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才分享了兩個家計畫的經典作品,就不知不覺地寫了漏漏長,會有耐心看到這一篇的朋友,應該都是對家計畫有興趣的朋友,所以我就不再廢話,直接切入主題,繼續寫下去啦。這一篇介紹剩下的五個作品,建議大家就斟酌自己的時間來選擇性參觀與閱讀嘍。
(以下所分享的內容,多為NANA濕婦帶團時在巴士上,或是在行程中與旅伴們分享的內容筆記,多少會參雜許多NANA濕婦自己曾經在藝術祭活動中的體驗、感想與小故事。對於實際造訪過的朋友來說,以下的內容應該都是大家最難忘的回憶與體驗;而對於正在計畫想要前往的朋友來說,以下幾篇的內容則可能會有些暴雷處,請自行斟酌要了解到甚麼程度,希望對於你/妳在行程規劃時有所幫助;最後,如果你現在正在瀨戶內藝術祭的現場,則可以邀請你一邊聽一邊體驗喔~)
護王神社/杉本博司
如果你是先逛完直島南部的倍樂生美術館區域的話,應該會在杉本博司的時間的迴廊裡,見過眼前這座護王神社的精美模型了。護王神社位於南寺旁邊的山坡上,相傳自從600-700年前的室町時代開始就坐落於此,長期以來都是村民的信仰中心之一。2002年,杉本博司以「藝術家」的身分被邀請到家計畫進行創作,然而,與其他藝術家不同的是,他要改造與創作的空間,並非古民宅,而是一座老舊的神社。杉本博司認為,日本古代對於神的信仰,是與對於大自然的崇拜相互結合的,以前的日本人認為,神的靈會出現在像瀑布、巨木、巨石等「能量場」中,而這些被神降臨的事物,就被稱為「依代(替身)」(像我們之前提到以前的能劇舞台,就是把老松當作神的依代,所以舞台會面對松樹而表演一樣)。於是,本身就是石頭控的杉本博司想到,瀨戶內海一帶自古以來採石業興盛,因此相較於傳統的木造神社建築,如果可以用找到一顆巨石來做為神所降臨的能量之地,這種神社或許更適合直島。最終,他在岡山縣的万成山上找到了這一顆重達24噸的巨石,然後用盡各種方式才好不容易將它運到護王神社中。
從這一顆巨石開始,杉本博司開始加入許多他自己慣用的元素,像是用光學玻璃的樓梯貫穿地上的神社與地下像古墳一般的空間,還有挖了一條長長的隧道,並在隧道的盡頭瞄準直島的1:1海景等等。這些我們在他後來集大成的江之浦測候所裡頭都有看到的元素,其實最初第一次以作品的方式呈現出來,就是在護王神社這個地方。所以,對杉本博司來說,這裡可以說是他開始跨足建築界(?)的處女座,正確地說,是他的作品從平面的攝影作品開始慢慢轉變為具體空間創作的開始。
實際造訪護王神社,建議大家可以先從地表上開始看起(如果還沒到現場的朋友,可以搭配模型照片一起看,比較容易理解喔)。神社前的那塊扁平巨石,就是被杉本博司視為是神明的依代;而從神社延伸出的光學玻璃樓梯,會一路會穿過巨石,再延伸到地底下的空間。但為什麼杉本博司會想在神社前的巨石下,搞一個一般神社並不會有的地底空間(石室)呢?原來這是杉本博司自己對於遠古時期人們信仰的想像,他幻想有沒有可能其實神話中的伊勢神宮出現時期與歷史上的古墳時代,兩者曾經並存於同一個時代呢?如果有的話,應該就能用光來連結吧?看完地上的神社之後,我們可以繞到底下的石室入口,在藝術祭期間,這個入口會開放讓人進入。沿著寬度只容一個人通過的通道走進去,便能有下而上仰望從戶外沿著光學玻璃樓梯灑進石室的光線,加上石室空間裡非常安靜,所以莫名地就會有種神聖感。看完後回頭沿著通道往回走,映入眼簾的正是杉本博司為大家準備的瀨戶內海海景(這一幕在我第一次造訪時並沒有特別注意到,反而是後來看過模型後才知道的)。他認為,這片海景從伊勢神宮的神話時代、又或是古墳時代,甚至是到現代、未來,都是永恆不變的,因此,這個通道從某種程度來說,不僅是連結古代的石室空間與戶外,同時也連結了不同時空之下的人們。
「碁会所」/須田悦弘
「碁会所」中的「碁」字,發音同「棋」,其實就是「棋」的異體字,所以顧名思義,這個空間以前就是當地島民聚集在這裡下棋的地方。這個作品空間剛好被入口一分為二,當我們穿過入口通道後,會看到庭園的正中央種植了一棵山茶花樹(五色椿),而回頭一望,就會發現兩個空間上都舖有塌塌米,其中一個空間裡散落了一堆山茶花,同時前方以竹片作為示意,表示禁止大家跨進塌塌米空間。到此為止,大家好像覺得沒甚麼特別的,頂多就是...恩,花很漂亮。但冷靜思考一下就會發現,不對啊,這裡山茶花開的季節大約是2月,那...眼前這些山茶花是哪裡來的?原來這些花,又是那個喜歡以假亂真的花草著稱的藝術家「須田悦弘」的作品(還記得嗎,曾經在安藤的建築上種雜草的那一位XD)。
須田悦弘這次的靈感,取自於一位活躍於大正與昭和時期的日本畫家,速水御舟的作品「名樹散椿」。對應於庭園中間的山茶花樹,他用木雕作出了許多以假亂真的山茶花,然後把他們撒在其中一間的塌塌米上。這時候,猜謎遊戲來了。其實,在眼前看到兩個空間裡,用來示意禁止進入的竹片,有一邊竟然也是木頭雕刻出來的,猜猜看,是哪一邊呢?
(觀察一下,猜完再繼續看)
答案揭曉,面對出口的右手邊的竹片,是假的喔~你看出來了嗎?(我說藝術作品這樣看不是很有趣嗎?很適合我們這種麻瓜XD)當然,如果你是二月份來的話,還可以回頭看看真的山茶花,再來跟作品做個對比,也是蠻有趣的體驗喔。
「牙醫(はいしゃ)」/大竹伸朗與「石橋」/千住博
「牙醫」這個作品的空間,是以前直島上的一位牙醫的診所兼住家所改建而成,而裡頭的創作則是交由大竹伸朗來進行創作。大竹伸朗很擅長用各式各樣的媒材,像是剪報、繪畫、海報、磁磚、立體的雕像、聲音、影像、廢棄的看板...等等,總之你能想到的素材他幾乎都能用上,然後將他們重組與拼貼成平面與立體的作品,然後有點賽博龐克風(Cyberpunk)的味道。所以他在這一棟牙醫舊宅的空間裡,創作了《舌尖上的夢(舌上夢)》這個名字與建築相呼應的作品,將一尊自由女神關進了房子裡,空間內還會出現許多很不合裡、一般人難以想像與理解的畫面(例如你會在牆壁裡看到被鑲嵌在裡頭的牙齒...),這就是他一貫的創作風格。不過相較起來,我覺得他在直島宮浦港附近的作品「《我愛湯(I❤湯)》」更為吸引我喔,喜歡這種天馬行空、拼貼風格作品的朋友,非常推薦喔。
另一個「石橋」的作品空間,則是用過去從事製鹽業而致富的姓石橋的舊宅來改建而成的,在2001年改建之前,石橋一家人一直都還住在這裡。後來他們邀請到以大型瀑布與山水畫而出名的藝術家千住博來這裡進行創作。經過五年的構思,千住博以摻有氧化銀的顏料繪製門繪與瀑布作品,以把這個場域所擁有的記憶在空間裡呈現出來。隨著時間經過,氧化銀的成分會因為氧化而逐漸變黑,所以每次造訪都能看見作品在不同時期的變化,正好呼應這個空間裡直島過去曾因製鹽業而興盛的歷史。有趣的是,庭園裡面還特別放了一個石頭製的小橋,除了象徵瀨戶內海上各個小島目前仍賴以維生的採石業之外,剛好也呼應了這戶人家的姓「石橋」,我覺得有創意呢。
Kinza(きんざ)+《このことを》/內藤禮
最後要來介紹的這個作品,其實是NANA濕婦自己也還沒機會造訪過的作品,為什麼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它不夠吸引人,而是因為它的觀賞門檻實在是太高了,所以下面僅能先就日本網友們所提供的資訊描述給大家聽,希望哪天能有機會親自看過作品之後,再來跟大家更新內容了。剛剛提到有關這個作品的觀賞「門檻」,主要有兩個:(1)每個場次15分鐘,且同一時間入場人數限制為「1人」,無論你是跟朋友一起來、還是帶著小朋友,在藝術家的堅持之下,沒有例外,這個作品就是得一個人觀賞;(2)必須事先上倍樂生家計畫的官網預約,並在預約場次前10分鐘抵達。我認真去打開過那個預約網頁算了一下,每天能夠看到這個作品的人數為18人(很多吧...)。上述的兩個門檻,如果你都能克服的話,恭喜你,你就能得到家計畫達人勳章一枚了!因為看過這作品的人真的不多啊~
在具體介紹這個作品之前,我想先聊聊秋元先生當時邀請來這裡進行創作的、非常特別也很神祕的藝術家「內藤禮」。我猜這位藝術家應該是一個極為敏感的人,因為她喜歡用很多小小的、輕飄飄、一碰就會壞掉、會流動的空氣或水等等纖細的媒材來創作;所以她認為,在觀賞作品時,只要有任何一個自己以外的「人」處於同一個空間的話,不僅僅是我們直覺想到的視覺上的干擾,就連相互之間因為移動而產生的聲音、空氣的流動等等,都會影響到她想呈現的作品樣貌。因此,即便是在威尼斯雙年展上,這樣的觀賞方式曾引起許多來訪者的抱怨,她也仍堅持她的作品就是在同一時間內,一次只能一個人觀賞。除此之外,她在來到直島之前所創作的作品,全部都是期間限定的特展,只要展期結束,作品就會隨之而消逝。之所以會這樣也是因為她堅持每隔一段時間,她就得調整她的作品,以確保為下一位觀賞者呈現該作品最完美的模樣。換句話說,在作品展示的期間,她本人也必須同時在場,所以不太可能有常設的作品出現,更不可能被美術館永久收藏。由此可知,當初秋元先生邀請她來到直島創作時,他得花多少力氣才能說服她來到直島進行創作,而且還必須留下她的首件「常設型」作品。當然,在這次的突破之後,她後續也跟建築師西澤立衛一同打造的豊島美術館,換言之,她目前為止唯二的常設型作品,都在瀨戶內海的小島上呢(這個美術館也非常精彩,之後我們再來跟大家一起去看看)。
接著,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個作品到底長甚麼樣子呢?先來說說這棟建築的名稱「Kinza(きんざ)」吧,因為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資料針對這個屋號做翻譯,所以我一直直覺地把「Kinza」想成「金座(類似江戶時代的銀行單位)」,以為大概就是直島以前的銀行之類的地方吧?後來看過一些介紹才知道,原來這裡是以前直島上某個網元(雇用漁夫與船家的漁業經營者)的家,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據說內藤禮第一次來到這間屋子裡時,看到一堆充滿生活感的用品放在屋內時,讓她幾乎無法思考,因此,她便請秋元先生幫忙,看看是否能將這間屋子還原到最一開始還沒有人入住時的最初模樣。第二次再訪,整間屋子果然清空了,而她也因此而注意到腳底下裸露出來的土地,這讓她非常有感覺,因而創作出了現在的作品「このことを(這作品的意思真的不好翻...把這個物品??將這件事情??)」。但,究竟是甚麼感覺呢?第一,是「在這棟房屋建造之初,這片土地就已經存在這裡了呀~」;其次,則是「我雖然一個人在這個空間裡頭,但透過外頭的聲音、氣味的流動等等,我可以感受到外界的存在」,以上這兩個感動也是正是她最想藉由作品傳達給我們的(我認為啦)。
由於當時即便是她穿過門進到屋內空間,但由於還是踩在土地上,所以一時之間她有種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室內還是戶外的感覺,所以後來她就採用了一種常會被用在日本老房子玄關處的「三和土(一種以紅土、砂礫與灰泥混合而成的土壤)」,來鋪設在地上(這也是為什麼以前日本房子的玄關被稱為「土間」的原因)。「土間」這個空間本來就是一種介於兩者之間的過渡空間,也是這棟建築物出現之前,這片土地最初的樣貌,而這就是她想要呈現的感覺。
接著,她在建築物的牆面下方刻意留了10-15公分左右的隙縫,隙縫中放了許多像是條狀一樣的物體,整個建築物空間內唯一個採光,就是從底下的縫隙滲透進來的、被條狀物體切割過的光線。建築物裡則在地上擺設了一個大圓盤,幾根柱子,上頭還垂釣了一些像是金屬製成的、飄飄的圓筒狀物體。雖然參觀過這個作品的日本網友們,都會因為個人的成長背景與經驗不同,而有個別的感受、觀點與想法,但有趣的是他們都提到了一件事情,就是在這個空間裡所聽到的「外界的聲音」。由於「Kinza」這棟建築物就在本村聚落裡還算熱鬧的區域,所以往來車輛的聲音、隔壁阿婆生活起居的聲音、下雨的聲音、排隊的人對話的聲音,都會隨著光線從下面的隙縫溜進這個空間裡而產生迴盪,但相對地,你又會意識到現在、此刻、這個當下、這個空間裡,明明就只有我一個人啊!內藤禮正是想藉由這樣的反差,讓觀賞者體驗「正是因為此刻我是一個人獨處,所以也才會察覺到他人的存在」的感受。
總結來說,其實這個作品的設計本身並不複雜,但對於藝術家內藤禮來說,絕對是她創作生涯中的大突破。像是因為這是個常設作品,所以她必須捨棄她過去慣用的素材(布幕、羽毛、鐵絲等等),花更大的力氣改以較為耐用的建材或物品來創作。此外,還有一個大挑戰就是,她必須創造出即使她本人不在現場,也能確保一定品質的作品,所以必須降低很多變動因素。有鑑於此,她會請來觀賞的人一定要「坐」在她指定的那張椅子上,才能確保你的視野所看到的,是她想給你看到的。恩,非常堅持的一位藝術家對吧?不過據說這已經是她答應秋元先生要做一些妥協後的結果了呢。
~未完待續~
感謝您的閱讀, 如果想聽NANA用白話文,說說與濃縮日本的小故事,非常歡迎您投零錢到我的小貓撲滿裡,給予NANA更多的鼓勵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