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論賴清德去日本: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系列 (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水很深!為什麼日本居然會邀請賴清德前來弔唁安倍?
綜合各方線索,現在可以提出一個假說,可以先來做一番沙盤推演。(如果你有更深入的情報,也請歡迎出來指正喲~)
首先,就是賴清德副總統這次去日本,是以安倍家屬好友的身分,是日本這邊安倍家族主動邀請的,得到賴清德的正面回應,才成行。
於是,後續的外交動作立馬展開,包括得到岸田首相的同意,快速發出簽證,合理推測也包括與美國方面做了聯繫。級別一定會達到這個高度,不用懷疑。
問題來了,我們都可以確定,日本與美國,甚至於台灣這邊,應該都會估計得到中共應該會有激烈的反應,但是還是願意這麼做。所以,媒體上的評論已經講了,就是日本已經不怕得罪中共。這也意味著日本的親中路線在急遽消退。這一點確實有一葉知秋的重要性。
不過,這仍然只是表面的解讀而已!這背後其實水很深!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做進一步的推敲。
最關鍵的一個現象就是,中共到目前居然沒有激烈的反應,只是由國台辦出來發表一個不痛不癢的聲明,千篇一律的說台灣這邊的動作都是在“謀獨”。
所以,我做一個大膽的推測,就是很可能日本方面有進一步的調查與證據,大概知道兇手幕後的主使者,於是日本與中共雙方心知肚明,於是日本要給中共強硬的警告,於是主動邀請台灣的副總統來參加安倍的葬禮。我想來想去,只有這個解釋可能最貼近現實。
這是安倍遇刺的現場有幾個疑點。第一,兇手開了兩槍,很明顯的第一槍沒有打中,安倍不但還站得好好的,而且還回頭看一下後面到底發生什麼事,隔了3秒之後,第二聲槍聲來了,這個時候才看到安倍被打中,走下講台,身體向前傾斜。
所以,兇手是第二槍才打中安倍的。問題是根據報導,安倍的頸部與肩膀部位有槍傷,然後心臟附近也有槍傷,才造成大量出血。你想一想,兇手從地面開槍,如何用一顆子彈在兩個部位造成傷口?
如果是所謂的散彈槍,可同時打出多顆子彈,那麼子彈是從背後穿透身體的,出血口應該在背後,可是安倍在現場的照片是正面向上平躺的,這當然啟人疑竇。
我覺得這樣的傷口更大的可能,是從高樓處打下來的,從頸部穿入到達心臟附近,也就是說另外應該還有狙擊手。
再來,安倍是前一晚臨時更改行程,本來要去長野,後來改來奈良,兇手在11點就已經在奈良的演講地點附近走動, 11:30安倍開始演講,一兩分鐘後兇手就開槍了。請問兇手如何知道安倍前一晚臨時更改行程?可以推測是有人透露情報。
再來,兇手開槍之後,根本沒有要逃跑,更沒有人開車接應,顯然是存心要被警方逮捕,這背後的玄機就是避免在逃亡過程中被幕後主使者滅口。
回想一下美國總統甘迺迪在1963年11月22日中午在德州達拉斯遇刺。當時的兇手奧斯華在調查過程中被滅口,所以,可以合理推敲,刺殺安倍的兇手應該也會擔心事後被滅口,所以被警方逮捕其實反而比較安全。
同時,被警方逮捕之後,兇手等於在對主使者發信號,如果你不履行先前講好的條件,那很可能兇手就會向警方透露更多內幕。
還有,據說,兇手是山上徹也現年41歲,其實原本是中國人, 20歲服完兵役之後前來日本,後來取得日本國籍,在日本生活了超過20年。
對應一下事發之後,日本方面有公布一個資料,說中國派了2萬到2萬5千人的間諜在日本活動。
再對應一下,安倍遇刺之後,中國網友在網路上喜大普奔,各種歡呼慶祝的留言,傳遍全世界,這沒有被官方的網信辦刪除,是怎麼回事?顯然是透露了官方的內心意思,也就是露餡了。
所以,到這裡的大膽推論是,那個兇手很可能只是出來做做樣子的,真正致命的那一擊很可能另有其人,具備狙擊手的技術水平。
簡單講,習近平的豐功偉績本來是「一帶一路」,對外擴張,號稱是追求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可是卻碰到安倍提出「印太戰略」,「四方安全對話」,針對一帶一路展開反擊,還成功地說服美國採用印太戰略觀點,以致於到最後美國對中國打貿易戰,以至於習近平能不能順利連任出現了問題。所以,合理推測,最樂於看到安倍這樣的結果的,就是中共,就是習近平。
如果真的是中共在幕後主使,如果這樣的沙盤推演屬實的話,那麼,中共現在的確不好做出激烈的回應,而且日本也敢給中共臉色,讓台灣的副總統直接來日本,算是日本與中華民國自1972年斷絕外交關係以來,台灣這邊最高層級的官員正式來日本,而且還得到日本的一些禮遇。
進一步說,日本應該有掌握到一些關鍵的線索或是證據,也應該會跟美國討論如何報復。總之,安倍之死這件事情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的。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安倍晉三前首相的意外去世,大大改變了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當然也直接衝擊到台灣所面對的國際大環境。我於是覺得有必要認真看待接下來的大國博弈當中的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在這裡,我打算推出「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這個系列,一篇一篇地寫下去,見證與解讀我們這個時代的地緣政治局勢的重大變化。
安倍其實給台灣很大的啟發,不但讓台灣人認識到自己的地緣政治價值,而且也讓台灣人明白,小國完全可以透過戰略視野來引導美國,甚至於引導歐洲,讓大國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對小國有利。大國都不想被小國牽著鼻子走,小國都不想被大國霸凌,所以,小國必須透過戰略視野與大國發展出共同利益,以應對共同的威脅。
我來說明一下為什麼拜登想調降或取消一部分對中國課的關稅,對美國現在的高通膨幾乎毫無幫助。造成美國高通膨的一些因素,例如石油,農產品,海運的運費,二手汽車,租金等等的價格走高,他們是從中國進口的嗎?根本不是。也許拜登想暗示美國的高通膨與高關稅有關,但這樣做是沒有用的。
共產黨眼中看到的總是硬體項目,而不是相對比較無形的東西,那些跟人的創造力與生產力有關的東西。要講人才,中國是有的,但是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會讓所有成果遲早都要被共產黨收割,這就叫做「黨的領導」。一旦民族主義情緒退燒,高手們不再心甘情願為土匪們幹活,那麼這種專制體制就會撐不下去。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目前華爾街的共識,就是高通膨有持續性,於是,期待聯準會認真對抗通膨。聯準會在六月升息3碼,還暗示七月也會再升3碼。現在華爾街在關注的是九月的利率會議,有三個可能,分別是照舊升兩碼,只升一碼,與暫停升息。我這裡解讀聯準會接下來的政策思考,能軟著陸是最好,萬一不行,那也只好進行必要之惡了。
安倍晉三前首相的意外去世,大大改變了印太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當然也直接衝擊到台灣所面對的國際大環境。我於是覺得有必要認真看待接下來的大國博弈當中的台灣與日本的關係。在這裡,我打算推出「台灣,日本與地緣政治」這個系列,一篇一篇地寫下去,見證與解讀我們這個時代的地緣政治局勢的重大變化。
安倍其實給台灣很大的啟發,不但讓台灣人認識到自己的地緣政治價值,而且也讓台灣人明白,小國完全可以透過戰略視野來引導美國,甚至於引導歐洲,讓大國在追求他們自己的利益的時候,也對小國有利。大國都不想被小國牽著鼻子走,小國都不想被大國霸凌,所以,小國必須透過戰略視野與大國發展出共同利益,以應對共同的威脅。
我來說明一下為什麼拜登想調降或取消一部分對中國課的關稅,對美國現在的高通膨幾乎毫無幫助。造成美國高通膨的一些因素,例如石油,農產品,海運的運費,二手汽車,租金等等的價格走高,他們是從中國進口的嗎?根本不是。也許拜登想暗示美國的高通膨與高關稅有關,但這樣做是沒有用的。
共產黨眼中看到的總是硬體項目,而不是相對比較無形的東西,那些跟人的創造力與生產力有關的東西。要講人才,中國是有的,但是中國共產黨的統治,會讓所有成果遲早都要被共產黨收割,這就叫做「黨的領導」。一旦民族主義情緒退燒,高手們不再心甘情願為土匪們幹活,那麼這種專制體制就會撐不下去。
大國博弈的重點表面上是軍事與外交,但是關鍵在經濟,而經濟表面上是貿易與投資的交鋒,但是關鍵在技術,而技術表面上在晶片,但是關鍵在自主創新能力與企業家才能。中國經濟的真正弱點在於自主創新能力不夠,企業家也會被黨監控,一旦與美國鬧翻了,美國將切斷技術的供應,不再幫中國培養人才,也不對中國提供資金與市場。
目前華爾街的共識,就是高通膨有持續性,於是,期待聯準會認真對抗通膨。聯準會在六月升息3碼,還暗示七月也會再升3碼。現在華爾街在關注的是九月的利率會議,有三個可能,分別是照舊升兩碼,只升一碼,與暫停升息。我這裡解讀聯準會接下來的政策思考,能軟著陸是最好,萬一不行,那也只好進行必要之惡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某日,我國的甲總統候選人於造勢舞台上呼籲選民用選票下架執政黨,然而正當甲慷慨激昂地闡述政見時,乙於數公尺外的樓頂開槍射擊甲,然子彈僅造成甲左耳受傷流血,子彈最終係造成台下的支持者丙死亡。(發想自近期川普案) 上述案例即學理上所謂「打擊錯誤」,又稱為行為錯誤(Fehlgehen der Tat),係
Thumbnail
説真的,當我在網路上看到川普7/13日在賓州巴特勒市競選造勢時,遭一名槍手從一百多公尺外屋頂開槍時,我並沒有特別注意,衹覺得會不會是美版的「阿扁槍擊事件」,直到見及大量常看的自媒體博主紛紛談論,各自提出看法時,才覺得這樁事件非同小可。
Thumbnail
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24年7月13日一次於賓州的公開演講中遭到槍手攻擊。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全球關注,特別是對於即將於11月5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更是增添了一層複雜的色彩。對許多台灣民眾而言,可能難以區分拜登與川普之間的政策差異,也不太了解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不同,但這次選舉的結果對全球局勢
Thumbnail
​1835年1月30日,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迅在國會山參加一位議員的葬禮,一個英國的油漆匠走到總統面前兩米的地方,從容的拿出手槍開火,沒能射出,於是他再次開槍,依然沒能射出,但是軍人出身的安得魯總統急忙拿起手杖自衛,周圍的人才上去“制服”兇手,...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於4月10日以國賓的身份受邀前往美國拜訪,這是自9年前安倍以來,再度有日本首相受到國賓身份邀請前往美國訪問。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央日報二版刊出一則電訊《刺齊學啟犯昨在渝槍決》,報導指出,一九四五年三月九日在仰光日軍俘虜營中,刺殺時任中國遠征軍第六十六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之兇手章吉祥,及主謀教唆夥犯蔡宗夫,已於十二月十三日在重慶槍決。
Thumbnail
2024年1月2日,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遭到刺傷的始末。事件發生後,李在明狀況穩定,無生命危險。文章進一步解釋了李在明的身份爭議和事件前的性騷擾疑雲。最後肯定了選舉立場鮮明,但也需要尊重他人選擇的重要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某日,我國的甲總統候選人於造勢舞台上呼籲選民用選票下架執政黨,然而正當甲慷慨激昂地闡述政見時,乙於數公尺外的樓頂開槍射擊甲,然子彈僅造成甲左耳受傷流血,子彈最終係造成台下的支持者丙死亡。(發想自近期川普案) 上述案例即學理上所謂「打擊錯誤」,又稱為行為錯誤(Fehlgehen der Tat),係
Thumbnail
説真的,當我在網路上看到川普7/13日在賓州巴特勒市競選造勢時,遭一名槍手從一百多公尺外屋頂開槍時,我並沒有特別注意,衹覺得會不會是美版的「阿扁槍擊事件」,直到見及大量常看的自媒體博主紛紛談論,各自提出看法時,才覺得這樁事件非同小可。
Thumbnail
前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在2024年7月13日一次於賓州的公開演講中遭到槍手攻擊。這一事件再次引發了全球關注,特別是對於即將於11月5日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更是增添了一層複雜的色彩。對許多台灣民眾而言,可能難以區分拜登與川普之間的政策差異,也不太了解民主黨和共和黨的不同,但這次選舉的結果對全球局勢
Thumbnail
​1835年1月30日,美國第7任總統安德魯.傑克迅在國會山參加一位議員的葬禮,一個英國的油漆匠走到總統面前兩米的地方,從容的拿出手槍開火,沒能射出,於是他再次開槍,依然沒能射出,但是軍人出身的安得魯總統急忙拿起手杖自衛,周圍的人才上去“制服”兇手,...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將於2024年4月10日以「國賓」身份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高峰會,並預計在11日於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聯席會議」中進行演講,這是繼2015年安倍晉三首相以來,再次有日本元首受到如此高崇的接待。
Thumbnail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預定於4月10日以國賓的身份受邀前往美國拜訪,這是自9年前安倍以來,再度有日本首相受到國賓身份邀請前往美國訪問。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一九四七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央日報二版刊出一則電訊《刺齊學啟犯昨在渝槍決》,報導指出,一九四五年三月九日在仰光日軍俘虜營中,刺殺時任中國遠征軍第六十六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之兇手章吉祥,及主謀教唆夥犯蔡宗夫,已於十二月十三日在重慶槍決。
Thumbnail
2024年1月2日,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遭到刺傷的始末。事件發生後,李在明狀況穩定,無生命危險。文章進一步解釋了李在明的身份爭議和事件前的性騷擾疑雲。最後肯定了選舉立場鮮明,但也需要尊重他人選擇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