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4/0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220819多雲時晴

今天覺得特別的忙。
打開line以後,發現平常很少傳訊息的人,不約而同選在今天傳訊息給我。
其中一個必須立即處理的是,就是有朋友「確診」了,後續該怎麼辦?
其實,就很簡單確定她目前的狀況,找一下資料,讓她在家附近的診所做視訊會診,確定一下補給品夠不夠,叮嚀她一定要多喝水,補充電解質,就算是無症狀也不可以懈怠。
說起來也好笑。
解決別人困擾比解決自己的簡單。
在這個朋友圈裡,我是第一個確診的,而且還卡在一個政策青黃交接、朝令夕改的混沌期。
首先,買不到快篩劑,需要去大醫院做社區快篩,還得等個24小時,才會知道PCR的結果。說是,會有關懷包,但是卻遲遲等不到,遲到要出關進行快篩的最後一天,才收到包裹。家裡人不舒服,卻只能忍著不舒服去急診繳交快篩,拿著簡單的藥包回來。若不是隔離期間的後期,有改成視訊問診,想盡辦法請人幫忙拿藥回來,稍微改善不適的症狀,要不然狀況只會更煎熬。
最後,雖然挺過煎熬的時期。
但回想這段歷程,其實還是會覺得很火大。
不能說因為結果沒有太差,所以就說中間發生的衝突與阻礙就可以當作沒這回事。
政府確實沒有在疫情大爆發的瞬間,讓快篩劑可以普遍取得,讓需要就醫的人及時獲得醫療資源。
而我和我的家人還需要忍著不舒服的症狀,去面對一堆不確定的因素。
不是非得要關懷包不可,而是關懷包有著當時我絕對拿不到的資源「快篩劑」。沒有快篩劑,就無法確定隔離十天後,自己是否恢復健康。
那十天是非常煎熬的日子。
我是不想再經歷一次。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