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se 202208《你將成為國民法官》讀後感 在看雜誌之前,大概知道國民法官是甚麼,但完全不知道台灣開始實施了沒?又是誰可以當國民法官?對於這樣的制度,我起初都會抱持著一點疑問,台灣人民的素養足夠到擔任國民法官一起共同參與審判了嗎?雖然看完後沒有確切的答案,但覺得這個制度似乎能為社會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雜誌從一樁案件開始,透過不同方的文字敘述,完全影響了讀者對案件的看法,心裡不經驚呼,原來平常都是被媒體或是輿論這樣控制著嗎? 「一個缺乏脈絡的事實並不等於真相。」- Verse 「國民法官法」將在2023年正式上路,「這是一個比投票更能展現公共議題關注的民權行為」司法院法治宣導處處長說。 ◎ 〈國民法官法〉需要審、檢、辯三方完善的體質
檢辯:要如何避免表演式的法庭(第一時間想到太守美製作的幸福路動畫)
審:法官在擔任主席時的權威及主持該如何拿捏、國民法官參考的證據該如何斟酌過濾不適任證據
辯:辯護制度如何公平的讓所有收入的人都能夠聘請不錯的律師,雜誌裡提到,可以參考國外的法扶制度,讓部分律師專職負責〈國民法官法〉的案件。 ◎ 擔任國民法官有可能審判到那些案件?
發生死亡結果的「故意犯罪」、「最輕本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重罪案 (我的天,讀到此,我已經覺得壓力山大,不只要面對死亡,可能還要面對被害者及加害人身後的人生故事)根據雜誌裡所說,國民法官會較法官更重視案件的來龍去脈的合理性、而不是較focus在犯罪本身及法條。或許合審合判便可以讓案件獲得更多的情理討論,也讓法官抽離先入為主或是往常的思考,對於國民法官而言,「認真地」了解一個案件,參與審判,對於生活上應該也會帶來不一樣的思考,很樂觀地想,或許台灣人對社會議題會更加的關注。 ◎ 國民法官跟法官的力量是一樣的嗎?
在合審庭中,會有六位國民法官跟三位法官,票票等值喔! ◎ 誰可以擔任國民法官?
年滿23歲、中華民國國民、在地方法院管轄區域連續居住四個月以上
最重要的是!是抽籤的!
隨機抽選後會審核你的條件是否適任國民法官,擔任國民法官需要一同「審理、訊問、定罪、量刑」,公司應該要給與公假,並且政府會給你日薪三千元(如果超時,時薪為500元)。
接近年底就會約有13萬人收到備選國民法官的通知書了喔!
「一般而言,是不可以抽到不擔任國民法官的喔!」 明年將迎來這個名為「國民法官法」的社會實驗,到底台灣人會如何應對,拒絕擔任國民法官的人又會有多少?合審庭上會遇到什麼樣的場面?
我期待著也擔心著,畢竟看起來相關制度還沒有很落實呀
eg.向國民宣傳教育、會給被抽到的國民法官介紹基礎法條跟該案件的相關法條嗎(案件教育?) 「參與審判-為審判帶來新的思考-回到現實關心社會議題」這應該是〈國民法官法〉最好的模型樣貌,希望這一項改革,可以讓習慣於「標題式殺手」的台灣人民,學會見到標題先思考十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