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追過GameStop的新聞,也上了reddit朝聖了幾次,不過只是很興奮地追了前半段,然後就像很多爆紅新聞一樣,熱度過後,身為吃瓜看戲的鄉民就退場沒在關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更新的爆紅事件,所以也不知道之後發生了什麼事情,然而想不到GameStop故事的後半段更精彩。
雖然被拆成三集,但總時間只有一個多小時,大約是一部正常電影的長度,趁著好天氣去北海岸騎腳踏車吃吃喝喝回到家後,攤在椅子上一下子就看完了。
看完感觸很深,情緒滿複雜的,原來事情不是我以前以為的那樣,看到後半段探討的各種問題,覺得華爾街的世界水很深,果然不是我這種人能參透的。
GameStop整個發展過程很符合
《故事經濟學》的理論,病毒式敘事會影響經濟體制的運作,人類很多經濟決策並不是依據理性,而是受到各種敘事的影響,中文書名雖然將Narrative Economics翻成故事經濟學,但其實包括各種耳語、八卦、陰謀論、恐懼、貪婪,簡化的理論信念等等,不一定是要一個完整的故事,可能是片段的、零碎的八卦傳言,所以我覺得還是用敘事。
GameStop敘事的主軸當然是小蝦米對抗大鯨魚,或者說基督文明比較愛用的大衛對抗歌利亞,現在的鄉民用語習慣可能是韭菜對抗金融大鱷更合適。讓敘事感染式大流行的當然是網路的力量:龐大的鄉民、美國PTT、網紅、羅賓漢app外加電視主持人,共同合作對抗賣空gamestop股票的避險基金。
看起來很振奮全球韭菜的人心,終於有機會扳倒那些專門割韭菜的金融怪獸,因此原本發生在美國的一個事件外溢到全球,各國韭菜紛紛參戰,最後連依隆馬斯克也補上一腳。
然後標榜金融民主化的羅賓漢app突然終止人們透過app購買gamestop股票,只剩下售出的按鈕,股票因此開始狂跌,韭菜的憤怒頂到天,美國政府與國會也開始調查這件事情是否有市場操縱,違反相關法規等問題。
故事的下半段就開始翻轉故事,原來網紅咆哮小貓(Roaring Kitty)不是啥素人,根本就是金融界內人,透過這事件大賺一筆,羅賓漢也不是劫富濟貧的義賊,只是另一個割韭菜的協力者,其獲利模式是把韭菜大量大量批發轉介給其他割韭菜大戶的中介商,藉此賺錢。很多中途搞不清楚狀況,迷失於病毒敘事中,不知道最初gamestop起因的韭菜高價買入股票,損失慘重。只有一開始參與的韭菜有真正賺到錢。
對於那些損失慘重的韭菜,整件事很明顯不是一場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戰爭,而是一場市場資訊操作,用來坑殺他們的陰謀。但網路鄉民的炒作行為可以看成一種刻意的市場操作嗎?我們可以認為最初發起對抗避險基金的鄉民是刻意操作市場,藉此坑殺後來進場的韭菜嗎?
鄉民本意是要教訓金融怪獸,但教訓了避險基金這支怪獸後卻同時死了更多韭菜,肥了其他的金融怪獸,這樣算鄉民的正義嗎?而且這些避險基金的主要客戶是勞保、退休基金一些非營利組織,也就是說避險基金的錢很多都是我們自己的錢,這讓這問題更複雜了。
總之,gamestop這場大衛對抗歌利亞的敘事背後其實涉及了網路科技與金融市場之間複雜課題。網路是對抗金融怪獸的民主化手段,還是昇華金融怪獸宰制韭菜的能力。雖然個別的避險基金被鬥垮了,但會不會卻在整體上更加鞏固華爾街金融資本收割韭菜的力量呢。
很值得推薦的一部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