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我們熟知的行銷手法,不外乎「Facebook廣告」「Google廣告」「IG廣告」「各大媒體廣告」「線下廣告」「Youtube廣告」「Line廣告」「Tiktok廣告」,以及近期的「Podcast廣告」,當然還有我們最熟悉的「部落客網紅」等廣告投放型態。你們知道在日本,除了以上的廣告型態之外,還有多少種不同的廣告種類嗎?
日本的人口超過1億,城市和鄉村的差異非常大,普遍被使用的媒體種類變化也很多,從大型廣告平台,如「Facebook」「Google」「IG」「線下媒體」「Youtube」「Line」到日本主流的「Smart News」「Gunosy」「Tiktok」。還有根據服務種類不同,各種行業別都有他獨佔的媒體巨頭,媒體投放系統。從遊戲到電商,生活到教育,各種品項獨佔的媒體種類實在太多,即使是在日本做廣告媒體業務的筆者,也對日本五花八門的廣告行銷手法佩服不已,到目前仍然是持續學習新的媒體種類的階段。
由於日本媒體種類實在太多,為了初步進入日本,且廣告費用有限的廣告主們,未來筆者會針對符合經濟效益的「成果報酬型廣告」,進行更細部的探討。在進入主題之前,我想不管是非常專業的行銷人也好,或是初學者想要了解線上廣告是甚麼的讀者也好,我們一定要先對線上廣告有基礎的認識之後,再來了解每一種廣告投放的細節。
因此今天筆者整理此篇文章,可以幫助讀者了解:
對於已經對線上廣告有一定掌握度,想要了解日本主要的廣告模式到底有哪些的讀者,也得請你們耐心等待將來我將細節給逐一整理出來。預計在「在出海日本前,你需要先了解的廣告專業術語,以及台日行銷差異(下)」我會將內容更新出來。
線上廣告投放專業用語
廣告基礎指標
在進行行銷內容操作以及線上廣告投放之前,你一定要先了解線上廣告的基本專業用語,才能快速的在各種工具運用中清楚掌握廣告投放要領及重點。當然如果大家覺得這些專業的內容只要全盤交給廣告代理商,不需要自己全部了解的話,的確是可以不需要在乎這些廣告細節。不過大多數的廣告主,尤其是剛要進入日本的品牌公司們,大多數沒有那麼多資金可以馬上委託大型廣告代理公司,這時候自己對行業知識有基本程度的掌握,肯定是沒有壞處的。
我們在做線上廣告時,很常聽到CPM/CPC/CPI/CPA/ROAS/ROI,這些到底是甚麼? 其實很多文章都有充分的說明,為了讓讀者可以更快掌握行銷方向,我也在此介紹各種術語的細節。
Cost Per Mille,廣告表示1000次所需要的成本。通常在各大媒體曝光時,最常使用的計價方式。
Cost Per Click,每一個廣告點擊所需要的成本,在各大媒體曝光時,也常使用的計價方式。
Cost Per Install,每一個安裝所需要的成本,特別是APP產品在進行廣告投放時,會以一個Install多少錢計算價格,通常只限定在APP產品。
Cost Per Action,每一個廣告指標 (Conversion) 所需要的成本,如一個購買,一個APP的下載,或是一個用戶的註冊,都可以被視為一個Action,端看廣告指標而定。CPA計價的廣告可以廣泛使用在各種產品與服務,只要和廣告商事前溝通好廣告細節和價格,就可以使用此種計價方式,對廣告主來說,是最沒有風險的廣告計畫方式之一。
- 什麼是ROAS? ※ROAS= 產生的營業額/廣告費用*100%
Return On Advertising Spend,用來檢視投入的廣告費用產生多少營業額,常會在付費APP的廣告投放,或是電商網站的廣告投放中看到此廣告指標。當ROAS > 100%時,代表你付出的廣告費用為你帶來的營業額大於你的廣告費用。廣告主投放廣告預算時,一定會看ROAS來評估廣告預算的回收率。是廣告投放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Return On Investment,用來檢視投入的成本,產生了多少利潤。此處的成本,不單只指廣告費用,還包含其他一切產生的費用
我們也常聽到CTR/CVR,這到底是甚麼?
Click Through Rate,從Impression到Click的比率,我們會用CTR來衡量一則廣告的曝光到實際點擊的比率有多少,通常CTR越高,表示廣告從曝光到點擊的轉換率越好。也代表這則廣告瀏覽的比例較高。不過要留意,若你使用的是激勵流量(Incentive Traffic),那麼CTR就不是那麼有參考價值了。因為激勵流量的做法,通常是會用達成某個條件賦予用戶點數的形式進行,當用戶想要點數大於真正對你的廣告有興趣時,CTR雖很高,實際達到的廣告成果比較低的機率是偏高的。
Conversion Rate,用來衡量一則廣告達到Conversion的比率有多少,Conversion可以代表各種指標,當Conversion等於下載的時候,此指標則可以表示從點擊到下載的轉換比率有多少,當Conversion等於購買的時候,可以表示用戶進入購買的比率有多少,比率越高表示這則廣告的轉換效果越好,有時候也可以表示你投放這則廣告所針對的用戶更精準。
接下來,我們來談ARPU/ARPPU/LTV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可以用來檢視每一位用戶為你帶來的營業額有多少,在零售或是遊戲行業,廣告主會非常重視此指標,因為這標示每位用戶的平均消費能力有多少。
- 什麼是ARPPU? ※ARPPU=營業額/全體付費用戶數
Average Revenue Per Paid User,用來檢視每一位付費用戶為你帶來的營業額有多少
LifeTime Value,用來計算每位用戶使用你的服務,總共能夠為你帶來多少利潤
我們也會聽到UU/UB/PV
Unique Users,用來計算有多少不重複的用戶造訪你的網站。當同一位用戶這次使用手機,下次使用平板訪問你的網站時,由於使用不同裝置造訪同一個網站,會被當作是2個不同的用戶,因此要明確地計算UU用戶,在線上廣告中事實上是有困難的,只能當作一個參考數值。
Unique Browsers,用來計算有多少不重複的瀏覽器造訪你的網站。當同一位用戶使用不同瀏覽器造訪你的網站時,則會被認為是兩個造訪。
Page View,用來計算一位用戶到達特定的網站時,總共瀏覽了多少網頁。Page View對於網站動線優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之一,可以讓網站維護人員明確知道用戶進入自己的網站到離開,平均都瀏覽幾頁,幫助網站優化人員達到網站動線優化的目標。
本篇的最後,我們來了解甚麼是Reach/Frequency/Recency
廣告中的Reach指的是一則廣告接觸到多少人,不管是UU還是UB。
指的是一則廣告總共出現在同一人面前的頻率有多少,通常一則同樣的廣告,對同一個人投放的次數太多,用戶也會感到厭煩,反而讓用戶對這則廣告產生反感。
指的是消費者最後接觸到一則廣告到某段時間的間隔有多長。在線上廣告中,我們指的是用戶最後接觸到某廣告到購買的這段期間,在線下實體店面中,我們也指消費者從購買到某一段時間的期間。掌握Recency可以幫助行銷人員針對過去曾經看過自家廣告,或是曾經購買過自家產品的消費者,進行更多廣告的投放運用。
我自己剛進入這個領域時,也常常被這些英文字母縮寫搞得頭昏眼花的,其實對我們台灣人且懂英文的大家來說,只要把這些專業用語拆分成英文來看,就會發現它其實一點都不難,反而很有它的道理在。
筆者認為,這些專業的術語到頭來都只是「定量因素」,怎麼從數字中找到信息,怎麼了解使用者真正要的「定性因素」才是一個產品能不能成功的關鍵。而這些數據只是協助我們判斷結果的工具。
預計在「在出海日本前,你需要先了解的廣告專業術語,以及台日行銷差異(中)」我會解釋線上廣告投放需要了解的其他專業內容,以及在「在出海日本前,你需要先了解的廣告專業術語,以及台日行銷差異(下)」我會帶入日本市場的廣告種類(概論),然後在往後的每篇文章中,將每種行銷手法做細部的說明,必要時導入Case Study協助各種產品出海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