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 第四章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所謂"道",就是隨時抱持清空自己的能力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道"總保持一種中空狀態,然後化生萬物出來;雖然它化生萬物,卻永遠保持空的狀態。

天之道的特點:中間是空的,隨時保持虛空狀態。

老子告訴我們,如果做事能夠像天之道,讓自己保持在這種虛空狀態,會更容易創新,更容易接納。也就是說,人要清空自己的能力,要學的是"學習能力"本身,因為我們所學的東西隨時可能被取代;也可能隨著條件變化而改變,但只要你掌握了學習能力,就能一直學到新知識。

人要抱持虛空狀態,不斷地尋求新的靈感、知識,這樣就會進步,這是一種智慧。

淵兮似萬物之宗:道很深遠,就像萬物的起源一樣。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消除它的鋒芒,解除它的紛亂;應和它的光明,與它蒙受同樣的塵垢。 湛兮似或存:看似沉沒消失而又彷彿存在 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它是誰所生的,因"道"是先天地而生,是創化之源,不是任何事物所生。

老子說:我不知道"道"是誰生的,是誰的兒子,但我敢說,"道"呈現出來的規律是我們所看到這個世界主宰者出現之前的力量。

很多人認為天地最重要,要"尊天地、敬鬼神",而老子的觀點是,只要你尊重且遵循"道"這個法則,這個世界所謂的天地、鬼神都會來加持你,因為它們都是這個法則的執行者與監督者。只要你朝著"道"的方向走,向"善"走,為眾生服務,即便世界上真的有鬼神,它們也會來幫助你。

    avatar-img
    8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侑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道德經,講的是領導者法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道德經 第二章 永遠不要以固定不變的標準看待事物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如果天下人都說這件事是美好的,他不美好的一面就會出現了,這是本身就不美好了。 老子這樣說,因為我們為事物貼的標籤都是依照當時的條件所貼的,隨著條件的變化,我們貼上的標籤也會有所變化。例如:美的標準會隨著時代背景不同,而隨之變
    緒論 參考羅大倫博士所出版的"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中所探討的老子<道德經>中所分享的觀念。在羅大倫博士書中的解讀,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
    當閱讀到一定的量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要與世界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但要如何下筆書寫出一篇有共鳴的文章,會常常讓人不知道從何下手,宋怡慧老師分享自身書寫及閱讀經驗,梳理出幾個方向,讓新手可以知道邁出第一步,能勇於邁出第一步,比任何事都重要。只要勇敢地寫出來,完成比完美重要。
    本書從生活各方面的細節提出養成良好習慣、正面思考、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好習慣與壞習慣會對我們生活上、事業上、身體上會有哪些影響;美感的培養與學術學習一樣重要,自我成長不斷地拓展自我,是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作者提出各種生活中的細節,啟發讀者只要有良好心靈和正確的態度,就可以克服困難,實現夢想。
    此書主要是講自我成長、自我救贖;所謂的幸福真的是靠物質、名聲、社會地位可以定義的嗎? 前四章,叔本華將人分成三種屬性,並各別提出來闡述,在第五章明確的提出所謂的"幸福生活"指的是"較少不幸的生活",並各別指出在律己與待人中如何獲得幸福
    道德經,講的是領導者法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崇尚錢財或追求某種美德,使人民不鬥爭。領導者不應該追求財富或美德,上行下效,領導者貪求物欲,下面的人也將彼此鬥爭以累積財富或效仿,這就是亂源。
    道德經 第二章 永遠不要以固定不變的標準看待事物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如果天下人都說這件事是美好的,他不美好的一面就會出現了,這是本身就不美好了。 老子這樣說,因為我們為事物貼的標籤都是依照當時的條件所貼的,隨著條件的變化,我們貼上的標籤也會有所變化。例如:美的標準會隨著時代背景不同,而隨之變
    緒論 參考羅大倫博士所出版的"人生有點難,老子幫你變簡單"一書中所探討的老子<道德經>中所分享的觀念。在羅大倫博士書中的解讀,老子並不是消極避世,而是用"出世"的狀態,做好"入世"的事。老子<道德經>的出發點是講管理法則,講領導者如何真正帶領團隊走向成功與幸福。
    當閱讀到一定的量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要與世界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但要如何下筆書寫出一篇有共鳴的文章,會常常讓人不知道從何下手,宋怡慧老師分享自身書寫及閱讀經驗,梳理出幾個方向,讓新手可以知道邁出第一步,能勇於邁出第一步,比任何事都重要。只要勇敢地寫出來,完成比完美重要。
    本書從生活各方面的細節提出養成良好習慣、正面思考、自我成長的重要性。好習慣與壞習慣會對我們生活上、事業上、身體上會有哪些影響;美感的培養與學術學習一樣重要,自我成長不斷地拓展自我,是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作者提出各種生活中的細節,啟發讀者只要有良好心靈和正確的態度,就可以克服困難,實現夢想。
    此書主要是講自我成長、自我救贖;所謂的幸福真的是靠物質、名聲、社會地位可以定義的嗎? 前四章,叔本華將人分成三種屬性,並各別提出來闡述,在第五章明確的提出所謂的"幸福生活"指的是"較少不幸的生活",並各別指出在律己與待人中如何獲得幸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道德經》智慧:真正的高人,往往具備這四個特徵   古人常說「靜水流深,大智若愚」,而《道德經》中的智慧更是揭示了真正高人的內在特質。他們看似平凡,但卻蘊含著深厚的智慧和力量。這樣的人,往往能在人生的波瀾中處變不驚,安然自得。以下四個特徵,就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1. 靜水流深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領導者是這樣練成的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你能不能把肉體和精神合在一起,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轐讓形神分離。 這是老子告訴我們的一個理念,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形和神分離的。人們往往會用過度的欲望,去驅使自己的身體,結果導致身體的崩潰。身體能做的事是有限的,但在我們的欲望驅使下,為了獲得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謀去福利,所以就能長久。 老子在揣摩天之道時,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繁榮,但它卻隱於身後,不說自己是主人,也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
    Thumbnail
    在前面的課里我們說了「天人合一」,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無為而無不為」,關於這個,在道德經上一共提到這麼幾句話。 第一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第二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句: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看到這幾句話,大家肯定會覺得這
    Thumbnail
    前言:天人合一 《道德經》出現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夠做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當然不是指修煉大法、神話故事里的天人合一。而是天道和人道的一種結合應用。在天道人道結合這方面,歷史經典中講得最好的就是《道德經》。 佛經,講的比較多的是離世規則,人間界之上的規則。 道家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困惑,想找到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或者你是否對於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平靜和成功感到迷茫?如果是的話,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道德經》,這本來自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可能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發。 讓我們了解一下《道德經》的背景。這本經典由老子所著,它是一部韻文哲理詩體的作品
    Thumbnail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一直以來有著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這句話意味著老天並不仁慈,只將萬物視為無生命的貢品。然而,這樣的理解可能忽略了上下文所揭示的更廣義的含義。另一種解釋則認為,老子欲表達天地公平的觀點。根據這種理解,天地對待萬物是一視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道德經》智慧:真正的高人,往往具備這四個特徵   古人常說「靜水流深,大智若愚」,而《道德經》中的智慧更是揭示了真正高人的內在特質。他們看似平凡,但卻蘊含著深厚的智慧和力量。這樣的人,往往能在人生的波瀾中處變不驚,安然自得。以下四個特徵,就是他們成功的秘訣:    1. 靜水流深  
    Thumbnail
    原文:道沖,而用之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光。   道本是虛空的,又無窮盡,萬物深淵啊,消磨他的銳角和光芒,拂塵之後,它依然存在,我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好像地球開始就存在了。   這一段大概是說虛無飄渺的道之存在,有時候你不
    Thumbnail
    領導者是這樣練成的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你能不能把肉體和精神合在一起,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轐讓形神分離。 這是老子告訴我們的一個理念,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形和神分離的。人們往往會用過度的欲望,去驅使自己的身體,結果導致身體的崩潰。身體能做的事是有限的,但在我們的欲望驅使下,為了獲得
    Thumbnail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Thumbnail
    道德經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謀去福利,所以就能長久。 老子在揣摩天之道時,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繁榮,但它卻隱於身後,不說自己是主人,也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
    Thumbnail
    在前面的課里我們說了「天人合一」,今天我們來說一下「無為而無不為」,關於這個,在道德經上一共提到這麼幾句話。 第一句: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第二句: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句: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看到這幾句話,大家肯定會覺得這
    Thumbnail
    前言:天人合一 《道德經》出現的目的,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夠做到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當然不是指修煉大法、神話故事里的天人合一。而是天道和人道的一種結合應用。在天道人道結合這方面,歷史經典中講得最好的就是《道德經》。 佛經,講的比較多的是離世規則,人間界之上的規則。 道家的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到困惑,想找到一個更有意義的方向?或者你是否對於如何在現代社會中保持平靜和成功感到迷茫?如果是的話,讓我們一起開始閱讀《道德經》,這本來自中國古代的哲學經典,可能會為你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發。 讓我們了解一下《道德經》的背景。這本經典由老子所著,它是一部韻文哲理詩體的作品
    Thumbnail
    《道德經》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一直以來有著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這句話意味著老天並不仁慈,只將萬物視為無生命的貢品。然而,這樣的理解可能忽略了上下文所揭示的更廣義的含義。另一種解釋則認為,老子欲表達天地公平的觀點。根據這種理解,天地對待萬物是一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