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書寫作為自造的方式

以書寫作為自造的方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生命中有沒有哪一件事,始終令你心醉?

對我而言,文字是其一。從國小作業的照樣造句、國中的無名小站,高中至大學時期各式各樣的社群平台,再是私下一本又一本,讀者從來都只有自己的筆記本,甚至在辦公日無可宣洩的時候,也忍不住用公司帳號一字一字打下寄給私人帳號Email。不知所謂的沒停止過書寫,從書寫出發,不確定目的,但就莫名這樣寫到現在了。

當我們生在世上,即開始學著說話寫字,於是當我們為了語言文字著迷、為了詩著迷,我們同時也是癡迷於生活、癡迷於生命的種種,因為書寫是摸索與定義自己最直截的方法之一,當我們開口我們就在創造,拾起筆隨手紀錄也是創造。


後來認識了所謂Maker和自造,便也無可避免的深深著迷,因為Maker是拿起工具,倚靠雙手改變未來的人,而寫字的人也是透由內在動力驅使,試著從一無創作出所有,拿生命經驗和文字加以雜揉,將之注入自身或更多人的心靈裡面,這就是廣義的自造。

自造其實不專指某一種具體的行為,它可以利用雷射切割機、3D列印機進行,可以是木工車床、金工琺瑯的創作,也可以是一段舞踏、一道菜、一幀相片或者一首詩,更可以是與眾不同的、看待生活的方式。

《創客精神》書中提及:「令我們著迷的事物,能幫助我們覺察自己是誰、想成為怎樣的人,但也會暴露我們的真面目,我們的怪異和不安、無知及不足。」


令我著迷的是各個層面的自造,而自造的每一步都是在開展一種可能性,認識了自造之後,學會了雷射切割和極基礎的3D列印概念,接觸了來不及學會的木工,創作了幾次的金工琺瑯......有時候想,這些學會的、令我著迷的事,以後再也沒辦法繼續下去了怎麼辦?

更何況我是個命定論的小廢物信徒,相信人生不過是外星人的一場遊戲罷了,不過偶爾還是想積極樂觀一次,用書寫的能力,把自造技術或在自造場域上學到的種種,並以書寫作為自造的方式,創作一種看待生活的新方式,用我愛的方式創造我愛的。

avatar-img
Yihan的沙龍
49會員
111內容數
名字念起來是易寒,唱起來像遺憾。 於是就這樣其實符名的活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Yi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但是這邊不打算談論我的#me too經驗,相反的,想逆風的討論關於「#you too」,當我們開始獵巫般的,搜尋外流社群中是否有熟識的男性友人;當我們群起攻擊「性攻擊者」,並單純的冠以共犯結構這個太空泛的依據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如何把這條路走得更謹慎,以致於能夠更遠一點?
那天老師教我們新習慣的建立,要從原本習慣+提示物+新習慣,並讓提示物顯而易見。例如每次寫字或創作,我就會看見我的小小人生地標,並提醒自己要聚焦當下,練習樂觀自信,感受快樂。說來消極,我的新習慣不是想成就什麼,只是希望自己能不再輕易深陷悲傷,但我相信因為快樂,我能走得更遠。
雖然以嚴謹的心態看待這樣的議題,卻不輕易認為這是種「病」,很多時候只是人生路途上或有磕磕絆絆、或有塵土濛濛,於是越走越遲疑,總懷疑是不是在哪裡遺落了什麼,以至於步步都深陷,且再看不見明媚風光。這時候若有個專業力量,引領你回溯、爬梳,並適時提供力量,也未嘗不是件壞事!
但是這邊不打算談論我的#me too經驗,相反的,想逆風的討論關於「#you too」,當我們開始獵巫般的,搜尋外流社群中是否有熟識的男性友人;當我們群起攻擊「性攻擊者」,並單純的冠以共犯結構這個太空泛的依據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重新思考,如何把這條路走得更謹慎,以致於能夠更遠一點?
那天老師教我們新習慣的建立,要從原本習慣+提示物+新習慣,並讓提示物顯而易見。例如每次寫字或創作,我就會看見我的小小人生地標,並提醒自己要聚焦當下,練習樂觀自信,感受快樂。說來消極,我的新習慣不是想成就什麼,只是希望自己能不再輕易深陷悲傷,但我相信因為快樂,我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