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0|閱讀時間 ‧ 約 10 分鐘

【南北之世-北鎮起風波】

北鎮是什麼?
台灣最北的淡水小鎮?
抱歉,現在的舞台是中國,時間為南北朝。
鎮,是鎮守的意思。
作為地方單位,指得就是駐軍維持治安的地方。
比方這段。
「以豫州刺史鎮許昌,秦州刺史鎮上邽,荊州刺史鎮豐陽。」
中國本土法令所及之處,兩漢以來為郡縣制。也就是州轄郡,郡轄縣……層層往下。
西晉時,原則上就是一州一鎮。天下一統嘛,一州一鎮都客氣了,秦始皇根本不設州兵呢。所以秦末內亂聲勢才那麼洶湧。
那同樣在中國境內,有一些地方,屬於「民族自治區」,稱「部」。或大或小,不入郡縣管制,主要對中央政府納貢,政府負責協助維持治安。這些自治區中的「兵鎮」,就會比較設置得比較頻繁了。
兵鎮名義上的直屬老大,則是鎮軍將軍。
兩漢其實沒有這個官職,當時主要是「四鎮將軍」,鎮東南西北。進入孫曹劉爭霸期之後才誕生。
後來魏有陳群,吳有陸抗,蜀有宗預,都是鎮軍大將軍。
(趙雲曾經被「貶」為鎮軍將軍,顯示出鎮軍小於四鎮。)
鎮軍大將軍的出現,也象徵著中國的混亂,以及對於邊疆民族的「合作」提高。
隨著永嘉之亂發生,所謂「入侵」中原的五胡,基本上就是這些部落自治區的民族,不算是外國人。
那他們在取得統治權漢化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以「兵鎮」或「典屬國」的概念來作為出發,思考漢人的政體。
如果對三國英雄而言,州牧郡守是最了不起的。那麼對於北朝鮮卑人來說,鎮大將就是相同的地位。
北魏一開始漢化還不是很完全,對於鎮大將非常禮遇,不但授予開府之責(三公等級),更和刺史一起領受假爵。
假爵的意思是,只有「你」可以享受爵位帶來的福利,不得世襲。
等到北魏孝文帝漢化,就重整了鎮將的權力與權利。把主要的治理權跟兵權,按照漢朝制度,轉回刺史的身上。
鎮將就是聽候命令,管管倉庫什麼的。
在《魏書.官氏志》中這一條小小的命令,昭示著軒然大波的到來。
有很多大學者對這邊做出更精細的研究,我就很簡單的說吧。
北魏立國數十年,鎮守邊疆,不管是作威作福還是勞心勞力的軍士們,突然什麼都沒有了。
薪水降級了主管換人了工作變得低三下四,福利沒有了退休金也沒有了,這豈止八百壯士要抗議?
但我們在北魏孝文帝主篇也說過,基本上,孝文帝的皇權是得到北方漢人世族大力支持的。
孝文帝所能夠調動的兵力,號稱百萬。所以當下敢於宣布這種「權與利轉移」的命令,實有所恃。
遺憾的是,孝文帝晚年(其實他很年輕),發生了外戚勢力大風吹事件。原本從他阿嬤馮太后開始,頂天令萬民的馮家,瞬間倒台。
而孝文帝死後,繼承帝位的世宗元恪(孝文帝改拓跋姓為元姓),更邀請了母族的高家親戚來一同執政。
北魏牢固又偉大的統治權,就這麼一點點開始崩裂了。
認真說起來,元恪是由北魏宗室親王扶上位的太子。當時正愁威信不立,南齊就來找碴了。
一番大戰之下,打得南齊換梁,表過不提。但扶太子上位,又親臨戰線破敵撫民的親王元勰,卻給鬥倒了?
所謂一山還有一山高,元勰才被逼退四個月,弄他的兄弟就被以謀反罪賜死。
世宗元恪有感於同宗不能信任,此後便只親信舅舅高肇。隨著政爭告一段落,旱災與飢荒襲擊了北魏。
原本北魏是有一套賑災機制,簡單說就是平時把糧食存放在一個特別的地方,荒年拿出來救援。
但很遺憾的是,沒有被啟動。
現象分析起來很複雜也很單純,說單純的結果就好:北魏的地方回報中央制度,出現了問題。
大家不願意把已經放進口袋裡的錢,再拿出來救濟難民。
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朝廷自己本身出了問題。
說白了,高肇弄權。
孝文帝過世那年,才開倉賑過呢。
於是,荊州北部,魯陽蠻造反。
隔年,梁州(西涼)氐族造反,荊州東部也有蠻族反。
一亂方平一亂又起,站穩腳跟的南梁蕭衍也沒在客氣,不時出兵襲擾。
雖然打仗還是贏多輸少,但北魏的局勢確實越來越艱辛,叛亂也從邊疆蠻人,流動往親王與境內佛教徒身上。
甚至連皇宮大殿的御史都要謀反。
政治破敗,不言而喻。
西元512年,元恪政府做了一個決策,讓北方飢民移居至六鎮。
六鎮,就是我們開頭所說的「北鎮」。
在北魏,這是一個專有名詞,但沒有詳細記錄是哪六鎮。從《魏書》可以看到,最早出自高宗時代,在前一任世祖拓跋燾時,只見四鎮。
為什麼呢?因為當時有兩鎮屬於匈奴胡夏:「沃野、統萬」。這兩個是在河套內的,早在西晉時就是有傳統價值的匈奴二鎮。
劉淵當年就是被派回去平服這二鎮。
其他四鎮是什麼?
有記錄的鎮名包括:「柔玄、武川、懷荒、活野、薄骨律、御夷、懷朔、安定、高平。」
由於有「六鎮、雲中、高平、雍、秦饑旱」的寫法,所以安定高平肯定不屬六鎮。
姑且參考首圖吧,位置不一定準確,但確實都是按照《魏書》邏輯來推演的。
六鎮,幾乎就是北魏的「北方長城」。已經是「軍事特別行政區」的程度。過去撫卹褒獎救助,給六鎮的力度都特別大。但今天開始要六鎮幫忙救人了。
或許我們也能看作,北魏的最後救難基金被啟動了。
要注意的是開頭提到:元恪的老爸,把六鎮軍士的權與利,移交給了州刺史。當時場子鎮得住,後面該給的補償也沒少,那十幾年大家也就湊合著過了。
結果現在湧入了大量難民。
隔年,六鎮來報,我們也吃不消了,請求支援。
「以六鎮大饑,開倉賑贍。」
這不沒事嗎?
很有事的,因為後面還寫了:「是春,民饑,餓死者數萬口。」
世宗元恪已經縮衣節食,減少官員俸祿,但饑荒只是越演越烈。
沙門造反也是一波又一波。
連在一起說就是希望大家知道,沙門就是當時北魏最有錢的團體。
他們在聚眾抵抗什麼?自然是超額徵收。
不要說佛門弟子不慈悲不救世。一個兩個被打死被入罪,白色恐怖我們也是略懂略懂。當時朝廷奏摺很多在講佛門有多敗壞啦,佛門救助機制如何被把持啦應該改善。
幾十個幾百個和尚,自己插個旗子號稱法王,求的是什麼?割地為王一統天下嗎?
不管誰黑誰白,有好和尚當然有壞和尚,有好官員自然也有壞官員。
總之,在此困局中,元恪駕崩了。子元詡繼位,胡太后立刻發動宗室清君側,誅高肇。
罪首已除,天下要正常了嗎?作夢。
沙門僧人繼續造反,這次肯定真的反。不是直接被抓,而是殺了縣令據城頑抗。而且討平之後,隔年又一批人打著同樣的旗號攻打城池。
皇太后只好仁政連發。
誰知道,北方大饑荒又來了。朝廷下令,歡迎北方貴族南遷洛陽。
想像一下,你是香港的大地主(好像很難,將就點吧)。
前幾年來了一大票祖國移民,導致香港經濟大幅波動。
你申請了祖國援助,努力重新整頓,他媽的全球疫情來了。
祖國表示,不然你們搬來北京搬來上海吧。
哈。
我相信有人會去,不見得是笨,人家可能早就已經投資祖國腳跟站穩了。同樣也有人會意識到,這個政府要把他們吃乾抹淨。
對政府來說,你們來到首都,必然要注入資金置產投資,那政府的財務困難就會緩解了。
同時,你們也將更好的被控制。
隔年,西元518年,地方叛亂再次如潮水般湧來。
就在這緊鑼密鼓的時刻,宦官與禁軍頭領把胡太后軟禁,親信的親王誅殺,重新奉九歲的元詡為正主,奪回政權。並且下達了重要的政令:收容柔然王阿那瑰。
這故事跟當年匈奴分裂,漢收其一為南匈奴有87%像。
剩下不像的13%就是,小元詡大發聖主之氣,要求柔然迎接阿那瑰回去當王。
阿那瑰才不敢回去咧。
那怎麼辦咧?最後給了阿那瑰士兵,讓他在北鎮招撫柔然人。
這以夷制夷,北魏基本國策。
好的,北鎮分餅吃的,又多了一個。
這個還是本來跟六鎮打生打死的呢。
阿那瑰需要的人力,資源,自然也是六鎮要出。
好吧,大家再忍一忍。
誰想到,過了三年,阿那瑰居然派兵回頭抄略北鎮,逃回了柔然。真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可周郎氣死了,十二歲的元詡沒氣死,立刻下令發十萬大軍追擊阿那瑰。
根本也追不到。
北鎮人的怒氣值,終於是點滿了。
先是懷荒鎮的居民,把鎮將了抓起來。接著沃野鎮的居民,更殺鎮將,聚眾造反,自立年號「真王」。
各鎮紛紛響應,連六鎮之外的也一起來了。
不管你是氐族羯族羌族,大家陸續起兵稱王,誓要再演一次「五胡亂魏」。就連徐州島夷宋王都出來了你瞧瞧。
有事沒事討北魏的南梁蕭衍也不會錯過這個良機,跟著上啊!
又是一個緊鑼密鼓的時刻,胡太后復出了。
這些趁著內亂搞事的人真的很寶。但胡太后大概真的有點本領吧?跟南梁的戰局開始逆轉,北魏更拉攏了柔然阿那瑰,回來攻打六鎮。
六鎮民剋六鎮將,六鎮將剋柔然人,柔然人剋六鎮民。
就像剪刀石頭布一樣,阿那瑰打得六鎮亂民找不著北。
不過這些亂民就是賊。沃野真王倒下了,柔玄真王又站起來。
結局會是如何呢?
結局已經出來了,一開始就出來了。
就是五胡亂魏。
皇帝跟太后還在那邊鬥爭,這時的北魏,就跟八王之亂的西晉沒兩樣。朝廷雖存,軍力尚在,但地方自治系統基本上全毀了。
群雄割據已經展開。
十年不止。
西元528年,十九歲的元詡突然駕崩。
胡太后選定了史上第一個女皇帝登基,朝廷軍決定反叛,還誅太后。
開啟北魏分裂的關鍵人物,就是這次帶兵的大都督。
爾朱榮。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