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四章

道德經 第四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所謂"道",就是隨時抱持清空自己的能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道"總保持一種中空狀態,然後化生萬物出來;雖然它化生萬物,卻永遠保持空的狀態。

天之道的特點:中間是空的,隨時保持虛空狀態。

老子告訴我們,如果做事能夠像天之道,讓自己保持在這種虛空狀態,會更容易創新,更容易接納。也就是說,人要清空自己的能力,要學的是"學習能力"本身,因為我們所學的東西隨時可能被取代;也可能隨著條件變化而改變,但只要你掌握了學習能力,就能一直學到新知識。

人要抱持虛空狀態,不斷地尋求新的靈感、知識,這樣就會進步,這是一種智慧。

淵兮似萬物之宗:道很深遠,就像萬物的起源一樣。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消除它的鋒芒,解除它的紛亂;應和它的光明,與它蒙受同樣的塵垢。 湛兮似或存:看似沉沒消失而又彷彿存在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它是誰所生的,因"道"是先天地而生,是創化之源,不是任何事物所生。

老子說:我不知道"道"是誰生的,是誰的兒子,但我敢說,"道"呈現出來的規律是我們所看到這個世界主宰者出現之前的力量。

很多人認為天地最重要,要"尊天地、敬鬼神",而老子的觀點是,只要你尊重且遵循"道"這個法則,這個世界所謂的天地、鬼神都會來加持你,因為它們都是這個法則的執行者與監督者。只要你朝著"道"的方向走,向"善"走,為眾生服務,即便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它們也會來幫助你。

avatar-img
侑楙的沙龍
8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侑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進行紀錄,並抓取出關鍵字,透過三個主題提升思考與行動效率。首先,介紹紀錄的重要性與其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接著,詳細講述巨人的摘要法與分類法,以簡化思緒並重新組織知識。最後,提供五種紀錄方式,幫助讀者在學習、對話、思考、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有效地記錄與內化資訊,讓生活更有條理,實現個人目標。
本書介紹的是自我分析, 作者是一位精神分析師,文中分析了各種情緒反應,讓讀者理解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勢必會出現的某種反應,有些情緒是從小在家庭中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有些情況會讓我們有移情作用。解剖自我的內心,了解是什麼原因會驅使我們做某些行動。
本文探討如何有效進行紀錄,並抓取出關鍵字,透過三個主題提升思考與行動效率。首先,介紹紀錄的重要性與其對個人成長的影響。接著,詳細講述巨人的摘要法與分類法,以簡化思緒並重新組織知識。最後,提供五種紀錄方式,幫助讀者在學習、對話、思考、日常生活及工作中有效地記錄與內化資訊,讓生活更有條理,實現個人目標。
本書介紹的是自我分析, 作者是一位精神分析師,文中分析了各種情緒反應,讓讀者理解在某種情況下我們勢必會出現的某種反應,有些情緒是從小在家庭中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有些情況會讓我們有移情作用。解剖自我的內心,了解是什麼原因會驅使我們做某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