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詩的異響——讀蕭蕭〈寫給蕭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寫給蕭邦〉是21世紀的詩人蕭蕭向19世紀鋼琴詩人蕭邦致敬的作品,也是寫給台灣的短箋,期盼能在平凡中創造不凡,演奏出「另一種異響」。首段寫道:
兩百年前一聲嬰啼
就像尋常簷滴
每天飄飄盪盪 風的低語
或是海浪拍擊岩岸、沙灘
潺潺溪水奔赴母親寬柔的衣襟
有時吆喝家畜家禽,打開櫥與窗
木頭摩擦木頭軋軋之音
那樣平凡,人類日常呼吸
相呼且相應
從「兩百年前一聲嬰啼」寫起,緊接著嬰兒的哭聲轉化為屋簷雨水滴落的聲音,繼而是自然界的風聲、浪擊聲、溪流聲,以及農家的人聲、動物聲、家具聲。此段大量使用聲音意象,呼應了蕭邦的音樂家身份,風與水就像是大自然的作曲家,在流動間低迴出自己的旋律。
另一方面,聲音意象也回應著書名《松下聽濤:蕭蕭禪詩集》。松樹屬於耐旱的針葉植物,通常出現在海拔較高的森林,詩人卻能在山上的松樹下,聽見海邊傳來的浪濤聲,「松下聽濤」其實與禪有關。禪是一種生命境界,禪者聆聽到萬事萬物發出的聲響,不會拘泥於表象,而是能看到大自然背後更深層的意義。誠如〈寫給蕭邦〉第一段最後點出的:「人類日常呼吸/相呼且相應」,看似平常的事物、看似無交集的人們,無形之中都有著連結,交織出整個大千世界。
次段進一步轉化與蕭邦相關的物件——「鋼琴」和「泥土」,銜接起詩作的聽覺意象與視覺意象:
黑鍵連著什麼樣的琴弦
白鍵連著什麼樣不可解的鄉愁與思念?
是多沉重多艱難的腳步
踩入泥土,才會窸窸窣窣
是什麼樣的沙可以終身攜帶身旁,晶瑩閃爍
永遠陪葬身旁?
都交給縝密的心吧!交給簡簡單單
升高的黑鍵,平整的波蘭平原
鋼琴的每個琴鍵都連接著不同長度的琴弦,因而能發出不同音階的琴聲,前兩句從鋼琴的黑鍵與白鍵出發,揭示蕭邦以音符演繹內在情感的特質,以及蕭邦的思鄉之情。三、四句以窸窸窣窣的腳步來比擬躍動的音符,泥土是家鄉的象徵,正因懷抱著對故鄉的思念,方能創作出動人的旋律。「泥土」的典故即源自於蕭邦的鄉愁,當年蕭邦離開祖國波蘭前往維也納,老師和同學送給他一杯波蘭的泥土,他一直將這只杯子帶在身邊,就連辭世時,這杯土也葬在身旁。詩人不禁輕聲問道:「是什麼樣的沙可以終身攜帶身旁,晶瑩閃爍/永遠陪葬身旁?」
到了第三段,鋼琴的白鍵變成白花與浪濤:
白色花叢裡隱藏了一門火砲
傾注在波蘭田野上的淚,終於發了光
東方海島上的浪濤
尋常飲水的地方,終究要發出
另一種異響
蕭邦因波蘭發生戰爭無法回到祖國,「白色花叢裡隱藏了一門火砲」訴說著戰爭的無情與生者心中的哀慟,蘇紹連在《松下聽濤:蕭蕭禪詩集》推薦序〈寂天寞地裡的一個陶缽〉文中,論及此詩即言:「白色已不只是憂傷,而是藏著可以攻擊的火砲,火砲多猛,花叢多柔,軟中帶硬,全在白色之中。」末段的「淚」回應著首段的「嬰啼」,蕭邦的鄉愁點亮了他的樂譜,留下許多經典作品。兩百年後,生長在東方海島的我們,是不是也能在看似尋常的生活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同時照亮別人,成為另一曲動人的樂章?
——發表於《華文現代詩》第7期(2015年11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會員
43內容數
愛詩人曾發表的書評、詩評、文學評論與其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桂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繪畫有個技法叫「烘雲托月」,要畫月亮並不是單純畫月亮,而是透過周圍的雲彩來襯托。蕭蕭的禪詩就像「烘雲托月」的畫作,他從不吝嗇對雲的描摹,白雲向來不是單獨的存在,白雲深處自有一片禪境。
早在詩集《更換的年代》,岩上就對工業化社會帶來的衝擊表示關注,時序來到現在,人類依舊放任文明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新出版的《變體螢火蟲》詩集裡,憂心的詩人寫下〈慾望的煙囪〉,對現代社會的貪婪與慾望提出批判。
「禪」是蕭蕭詩作一大特徵,寫天地其實在寫禪,寫茶詩同樣是寫禪詩。甫出版的《月白風清:蕭蕭禪詩選》,收錄詩人橫跨三十二個年頭的禪詩精選,除了從「禪」的角度切入,蕭蕭禪詩還有許多可能的閱讀方式,比如色彩。
〈忠狗〉一詩的敘述視點很特別,故事主角為忠狗,藉由忠狗的發聲,娓娓道出對飼主家庭的感情。
誠如向陽所言:「岩上詩作深受《易》理影響」,不只是《岩上八行詩》的形式由《易經》衍生而來,甫出版的《另一面詩集》,同樣在陰陽變化、正反辯證中體現生命哲理。
以「拾穗」和「晚禱」留名藝術史的田園畫家米勒,身處藝術榮耀貴族的時代,卻堅決不替權貴作畫,秉持「為永恆作畫」的信念,紀錄世間真善美。被譽為台灣新詩田園詩代表的吳晟,全心全意描繪農村風光,可說是詩壇現代米勒,歷時十四年寫成的詩集《他還年輕》,字裡行間滿是對土地與生命的關懷。
繪畫有個技法叫「烘雲托月」,要畫月亮並不是單純畫月亮,而是透過周圍的雲彩來襯托。蕭蕭的禪詩就像「烘雲托月」的畫作,他從不吝嗇對雲的描摹,白雲向來不是單獨的存在,白雲深處自有一片禪境。
早在詩集《更換的年代》,岩上就對工業化社會帶來的衝擊表示關注,時序來到現在,人類依舊放任文明對環境造成的破壞。新出版的《變體螢火蟲》詩集裡,憂心的詩人寫下〈慾望的煙囪〉,對現代社會的貪婪與慾望提出批判。
「禪」是蕭蕭詩作一大特徵,寫天地其實在寫禪,寫茶詩同樣是寫禪詩。甫出版的《月白風清:蕭蕭禪詩選》,收錄詩人橫跨三十二個年頭的禪詩精選,除了從「禪」的角度切入,蕭蕭禪詩還有許多可能的閱讀方式,比如色彩。
〈忠狗〉一詩的敘述視點很特別,故事主角為忠狗,藉由忠狗的發聲,娓娓道出對飼主家庭的感情。
誠如向陽所言:「岩上詩作深受《易》理影響」,不只是《岩上八行詩》的形式由《易經》衍生而來,甫出版的《另一面詩集》,同樣在陰陽變化、正反辯證中體現生命哲理。
以「拾穗」和「晚禱」留名藝術史的田園畫家米勒,身處藝術榮耀貴族的時代,卻堅決不替權貴作畫,秉持「為永恆作畫」的信念,紀錄世間真善美。被譽為台灣新詩田園詩代表的吳晟,全心全意描繪農村風光,可說是詩壇現代米勒,歷時十四年寫成的詩集《他還年輕》,字裡行間滿是對土地與生命的關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詩,似陰雨中的潮鳴,不知所云而誰願冒雨傾聽。然海潮依然鳴響,就算發出的僅是嗚咽而已。 你,願意走進潮中且聽潮鳴嗎? 少年一直思索著何為詩,你想知曉少年對於詩的感懷嗎? 也許,寫詩的理由便是因為想知曉自己寫詩的意義。
Thumbnail
我是橫陳你膝上的古琴 孤絕是我的性格 在松林中 你我在曲終寂靜中 成為淡如流水的知音者 夕陽西下 倦鳥歸巢 你帶著我坐在你喜歡的森林和小溪 當你撥弄我時 你感受到彷彿陽光的溫暖 一如溫柔月光的深情注視 我是含淚的古琴 我曾等待一個知音者出現 我不要高官的大臣 更不要黃袍加身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詩,似陰雨中的潮鳴,不知所云而誰願冒雨傾聽。然海潮依然鳴響,就算發出的僅是嗚咽而已。 你,願意走進潮中且聽潮鳴嗎? 少年一直思索著何為詩,你想知曉少年對於詩的感懷嗎? 也許,寫詩的理由便是因為想知曉自己寫詩的意義。
Thumbnail
親聆蕭邦演奏是不可能的夢幻,幸而,如歌似夢的夜曲的錄音也是唾手可得。
Thumbnail
現正在台灣巡演的鋼琴大師鄧泰山,是首位獲得波蘭蕭邦鋼琴大賽首獎的亞洲鋼琴家,他的生命充滿傳奇,成長過程中也曾為了躲避戰火,全家搬到深山居住,當時沒有名琴供他練習,仍練就一身好功夫,他表示,擁有天生對音樂的想法是一種天份,而要成為音樂家,勢必得有比別人更多的犧牲,這是一種選擇,想成為音樂家要先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橫山幸雄在疫情後再度來台,他表示,疫情三年間大家都待在家裡,形成一種慣性,工作完會直接回家,但人是慣性的動物,他相信人們回到音樂廳的習慣,有天也能回來。作為音樂家,他認為彈琴應當要自然且快樂地展現自己,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喝水一樣自在。 橫山幸雄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
Thumbnail
《湖上小集》宋 朱淑貞 門前春水碧於天, 座上詩人逸似仙。 白璧一雙無玷缺, 吹簫歸去又無緣。 男女之間,是走過必留痕跡,還是船過水無痕! 各人有各人的際遇與因緣,而,這次在美好春日湖邊的聚會,蕭史,弄玉的佳話,卻是與我無緣了! 這個遺憾,隨著這首詩而永遠在心中呢喃! 「他山
Thumbnail
〈水那一方〉這是我收藏的第一首鋼琴曲,就像是從一個人的自我對話到無聲的淚流。每一個小節都帶來深刻情感的轉折,勾起珍藏回憶。透過故事和回憶,讓我們找到共鳴,感受當下的心情。一首歌,一段情誼,一個故事,兩個人的回憶,你也因為這樣的聲音,而想起了那個誰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詩,似陰雨中的潮鳴,不知所云而誰願冒雨傾聽。然海潮依然鳴響,就算發出的僅是嗚咽而已。 你,願意走進潮中且聽潮鳴嗎? 少年一直思索著何為詩,你想知曉少年對於詩的感懷嗎? 也許,寫詩的理由便是因為想知曉自己寫詩的意義。
Thumbnail
我是橫陳你膝上的古琴 孤絕是我的性格 在松林中 你我在曲終寂靜中 成為淡如流水的知音者 夕陽西下 倦鳥歸巢 你帶著我坐在你喜歡的森林和小溪 當你撥弄我時 你感受到彷彿陽光的溫暖 一如溫柔月光的深情注視 我是含淚的古琴 我曾等待一個知音者出現 我不要高官的大臣 更不要黃袍加身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為古典音樂引入一個美妙的世界,文章分享了與早逝的傳奇鋼琴家李帕第的故事,表達了對古典音樂的喜愛和理解。古典音樂的多樣版本和風貌讓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感受和欣賞音樂。透過這些音樂風景,人們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並懂得更好地和自己相處。
Thumbnail
詩,似陰雨中的潮鳴,不知所云而誰願冒雨傾聽。然海潮依然鳴響,就算發出的僅是嗚咽而已。 你,願意走進潮中且聽潮鳴嗎? 少年一直思索著何為詩,你想知曉少年對於詩的感懷嗎? 也許,寫詩的理由便是因為想知曉自己寫詩的意義。
Thumbnail
親聆蕭邦演奏是不可能的夢幻,幸而,如歌似夢的夜曲的錄音也是唾手可得。
Thumbnail
現正在台灣巡演的鋼琴大師鄧泰山,是首位獲得波蘭蕭邦鋼琴大賽首獎的亞洲鋼琴家,他的生命充滿傳奇,成長過程中也曾為了躲避戰火,全家搬到深山居住,當時沒有名琴供他練習,仍練就一身好功夫,他表示,擁有天生對音樂的想法是一種天份,而要成為音樂家,勢必得有比別人更多的犧牲,這是一種選擇,想成為音樂家要先
Thumbnail
蕭邦鋼琴大賽得主橫山幸雄在疫情後再度來台,他表示,疫情三年間大家都待在家裡,形成一種慣性,工作完會直接回家,但人是慣性的動物,他相信人們回到音樂廳的習慣,有天也能回來。作為音樂家,他認為彈琴應當要自然且快樂地展現自己,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吃飯喝水一樣自在。 橫山幸雄出生於1971年,畢業於
Thumbnail
《湖上小集》宋 朱淑貞 門前春水碧於天, 座上詩人逸似仙。 白璧一雙無玷缺, 吹簫歸去又無緣。 男女之間,是走過必留痕跡,還是船過水無痕! 各人有各人的際遇與因緣,而,這次在美好春日湖邊的聚會,蕭史,弄玉的佳話,卻是與我無緣了! 這個遺憾,隨著這首詩而永遠在心中呢喃! 「他山
Thumbnail
〈水那一方〉這是我收藏的第一首鋼琴曲,就像是從一個人的自我對話到無聲的淚流。每一個小節都帶來深刻情感的轉折,勾起珍藏回憶。透過故事和回憶,讓我們找到共鳴,感受當下的心情。一首歌,一段情誼,一個故事,兩個人的回憶,你也因為這樣的聲音,而想起了那個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