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小叮嚀:人是個有靈性的medium,會受媒體media影響
社科小常識:機械鐘廣泛使用後,人們講求省時,於是流行乾壁畫(fresco-secco),讓米開朗基羅(Michaelangelo)差點失業
應用小撇步:習慣的力量,就是時間的槓桿效應
機械鐘與慾望
(續上一篇)回到莎劇《皆大歡喜》的名句:「從一小時到下一小時,我們長大成熟;然後從一小時到下一小時,我們年老凋落。」這句對白的上文是:「現在十點鐘。我們就是這樣得知世界怎樣運作的:一小時之前是九點,一小時後將會是十一點。」這套喜劇於十六世紀末寫成,其中對白的時間觀念很明顯受機械鐘的發明影響。在機械鐘發明之前,hour是指特定禱告時間,而不是指九點、十點、十一點的順序。機械鐘的發明除了把時間觀念變得世俗、具象、劃一,並且造就莎劇的經典對白之外,更具體改變了人類的慾望、喜好、習慣。
人們不再渴望神
首先討論人慾望的改變。時間作為可計算的劃一單位,被類比為貨幣一般供人使用的資源。時間不再是恩賜、神同在的每個當下,而是可以用來分配、節省、善用卻又是永遠不夠多的資源。守時不再是為了「攻克己身」、定時親近神,而是為了讓經濟活動更有效率。機械鐘減低人們對神的渴望,助長他麼對世俗事務、商業成就的渴望。
米開朗基羅(Michaelangelo)失業!
第二,人們為了節省時間、在同一段時間之內做更多的事,藝術品味也因此改變。濕壁畫(fresco)是一種在濕潤石膏層塗上顏料的技術,為了趁著石膏風乾前完成一個塗層,畫家每次只能專注在壁畫的一個小範圍作畫。濕壁畫有很長時間一直是歐洲繪畫藝術的主流,也是大雅之堂的藝術品。它的好處是顏料與石膏層融為一體,成為牆壁的一部分,不容易剝落褪色;而壞處就是製作時間漫長,學徒跟師父學畫的過程更曠日持久。在機械鐘廣泛使用之後,人們講求省時和效率,於是就流行用有機物、油性顏料創作乾壁畫(fresco-secco),並漸漸取代濕壁畫。乾壁畫的優點是學畫所需的日子、繪畫時間都比較短,藝術新手能夠在更短時間之內掌握技術,在有限的工作時間產出更多的畫作,有利維持生計;而乾壁畫的壞處是禁不起風霜,顏色和質感容易消磨掉。文藝復興時代藝術大師米開朗基羅堅持要畫濕壁畫,更笑稱:「乾壁畫的油性顏料是女孩子的玩兒。」可是,大師的堅持也不能力挽狂瀾,敵不過審美潮流的更替。
成為馬克思的同黨
第三,機械鐘改變了人們的工作模式和生活習慣。紡織業工人的工時原本是用天來作單位的,但是一天之內究竟要工作多久可不是固定的。歷史文獻顯示,十四世紀法國的紡織工作坊,開始用小時來算工時,並且會打鐘報時,讓工人方便計算自己當天的工作時數。不久之後,英國的大學生開始依照時間表上課,夏天時早上五點上第一課,冬天則早上七點開始上課,校園餐廳會等到第一堂課結束後的十點,才會開始提供早餐。
令巴菲特吃驚的槓桿效應
今天偶爾看到牆壁上的時鐘,或者是之前提到唐鳳所推介的番茄鐘,我們可能會沒有太大感覺。但回顧歷史,不難發現「媒體即信息」的威力,一樣小小發明,就像阿基米德口中的一個支點、一支槓桿,帶來無窮的力量和移動幅度,改變整個世界。這些改變是發明者和用家所始料不及的。下回我會分享IG等社群媒體怎樣改變我們,並消磨我們的自由。
**KK傳道貼地聖經錄音室**(粵語)Podcast已經上架,收聽可以到以下連結~
Google Podcast版(直接google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