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跟曖昧對象第一次約會看電影,你會挑什麼片呢? 不論是「緊緊相依的心如何Say Goodbye」讓人忍不住越靠越近的恐怖片,還是「而我聽見下雨的聲音,想起你用唇語說愛情」的唯美浪漫劇,抑或「也許未來遙遠在光年之外,我願守候未知裡為你等待」的科幻作品,總之,大概不太會是〈七龍珠〉真人版……或是(慘遭)真人化的〈幽遊白書〉。 這種看情境挑作品的習慣,其實在以前歌仔戲團演民戲時也有,配合請主來請戲的理由挑選戲文可是非常重要的。 魏叔雖然是客家人,不過從小就在「宜蘭英」當「贌戲囡仔(pa̍k-hì gín-á)」,根據他的說法,小時候跟著劇團東奔西跑,除了一般的神明聖誕、宮廟活動等,民間的請戲其實也有講究,例如以下幾種情境:
#平安戲(pîng-an-hì) 以前義(ㄅㄨˋ)務(ㄩㄢˋ)役(ーˋ)服役時間長風險高,當兵的孩子能夠平安回家是天大喜事,這時就會請劇團演「平安戲」,平安戲的選擇主要是文戲,而且不能死人、沒有衝鋒陷陣殺敵,最好要是才子佳人,幸福圓滿。
#龍船戲(liông-tsûn-hì) 龍舟比賽前請戲既能助聲勢又有求活動平安的祈福意義,這時戲文一定得挑選熱鬧的故事,最好是有勢如破竹感,鼓舞參賽者士氣大振,〈楊家將〉系列經常名列其中(雖然我覺得滿多情節都是悲壯路線),〈薛仁貴征東〉也是好選擇。
#司公戲(sai-kong-hì) 長輩過世辦喪事之餘也請戲,雖說「在生一粒豆,較贏死後拜豬頭」,既然都「披麻帶孝(phi-muâ tuà-hà,這裡的"孝"讀做hà)」了,一定是要「孝」出來給大家知道的,所以戲文的挑選經常就來自「二十四孝」,特別像是丁蘭的〈刻木事親〉(墓碑的由來)就是經常演出的劇碼。
#刣豬戲(thâi-ti-hì) 殺豬戲的戲文選擇比較不是依據情境,屠戶請戲最愛的是〈羅通掃北〉這種大殺四方的演出,〈關公過五關斬六將〉也是好選擇,要是當年有電玩「真‧三國無雙」,他們應該是最沉迷的玩家。
我是喜歡看戲的人,尤其是那種亂把別人的哥吉拉送出去所引發的好戲,當然除了這種以外,還有很多舞台上的、劇場裡的好戲值得看;據2019年的兩廳院售票系統數據報告,台灣人平均藝文消費大約50元出頭,比一杯珍珠鮮奶茶還少,也買不起一斤雞蛋,希望大家有機會多進劇場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