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01|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水晶雜談(75)原初水晶

一直以來,都從能量消磁的角度解釋原初水晶。
也許是自己主觀上知道,能量消磁到清淨層次的難得與不可思議,因此就過多的著墨在消磁上。今天研究某些水晶能量,突然意識到,從哲學或形上層次來解釋原初水晶,也許會更讓大家容易理解原初水晶的本質。
從道德經的經文,可以解釋原初水晶的形成脈絡。
如果我們從「道德經」以下幾句來看: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外面一般的譯文比較從哲學角度來解釋,從我個人觀點,以上是老子對修行所給出真正實際修行的大方向:
使自身達到虛的極致,靜守到極點。在這種狀態下,萬事萬物交織運作,我通過觀察它們與自身的各種變化,來觀察一切復歸其原初的本質。
萬事萬物紛雜茂盛,最後又各自歸復它們的根源。回歸自身的根源就是「靜」,「靜」就是回到自己生命的本質。
回到的生命本質就是回到「尋常」,回到了「尋常」就是「意識清明」。
不知「尋常」的人,就會妄動而自招「兇禍」。
回到「尋常」的人會「從容自在」,「從容自在」的人會「公允」,「公允」的人處世會「周全」,「周全」的人就是形同「大一」,「大一」就合於「大道」,合於「大道」就是長久,至此就算失去了此身,也不會消亡。
以上就是道家修行的「路徑」(roadmap),接著我們來看原初消磁與以上文字的關係。
老子在一開始,就給出了修行的關鍵字,虛與靜,虛為練氣,靜為練心。有了虛靜的功夫後,修行人就可以通過觀照萬事萬物以及自身,來探尋回歸我們的本質源頭。
為什麼可以通過萬事萬物來探尋回歸本質的源頭呢?因為我們與萬事萬物其實本質同一,都生於道。如果按佛教概念,則是萬物皆有佛性,心生一切法。
一個修行人開始進行「虛」與「靜」的修煉,其實就是一種自我「消磁」,把各種妄動的能量,訊息,業力等雜訊,都漸漸清理乾淨,直到自身「安靜空虛」到了極致,就能從這個芸芸世界的紛亂中,見到「道」「佛性」「本質」「根」。
同理,由於物與人,本是同源,因此如果我們有辦法將物上的無始劫(無窮時間)以來累積在其上的訊息,都消磁乾淨,物體就會如同我們修道一樣,也會開始返本歸源,回復自身的本性,與「道」共鳴。
從以上修道的道理,就可以理解,為什麼當原初研究消磁,並把礦石消磁到極度安靜,內在信息接近空無的層次後,礦石的能量會產生質變。從以上的道理,也可以幫助大家理解,原初水晶能量的頻率是什麼。也能理解原初把這種能量稱為「清淨能量」的形上理由。
因此使用原初水晶到一定的時間與一定的量後,個人的頻率就會開始與原初水晶有所共振,個人的思維與情緒,還有能量頻率,都會開始趨向安靜,並開始走入以下階段:
「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很有趣的是,從目前有交流的客人中發現,使用水晶超過臨界點後,所有人都會不知不覺進入以上趨近於道的路徑中,然後有些人領悟到其中的道理,開始有意識的繼續往下走,而有些人則心有不服,而「妄作兇」。
我觀察到,所有人使用原初一段時間後,不管自己有沒有意識到,最內在會開始安靜,心煩意亂的狀況降低改善(歸根曰靜),身體的健康狀況因安靜頻率和諧開始在不知不覺中有所轉化(靜曰復命),各種或是宗教或是修行或是人生上的虛幻跟執著,會開始落地回歸真實平常,開始懂得正常生活的重要性(復命曰常),懂得過好正常生活後,意識開始逐漸清明,漸漸開始脫離業障無明(知常曰明)。通常這個時候,有些人會開始不想放棄幻想,也不願接受尋常,很容易開始浮想聯翩,業障迷眼妄自行動,又替自己招兇。(不知常,妄做兇)
這就是浮想聯翩就會遠離原初能量的原因,因為浮想聯翩會遠離大道。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同理,過去文章都有一再提及,能夠好好生活,不違常理,就功德無量,其中的道理道德經早有闡述,這是原初水晶本質與大道規律所共鳴的地方,也是使用原初水晶的人會產生的變化:知道尋常,遵循常理的修行過活,就會開始活得從容一些,乃至與真實共鳴。
如果到這裡都看得明白,那應該就可以真正明白消磁以及消磁卡的重要性。當水晶被消磁清淨,回復到萬物的本質後,所能產生的效能可以非常深化。不過隨著大家第一次使用某顆原初水晶,水晶治療大家的同時,也開始吸收到大家身上無始劫來累積的負能量與雜訊,礦石本身就會迅速脫離清淨的狀態。只有通過我們提供的消磁卡,才能夠把這種無始劫來的訊息,進行消磁清除。
這就是原初消磁卡珍貴之處,也是為何之前許多文章都一再強調原初的真正價值跟效果在消磁,而不是在其他,其原理就在此。如果沒有真正想明白,建議要一看再看。
真正看明白這一篇的話,對於使用水晶所發生的幾乎所有變化,都可明白其真正本質原因。
最後讓我們從本質的角度來理解「原初水晶」中「原初」的意思:
「原」本無生無滅,「初」時無因無果,是為「原初」。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