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邁向下一個百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手邊現在有好幾枚印有蔣渭水先生像的硬幣。留起來,彷彿可以提醒我接過第一枚時,感受到的混雜米飯熱度與手熱的溫厚。彷彿還可以提醒我一段段關於台灣的故事。
住家附近有個賣早餐的攤子,賣飯糰、三明治和冷熱飲。飯糰分成傳統、日式兩種,除了外型相異,內餡也有別。傳統飯糰為白飯捏成飽滿圓球狀,餡料可任選鮪魚、豬排、培根等。日式飯糰則是白飯以模具壓成三角形狀,可選擇的饀料含魚卵、德式香腸、泡菜,不一而足。其實就我來看,這兩種都該稱作台式,呈顯出假借、並置、融匯域外元素後不折不扣的台灣味。
詹宏志先生在個場合提到過兩道麵食,也很能由小見大,說明台灣文化兼容並包的開創性。一道是牛肉麵,另一道是外省麵,平平凡凡,卻都是孕生於特定歷史情境的創新。這裡說的「創新」,非指「無中生有」,而是「組合」。調和麵條、牛肉,或是麵條、肉臊,所煮成的新的庶民吃食,濃縮了一段「外省」、「本省」離散、相遇的歷史。到如今,新吃食成了傳統一部分,令人不覺其新,所謂「外省」、「本省」,在族群相遇而融合後,也不該再是別有用意的指涉符號。
回過頭寫早餐攤。擺攤的兩位婦人,禮數相當周到。某次買了飯糰和綠茶,無意間注意到婦人找的零錢裡,一枚硬幣的樣式有異其餘。仔細看才發現,硬幣上的頭像不是孫中山、蔣介石二氏,而是蔣渭水先生。
論者常拿蔣渭水先生比附國父孫中山先生,指出兩人不少共通處,例如,都是醫者,也都由醫療人身病苦擴大至診治民患民瘼。蔣渭水先生於1921年發表過一篇〈臨床講義:關於名為台灣的病人〉,以擬人的手法,檢視彼時台島人民智識不足的弊病,並規劃救弊之方。此時此刻重讀〈臨床講義〉,頗有些地方值得留心。
在蔣渭水先生眼中,台灣這名病人「以其頭較身大,理應富於思考力,但以二、三常識問題試加詢問,其回答卻不得要領……聞及稍微深入的哲學、數學、科學及世界大勢,便目暈頭痛」。現今網路超越國界,資訊不僅豐富,而且流通幾無障礙,但是不代表資訊就能為人人所知所用,進而有所助益,畢竟對資訊的渴求、搜索、辨析、歸納,在在需要後天啟發。就如同,便利的工具羅列眼前,如果使用者不具備使用工具的意識、不曉得使用工具的方法,再多的工具都是枉然,無異於破銅爛鐵。要讓吾民聞「世界大勢」,不至於「目暈頭痛」,換個時髦的說法,讓吾民具備「國際觀」,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
〈臨床講義〉還寫道,台灣「明顯地具有黃帝、周公、孔子、孟子等血統」。蔣渭水先生所設想的台灣血統,需要擴充定義。台灣血統幾經新血注入,該含括原住民族、漢族,以及許許多多因婚嫁、經商及各種因素棲止島上的族群。王鼎鈞先生引用過的「同舟共擠」一語,最能點明現況。這麼多族群「擠」在一小島上,匯流成同一活躍血脈。
手邊現在有好幾枚印有蔣渭水先生像的硬幣。留起來,彷彿可以提醒我接過第一枚時,感受到的混雜米飯熱度與手熱的溫厚。彷彿還可以提醒我一段段關於台灣的故事。這些故事,或者說歷史,還以各種形式存在,或許,就在一碗尋常的牛肉麵裡。民國邁向下一個百年,接著會有什麼發展,我不清楚。這得問詹宏志先生。他是趨勢大師。疫情往復、政經起伏,有句詩卻常帶給我對未來的希望。「百年淬厲電光開」,記得龔定庵是這麼寫的。
民國一百年二月十六日初稿於府城,
一百一十一年年十月四日修訂於嘉義鵲枝寫譯樓
初稿刊於《中華日報》副刊「當我們同在一百」專欄(2011.4.23)
avatar-img
31會員
184內容數
觀今不忘古,讀史亦論今。篇章散見報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南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天搜尋林語堂先生相關資料,中文注音打字卻輸出了個「淋雨堂」。這三字乍見惹笑,再看倒頗具錯有錯著的趣味。
顏回最讓曾任教書匠的我覺得親切的地方,毋寧是孔子說的「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將形於言表的情感視為「展演」,並不是說曹操「為之流涕」必定全屬矯造或虛構,而是情感與展示對象相互制約。
夜裡閒讀《六祖壇經》。
​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可惜明白這個道理的不多。
現代社會裡,狗是寵物,更是家人。
那天搜尋林語堂先生相關資料,中文注音打字卻輸出了個「淋雨堂」。這三字乍見惹笑,再看倒頗具錯有錯著的趣味。
顏回最讓曾任教書匠的我覺得親切的地方,毋寧是孔子說的「回也,非助我者也,於吾言無所不說」。
將形於言表的情感視為「展演」,並不是說曹操「為之流涕」必定全屬矯造或虛構,而是情感與展示對象相互制約。
夜裡閒讀《六祖壇經》。
​低頭便見水中天、退步原來是向前,可惜明白這個道理的不多。
現代社會裡,狗是寵物,更是家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說到食物,撇除掉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目的之外,對你來說,是否還有其他的象徵意義存在?對作者來說,食物封存的是和至親之間的美好往昔,童年母親的台菜手藝、岳母經典的江浙菜色、太太融會世界各地的多元創新料理,這些味覺經驗,連繫的是無可替代的情感。復刻記憶中的菜色,流露而出的是作者對摯愛的無盡思念。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紀念館位於台灣桃園市大溪區,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與紀念功能於一體的建築。這裡不僅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還是紀念台灣歷史上重要人物蔣中正(蔣介石)的地方。不過坦白說並不喜歡這威權人物,用軍權掌控一切,沒有太多建樹。 大溪公會堂的建設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作為地方公共會議和社會活動的場
Thumbnail
台電勵進餐廳是台電的員工福利餐廳,餐廳位於台北捷運古亭站附近的巷弄中,步行前往大約5分鐘左右,鄰近地標有台灣電力公司核能火力發電工程處、師範大學。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店家的菜色和價位,提供了交通和營業資訊,並分享了用餐心得。另外,餐廳不收取一成服務費。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政治人物生涯以及他在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中主導建造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並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言論。文章以簡潔的方式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貢獻和遠見,並表達了對其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國旗屋在忠貞市場的附近。老闆是高齡80多歲的張老旺先生,整理父親遺物時,找到了當年的那面旗子,便決定要一直掛國旗直到自己離開那一刻,也是國旗屋故事的由來。米干其實口感像我們的粄條,切得比較細,肉塊厚實,蛋則是半熟蛋,湯的味道不算很重,雖然清淡,卻帶有大骨湯的滋味,加上酸菜後,滋味鹹香順口不膩。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說到食物,撇除掉為了滿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目的之外,對你來說,是否還有其他的象徵意義存在?對作者來說,食物封存的是和至親之間的美好往昔,童年母親的台菜手藝、岳母經典的江浙菜色、太太融會世界各地的多元創新料理,這些味覺經驗,連繫的是無可替代的情感。復刻記憶中的菜色,流露而出的是作者對摯愛的無盡思念。
Thumbnail
紅燒牛肉麵,以細緻烹調的牛肉、香濃湯頭和彈牙麵條為特色。其豐富的調味和獨特口感使其成為台灣飲食文化中的精華,深受人們喜愛和推崇。 於清朝時期由回族移民帶入台灣。初期以牛肉、麵條、調味料烹調,後演變成台灣特色料理。民國時期,隨著台灣飲食文化融合發展,牛肉麵成為台灣重要美食之一,深受當地人喜愛。現
Thumbnail
大溪公會堂暨蔣公紀念館位於台灣桃園市大溪區,是一座集歷史、文化與紀念功能於一體的建築。這裡不僅是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還是紀念台灣歷史上重要人物蔣中正(蔣介石)的地方。不過坦白說並不喜歡這威權人物,用軍權掌控一切,沒有太多建樹。 大溪公會堂的建設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當時作為地方公共會議和社會活動的場
Thumbnail
台電勵進餐廳是台電的員工福利餐廳,餐廳位於台北捷運古亭站附近的巷弄中,步行前往大約5分鐘左右,鄰近地標有台灣電力公司核能火力發電工程處、師範大學。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店家的菜色和價位,提供了交通和營業資訊,並分享了用餐心得。另外,餐廳不收取一成服務費。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政治人物生涯以及他在70年代推動的十大建設中主導建造國道中山高速公路並留下了印象深刻的言論。文章以簡潔的方式介紹了蔣經國先生的貢獻和遠見,並表達了對其的感謝之情。
Thumbnail
國旗屋在忠貞市場的附近。老闆是高齡80多歲的張老旺先生,整理父親遺物時,找到了當年的那面旗子,便決定要一直掛國旗直到自己離開那一刻,也是國旗屋故事的由來。米干其實口感像我們的粄條,切得比較細,肉塊厚實,蛋則是半熟蛋,湯的味道不算很重,雖然清淡,卻帶有大骨湯的滋味,加上酸菜後,滋味鹹香順口不膩。
一言蔽之,蔣介石是「戰後台灣」、蔣經國是「現代台灣」或(轉型台灣) 1950年起的「中華民國」(GRC),其根本問題:缺乏國際法人條件的「國家」。那是源於「軍事佔領」與「政權流亡」的雙重糾葛。 作為國際法人,國家state的四項資格:恆常人口、固定疆域、政府/統治、與他國交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