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走進布農的山 (作者:郭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謝謝小黑的禮物,居隔期間的精神食糧非它莫屬。
我始終認為登山最終會學到溫柔處世。不必刻意趕路,別讓自己陷入過度緊繃、滿身是汗,避免過於急躁,放開內心的糾結,坦然遊蕩於森林之間。......我在行走的過程中,不停思考如何和自己的身體溝通,也跟山溝通。 --- p.171
明天就要出關了(淚),幸好不是在居隔的第一天收到這本書,不然我大概要忍受連續六天的想衝出門直奔森林之苦。
詹偉雄在推薦序當中說了這麼一段話 “出書不容易,因為現代生活非常剛性,個人有太多的義務,大大小小的慾望,沒有足夠的餘地來好好鋪陳一塊星空(也或者,不足以有時間來累積一點才華)” 是啊,繁忙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來回穿梭,滿到眼前的各種網路訊息,甚至從生理到心理的各種感官慾望也不停地向你揮手,多少人在生活中能真正撥出一點時間好好的讀一本書? 感謝強迫中獎的確診居隔,讓我有機會在這一兩天靜靜的將郭熊的這本《 走進布農的山》讀完。
閱讀的過程,可以感受到郭熊對山林的熱愛,以及感受到那份融合了探險家與博物學家的冒險浪漫情懷,是如何地將他一次又次地的推入山林。書中他細數著山林中的各種動物、植物,有百分之八十都是我從未見過、又或是見過但根本不知道名稱的,儘管如此,跟著他的文字遊走在日八通關越嶺道、清八通關越嶺道,以及有熊的大分國,卻彷彿能感受到山林的氣味和景緻。
然而,我最喜歡的其實是他敘說著走入山林後,與布農族大哥學習山林知識的對話與觀察。藉由他的書寫傳遞,我也領會著布農族人的文化與對祖靈、對山林的濃厚情感及歷史傳承,藉由郭熊的眼睛,我看見他眼中的布農的山。也想起自己曾經在造訪高山森林基地時,跟著海岸布農的小馬哥及一群夥伴,一起走在屬於海岸布農的傳統領域土地上的身體記憶。
特別喜歡在第九章 〈溫柔流動的營火〉中,郭熊敘說著他與部落大哥多次同行山中的過程,如何慢慢學會生火的技巧與智慧。他說,「生火是與山林最溫柔的對話。不疾不徐,才能把火生起來。」 從行走山林之際即展開的樹木觀察,到準備枝柴,保存火苗,到生火階段的觀察火與空氣、聆聽火的聲音,以及找到最適宜的平衡,在在都是經驗的累積與體悟。我實在好喜歡這樣的身體學習,也忍不住好希望現在的自己,就躺在星光下,一旁伴著劈啪作響的溫暖營火,聽著一個又一個的布農故事。
最後一張,第十二章的〈祖靈的禮物〉也是我好喜歡的一個篇章,描述著獵人在狩獵行動中所展現出對大自然的尊敬與感恩,狩獵並非兇殘,而是一種在獵人和獵物之間獨特的生命交會經驗,傳遞出的,是一種對生命移轉的尊重與感謝。後續的取食與分享,也是一門功課,獵人在狩獵之後的肢解獵物和保存,將好的部位贈予分享,在在都傳遞著許多珍貴的原民文化與精神。
後記那篇發自山林的情書,是郭熊寫給愛人的,但我同時也感覺到,那是一封給山林的情書。
人能有多少一輩子,能夠在活著的時候,用盡全身的熱情與浪漫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人事物上,或許就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吧!



































































































































































































































































































































































































































這裡記錄了我的Omicron確診心路歷程,包含:我是怎麼確診的? 確診後我做了哪些事情幫助自己快快好起來? 確診期間我所反思與觀察的,關於自己與身體、身體與食物、自己與他人連結關係、以及其他反思雜感,也歡迎你的閱讀之後,拿走能夠幫助你的,或許是一個哈哈大笑,也或許是一點共鳴感觸,並與我分享你所思所感的任何小小發現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感謝身體帶領我所經歷的一切,感謝我有很努力的讓自己好起來。
在知道自己確診的那一刻,最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 “沒關係,我們都在往確診的路上前進,你只是比較早一點而已”
感謝身體帶領我所經歷的一切,感謝我有很努力的讓自己好起來。
在知道自己確診的那一刻,最安慰人的一句話就是... “沒關係,我們都在往確診的路上前進,你只是比較早一點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我離家的文章,充滿了冒險,探索,以及勇敢的故事,描述了我的在山洞的生活以及有趣的經歷。
Thumbnail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倘使你沒有一座農場,那麼你將面臨兩個精神上的危險:其一是,以為早餐來自雜貨店;其二是,以為暖氣來自暖氣爐。」 -------------------------- <沙郡年紀>是我上班之後最喜歡的一本書,如果都市人太少接觸大自然會像太陽曬不夠一樣缺乏某種維生素,本書或許能作為營養品代打一下。
Thumbnail
氣溫明顯隨著陽光折射驟降,走下碎石坡時,能清晰看見底下山嵐氤氳。我們倒是沒有太過驚慌,畢竟山裡午後起霧很正常。在3K點先行一步的阿聖估計已拉開一公里左右,我和嶸恩則陪著南昶徐徐下行。 相較上山的艱辛,下山只要抓牢結繩便能迅速垂降,雖然南昶的精神不差,但仍邁不開步伐,以當前的速率保守估算也要六點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在忙碌的學業與工作中,我如何透過與大自然互動,特別是與馬匹互動,來調適壓力,尋求身心平衡的故事。自己在不同階段都有與馬匹互動的經驗,透過這樣的互動來克服困難,找回自己。文章充滿溫暖與感動,富有分享與陪伴的意味。
Thumbnail
登山旅程不僅僅是攀登高峰,更是一趟穿越風景和自我的旅程。這次因為一本書,我踏進了日本的山林,除了感受秋季的美景,更感受到登山的過程充滿挑戰和成長,山林總隱藏著許多我們未曾意會的秘密,只要仔細感受每次呼吸,就能觸碰到山林中有趣的訊息。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Thumbnail
作者講述了自己過年和朋友一起爬山的經歷。在旅程中,作者感受到了一路上的守護和引導,並透過這個過程看到了自己。作者分享了攀山時的困難和趣事,並在結尾分享了這趟旅程給予她的啟發。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我離家的文章,充滿了冒險,探索,以及勇敢的故事,描述了我的在山洞的生活以及有趣的經歷。
Thumbnail
毫無疑問,林敬峰是具有文筆實力的作者,藉由他可說是不學無術的涉獵,讀者也將在這本作品中,看到另一種異樣卻又迷人的自然領域文學。
「倘使你沒有一座農場,那麼你將面臨兩個精神上的危險:其一是,以為早餐來自雜貨店;其二是,以為暖氣來自暖氣爐。」 -------------------------- <沙郡年紀>是我上班之後最喜歡的一本書,如果都市人太少接觸大自然會像太陽曬不夠一樣缺乏某種維生素,本書或許能作為營養品代打一下。
Thumbnail
氣溫明顯隨著陽光折射驟降,走下碎石坡時,能清晰看見底下山嵐氤氳。我們倒是沒有太過驚慌,畢竟山裡午後起霧很正常。在3K點先行一步的阿聖估計已拉開一公里左右,我和嶸恩則陪著南昶徐徐下行。 相較上山的艱辛,下山只要抓牢結繩便能迅速垂降,雖然南昶的精神不差,但仍邁不開步伐,以當前的速率保守估算也要六點
Thumbnail
山上的生活會偷走任何事物。 你真美好,請你駐留。
Thumbnail
在忙碌的學業與工作中,我如何透過與大自然互動,特別是與馬匹互動,來調適壓力,尋求身心平衡的故事。自己在不同階段都有與馬匹互動的經驗,透過這樣的互動來克服困難,找回自己。文章充滿溫暖與感動,富有分享與陪伴的意味。
Thumbnail
登山旅程不僅僅是攀登高峰,更是一趟穿越風景和自我的旅程。這次因為一本書,我踏進了日本的山林,除了感受秋季的美景,更感受到登山的過程充滿挑戰和成長,山林總隱藏著許多我們未曾意會的秘密,只要仔細感受每次呼吸,就能觸碰到山林中有趣的訊息。
Thumbnail
「長時間住在山上是什麼樣的感覺?」朋友問。我也說不上來,但似乎又不能以一言難盡隨意帶過,大概是個人修行般的斷捨離狀態吧…
Thumbnail
作者講述了自己過年和朋友一起爬山的經歷。在旅程中,作者感受到了一路上的守護和引導,並透過這個過程看到了自己。作者分享了攀山時的困難和趣事,並在結尾分享了這趟旅程給予她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