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跡]作品分享:《回家以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18
2018 年底的最後一支作品,和台藝大廣電系角落派對劇組合作,這一年很有緣地和台藝大廣電系大三的班級劇組陸續合作,也認識許多來當他們助理的學弟妹,看到熟悉地面孔穿梭在劇組便不覺得陌生。
回顧了一下當時在 ig 的發文,回憶起當時是在打工時和永婕認識,不過當天工作很忙,一直沒什麼機會講到話,一直到了最後下班前,在短短的搭電梯下樓的時間互相聊天後得知一個是演員,一個是廣電系的學生,而他們剛好正在籌備學期製作,後來透過她的引薦,發了試鏡邀請,最後也順利合作。
這部片談論「家」的主題,在成長過程中,家對我的意義和我對家的感受一直不停地在變化,隨著每個階段和家以及家人的互動,加上自己思想上的改變,於是有了許多不同的關係樣貌。然而其中不變的是「家」在我心中一直都有個重要的位置。
在劇中飾演的角色璟圓,是父母雖然分居但尚未離婚,而璟圓來回在父母之間,如此,家和家人對她來說都是複雜的,劇中,她不斷透過各種線索去拼湊、去建構自己對家的看法,和家的關係。

《回家以後》的「家」究竟是什麼樣子。回家以後的事情與心情卻總是不為人知。
拍攝過程中有幾個印象深刻的片段。其一是要不小心摔破盤子,不小心、但又要真的摔破盤子、且摔在指定位置,我記得我有三次機會,雖然是特別買來的道具盤子就是為了要摔破,但每次摔破都還是會可惜一下。
其二是拍冰箱場景的戲,冰箱周圍的空間有限,有一個鏡位直接把相機放進冰箱裡,相機覺得冷~~
其三是這部戲很多車內的戲,白天和晚上都有,小客車內的空間也有限,要塞進導演、攝影、收音、演員、司機等簡直需要魔術空間,大家的奮力把自己收納在鏡頭畫面外的車子各處。我記得拍晚上的一場,遇到板橋附近辦活動,照時間點來看當時的活動應該是板橋耶誕城,路上整個大塞車,動彈不得,又有許多交通管制,完全拍不到導演想要的車窗外景色的流動感。後來只好開去三重拍。
和每個劇組合作時,拍攝期間他們都會演化出各自娛樂的方式。這次角落派對劇組在拍攝檔期的這幾天,美術永婕幫大家取了新的名字。
從開始接案,因為很常接到高中生的角色,就會穿著各個學校制服的需求,默默地開啟收集各校高中制服的紀錄。這次據說是是中崙!
在廚房等戲,拿個高麗菜一起拍也合理吧~
和劇中的爸爸
和劇中的媽媽

用車頭燈打光的殺青照,怎麼這麼好看!


2018《回家以後》Before I Left
台藝大廣電系 學期製作 角落派對劇組

導演|簡莞錤
編劇|鍾沛芹
製片|陳晏妤
製片助理|何翊暘
攝影|陳羽芊
攝影助理|蘇品甄
燈光|陳榆姍
燈光助理|劉詠竹
成音|黃嬿蓁
成音助理|楊芷瑜
副導|潘依如
場記|鍾芳齊
美術|林永婕
美術助理|孫誼菁
美術二助|黃慈茵
三妝|鍾沛芹
剪接|簡莞錤
FOLEY音效|陳羽芊
混音前期|潘依如
混音後期|簡莞錤
對白字幕|陳羽芊
片名設計|林永婕
楊璟圓|許雯鈞
楊璟圓(小時候)|陳宥棠
璟圓父親|范奕騰
璟圓母親|李明怡
//
閱讀主題|痕跡_作品分享

許雯鈞 ❍
hsuwenjiun2017@gmail.com
https://linktr.ee/hsuwenjiun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一些字句、零碎的詞彙、想到什麼寫什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8 年十月由異角藝術舉辦,斯洛伐克攝影師 Maria Svarbova 的亞洲首展,在台灣花博,Maria Svarbova 以她的《Swimming Pool》系列超現實與極簡主義的風格廣為人知;2016 年為田馥甄拍攝專輯封面,也因此在台灣打開知名度。
隔了一年,再次和台藝大廣電系靛藍小孩劇組合作,和他們在 2017 年底一起拍攝了《寂靜的聲音》,能再次合作十分開心,熟悉的面孔再次相遇,合作上也更有默契。
2018 忘了是幾年級的作品,只記得是世新大學的學期製作,在裡頭擔任一個小配角Grace,拍攝兩天。故事較多著墨在於主角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我只是劇中主角一起組樂團的朋友,或者說是主角來應徵我們的團。 正在快速接受貝斯教學的我,坐姿好像有點豪邁。聽完速成班繼續自己埋頭研究,然後等等就直接要上戲了。
2018《TimeLine》 對這部片的記憶很片段,就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記錄好了。 ⬆️趴在機車上睡覺是劇情需要,不是在等戲時,覺得自己睡得很美所以放第一張,忘記那時候有沒有為了不要壓臉型所以撐著。 ⬆️忘記為什麼笑得很開心,但記得這是拍戲那兩天笑得最開心的瞬間。 ⬆️認真看劇本。 ⬆️認真搞怪。
2018《晦色直播》 首次和中正大學合作的畢業製作。一個關於還是大學生的網紅林雨晴在社群媒體上擁有大批粉絲,卻因為一篇貼文引發一連串事件,也牽扯出過去某個本該被埋藏的秘密。
2018 「傳說中,相信花吐症的男孩,也成了花吐症的一部分。」 最近氣溫低得毫不手下留情,彷彿要趕在春季來臨前好好地冷冽一番,一波接著一波。拍《花吐症》的第一天,記得也是一個寒流來的低溫,在空曠無邊的大花園裡,天尚未涼就抵達,好在沒有下雨,萬幸。
2018 年十月由異角藝術舉辦,斯洛伐克攝影師 Maria Svarbova 的亞洲首展,在台灣花博,Maria Svarbova 以她的《Swimming Pool》系列超現實與極簡主義的風格廣為人知;2016 年為田馥甄拍攝專輯封面,也因此在台灣打開知名度。
隔了一年,再次和台藝大廣電系靛藍小孩劇組合作,和他們在 2017 年底一起拍攝了《寂靜的聲音》,能再次合作十分開心,熟悉的面孔再次相遇,合作上也更有默契。
2018 忘了是幾年級的作品,只記得是世新大學的學期製作,在裡頭擔任一個小配角Grace,拍攝兩天。故事較多著墨在於主角和母親之間的關係,我只是劇中主角一起組樂團的朋友,或者說是主角來應徵我們的團。 正在快速接受貝斯教學的我,坐姿好像有點豪邁。聽完速成班繼續自己埋頭研究,然後等等就直接要上戲了。
2018《TimeLine》 對這部片的記憶很片段,就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記錄好了。 ⬆️趴在機車上睡覺是劇情需要,不是在等戲時,覺得自己睡得很美所以放第一張,忘記那時候有沒有為了不要壓臉型所以撐著。 ⬆️忘記為什麼笑得很開心,但記得這是拍戲那兩天笑得最開心的瞬間。 ⬆️認真看劇本。 ⬆️認真搞怪。
2018《晦色直播》 首次和中正大學合作的畢業製作。一個關於還是大學生的網紅林雨晴在社群媒體上擁有大批粉絲,卻因為一篇貼文引發一連串事件,也牽扯出過去某個本該被埋藏的秘密。
2018 「傳說中,相信花吐症的男孩,也成了花吐症的一部分。」 最近氣溫低得毫不手下留情,彷彿要趕在春季來臨前好好地冷冽一番,一波接著一波。拍《花吐症》的第一天,記得也是一個寒流來的低溫,在空曠無邊的大花園裡,天尚未涼就抵達,好在沒有下雨,萬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上學期的畢製發表會,一位學姐提到了袁瓊瓊<自己的天空>是啟發他投入女性研究的作品,從那時候就很期待<自己的天空>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 其實情節沒有太多的驚豔與震撼(在看完歐陽子以後),像是將秋葉、燭芯等情節融合,談年齡差、伴侶位置的轉變以及女性的自主。我很喜歡結尾的安排,讓我想起了《家有喜事》。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
Thumbnail
劇情簡介:女主角司徒末(邢菲 飾)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她對於未來畢業後的計畫非常困擾。她嘗試了許多事情,但是仍無法做出決定。 有一天她被突然闖進她生活的顧未易(林一 飾)心動,兩人意外的開始了混亂的同居生活。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上學期的畢製發表會,一位學姐提到了袁瓊瓊<自己的天空>是啟發他投入女性研究的作品,從那時候就很期待<自己的天空>是一部怎麼樣的作品。 其實情節沒有太多的驚豔與震撼(在看完歐陽子以後),像是將秋葉、燭芯等情節融合,談年齡差、伴侶位置的轉變以及女性的自主。我很喜歡結尾的安排,讓我想起了《家有喜事》。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展出三部台灣導演以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家庭紀錄片,他們以自己的家人作為拍攝對象,開啟一場對家的探索旅程。(參考展區手冊介紹) 展期|112/12/12-113/04/07 (休館日1/2、2/5、2/9(除夕)、2/10(初一)、3/4、4/1) 時間|9:30-17: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
Thumbnail
劇情簡介:女主角司徒末(邢菲 飾)為一名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她對於未來畢業後的計畫非常困擾。她嘗試了許多事情,但是仍無法做出決定。 有一天她被突然闖進她生活的顧未易(林一 飾)心動,兩人意外的開始了混亂的同居生活。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