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7/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長輩要的陪伴

【長輩的失落感】

以前人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在網路時代前,傳承來自於累月的經驗,一老就是資訊寶庫;但在網路世代,怎麼煮更好吃、煮雞酒要不要放醬油、粥怎麼煮...網路一查,年輕世代直接經驗超車。
長輩經常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突然不被需要了?
我尢比我大11歲,因此婆婆也比我父母大10歲。陪她相處的過程中,我理解他們那輩的貼心:「怕給他人帶來打擾」。
同時他們也不理解,自己的付出怎樣才算剛好:「甘願付出的很多,但不希望被當成理所當然,但也不希望付出的好意總是被拒絕」。

【保有一部分的空間,接受長輩的付出】

雖然婆婆總是很肯定,她大兒子要不是遇到我,恐怕婚都不知道要離幾次。但我也曾問,她對我有什麼建議,她說:「我看妳 太獨立」。
竟然不是「太理性」而是「太獨立」,我開始疑惑為什麼是這個詞?
在某次聽心理學課時我才知道,「獨立」其實是一種保護色,意涵著「拒絕」。像婉拒對方的好意付出、或是接受好意後立即回報等...,都意涵著「拒絕」。
拒絕的背後,可能是出於恐懼,沒有處理進一步關係的自信;也擔心安全邊界失守,所以堆砌出獨立(拒絕)的防衛城牆。
當意識到自己的內在後,我找到改變的契機:設定一個範圍,讓長輩自在展現經驗、自我價值。
.
哪怕只是幫忙補個褲子扣子。
我誠實表白說我補過很多次,布都快破了,真的沒心弄,已經堆放幾個月了。不逞強直接示弱,果然激勵婆婆大顯身手要幫我處理(他兒子的褲子)。
.
或是邀她參與煮給我尢的甜點。
我拿出預備好的新鮮白木耳、紅棗、枸杞,邀她手把手做給我看。聰明如她,早就知道我自己會煮,但我鬼靈精怪的回:「因為我要偷師,學點不一樣的技巧!」
.
給予好意,也留出空間接受好意。
偶而趁陪婆婆出門辦事,順道帶她上個館子、買個涼涼的冰鋒新衣,總是習慣付出的長輩反而很不適應。總想煮點什麼奉獻一下,但因料理習慣差異,幾次她的料理我們都吃不完,丟棄又辜負心意,後來只能頻頻婉拒。
比起拒絕,更好的方式可能是主動告知樂於接受的項目。(但要提醒量的尺度,長輩的愛經常給爆棚)!我開了有點考驗又對她而言不太困擾的項目:韭菜盒料的包子、海蜇皮。讓她能展現手藝、又能分享經驗。
趁她拾起欣慰的自信時,我邊提醒她煮雞湯,最好皮去除一半,或是冰一天隔天撈掉油再喝,雖然不這麼油不好喝,但能對她的健康更有幫助!
接著話一轉,大開玩笑地說上次因為湯太香了,我們當天一人一碗多,喝完隔天才發現要胖一圈了,後來就不敢收她煮的湯了!最後再次加強提醒她,如果煮給自己喝,更要注意健康!
換個方式,她就理解婉拒的問題點,卻不傷心。
長輩要的陪伴可能很簡單,就是希望長大的我們,能夠偶而不要這麼獨立。給出空間,接受好意。
__
這天中午,她來。我用兩個桶子放浴鹽邀她泡腳,還放了冰塊。熱烘烘的正午,水涼涼的就像山裡的溪水,她跟我說著以前年輕的故事。
她很喜歡叫我「小姐」,我趁她染髮紋眉後,就叫她「水姑娘」。某次在外頭爬樓梯時,她說我是「少年的朋友」。她開心,身邊的人都會很開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