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小譯者之眼】日韓翻譯書的出版觀察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嗨,我是小譯者。距離上次發文有一段時間,大家過得好嗎?越過一條又一條的死線,我成功活下來,可以繼續寫文章了。
這次要跟大家聊聊最近掀起潮流的韓國書籍市場,文章依然有部分取材自政大韓語翻譯工作坊,一方面是怕大家看到學校名稱就想打哈欠,另一方面不是單純分享演講內容而是加入我自己的對日韓翻譯書出版的淺見,所以捨棄原本演講的標題,自己重新擬了一個。有任何想法都歡迎討論,也歡迎不同語種的譯者交流喔。
政大韓語翻譯工作坊這期的最後一場演講的講者請來大田出版的總編輯莊培園小姐。編輯總是隱身在作品背後,所以這次我特地蒐集了一些關於總編輯的情報。說到大田出版,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高木直子的圖文書,大田在高木還沒大紅的時候就簽下合作,後來也引領圖文書的風潮。圖文書浪潮至今未散,背後的推手就是總編輯莊培園;除此之外,自1999年《寫給你的日記》的日記起,大田就陸續出版台灣作家鍾文音的作品超過二十年,她的編輯也是莊培園;近幾年書市上越來越多韓文翻譯書,而大田早在好幾年前就已經有出版韓文書的經驗了。其中,也少不了這位編輯的身影。

令人驚嘆的日韓應對差異

演講前段總編輯提到她在2014年的時候看中韓星蘇志燮的書,決定引進台灣。當時韓流剛開始崛起,台灣的韓文翻譯書也很零星。不過,既然決定要引進台灣,就要符合台灣人的閱讀習慣。總編輯認為這本書需要全部重新包裝,封面、標題之類的都要打掉重練。
總編輯回憶當初以為跟大明星合作應該會很難搞,結果沒想到對方的出版團隊回應很即時,也很尊重編輯專業的建議,幾乎讓他們的提議都通過,最後書也順利發行。我想他們應該合作很愉快,因為蘇志燮的作品在2015、2017年都陸續由大田出版繁中版本。
日本就完全相反。我在日商工作好幾年,最大的困擾就是日本公司的動作很慢。台灣客戶就像迅猛龍碰到雷龍一樣,步調完全搭不起來。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日本公司回覆需要二到三個以上的工作天,有時候你等半天,得到的回覆是:「社内で検討させてください。」直譯的話就是公司內部要再討論,但簡單來說就是我還沒想好答案,再給我一點時間的意思。不用想都知道,台灣客戶聽到這個答案會氣到跳起來。
這個現象也延伸到了出版業。一本書從審書、簽訂版權到發給譯者,短則三個月長則超過半年以上。這還不包含譯者交稿後的作業喔。我自己遇到最久的例子,差不多快要一年。久到我都快忘記有這件事,出版社才終於搞定版權。從這一點來看,我覺得韓國出版業的反應速度,跟台灣比較接近,也很懂得尊重同行。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73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小譯者的日常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6.9K會員
133內容數
成為自由譯者之後會怎麼樣? ──就等著下地獄啊!(笑歪) 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趕稿和趕稿之外的日常, 尋找同溫層一起取暖,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譯者的日常 的其他內容
從上個月開始,我就報名參加政大韓語翻譯工作坊。這個工作坊分別有三個大主題,四月是文學場,五月實務場,六月是學術與出版場。雖然我目前是日文譯者,不過韓文還算是略懂略懂,之後也有意接韓文的案子,所以政大的這個工作坊算是來得剛剛好。
譯者的社團常常會有人問問題,但關於接案的問題通常都含有酸味。有時候我看了都替對有時候我看了都替對方捏一把冷汗。大多數的起手式都是「能試的方法我都試過,但就是苦無機會」。可能有人覺得這哪裡酸?我個人是覺得本來就不是能試的方法都試過,就一定會有機會。再者,會這樣說的人通常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這句話的背後
文字工作者都是演技派 翻譯和演戲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是譯小說得入戲才能有手感,譬如中二的戲不能用文言文,歷史劇不能太白話,不然讀者很快就出戲了。我曾經譯過需要少女心噴發的書,但偏偏我是歐吉桑靈魂,所以要拿出洪荒之力來演。
農曆年前我就投入下一本書的翻譯工作,直到這幾天才有一點空閒可以寫文章。農曆年難免會有一些長輩提出一些陳年老問題,譬如說自己的小孩讀英文系、日文系或者某某語言科系,他要怎麼進翻譯這一行?
嗨,新年快樂。一年又過去了,除了緩步更新文章之外,我還活著。去年公布過一次生存報告,覺得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年末總結其實也是對自己很好的鞭策,今年就繼續延續這個好習慣。希望大家也可以跟著稍微回顧一下,畢竟鑑往知來,反省自己的過去,才能展望未來啊!
沒想到我又開啟了這個系列,真的很會給自己找麻煩呢!(苦笑)這次要反省的是《如何做好研究論文?成為知識生產者,從提問到輸出的18個步驟》這本書。我收到的原文是文庫本,包含參考書目在內厚達三百八十一頁,排版密密麻麻幾乎沒有一頁可以喘息,中文版也不遑多讓厚達三百六十一頁,但是版面大很多,讀起來比較不會老花
從上個月開始,我就報名參加政大韓語翻譯工作坊。這個工作坊分別有三個大主題,四月是文學場,五月實務場,六月是學術與出版場。雖然我目前是日文譯者,不過韓文還算是略懂略懂,之後也有意接韓文的案子,所以政大的這個工作坊算是來得剛剛好。
譯者的社團常常會有人問問題,但關於接案的問題通常都含有酸味。有時候我看了都替對有時候我看了都替對方捏一把冷汗。大多數的起手式都是「能試的方法我都試過,但就是苦無機會」。可能有人覺得這哪裡酸?我個人是覺得本來就不是能試的方法都試過,就一定會有機會。再者,會這樣說的人通常對自己有一定的自信,這句話的背後
文字工作者都是演技派 翻譯和演戲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是譯小說得入戲才能有手感,譬如中二的戲不能用文言文,歷史劇不能太白話,不然讀者很快就出戲了。我曾經譯過需要少女心噴發的書,但偏偏我是歐吉桑靈魂,所以要拿出洪荒之力來演。
農曆年前我就投入下一本書的翻譯工作,直到這幾天才有一點空閒可以寫文章。農曆年難免會有一些長輩提出一些陳年老問題,譬如說自己的小孩讀英文系、日文系或者某某語言科系,他要怎麼進翻譯這一行?
嗨,新年快樂。一年又過去了,除了緩步更新文章之外,我還活著。去年公布過一次生存報告,覺得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年末總結其實也是對自己很好的鞭策,今年就繼續延續這個好習慣。希望大家也可以跟著稍微回顧一下,畢竟鑑往知來,反省自己的過去,才能展望未來啊!
沒想到我又開啟了這個系列,真的很會給自己找麻煩呢!(苦笑)這次要反省的是《如何做好研究論文?成為知識生產者,從提問到輸出的18個步驟》這本書。我收到的原文是文庫本,包含參考書目在內厚達三百八十一頁,排版密密麻麻幾乎沒有一頁可以喘息,中文版也不遑多讓厚達三百六十一頁,但是版面大很多,讀起來比較不會老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前幾天正好通過畢業口試,從委員那裡收到十分正面的肯定,認為我的研究題目對出版業很有前瞻性,甚至是遠從台中來台南遊玩,順便跟我約晚餐的大學室友一起聽了我的報告後,也跟我分享這個題目的有趣及啟發性,還鼓勵我要將內容修訂更為完整,將來也許可以以此作為應徵出版業相關職缺。
今天,我在日本網站上,讀到長尾和宏(醫學博士.公益財団法人日本尊厳死協会副理事長),撰文追悼在日朝鮮作家梁石日(1936-2024)辭世的文章,我讀來深受感動。當下,我腦中浮出了一個念頭:我何不把這篇文章編譯分享出去,讓更多的讀者理解和認識到,一個置身日本的朝鮮作家在困頓與磨難的人生中,一面與命運搏
Thumbnail
本書深入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工作者的工作現場,在提問之間,看見韓國出版工作者有什麼獨特的工作心法、他們怎麼思考紙本書v.s.電子書、工作之餘如何舒壓、如何看待報表、還有最重要的,這些獨立出版人是否想一輩子做出版?……
日前,與師友三國大介討論了嚴肅的話題,GHQ佔領日本期間所封禁的圖書具體數量為何?如果能夠獲得這方面的資料,透過更完整有系統的閱讀,或許,我們就有憑據寫出一部具圖書通史的著作,為台灣讀者提供一種新穎的視角,進而了解那個時期作者的精神史,順便將同時代讀者的共鳴收納其中。   我的意思是,長年住在日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如果,有人問起一部以作者有過台灣南部(嘉義)的生活經驗、又不迎合政治正確、完全展現小說家真本領的現代日文長篇小說有什麼重要時,我認為它本身就帶有清醒而進取的問題意識,同時還隱含著某種熱切的期待。   真木由紹《台湾および落語の》(彩流社,2023)這部小說在我手上已經兩個星期了,不過,我因忙於各
在某書店看見張貴興的新書《野豬渡河》,先生隨手翻了,發現扉頁有作者簽名,他原本猜想該是印的吧?再找一本比對,字跡略有不同,看來的確是張貴興親自一本一本簽名,作家辛苦了。之前,我們也在另一家書店發現三本舒國治《宜蘭一瞥》,亦是作者簽名本。 大概是台灣出版社邀請作者簽一批書,想給支持的讀者一點驚喜。這
二月某日傍晚,台灣禁書研究者廖為民來電話,他下午一場演講已然結束,剛好順路過來與我茶敘,他要談談即將出版新書的考量。對於這種有意義的聚會,我通常都熱情接待的,只是,這次因時間的因素,我們並未如以往共進簡餐,到附近喝杯咖啡重振精神。晚間時分,他提著兩大袋沉甸甸的書籍走進店裡,一落座就說這是他剛從公館的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出發語言:韓文 目標語言:繁體中文 出發書籍: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韓文版本) 出發書籍作者:村上春樹 目的:練習韓文翻譯,練習用其他語言認識外文小說 動機:村上春樹的書迷,但該日文小說尚未在台灣進行翻譯及出版 目標:翻譯出順暢的中文文學小說,避免直譯、韓版漢字、日版漢字 備註:在不參考
Thumbnail
前幾天正好通過畢業口試,從委員那裡收到十分正面的肯定,認為我的研究題目對出版業很有前瞻性,甚至是遠從台中來台南遊玩,順便跟我約晚餐的大學室友一起聽了我的報告後,也跟我分享這個題目的有趣及啟發性,還鼓勵我要將內容修訂更為完整,將來也許可以以此作為應徵出版業相關職缺。
今天,我在日本網站上,讀到長尾和宏(醫學博士.公益財団法人日本尊厳死協会副理事長),撰文追悼在日朝鮮作家梁石日(1936-2024)辭世的文章,我讀來深受感動。當下,我腦中浮出了一個念頭:我何不把這篇文章編譯分享出去,讓更多的讀者理解和認識到,一個置身日本的朝鮮作家在困頓與磨難的人生中,一面與命運搏
Thumbnail
本書深入十家韓國獨立出版社工作者的工作現場,在提問之間,看見韓國出版工作者有什麼獨特的工作心法、他們怎麼思考紙本書v.s.電子書、工作之餘如何舒壓、如何看待報表、還有最重要的,這些獨立出版人是否想一輩子做出版?……
日前,與師友三國大介討論了嚴肅的話題,GHQ佔領日本期間所封禁的圖書具體數量為何?如果能夠獲得這方面的資料,透過更完整有系統的閱讀,或許,我們就有憑據寫出一部具圖書通史的著作,為台灣讀者提供一種新穎的視角,進而了解那個時期作者的精神史,順便將同時代讀者的共鳴收納其中。   我的意思是,長年住在日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中國簡體書轉繁體書的校對工作,真佩服編輯可以細膩查對台灣用語,抓出台灣與中國用字用語的差異,考驗編輯的功力,也考驗台灣讀者對日常用語的底線,先不談統戰,影片不是視頻,至少書名有守住,其他的部分,真的是如履薄冰,不是普及度的底線,而是常用語被置換的底線,真的想聽聽簡轉繁書籍出版主編的
如果,有人問起一部以作者有過台灣南部(嘉義)的生活經驗、又不迎合政治正確、完全展現小說家真本領的現代日文長篇小說有什麼重要時,我認為它本身就帶有清醒而進取的問題意識,同時還隱含著某種熱切的期待。   真木由紹《台湾および落語の》(彩流社,2023)這部小說在我手上已經兩個星期了,不過,我因忙於各
在某書店看見張貴興的新書《野豬渡河》,先生隨手翻了,發現扉頁有作者簽名,他原本猜想該是印的吧?再找一本比對,字跡略有不同,看來的確是張貴興親自一本一本簽名,作家辛苦了。之前,我們也在另一家書店發現三本舒國治《宜蘭一瞥》,亦是作者簽名本。 大概是台灣出版社邀請作者簽一批書,想給支持的讀者一點驚喜。這
二月某日傍晚,台灣禁書研究者廖為民來電話,他下午一場演講已然結束,剛好順路過來與我茶敘,他要談談即將出版新書的考量。對於這種有意義的聚會,我通常都熱情接待的,只是,這次因時間的因素,我們並未如以往共進簡餐,到附近喝杯咖啡重振精神。晚間時分,他提著兩大袋沉甸甸的書籍走進店裡,一落座就說這是他剛從公館的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出發語言:韓文 目標語言:繁體中文 出發書籍:街とその不確かな壁(韓文版本) 出發書籍作者:村上春樹 目的:練習韓文翻譯,練習用其他語言認識外文小說 動機:村上春樹的書迷,但該日文小說尚未在台灣進行翻譯及出版 目標:翻譯出順暢的中文文學小說,避免直譯、韓版漢字、日版漢字 備註:在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