成《臨暗》專輯的「瓦窯坑3」只存在了一張唱片的時間。這張專輯的歌,在生祥後來的生涯中很少演出,即使公開演唱,也多半是簡配的編制,離原編曲很遠。
主辦單位給我四分鐘左右的時間,我算過,大概可以講一千字。最後,我用了四分二十八秒。
要是不說,你一定以為這些歌是整個樂團熱熱鬧鬧一起錄的。其實,裡面都只有一個人。詞曲編錄唱奏,從頭幹到底,校長兼撞鐘。(本文內附 KKBOX 優惠鏈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上集)從1980-1997年共介紹60首歌曲,讓你一次聽個夠!「翻唱(Cover)」是指將原歌曲以重新填詞、編曲的方式改由他人重新演唱,以原曲來源而言,80-90年代的翻唱多以日文及西洋歌曲為主,至90年代末則開啟了翻唱韓文歌曲的潮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首1995年發行的日本情歌[旅まくら]。 此文章介紹歌曲的故事和背景,歌詞的描述和情感,並提供了原唱者的資訊。此外還有歌詞和日本語研讀教育。
Thumbnail
六七年級生看過這三人嗎? 知道他們是誰嗎? 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青春記憶,接招這個名字有聽過嗎? 沒錯,他們就是當年超級紅的英國男子偶像團體 Take That (接招) 合唱團,有多少人的英文都是聽他們的歌兒學習成長的。 接招讓在哥本哈根的我們有了一個太感動的夜晚。
Thumbnail
SUHO 最新歌曲《1 to 3》於2024年5月3日發表,歌曲風格定為英倫搖滾,展現出六十年來發展出來的味道。歌曲想要表達的是「我不想跟別人走一樣的路」,並在韓語中有「虛線」的另一層意思。
Thumbnail
流行樂壇形形色色眾多歌手,能走紅不僅靠實力,很大部分還有機運與人和,能成為長期暢銷歌手或頂級流行歌手都不容易。有些歌手,實力備受肯定,音樂比較沒那麼大眾化,不算真正的頂級,卻一直有著不差的銷售。有些幸運兒,突然有一首歌成為經典代表作,即使後面的作品沒能在攀上高峰,但這一首歌卻足以使其長久立足歌壇。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自從看了《孤獨搖滾》之後,我慢慢地對吉他產生了興趣。然而,讓我開始想學習電吉他的最關鍵起因果然還是在去年八月開始。當時,我準備學測,壓力山大。就在我壓力最大的時候,我接觸到了一個來自日本的搖滾樂團《ONE OK ROCK》,其中有一首《キミシダイ列車》,成為了我當時撐下去的關鍵。從那時起,我便感受到
Thumbnail
曾幾何時,Disco 舞曲在人類音樂歷史中完全成為全球「主流」,當時有些創作理所當然成為見證這風格的經典樂曲。
Thumbnail
有些音樂能夠鼓舞人心,進而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從 1975 年到 1978 年,放克運動永遠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格局,在這四年高峰期間內,百樂門與放克瘋的眾多成員就像是硬幣的正反兩面,來回交換靈感,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方式來彰顯黑人意識,他們承諾會用優質的歌曲 "好好對待你的耳朵"。
Thumbnail
看到歌詞很有感觸,希望從PM移民過來的朋友們,如歌詞所說的 "如果我們必須要重新開始,我們肯定能確信,我們將持續帶著這樣的精神撐過去"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上集)從1980-1997年共介紹60首歌曲,讓你一次聽個夠!「翻唱(Cover)」是指將原歌曲以重新填詞、編曲的方式改由他人重新演唱,以原曲來源而言,80-90年代的翻唱多以日文及西洋歌曲為主,至90年代末則開啟了翻唱韓文歌曲的潮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一首1995年發行的日本情歌[旅まくら]。 此文章介紹歌曲的故事和背景,歌詞的描述和情感,並提供了原唱者的資訊。此外還有歌詞和日本語研讀教育。
Thumbnail
六七年級生看過這三人嗎? 知道他們是誰嗎? 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的青春記憶,接招這個名字有聽過嗎? 沒錯,他們就是當年超級紅的英國男子偶像團體 Take That (接招) 合唱團,有多少人的英文都是聽他們的歌兒學習成長的。 接招讓在哥本哈根的我們有了一個太感動的夜晚。
Thumbnail
SUHO 最新歌曲《1 to 3》於2024年5月3日發表,歌曲風格定為英倫搖滾,展現出六十年來發展出來的味道。歌曲想要表達的是「我不想跟別人走一樣的路」,並在韓語中有「虛線」的另一層意思。
Thumbnail
流行樂壇形形色色眾多歌手,能走紅不僅靠實力,很大部分還有機運與人和,能成為長期暢銷歌手或頂級流行歌手都不容易。有些歌手,實力備受肯定,音樂比較沒那麼大眾化,不算真正的頂級,卻一直有著不差的銷售。有些幸運兒,突然有一首歌成為經典代表作,即使後面的作品沒能在攀上高峰,但這一首歌卻足以使其長久立足歌壇。
Thumbnail
90年代,吉他樂團如海嘯般湧現,這股浪潮席捲而來,永遠地改變了文化的面貌,儘管Grunge、Britpop 和 Shoegaze 運動是其中媒體爭相報導的主力軍,但由於這些浪潮的集中爆發以及聽眾口味的改變,一些樂團也因此被忽視了,Hum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Thumbnail
自從看了《孤獨搖滾》之後,我慢慢地對吉他產生了興趣。然而,讓我開始想學習電吉他的最關鍵起因果然還是在去年八月開始。當時,我準備學測,壓力山大。就在我壓力最大的時候,我接觸到了一個來自日本的搖滾樂團《ONE OK ROCK》,其中有一首《キミシダイ列車》,成為了我當時撐下去的關鍵。從那時起,我便感受到
Thumbnail
曾幾何時,Disco 舞曲在人類音樂歷史中完全成為全球「主流」,當時有些創作理所當然成為見證這風格的經典樂曲。
Thumbnail
有些音樂能夠鼓舞人心,進而發起一場大規模的革命運動,從 1975 年到 1978 年,放克運動永遠改變了流行音樂的格局,在這四年高峰期間內,百樂門與放克瘋的眾多成員就像是硬幣的正反兩面,來回交換靈感,創造了一種全新的音樂表達方式來彰顯黑人意識,他們承諾會用優質的歌曲 "好好對待你的耳朵"。
Thumbnail
看到歌詞很有感觸,希望從PM移民過來的朋友們,如歌詞所說的 "如果我們必須要重新開始,我們肯定能確信,我們將持續帶著這樣的精神撐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