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life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聽過Vanlife這個詞嗎?這是一種生活方式,Van是指廂型車,life是生活,也就是以車為家,是旅行也是生活的一種生活模式。這種生活模式不算新,早在14世紀的時候,歐洲就出現過以廂型車為家的生活模式。
疫情肆虐全世界,發現國外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甚至是中老年人都開始以車為家,去到人煙稀少的地方邊旅行邊生活,像是有點自我放逐的感覺,但是他們也不是全然沒有工作,能負擔這樣的生活的人,大部分都是數位遊牧,只要有電腦跟網路,到哪裡都是車裡辦公,打開車門就是旅行!
很可惜的是台灣國土面積不大,我們認真一點開車中途不停歇應該10多個小時就能環島了,所以這樣的Vanlife在台灣實現度不高。在台灣頂多是露營而已。
在了解Vanlife的過程中,發現這些過著遊牧生活的年輕人們,他們都有一個類似的想法,那就是想趁著年輕有體力的時候,先去看看這個廣大的世界,等到過幾年可能35歲以後才會開始考慮孕育下一代,去過有孩子的生活。在35歲以前可以先結婚,跟著伴侶一起去旅行過幾年2人生活,也可以在旅程中互相磨合,看看對方是否能一起走過下半輩子。個人有點好奇想知道,這樣子的夫妻離婚率不知道高不高?
轉過頭來看在華人的觀念裡,我們從小就被灌輸年輕的時候就是要努力工作賺錢存錢,然後趁年輕能生小孩就趕快生,因為帶小孩也需要體力,然後買車買房養小孩這樣才算是個圓滿的人生。
但這樣的「圓滿人生」等小孩長大了才發現自己汲汲營營的生活,人生卻過去一大半了,這時候才開始考慮回自己本身,開始想著退休後要去哪裡要做什麼事等等。但卻很多的人都因為年輕時的拼命,身體已經留下了很多病痛,想要像年輕人一樣跑跳已經變得很困難,然後回顧過去拼了一輩子值了嗎?
我相信國外這樣子的Vanlife型態,看在華人家長眼裡應該是百般個不贊同,會覺得他們在浪費時間,但排除文化觀點的差異,你是否會覺得他們敢跳脫舒適圈去挑戰自我是值得鼓勵的事呢?試想一下,開著一輛車去到荒涼之地,若是路上遇到一些突發狀況,你就只有你自己可以救自己,而且是攸關生命安全的考驗,有多少人有這樣的勇氣?我想這樣的生活可以在無形中培養出很強大的應對能力,往後越遇挫折就可以越處變不驚,如果是我,我想我會願意去挑戰這樣子的生活。
我們其實都被困在從小被灌輸的觀念「要念書才有好前途」、「誰誰誰的小孩成績多好你怎麼都考不好,老是被比較」的框框裡,要等到上了大學突然有覺醒的人,可能才能看見原來自己一直活在框框裡,然後開始尋找自己想要的未來。如果我們能在很年輕的時候去看見世界之大,是不是就不容易被傳統觀念束縛,勇敢追求自己所想,為自己想要的人生負責?即使無法賺大錢,至少過的是自己的想要,而不是被應該要。
Vanlife在我心中代表的是一種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謝謝那些分享這樣的生活方式的人們,讓我們知道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代表著一種人生方式,很希望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認為的圓滿人生,無關他人的。

喜歡我的文章嗎?喜歡的話歡迎追蹤、給愛心、給讚與分享!除此之外你還可以贊助支持,你的慷慨可以累積福氣喔!讓我們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溫暖與美好吧!では、我們下次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生活看似一層不變,但其實可以很多變。來聊聊職場三兩事或是生活觀察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天的你過的好嗎?今天的你有笑過嗎? 疫情當前,好多人的生活都受到疫情波及,就連我的家人也無可避免的確診了,在看到家人確診的訊息及在照顧家人的時候,說身心不累是騙人的,因為你自己無法判斷這場傳染病,在自己的家裡面存在多少病毒,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安心生活。
我想寫作是一場對話,自己與自己的,自己與他人的。 寫作之於我的意義是重新整理自己、與自己對話、療癒自己的一個過程。 有的人喜歡聊天,喜歡透過說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心情。而寫作於我而言就是這樣子的作用,透過寫作我可以重新組織自己的想法,然後重新發現原來自己是這樣子想事情的,覺得很有趣也很喜歡。
你覺得一個人是孤單的嗎? 最近這幾天都睡得不太好,情緒有點低落跟焦慮,可能就是國師唐老師說的「火海合相」的星象影響吧(笑),因為這樣所以我決定讓自己想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一個人的那些事! 說著說著,開始期待自己下一次的一個人旅行了~
人生起起伏伏高潮迭起,沒有人可以永遠活在高潮或低潮裡,這應該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吧! 每天社交網站、網路媒體等,可能你會看到很多要我們「正向思考」、「樂觀」、「加油」等等一碗又一碗的心靈雞湯強灌你喝下去。你可能也會不想變成「跟大家不一樣的人」,所以你自己也會逼自己要正向思考。
透過這些表現就可以想像這家公司的經營有很大的問題。當然我們都可以理解疫情衝擊下觀光產業蕭條支撐困難,但先撇開船上通訊設備故障(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壞的),就先單看船長不看天氣就出發這一點,真的是讓家屬們無法接受,真的是太輕忽生命的重量了!
星期一了,又是一週的開始,過去的週末假期是否有真正休息好了呢? 無論是哪一種模式,都難免有覺得心累的地方,在每天跟陀螺一樣轉著的生活中,你是不是好久沒有關心過自己,問一句你好嗎? 星期一我們不要Blue,聽聽音樂或是利用午休時間出去換個空氣,給自己一個轉換心情的機會。
今天的你過的好嗎?今天的你有笑過嗎? 疫情當前,好多人的生活都受到疫情波及,就連我的家人也無可避免的確診了,在看到家人確診的訊息及在照顧家人的時候,說身心不累是騙人的,因為你自己無法判斷這場傳染病,在自己的家裡面存在多少病毒,要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安心生活。
我想寫作是一場對話,自己與自己的,自己與他人的。 寫作之於我的意義是重新整理自己、與自己對話、療癒自己的一個過程。 有的人喜歡聊天,喜歡透過說話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心情。而寫作於我而言就是這樣子的作用,透過寫作我可以重新組織自己的想法,然後重新發現原來自己是這樣子想事情的,覺得很有趣也很喜歡。
你覺得一個人是孤單的嗎? 最近這幾天都睡得不太好,情緒有點低落跟焦慮,可能就是國師唐老師說的「火海合相」的星象影響吧(笑),因為這樣所以我決定讓自己想一些有趣的事情,例如一個人的那些事! 說著說著,開始期待自己下一次的一個人旅行了~
人生起起伏伏高潮迭起,沒有人可以永遠活在高潮或低潮裡,這應該就是人生有趣的地方吧! 每天社交網站、網路媒體等,可能你會看到很多要我們「正向思考」、「樂觀」、「加油」等等一碗又一碗的心靈雞湯強灌你喝下去。你可能也會不想變成「跟大家不一樣的人」,所以你自己也會逼自己要正向思考。
透過這些表現就可以想像這家公司的經營有很大的問題。當然我們都可以理解疫情衝擊下觀光產業蕭條支撐困難,但先撇開船上通訊設備故障(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壞的),就先單看船長不看天氣就出發這一點,真的是讓家屬們無法接受,真的是太輕忽生命的重量了!
星期一了,又是一週的開始,過去的週末假期是否有真正休息好了呢? 無論是哪一種模式,都難免有覺得心累的地方,在每天跟陀螺一樣轉著的生活中,你是不是好久沒有關心過自己,問一句你好嗎? 星期一我們不要Blue,聽聽音樂或是利用午休時間出去換個空氣,給自己一個轉換心情的機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選擇不同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當年,(2020.12),我開始了我的車宿生活,家人、朋友沒有一個人贊同,全力勸阻,但我沒有退縮。因為,我想在我的第三人生(亦即退休人生)踏遍台灣每一個鄉鎮,我想在海邊吹著海風看日出、日落,抬頭看ㄧ閃一閃的星星,在瀑布下戲水,而不是睡在飯店的冷氣房中看電視。
Thumbnail
大人學的Bryent曾經說過,跟著社會的腳步求職就像跟團,自己找興趣就像自由行,對於我這個剛離開公職這個大旅行團的我原本只知道跟團,但這個比喻在我這次的日本之行似乎慢慢思考到這個比喻越來越有味道:
Thumbnail
一首詩意的生活之旅的寫照,描述成年人為工作而北漂的遷徙。描繪了成年人居住在擁擠狹小的公寓中,象徵著他們的暫時性生活方式。同時也描述了孩子乘著小筏漂浮遠去,代表著他們自己的人生旅程。以逼真的天空照風格呈現,色彩豐富而細緻。氛圍哀傷沉思,具有夢幻和超凡的特質。
Thumbnail
沒有料想這麼快在這個年紀,人生開的第一台賓士就是露營車,進入右駕世界,體驗游牧人生,感受圓環的魅力,一賞公路旅遊的風景,是踏出台灣才能閱歷之境。我想人生的美好之一是與摯友享受這趟旅程,看看這個美麗世界,義無反顧。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Thumbnail
不同時代的時空環境與社會背景,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獨有故事。就像80年代後半成立的「華麗計程車行」,十分接地氣的日常生活,義不容辭照顧車行司機的大小事;而跑遍大街小巷、來來去去的運匠,送往迎來載著形形色色的客人,也有自身背負家計的甘苦。這些故事就從車行老闆大兒子的視角,道出千禧年前後的家族故事。
自從識覺中樞中風受損以後,看東西都好像霧裡看花,所以就不敢開車或騎車了!我相信我應該是還可以的,但是不能拿路人做賭注吧?一開始,都是麻煩家人載我,但是麻煩別人多了,總是會招人嫌,那怕是家人?或許有上億的活期存款,會有不一樣的對待,可惜我沒有。而重點是我從小的習慣就是走到那裡,看到那裡,沒有目標也是件
Thumbnail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活明白, 特別是許多發達國家, 工作半年,玩半年, 車子能開就可, 房子租或買都無所謂, 特別是疫情過後, 覺得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不是給貸款做牛做馬. 也不是給老闆賣命, 更不是來受罪受累的. 大家開始意識到享受生活的重要, 感受人生, 為自己而活才對.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選擇不同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當年,(2020.12),我開始了我的車宿生活,家人、朋友沒有一個人贊同,全力勸阻,但我沒有退縮。因為,我想在我的第三人生(亦即退休人生)踏遍台灣每一個鄉鎮,我想在海邊吹著海風看日出、日落,抬頭看ㄧ閃一閃的星星,在瀑布下戲水,而不是睡在飯店的冷氣房中看電視。
Thumbnail
大人學的Bryent曾經說過,跟著社會的腳步求職就像跟團,自己找興趣就像自由行,對於我這個剛離開公職這個大旅行團的我原本只知道跟團,但這個比喻在我這次的日本之行似乎慢慢思考到這個比喻越來越有味道:
Thumbnail
一首詩意的生活之旅的寫照,描述成年人為工作而北漂的遷徙。描繪了成年人居住在擁擠狹小的公寓中,象徵著他們的暫時性生活方式。同時也描述了孩子乘著小筏漂浮遠去,代表著他們自己的人生旅程。以逼真的天空照風格呈現,色彩豐富而細緻。氛圍哀傷沉思,具有夢幻和超凡的特質。
Thumbnail
沒有料想這麼快在這個年紀,人生開的第一台賓士就是露營車,進入右駕世界,體驗游牧人生,感受圓環的魅力,一賞公路旅遊的風景,是踏出台灣才能閱歷之境。我想人生的美好之一是與摯友享受這趟旅程,看看這個美麗世界,義無反顧。
Thumbnail
騎單車通勤的可能性。瞭解哪些人適合單車通勤,以及如何開始,包括裝備準備、路線規劃及好處。
Thumbnail
在一次家庭聚餐酒足飯飽之際,我的鄰居 S 提起他在台灣的童年過往,談到他爸爸每年夏天都要騎摩托車帶著他,父子兩人環島流浪一個月,帶著極為簡單的衣物(就是多帶一套衣物換洗),風吹日曬雨淋呼嘯在環島的馬路上(完全是字面上的意思,非形容詞),暢快地不得了。 我問他:「這樣的旅程需要做什麼準備? 」「準備
Thumbnail
不同時代的時空環境與社會背景,每個家庭都有屬於自己的獨有故事。就像80年代後半成立的「華麗計程車行」,十分接地氣的日常生活,義不容辭照顧車行司機的大小事;而跑遍大街小巷、來來去去的運匠,送往迎來載著形形色色的客人,也有自身背負家計的甘苦。這些故事就從車行老闆大兒子的視角,道出千禧年前後的家族故事。
自從識覺中樞中風受損以後,看東西都好像霧裡看花,所以就不敢開車或騎車了!我相信我應該是還可以的,但是不能拿路人做賭注吧?一開始,都是麻煩家人載我,但是麻煩別人多了,總是會招人嫌,那怕是家人?或許有上億的活期存款,會有不一樣的對待,可惜我沒有。而重點是我從小的習慣就是走到那裡,看到那裡,沒有目標也是件
Thumbnail
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活明白, 特別是許多發達國家, 工作半年,玩半年, 車子能開就可, 房子租或買都無所謂, 特別是疫情過後, 覺得人生短短幾十年, 可不是給貸款做牛做馬. 也不是給老闆賣命, 更不是來受罪受累的. 大家開始意識到享受生活的重要, 感受人生, 為自己而活才對.
自從辦了TPASS之後,我就嘗試的改變原先生活的方式,出門就搭輕軌、捷運、公車或台鐵,沒有公共運輸的地方,就租騎腳踏車,突然覺得在高雄的生活方式,與台北越來越像,不管使用任何一種交通工具,總是要走很長很遠的路,一個城市的發展,最終是想走向減碳環保的模式,但是這樣子的生活方式,需要消耗非常多的時間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