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遊小記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浪漫之城----海德堡
在我學生時代,因著興趣,到台北德國文化中心去學德語。記得一位中國留德老師,上課必白色襯衫,素色西裝褲附著吊帶,不可少的,是那副大紅色蝴蝶結領帶。令我映象深刻的,是他講過一句德國諺語「人到了海德堡,他的心就留在那裏了!」過了許多年,我終於來到德國海德堡,心中還念著老師那句話,要來印證是否為真。
若用歷史學家或考古學家的角度,有關海德堡絕對可寫出一本厚厚的書。但就旅人的視角,看到令人感動的人事物就足矣。在這裡,曾是神聖羅馬帝國選侯致力經營的城市。教堂與大學,是海德堡的靈魂。西元九世紀就有聖米迦勒修會來此處福傳,至十二世紀新堡修道院設立於納卡河谷,自此海德堡成為南德巴伐利亞區的宗教重心,羅馬教廷與德法國王及其支持的主教常在海德堡這裡爭奪政權與教權,今天在海德堡舊城區看到的「聖靈教堂」,可視為這段歷史的代表性建築。
聖靈教堂在十四世紀興建,是紅砂岩為建材的哥德式教堂,花了一百五十年才逐漸完成,一方面是經費,一方面是技術問題。塔樓頂端至地面有三十八公尺的聖靈教堂,比起許多歐洲許多教堂稱不上華麗雄偉,但他的樸實肅穆卻帶給信徒平靜安穩。最初是羅馬公教教區的堂座,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新教重鎮的德國將聖靈教堂撥給更正教會使用。經過「三十年宗教戰爭」,羅馬公教會重新得到聖靈教堂。今天,這座教堂歸屬更正教及羅馬公教共同管理。進得前方大門,入內不得喧嘩。前面廊廳是紀念文物販賣區,主教堂區在高聳的穹頂濕壁畫和周圍的紅砂岩幾何造型支柱圍繞下,前方聖台顯得渺小。信徒可用一歐元入內安靜祈禱或默想,信仰的恩典仍在聖靈教堂中延續。
與聖靈教堂有關的,是海德堡大學的設立,因著海德堡大學,海德堡發展至今成為大學城的形式。由於羅馬公教教宗權力分裂,亞維儂主教和羅馬主教在十三、十四世紀之交將德法地區畫分出不同勢力範圍(彼時尚未有德國)。在巴伐利亞區為建了立自己的教會人才,不受當時百年的巴黎大學左右,羅馬教皇和巴伐利亞選侯支持在海德堡建立一所大學,是歐洲史上第三所大學。剛開始是借用修院當學校教室,建校開學儀式即在聖靈教堂舉行。歐洲各邦的老師及學生,陸續集合到海德堡大學,使海德堡成為人文薈萃及學術自由的重鎮。後來在歸宗更正教的選侯大力支持下,這裡成為加爾文派的神學教育和大學教育的大學城。諾貝爾榮耀、國社黨統治及六零年代學運,在海德堡大學都留下印記。我到了大學城一間小餐館用午餐,昏暗餐館中柔和黃色壁燈融合小窗透進的陽光,極為浪漫。各樣藝術創作及古老照片掛滿牆面,都是歷代海德堡大學的故事。其中有一張德國鐵血宰相畢斯麥的照片,號稱這位宰相也光臨過這學生餐廳。在大塊豬肉大口啤酒中,海德堡大學城令人陶醉。
海拔三百多公尺的海德堡城堡,代表了海德堡市的統治者更迭歷程。選侯、親王、公爵,在這十四世紀末即陸續增建的城堡裡,來來去去。這裡融合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巴洛克風建築及哥德式建築,宮廷、花園、議事廳彼彼落落,極盡奢華。如今是節慶及旅遊勝地,還保留好些殘破的屋瓦城牆,這因戰爭中彈藥庫爆炸造成的後果,至今近數百多年也沒修復。繁花煙雲,消逝往昔風華。在此遠眺卡納河上一座少數存留的九拱紅砂岩古橋,想到數世紀來戰爭對這浪漫城市的摧殘;所幸二次大戰時,因海德堡市區沒有工業也沒商業,缺乏戰略目標,因而免於盟軍轟炸,保留了思古美景。
「人到了海德堡,他的心就留在那裏了!」在海德堡教堂與河邊,散發出了他的靈性;在大學廣場與小酒館,飄出了他的理性;在古堡與老街,展現了他的情性。海德堡有恬靜的美,有多彩的秀,有文青的情,有風情的味。德國的嚴謹和規律,在海德堡得到釋放。這裡讓人感到自由釋放,令人回應自己的情感,也讓人親近這個被創造的世界。走在石板的街道,各顯特色的小商店,讓人體驗海德堡情趣。買了傳說中的小熊軟糖,嚼著酸酸甜甜的滋味,我的心真不想離開這兒了!
(刊載於《每日活水》靈修月刊2019年1月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7會員
529內容數
嘆不盡的日子,在時光隧道流逝。只有回憶,方可重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命之間的種種 的其他內容
There is another sky, Ever serene and fair,
活在戰爭中 在「諾曼地大空降」影集中,有一段的主題被冠以「為何而戰」,此乃大哉問。片中一個十八歲的美國兵,看著報紙告訴另一位不太會閱讀的同袍「他們說,德國人實在是非常非常壞的人,因此要打敗他們!」那位傾聽者問德國人為什麼壞,讀報的人聳聳肩說:「他們說的。」
MY Wheel is in the dark!
平靜的午後
Could live - did live - Could die - did die - Could smile upon the whole Through faith in one he met not To introduce his soul. With unpuzzled heart-
There is another sky, Ever serene and fair,
活在戰爭中 在「諾曼地大空降」影集中,有一段的主題被冠以「為何而戰」,此乃大哉問。片中一個十八歲的美國兵,看著報紙告訴另一位不太會閱讀的同袍「他們說,德國人實在是非常非常壞的人,因此要打敗他們!」那位傾聽者問德國人為什麼壞,讀報的人聳聳肩說:「他們說的。」
MY Wheel is in the dark!
平靜的午後
Could live - did live - Could die - did die - Could smile upon the whole Through faith in one he met not To introduce his soul. With unpuzzled hear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埃武拉古城位於葡萄牙,以其古老的教堂和豐富的歷史而聞名。其中,人骨教堂更是吸引眾人的焦點,蘊含宗教寓意和對死亡的省思。還有葡萄牙唯一的羅馬神殿,和葡萄牙最大的中世紀教堂。來埃武拉可以體會中世紀氛圍。
Thumbnail
圖賓根之大學城文藝風情與熱情奔放的城市,霍亨索倫城堡之雄偉與歷史軌跡,重視民族的傳承與見識國間的偉大
Thumbnail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中的聖加侖修道院建築群,是於西元719年由本篤會教士成立,直到西元1805年被廢除並世俗化。聖加侖修道院為獨立的采邑修道院國,國土包含聖加侖、阿彭策爾與部分德國南部區域,聖加侖修道院院長更是有神聖羅馬帝國親王身分,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議會中擁有席位和投票權。
Thumbnail
身為義大利史上第二所大學,帕多瓦大學由一群從波隆納大學出走的教授和學生建立,從1222年起,她在此立足生根,逐漸形塑出獨特的自由風氣。而博宮自1493年起,成為帕多瓦大學主要的核心校址,口字型的建築、掛滿廊道的徽章和紋飾、全世界第一間劇場形式的解剖教室,皆引領遊人遙想彼時的學術氛圍。
Thumbnail
河內出差準備回南方前,安排半日到市區走走,河內景點大多很集中,這次就往還劍湖附近走走,搭著公車再走幾分鐘,就來到了聖若瑟主教座堂。 聖若瑟主教座堂又稱河內大教堂,是河內最早的天主教堂,從1884年開始興建,1888年完工,典型新歌德式建築,教堂是可以進去參觀的,但我到了時候正值彌撒就沒進去了。
Thumbnail
法蘭克福附近有很多老城,海德堡是其中一座,它以海德堡大學與海德堡城堡兩大亮點聞名,海德堡老城位於內卡河(Neckar)畔,這裡仰望海德堡城堡:一座山上城堡,俯瞰內卡河,構成它獨特美景。本篇記述從海德堡老城爬上城堡,在城堡俯瞰內卡河的美景。
Thumbnail
海德堡與海德堡大學,城市與大學共生,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浪漫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搖籃。在老城閒逛,彷彿置身在馬克思偉伯(Max-Weber)、雅斯培(Karl Jasper)、盧卡奇(György Lukács)、.....等著名思想家駐足之地。特別要在學生餐廳用餐,體驗德國大學生的悠閒。
Thumbnail
進入馬丁路德故居威登堡,感覺整個小鎮,有說不出的寧靜。 在街上走,有一首詩歌『寧靜的伯利恆』在腦中響起,不知它從何而來,也許是從天上來,也許是這裡的街景及它的歷史,帶我到這首詩歌的情境中,心中有無比的寧靜與平安,如置身古時的伯利恆。
Thumbnail
我隨著丘神父回到大教堂。 大教堂,全名為雪足大教堂,是教堂區最古老的教堂。中間斷斷續續歷經整修,奇格哈修後來也有參與幾次修建。 奇格哈修修建的地方,文獻都有記載。要從中找到特別之處,我不怎麼有把握。
Thumbnail
一進入布拉格城,就感覺她的美,不用到特別的景點,只要在路上走, 每一個地方都是美:舊城、新城、河邊、城堡、商店、咖啡廳,都很吸引人。深深覺得市民的細胞裡藏有美的DNA,他們在呼吸之間就把美活現出來。
Thumbnail
埃武拉古城位於葡萄牙,以其古老的教堂和豐富的歷史而聞名。其中,人骨教堂更是吸引眾人的焦點,蘊含宗教寓意和對死亡的省思。還有葡萄牙唯一的羅馬神殿,和葡萄牙最大的中世紀教堂。來埃武拉可以體會中世紀氛圍。
Thumbnail
圖賓根之大學城文藝風情與熱情奔放的城市,霍亨索倫城堡之雄偉與歷史軌跡,重視民族的傳承與見識國間的偉大
Thumbnail
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中的聖加侖修道院建築群,是於西元719年由本篤會教士成立,直到西元1805年被廢除並世俗化。聖加侖修道院為獨立的采邑修道院國,國土包含聖加侖、阿彭策爾與部分德國南部區域,聖加侖修道院院長更是有神聖羅馬帝國親王身分,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帝國議會中擁有席位和投票權。
Thumbnail
身為義大利史上第二所大學,帕多瓦大學由一群從波隆納大學出走的教授和學生建立,從1222年起,她在此立足生根,逐漸形塑出獨特的自由風氣。而博宮自1493年起,成為帕多瓦大學主要的核心校址,口字型的建築、掛滿廊道的徽章和紋飾、全世界第一間劇場形式的解剖教室,皆引領遊人遙想彼時的學術氛圍。
Thumbnail
河內出差準備回南方前,安排半日到市區走走,河內景點大多很集中,這次就往還劍湖附近走走,搭著公車再走幾分鐘,就來到了聖若瑟主教座堂。 聖若瑟主教座堂又稱河內大教堂,是河內最早的天主教堂,從1884年開始興建,1888年完工,典型新歌德式建築,教堂是可以進去參觀的,但我到了時候正值彌撒就沒進去了。
Thumbnail
法蘭克福附近有很多老城,海德堡是其中一座,它以海德堡大學與海德堡城堡兩大亮點聞名,海德堡老城位於內卡河(Neckar)畔,這裡仰望海德堡城堡:一座山上城堡,俯瞰內卡河,構成它獨特美景。本篇記述從海德堡老城爬上城堡,在城堡俯瞰內卡河的美景。
Thumbnail
海德堡與海德堡大學,城市與大學共生,海德堡大學是德國浪漫主義與人文主義的搖籃。在老城閒逛,彷彿置身在馬克思偉伯(Max-Weber)、雅斯培(Karl Jasper)、盧卡奇(György Lukács)、.....等著名思想家駐足之地。特別要在學生餐廳用餐,體驗德國大學生的悠閒。
Thumbnail
進入馬丁路德故居威登堡,感覺整個小鎮,有說不出的寧靜。 在街上走,有一首詩歌『寧靜的伯利恆』在腦中響起,不知它從何而來,也許是從天上來,也許是這裡的街景及它的歷史,帶我到這首詩歌的情境中,心中有無比的寧靜與平安,如置身古時的伯利恆。
Thumbnail
我隨著丘神父回到大教堂。 大教堂,全名為雪足大教堂,是教堂區最古老的教堂。中間斷斷續續歷經整修,奇格哈修後來也有參與幾次修建。 奇格哈修修建的地方,文獻都有記載。要從中找到特別之處,我不怎麼有把握。
Thumbnail
一進入布拉格城,就感覺她的美,不用到特別的景點,只要在路上走, 每一個地方都是美:舊城、新城、河邊、城堡、商店、咖啡廳,都很吸引人。深深覺得市民的細胞裡藏有美的DNA,他們在呼吸之間就把美活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