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8/0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2提問:我想知道選舉制度帶給台灣什麼影響?

@台南蝸牛巷
@台南蝸牛巷
選舉制度是一種人造產物,當然在數千年前雅典城為了選賢與能,設計和推出的選舉的概念,讓市民都能參,實現昨天跟你所說的公平。
但當時雅典市民有極高的集體意識(相對今日台灣),有偉大的哲人能夠在公共空間引導對於議題的思辨,政治是人民生活的日常,因為它切身關係到每個人生活面向上的福祉,政策是每一個人關心的重點。
而在這之前,人民共同的關心是價值觀和社會共同的目標,黨派的形成也是站在這樣的基礎去成形、為了集結群體的力量,去倡議某些社會福祉和推動實際作為。
總而言之,當時的雅典市民是在有相對高的集體意識,將政策大於政治視為為每日生活的重點(而不是股票或者是房地產走向),有適度的哲學引導良好的基礎下去鋪設選舉制度。
走到今時今日的台灣,事實上並沒有這些前提,選舉變成人民的代位機制,人民想要的變成透過某一些人當選的議員、市民或者是首長,才有機會透過這些人的代位實現,要知道這已經在無形之中創造了權力的失衡,並無正義可言。
現今台灣的選舉制度表面上實現的公平,讓每個人都有票可投,實現了所謂的自由民主,但亂象也應運而生。主要就是在國民的意識參差不齊,選舉制度成了實踐自由民主公平的假殼,失去了正義。
意思是,這些民意代表代位人民表達需求,但民意代表的需求在現今的結構下,變成追逐權力和名利場,很難真正從實際的國家發展、共識方向落實到政策。
事實上如台灣這樣的小國,是很適合重新推動創新選舉制度,不是人人有票,而是分區域實施類似公司董事會的代議制度,整個國家委托給一群(可以輪流)有歷練、有判斷、有品格的有志之士來行使投票權,他們發動議題,在公開的大眾傳媒或者是社群平台,去說明、思辨政策主張形成的過程。
台灣需要一個像雅典在任何市場、公園前的「我有話想說的」意識發表箱,人人有話想說可說,但投票選舉限縮在一定的人數之中。
這無關知識、財富,而是讓擁有選舉權成為一種市民榮光,要經過推派審核才能擁有和彰顯其思想品德,足以代表眾人的權利。
現在台灣的選舉制度反應了台灣人長久以來的集體不安,重視生存、經濟發展大於一切,過程中的確有許多令人驚艷的政策,比方教育、健保,但這些都是齊頭式的拉在一個水準的好,忽略了個體發展的獨特性。
因為有健保,看病吃藥等同於沒有什麼負擔,才會讓人民習慣生病就吃藥、失去自我復原和提升免疫的自主作為。
未來的世界不再走吃大鍋飯的公共政策,因為個體的獨特會越來越被彰顯,那麼教育和醫療等等體系,能否成為這些未來世代發光的助力呢?
當有網際網路遠距工作成為現實,那麼小朋友為何還非得大量依賴學校,學校是否該面對深刻的任務轉型,而不是培養人才,因為人才會自己培養自己。學校應該是社區生活的重心、串聯父母,看見經濟弱勢的議題,成為生活再設計的行政重點。
這就是剛才提到的小範圍政治選舉制度,過去很多台灣人民擁有了舉世驕傲的民主自由,但是裡頭失去了太多對於國家共同價值和政策更深刻的關注和表達。
共產制度沒有不好,只是取決於領導人如何發揮這項意識、制度的優勢,而非落於一人、一黨獨大,這樣看來對比台灣和大陸,不管是不是民主或者是共產,都走入了一樣的死胡同,把政府跟政治托付給少數人,型塑仍然有皇帝做主的意識,台灣人民有的是言論自由,但和真正的民主(包括願意拋下投票權)相去甚遠。
政治是眾人之事,這是高度實現無條件愛的場域,現今你們的教育和政治都是過去為了求生存的時代產物,如果生存不再是個議題,政治該服務的是什麼呢?
謝謝你,我們愛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