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分析有用嗎?政治宣傳與商業廣告〉Not Born Yesterday (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劍橋分析真的有用嗎?
還記得前幾年年紅紅火火的劍橋分析事件嗎?
用免費測驗,還有FB的數據來分析人的喜好。
接著,在藉由投放特定的廣告、假新聞,來影響人的投票!甚至影響大選!
這個事件真的很駭人聽聞,如果你沒聽過的話,小P我來大概述說一下。
2013年時,FB上面推出了一堆心理測驗的小遊戲。
我相信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玩過。
按一下遊戲,跳出一個框框說,是否願意讓這個遊戲取得你的個人資料
大部分的人,包括我,就像是看使用者條款一樣,直接按同意。
接著,就會跳出,喔~~你是什麼什麼人格。你的名字代表什麼?代表前前前世。
之類,反正就是一些摁...心理測驗嗎。
這些東西,感覺很好玩,但是!
有些公司就開始搞鬼了。
那個時候,人們對自己的 資料,還沒有什麼保護意識。
有些公司,就藉著這些遊戲,搜集你的個人資料。
接著,轉賣資料,或是藉由心理學、統計學,來了解你喜歡什麼,精準的投放廣告。
喔~你這個人格的人,都很愛買模型,那就把萬代的廣告塞給你。
而其中,劍橋分析,就是專門做 政治廣告投放的!
舉例來說,根據2019年在Netflix上映的個資風暴 劍橋分析紀錄片,(btw那時候,剛上映,我就點開來看了,當初的確震撼了小P我。)
劍橋會用各種方式,甚至包括一些違法的方式,搞到每個人的數據。分析選民在意的議題和個性,然後給你一堆 假新聞,不實廣告,還有一些政治迷因,目的就是在挑起你的仇恨情緒,讓你失去冷靜的思考。
據說,2016年時,川普當選,就是靠著劍橋分析的社群炒作。
你可能覺得這很恐怖,但離自己很遙遠。
但是!根據劍橋分析釋出的報告。
台灣!也在劍橋分析的服務範圍內!
這是不是太可怕了!
數據是新的石油。誰掌握數據,誰就能操控人民。而誰能操控人民,誰能操控選票,誰就能掌握大權。
劍橋分析,不是唯一一間這麼做的公司,甚至不是做的最大的一間。
哈拉瑞不是也說了嗎?我們所做的決定會根據數據而來,掌握數據,誰就掌握未來。
真~的嗎?
雨果梅西爾表示,沒那麼簡單!
留著小鬍子的希特勒,在監牢裡面寫著我的奮鬥時,曾經深入思考過政治宣傳這件事。
他覺得人民就是一群小孩,容易呼隆,容易上當。
所以,只要不斷不斷的重複進行宣傳,直到最後一個人理解這個主張,就可以掌控人群了!
結論出來了,剩下就是行動。
希特勒當上總統後,和他的宣傳部門,一天24小時,每天都在說服群種。
在電影、廣播、書籍、海報,你一切能想到的,當時存在的媒體,他都大肆毀謗猶太人,塑造反猶太主義。
這幾年,經濟學家尼科.沃伊蘭德還有漢斯,做了一個調查,看看現在的德國人反猶太人的程度。
結果發現,曾經被宣傳的人,尤其時1920~1930年代出生的人,比起其他時代多了5~10%的人,更認同 猶太人在世界上的權力太大了! 這個說法。
但只看這層數據是不夠的,要證明宣傳有效,我們要看的是,有多少人 因為宣傳改變想法。
於是兩位科學家繼續探討。
如果希特勒的想法是對的,重複宣傳很有效。
那那些有收音機,能看電影,能看報紙的地區,是不是更容易被影響呢?
結果研究表示。
只有那些本來就反猶太的地區,才會接受宣傳。
他們可能覺得,這樣的宣傳表示,政府支持他們反猶太,所以他們就更能表態,更能名正言順的反猶太人。
而證據就是,對那些 不反猶太的地區 這些宣傳反而帶來負面的影響。
聽起來是不是有點像 逆火效應呢? 如果你有強烈的政治立場,反向的證據,反而會導致人們有強烈的反彈。
但有一點不同。就算你沒有強烈的政治立場,宣傳也沒用。
二戰或許離我們太遠了。
我們來講距離我們近一點的事情,我們的左邊鄰居。
說到大外宣,說到政治宣傳,說到控制人民思想。
如果你沒想到我們的鄰居,那你還真不像是一個台灣人呢~
十幾年前,中國還是採取政治宣傳的方式來做大外宣,但就有一份報告指出,1990年代的 暴力宣傳 幾乎沒用處,反而是讓人民心裡更反彈官方媒體。一但出現了非官方論壇,例如那時的微博,大部分的人,就以這種 非官方媒體為主要資訊來源了。
而現在,中國已經從暴力說服,轉向兩個方式。
限制關鍵字,讓某些資訊難以取得,用中國專用網路,要出去要翻牆,來增加阻力
接著,用官方訊息轟炸,帶風向,分散民眾注意力,像是幾年前的5毛,現在的小粉紅,某方面來說都是用資訊氾濫的方式,來轉移民眾對敏感議題的注意力。
但,這真的能讓民眾相信政府嗎?
或者說,人民是因為宣傳而相信政府的嗎?
或許,更有可能的解釋是。
那些跟宣傳有相同想法的人,例如反猶太的人,可以名正言順地發表意見,所以他們講話更大聲。
而我們看中國的宣傳,或許人們支持政府,不是因為宣傳。而是因為,以目前來說,中國就真的政保持著每年的高經濟成長率。我未必真的信任你,但我尊重並支持你,畢竟你的確做的不錯。
那我們回到劍橋分析上。
精準投放廣告,真的有用嗎?
我說什麼 不重要,我們得用 數據 來 面對數據。
2017年的報告指出,針對特定對象的廣告,是可以帶來效果,但是效果非常小,在把廣告投給上千萬人時,大概可以增加,十個購買量。
商品廣告的用處,主要有兩種。
一種是,讓不知道產品得人,知道這個產品,也就是 曝光。
第二種呢,是產生好感,試圖讓已經知道這個產品的人改善對他的看法。
如果你只知道可口可樂,而不知道百事可樂,那你想喝可樂時,就只會考慮可口可樂。
可是如果你兩個都知道了,也都試過了。那 你喜歡什麼可樂,就會去買那個可樂。廣告,頂多就是提醒你說,喔~我還活著,還沒倒喔!他沒辦法讓討厭可口可樂的人,改變看法。
產品的廣告,是有用的,但沒有到大家想像的那麼有用。
精準投放的用處,是讓那些有想買你的產品的人,知道你這個品牌,僅此而已。
當他們已經用過你的產品後,實際體驗的經驗會直接取代廣告的效果。
而且,這些數據只限於 產品的廣告。
如果是政治宣傳,則幾乎沒有效果。
就算真的像產品廣告一樣,那效果也不大,因為民主黨和共和黨,基本上早就不需要 第一次的曝光了,大家都知道你們是誰,那宣傳就沒太大效果。
耶魯大學的湯普森表示,劍橋分析的研究基於所謂的 流行心理學,pop psychology。
簡單來說就是,未經驗證,不被學術承認的心理學理論。
劍橋分析的確是個大騙局。
但他的騙,不只是騙數據而已,他連投資他們公司的人都騙。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教授 戴維.卡普夫說,劍橋分析就像是個愚蠢的小偷,他千辛萬苦進到金庫裡,卻只從裡面拿了一袋不值錢的人工鑽石。
政治宣傳 沒有用處。
那為什麼我們覺得政治宣傳有用呢?
這個,我們要說到 假新聞了。
劍橋分析在試圖影響選民時,就使用了 假新聞,他們說為了要讓川普的支持率提高,做了很多對川普好,對希拉蕊不好的假新聞。就算現在這個時候,蠻多人,尤其台灣人,是支持川普的,我們還是會覺得這樣的操作壞透了!
或是,我們舉個近一點的例子好了,某韓市長,那一段時間,不就是充斥的假新聞和誇大的新聞嗎?
中天還因此被下架。
我們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相信那些明顯是 假的新聞!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些相信假新聞的人,不是真的相信假新聞,他們本來就是鋼鐵韓粉,他們本來就是川普的鐵粉。
我記得在前幾個禮拜,敏迪就有說到,有一個論文指出,假新聞這種東西,實際上是給 極端支持者看的,而極端支持者,也就1~2%而已。
假新聞本來的目的是想吸引那些搖擺不定的中間選民。
藉此影響選舉。
但是,中間選民根本不看這些新聞。
大部分人會分享,不是因為他們相信,而是覺得這個新聞很好玩,很好笑,有娛樂價值。
那極端者為什麼要看呢?
就算他們不看,他們還是會支持啊!
是的,他們會支持,可是就像 納粹政府的恐怖宣傳
實際上帶來的是讓本來就不喜歡猶太的人,可以正當的討厭猶太人。
假新聞可以讓極端者 正當的支持他想支持的人。
假新聞 不是政治的武器,而是安慰劑。
因為那時候大選時,大部分媒體都反彈川普,所以川普的支持者需要假新聞。
因為其他媒體都在打槍韓國瑜,所以中天才需要製造那些新聞。
宣傳 不是帶來什麼新的觀念,而是加強既有的想法。
我們會覺得社群媒體帶來兩極化,我們會覺得極端者越來越多。
更有可能是因為,本來兩個極端就都有人,但是因為社群媒體,那些少數極端的聲音被放大了!
所以我們才會覺得他們人很多,我們才覺得世界很兩極。
畢竟中間的人未必會表態,但是已經站在極端的人,無論如何都會大喊。
我覺得,極端的人,就是雨果說的 不開放,不警覺的人。
而開放警覺的多數人,還是多數的。
雖然社群媒體會讓我們覺得 我們被同溫層包圍啊,會覺得極端者很多啊
但小P我自己反而覺得說正是因為社群媒體,我們勢必會接觸到那些跟我們意見不同的人,我們勢必會看到另一個極端的聲音,就算是演算法,也沒辦法讓自己只在同溫層,反而是,沒有社群媒體時,我們更難聽到另一端的聲音。
社群媒體是強迫我們得要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見。
好~這集就到了拉
如果喜歡我的節目的話,請訂閱 按讚 五星分享我的節目,我們下集見拉。掰掰~
IG . FB . 購書 . 收聽 . :https://linktr.ee/cuisineoffreshbook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34內容數
跟著小P用緩慢的步調述說書籍, 在這個越來越少人閱讀的時代,一起享受在文字間思考的樂趣。 每周兩小時,幫你養成閱讀習慣,這裡是書時料理讀書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P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哈囉哈囉~大家好,我是主揪小P 上週我們提了我們如何 開放。 我們會先看接受到的訊息是否符合舊有的認知, 如果是,就吸收。 如果不是,我們會先排斥,接著看看他的邏輯脈絡。 人類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還是能被道理說服的。 這個世界是講理的。 但我們不是每件事都一定會經過邏輯推演,這樣太費事了。
雨果說 人類不是易受騙, 人類也不是預設為真。 人類是既開放,又機警。 而我們是如何處理新訊息的呢? 我們會使用兩個系統。 我們會使用 可信度查證。 我們會被道理說服。 我們會聽專家的話。 我們會聽多數人的話。 而且,我們都是理性的。
婚姻不愉快? 兩人之間沒有愛? 結婚是愛情的墳墓! 那要不要把另一半賣掉呢? 讓我們回到19世紀的英國,參加當時的盛大活動。 妻子拍賣會!
主流想法說, 我們是從懵懂無知, 經過慢慢學習, 學會判斷真假,有警覺心。 葛拉威爾說, 我們既使既使經過學習, 大部分的人還是預設為真。 但雨果說,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溝通根本不會成功! 我們其實是,非常理性的。
雨果.梅西爾 想要說服我們一件事情, 人類是非常理性的, 人類不是容易受騙上當的。 這是一個違反我們目前所學的結論。 當然一個挑戰當前理解的結論, 需要一個足夠優秀的理論來支撐。 而這個理論,就是 開放警覺性! 但在說這個理論前,我們得先聊聊,什麼是溝通?
Not Born Yesterday (1) 在解密陌生人中,我相信我說服你們,人類是容易上當的了。 甚至可能也不用說服,因為大家都認為,人類就是易受騙的。 BUT!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 BUT! 我們忽視了一個不起眼的漏洞。 如果人類這麼好騙。為什麼騙子那麼少?
哈囉哈囉~大家好,我是主揪小P 上週我們提了我們如何 開放。 我們會先看接受到的訊息是否符合舊有的認知, 如果是,就吸收。 如果不是,我們會先排斥,接著看看他的邏輯脈絡。 人類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還是能被道理說服的。 這個世界是講理的。 但我們不是每件事都一定會經過邏輯推演,這樣太費事了。
雨果說 人類不是易受騙, 人類也不是預設為真。 人類是既開放,又機警。 而我們是如何處理新訊息的呢? 我們會使用兩個系統。 我們會使用 可信度查證。 我們會被道理說服。 我們會聽專家的話。 我們會聽多數人的話。 而且,我們都是理性的。
婚姻不愉快? 兩人之間沒有愛? 結婚是愛情的墳墓! 那要不要把另一半賣掉呢? 讓我們回到19世紀的英國,參加當時的盛大活動。 妻子拍賣會!
主流想法說, 我們是從懵懂無知, 經過慢慢學習, 學會判斷真假,有警覺心。 葛拉威爾說, 我們既使既使經過學習, 大部分的人還是預設為真。 但雨果說,如果真的是這樣, 那溝通根本不會成功! 我們其實是,非常理性的。
雨果.梅西爾 想要說服我們一件事情, 人類是非常理性的, 人類不是容易受騙上當的。 這是一個違反我們目前所學的結論。 當然一個挑戰當前理解的結論, 需要一個足夠優秀的理論來支撐。 而這個理論,就是 開放警覺性! 但在說這個理論前,我們得先聊聊,什麼是溝通?
Not Born Yesterday (1) 在解密陌生人中,我相信我說服你們,人類是容易上當的了。 甚至可能也不用說服,因為大家都認為,人類就是易受騙的。 BUT! 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 BUT! 我們忽視了一個不起眼的漏洞。 如果人類這麼好騙。為什麼騙子那麼少?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非常喜歡讀英國歷史,從獨裁專政到君主立憲,再來是保守黨與政敵橫縱連橫。邱吉者在最緊張的時刻發動了行動代號「發動機」,拯救數十萬民英國軍隊從敦克爾克大唱退,利用的就是不起眼的漁船,讓一大批漁船徵招為國奉獻。這一招就是反將一軍,希特勒以閃電戰聞名於世,可見得讀歷史以及資料收集,破譯德軍的電報密碼等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怎麼說呢?請問你是誰,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社會與政治之間的擺盪越來越大。生物科科技與人工智慧機乎霸佔了新聞頭條。但沒人去注意權力如何演變來的。歡迎買來看。這是我國中與高中甚至研究所都在用的經典書本。 「所有政治制度都是權力的展現與實體化。」──漢娜‧鄂蘭(已故)。路克斯的《權力:基進觀點》在 197
  陰謀論在一些時候對社會是有害的。在資訊時代,敵意國家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散布單一的、一戳就破的假訊息。而往往是抓住某些不嚴重的小事實,在上面層層添加出無法被否證的陰謀論。像是缺蛋、缺電這類民生議題都很好炒作,只要出現過幾次斷電、只要的確有些地方買不到蛋,這樣的傳言就可以散布開來。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透過「最後通牒賽局」來說明對於公平的感覺,會影響人類理性的判斷,這些研究改變了我們對「公平」和「理性」的理解。 「最後通牒賽局」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
Thumbnail
這都是一場在我們眼前上演的心理遊戲…” 軍隊已經為這些技術準備了 40 年,如果它有我們的 DNA,它可以將我們連接到網路。他們也透過電網使用頻率調製,但如果一切都連接到 HAARP 系統。他們可以讀懂一個人的心思,他的想法。 他們甚至能夠操縱我們的記憶系統並誘發我們大腦中不真實的記憶。這裡的議
Thumbnail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所有媒體與政治學者跌破眼鏡。」 你知道2016年川普勝選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你知道英國脫歐也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非常喜歡讀英國歷史,從獨裁專政到君主立憲,再來是保守黨與政敵橫縱連橫。邱吉者在最緊張的時刻發動了行動代號「發動機」,拯救數十萬民英國軍隊從敦克爾克大唱退,利用的就是不起眼的漁船,讓一大批漁船徵招為國奉獻。這一招就是反將一軍,希特勒以閃電戰聞名於世,可見得讀歷史以及資料收集,破譯德軍的電報密碼等重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怎麼說呢?請問你是誰,我們活在這世界上,社會與政治之間的擺盪越來越大。生物科科技與人工智慧機乎霸佔了新聞頭條。但沒人去注意權力如何演變來的。歡迎買來看。這是我國中與高中甚至研究所都在用的經典書本。 「所有政治制度都是權力的展現與實體化。」──漢娜‧鄂蘭(已故)。路克斯的《權力:基進觀點》在 197
  陰謀論在一些時候對社會是有害的。在資訊時代,敵意國家的認知作戰不僅僅是散布單一的、一戳就破的假訊息。而往往是抓住某些不嚴重的小事實,在上面層層添加出無法被否證的陰謀論。像是缺蛋、缺電這類民生議題都很好炒作,只要出現過幾次斷電、只要的確有些地方買不到蛋,這樣的傳言就可以散布開來。
Thumbnail
在《洞悉價格背後的心理戰(Priceless: The Myth of Fair Value)》一書中,作者William Poundstone透過「最後通牒賽局」來說明對於公平的感覺,會影響人類理性的判斷,這些研究改變了我們對「公平」和「理性」的理解。 「最後通牒賽局」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
Thumbnail
這都是一場在我們眼前上演的心理遊戲…” 軍隊已經為這些技術準備了 40 年,如果它有我們的 DNA,它可以將我們連接到網路。他們也透過電網使用頻率調製,但如果一切都連接到 HAARP 系統。他們可以讀懂一個人的心思,他的想法。 他們甚至能夠操縱我們的記憶系統並誘發我們大腦中不真實的記憶。這裡的議
Thumbnail
「2016年11月,川普當選美國總統,讓所有媒體與政治學者跌破眼鏡。」 你知道2016年川普勝選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你知道英國脫歐也可能與Facebook 蒐集用戶資訊有關嗎?
Thumbnail
早前閱讀的《思想控制的技術》及《平凡的邪惡》均指出一個人若缺乏獨立思考,只聽從他人是非常危險的事。 然而現代人每天面對的網絡世界,總是充斥各種帶風向、假新聞、詭辯和偷換概念的陷阱,實在防不勝防。
Thumbnail
這本書針對假新聞、後真相、資訊戰的議題進行詳細的解析,深入探討了大腦快思與慢想的機制、大腦認知偏誤的機制以及虛幻真相效應等,並從舅舅是佛洛伊德的公共關係之父愛德華.伯內思和希特勒的角度出發,藉由大量引用美國真實案例,讓讀者更清楚理解這些複雜的概念。這本書不限年齡,值得學齡生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