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8|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用一本小書,描述面對未知與未來時的三種姿態

📕《圓形》
雍.卡拉森/圖,麥克.巴奈特/文
💬故事這麼說:
圓形常在一處瀑布前活動,有一天他與三角形、正方形兩位朋友在這裡玩捉迷藏。正方形樂意遵守所有遊戲規則,三角形則對於「不能到瀑布的後面」感到不滿意,儘管圓形說「裡面很黑」,三角形仍以「我不怕黑」來回應。
數到十以後,圓形睜開眼,三角形不在眼前,但正方形還在,因為他似乎有責任來告訴圓形,三角形已經跑到瀑布後面的這個事實。
圓形決定進入瀑布去尋找朋友,正方形則留在原地,臨別前不忘對圓形說:「我覺得你很勇敢。」
進入瀑布後方的畫面,如同圓形對朋友方才所說的,十分黑暗。他不斷向前走,邊走邊喊:「三角形,三角形,你在哪裡?」他走著走著,也許走到了他先前所不敢走到的地方,因為在這裡是全然的黑暗。我們在這裡,只能看見他的兩隻眼睛。
突然間,他的眼前出現另一雙眼睛。「三角形!」於是圓形開始發表一連串,對於朋友不遵守遊戲規則的怨言,然而對方完全沒有回應,只是看著他。圓形接著訴說,自己對朋友的擔心,以及對自己剛剛的激動態度感到抱歉。
說完,圓形的後方出現三角形的聲音,他表達了感謝,以及很高興看見圓形和正方形二人。但圓形卻對三角形說:「這不是正方形,我以為這是你。」停頓了一陣,圓形和三角形同時轉向黑暗中的那雙不知名的眼睛,問:「你是誰?」對方仍毫無回應。
隨後,兩人便一邊尖叫、一邊往回跑,直到跑出瀑布之外。
跑出瀑布的前一刻,圓形回望了黑暗一眼。
此後,瀑布前的三人各自表達感想,正方形說:「我很慶幸我留在這裡。」三角形說:「現在我怕黑了。」圓形則緩緩的說:「那個黑暗裡的形狀說不定並不壞,說不定它其實是好的。只是我們看不見它。」他開始感到好奇,黑暗中的那一個,是什麼形狀。
三人便各自安靜了下來,各自閉上了眼睛,各自想像一種形狀。
我們相信,三人所能想像的形狀,必定彼此都不同。😌
***
📝故事最後,若問小小孩們:
你覺得那是什麼形狀?一定會得到一堆關於形狀的名詞,因為他們會很努力說出所有認識的形狀。
若問他們:為什麼圓形和三角形要尖叫奔跑?他們會做出害怕的表情,然後跟著尖叫奔跑。😂😂
而在這堂課裡,面對的是一群青少年,這個故事是一個開場,用來為他們描述面對未知與未來時,可能出現的幾種姿態。
正方形遵守規則,對於無須面對黑暗感到慶幸,並更加確信自己的作法是對的;三角形在未實際經歷黑暗之前,看似毫無懼怕,但最後好像在告訴自己,不要輕易走進黑暗之中;圓形在這之前,知道不要靠近黑暗,但在為了朋友經歷這一遭後,黑暗似乎使他得以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過去所經歷的畫面。
📝每個人都因為黑暗與未知,經歷了或多或少的改變。
而改變所帶來的收穫,也因人而異,有了各種姿態。
或許你期望一生都在舒適安全領域,遠離所有受傷的風險;或許你曾經天不怕地不怕,但後來深刻明白現世安穩的可貴;也或許充滿黑暗的生命經歷,終究使你擁有了格外的智慧,明白禍福都是有益的。
***
這個故事對應在青少年的成長課題上,也許就是「追求未來夢想」、「如何面對未來」這類老掉牙的話題。但因為透過故事中的具體形象與畫面,許多抽象概念也變得較為清晰,也不再像是陳腔濫調。
順著故事之中,三種形狀的三種姿態,接著為孩子們導讀《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三個幫助少年啟動天命與尋夢之旅的人物,也較能引起共鳴。而這部小說,正是長久以來,被視為青年尋夢的最好詮釋之作。
***
從未知,談論到未來夢想,感覺無比抽象。
但是說故事,真的是很好用的方法和工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