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6/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又做了 相同的夢

    試試用聽的看故事🎧
    可以舒緩平時壓力的閱讀法😊
    audiobook jp 網站 (提供試聽半個月服務)
    本文如下👇
    和自己再次溫柔相遇—《又做了,相同的夢》
    作者:住野夜
    「幸福不會自己走過來,所以要自己走過去。」
    「幸せは、歩いてこない。だから、歩いてゆくんだね。」
    「喵~喵~」
    女童奈乃花,和她的小同伴斷尾美女一起唱著歌,一起走進自己的夢裡。
    因為自認自己和周遭世界格格不入,常常躲到學校圖書館的小女孩奈乃花,在書本中尋找著自己的想像世界。
    她也去和自己談得來的同學荻原君,談論頑童歷險記。而在頂樓上遇見的高中生南姊,則和她談論小王子的故事。
    南姊喜歡小王子初遇狐狸的時刻。
    她則是喜歡小王子和玫瑰的互動。
    阿嬤最喜歡的是巴蛇吞象。
    就是這樣她們愛著心中的童話。從創作中獲得啟示。
    夢中所見到的阿嬤,曾經對奈乃花說,喜歡創作故事的人,是非常孤獨的人。
    比起繪畫能夠一眼了解繪師的情感,物語和童話的世界,是透過更直接的文字,表達出創作者豐富的內心世界。
    但這個內心世界,卻是藏在深處的孤獨所生成。透過對話而知,透過對話而生的世界。
    在話語中透露出晶瑩剔透卻孤寂的聲響。
    我很喜歡老婆婆給女孩看的繪畫,名字叫做「live me」,一開始奈乃花以為是「love」,但其實這邊可以想見是作者刻意安排的。
    兩者是十分近似的字,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字。
    另一個巧思是,馬蚤貨姊姊提到人生後順便帶到的一個字—緣。
    日本的緣分也是寫成緣,奈乃花運用她獨特的想像力提到,
    「緣這個字和綠這個漢字很像。生物死亡後回歸塵土,上面長出綠色的花草,其他生物靠吃花草為主,這不可思議的聯繫就叫做緣分吧。」
    加入這些想像力的詮釋,讓人生的詮釋變得更加豐富。
    在這個夢裡,充斥著許多幸福時光。還有得以彌補的過錯,讓內心所受的傷痛可以透過低落的淚水抵銷。
    她的夢滿溢自己的人生,滿溢自己的未來圖像。
    或是說,滿溢的是,還是女童的自己。
    她所曾祈求的美好。她的自我救贖。
    她所遇見的高中生南、馬蚤貨姐、阿嬤,都是夢境的對反。
    就像是可能成為現實的自己,跑進夢裡來,陪伴夢裡無依的弱小自我。
    那個不知道怎麼樣挽回的自己。
    作者的安排十分合情理,在夢中女童一一拜訪的人,都可能是她下半輩子的人生。她在未知的過程中,向內在自我傾訴著。
    在學校的人際關係、家人的感情等等,都在自己的夢中,得到答案。
    一個坐在公園的大人,對於小孩來說,是什麼樣子呢?
    還有被當成小偷的小孩,會被怎麼樣對待,會怎麼樣走出陰影。
    父母驟逝,如何在往後的歲月中不悔恨地活下去?
    應該怎麼面對眼前的世界?
    這些都是大人丟給小孩的無情選擇題,
    卻也是讓小孩逐漸成長的過程。
    「幸福是什麼?」
    這是她的導師仁美,拋給還是國小生的她,一個人生哲學問題。
    她在和自己相遇後,不斷拋擲出這樣的疑問。
    包括「人生像什麼?」,在和自己對話時,靈巧的她已經將人生帶入許多形狀和許多類比。
    「人生就像剉冰。喜歡的口味有很多,卻不能全部吃掉,會吃壞肚子的。」
    「人生就像是西瓜。」
    「大部分都可以咬著吃掉,但到了嘴裡,還是會留下沒有辦法大口吃下去的部分。」
    「人生就像冰淇淋一樣。」(出自美國《花生》連環漫畫)
    「非得學著舔不可...」
    人生這個口頭禪,每個人賦予的意義總是不同。
    「人生就像oooo一樣。」
    只有自己能尋覓自己的人生是像什麼樣子。
    因為最了解自己的人,還是自己而已。
    藉由自己的夢境,將那個即將犯錯的小女孩召回,用自己祈願的內心,讓小女孩再次審視人生的片段。
    一開始讀的時候,會以為是童話故事。作者運用幼童的視角和口吻表達,但其實這個物語想表達的事物,從女孩口中,更顯得生動,更加貼近人心。
    最後,馬蚤貨為夢裡提出的問題給出了一個解答:「幸福,就是可以真心為別人著想。」
    她給的答案,希望鼓舞奈乃花的內心,鼓勵她不需藉由讓自己變得更聰明,而不和他人建立關係,自此封閉自己的內心。
    作者安排十分巧妙,一方面是她做夢的自我,一方面是她現實中的自我,兩者敘述視角互相切磋,構築成奈乃花的個人世界。
    她的世界、她的人生、她的自我。
    都出現在物語當中。
    是她和自我在夢中的溫暖相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