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請導演保持沉默

    是枝裕和拍第一部電影的時候,也不知道他的劇本最終要花多少錢呈現,等到製片人告訴他的時候,他是有點驚訝的,因為,他不知道這個劇本何以要花這麼多的錢,以及,他這個電影,究竟需要多少個鏡頭。
    是枝裕和和侯孝賢是朋友,因為他拍過侯孝賢的紀錄片,侯來東京的時候,他們每次都會見一面。是枝裕和喜歡陳明章的音樂,侯孝賢便把陳的聯繫方式給他,當侯知道是枝裕和的第一部電影內容的時候,他鼓勵是枝裕和,這樣的電影適合金獅獎,應該送過去參賽。我也喜歡陳明章,我喜歡下午的時候有陳明章的吉他彈唱,娓娓道來的音樂,令人惆悵,也令人對本該乏味的時間產生眷念。
    是枝裕和也有沮喪的時候,他對周防正行說,自己應該失敗了吧。周防正行是一個鼓勵人的好手,他說你覺得失敗沒有關係,但你想想電影是整個劇組大家的事情,可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是枝裕和賒帳完成了第一部電影,結果拍出來後一度沒有人要。這時候他才開始擔心欠下來的錢怎麼辦。還好,電影女主角江角真紀子開始走紅,而他的電影,萬幸也開始受人矚目。
    新導演往往被很多事情給約束住,比如是枝裕和的第一部電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所以,有時候連臺詞都不能隨便的改,這使他感到困惱,一些大膽的想法,比如在選角方面,也不能盡如他意。最有意思的是,他畫了很多分鏡圖,他畫畫的水準一般般,但也基本達意。但在拍電影的時候,分鏡圖開始成為他的困擾。後來他遇到侯孝賢,侯說,你一定之前畫了不少分鏡吧,但拍電影不該按照當時的鏡頭,演員的狀態去調整畫面嗎,你是紀錄片導演,連這個都不知道嗎。因為翻譯的緣故,侯孝賢的話可能顯得很生硬,但這也算刺激到是枝裕和。
    是枝裕和參加金獅獎遇到的對手是越南裔導演陳英雄,他的第二部長片《三輪車夫》最終獲獎,我記得那部電影的主角應該是梁朝偉。我個人更喜歡陳英雄的第一部長片《青木瓜之味》。鏡頭中那個濕漉漉的越南昔日的情形,以致留下的記憶至今都是濕漉漉的越南。是枝裕和從陳英雄身上學到的是,陳的電影有非常專業的商業操作,比如之前安排專場播放形成一定的口碑,在競爭中形成優勢。
    是枝裕和參加觀眾的討論會,他坐在那裡,聽著觀眾你一言我一語的解讀他的電影,角度清奇且非常有趣,於是當他剛想開口說點什麼的時候,被觀眾制止了,請導演保持沉默,還不到你開口的時候。文藝創作者,其實最愛的就是此刻,他產出作品,作品卻在受眾那裡自由的長大了。回饋回來時候,已經物是人非,然而卻有了獨立的性格。
    西方觀看東方,帶著刻板的印象。好笑的是,他們以為自己懂了,甚至敢大言不慚的亮出自己的觀點。是枝裕和的《幻之光》描寫的是現代的日本,但西方的觀眾問,你這個電影和禪有關嗎。還有人問,你有的鏡頭重複出現了三次,是模仿俳句嗎。還有人覺得,這樣沉靜的電影應該是一個老導演的作品,等到看到導演本人的時候,會訝異於何以他如此年輕。不過我卻從中產生一個感悟,很久以來,我們致力於弄明白所有的東西,我們希望獲得清晰的邏輯,以及盡可能進行價值觀同化。但事實上,大部分時候,世界運行的邏輯還是按照每個人自以為是的邏輯,以誤解的方式進行著。只是過去,他們秉持善念和寬容,所以盡可能把事情放好處想,現在呢,獨善其身,所以不盡於最大的惡去度量別人。
    下午沒事,讀是枝裕和的傳記《拍電影時我在想的事情》,也就讀了幾頁,把讀到的東西一段段的抄下來。一邊就茶,一邊聽著放很低聲音的音樂。不知道如何表達,又想表達點什麼的時候,這也算不錯的方式。
    心境如同過去那些俗套的末世劇集,青青的植被,潺潺的流水,明媚的陽光,肆無忌憚的動物,以及飛鳥掠翅而過。遠處,高聳入雲的大廈,縱橫的高架橋,皆成廢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我是許億,江蘇人,以胖子自居。從事地產行業。除此以外,算是一個時評作者,也寫了大量關於臺灣政黨之間的文章。我會談兩岸、談歷史、談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更擅長的是如何將資訊雜燴,即是將不同的食材燴成一道下飯的菜。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