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付費限定
我的「日系」怪體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36 字、20
則留言,僅發佈於高瑞希的地球流浪日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高瑞希的冒險宇宙
15.5K會員
143內容數
長年在 IG 限動分享對生命的探索過程,伴隨知名度漸長,驚覺這般自我揭露容易將自己曝露於危險,真心的書寫應該給對我真心的讀者。
來《方格子》,想給訂閱制讀者原創且獨家的內容,包含於各地經歷的新冒險、我的情慾探索,及我的小說創作、寫作及演說技藝的分享。自我挖掘是一生的事,我會持續記錄我接下來的冒險,真實且野蠻。
高瑞希的冒險宇宙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剛才回覆一個外星人留言,我先說,信因為非常多,所以我很認真回覆信時,代表我真的把該對你講的,甚至提供的方法也講了。請不要事情一不順就想找人救你。我會很累。我現階段沒有餘力管特定一個人。
但是所有人的信都有一個集體的脈絡,讓我已經確定這是一個文明病。然後不得不說,這不是你們靈魂要的。靈魂真心不會
2025/04/29
剛才回覆一個外星人留言,我先說,信因為非常多,所以我很認真回覆信時,代表我真的把該對你講的,甚至提供的方法也講了。請不要事情一不順就想找人救你。我會很累。我現階段沒有餘力管特定一個人。
但是所有人的信都有一個集體的脈絡,讓我已經確定這是一個文明病。然後不得不說,這不是你們靈魂要的。靈魂真心不會
2025/04/27
這兩天,心情很沉重。不是情緒化的小悲傷,是那種打從骨子裡對某些事情看穿後的沉重。
聽到外星人被對待的方式,我一瞬間心疼得無以名狀,然後下意識就厭惡起某些人性中令人作嘔的部分,那種深植基因的壓榨、佔有、掠奪,讓我從身體到靈魂都感到反胃。連帶著對父權體質本能起了強烈反感。
意識到自己被情緒捲
2025/04/27
這兩天,心情很沉重。不是情緒化的小悲傷,是那種打從骨子裡對某些事情看穿後的沉重。
聽到外星人被對待的方式,我一瞬間心疼得無以名狀,然後下意識就厭惡起某些人性中令人作嘔的部分,那種深植基因的壓榨、佔有、掠奪,讓我從身體到靈魂都感到反胃。連帶著對父權體質本能起了強烈反感。
意識到自己被情緒捲
2025/04/25
讀者提問:Hi 瑞希,想跟你分享感情的狀態,同時想聽聽看你的想法。跟現在的男友感情狀態一直很穩定,他對我非常體貼溫柔。雖然有些想法不太一樣,但都能溝通。
我懷疑自己不愛男友了,我們互動一如往常,我還是喜歡擁抱、聊天、一起看電影打電動,但是我沒有辦法如他期待的和他結婚和做愛。我告訴他我的想法,他
2025/04/25
讀者提問:Hi 瑞希,想跟你分享感情的狀態,同時想聽聽看你的想法。跟現在的男友感情狀態一直很穩定,他對我非常體貼溫柔。雖然有些想法不太一樣,但都能溝通。
我懷疑自己不愛男友了,我們互動一如往常,我還是喜歡擁抱、聊天、一起看電影打電動,但是我沒有辦法如他期待的和他結婚和做愛。我告訴他我的想法,他
#日本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OS:作為一個“俗女”粉,竟然還沒寫過俗女相關的文,這怎麼可以?寫是一定要寫的,只不過慢了幾年......)
https://m.youtube.com/watch?v=uERLvs_zERM&pp=ygUP5L-X5aWz6aSK5oiQ6KiY
EP1片段:小孩的求生意志
就想問一下
(OS:作為一個“俗女”粉,竟然還沒寫過俗女相關的文,這怎麼可以?寫是一定要寫的,只不過慢了幾年......)
https://m.youtube.com/watch?v=uERLvs_zERM&pp=ygUP5L-X5aWz6aSK5oiQ6KiY
EP1片段:小孩的求生意志
就想問一下

日本完全沒在限制台灣人入境,乍聞立馬開啟日本航空網站......優羅本,回家囉!
可能還太早,但會想借這本書,也是想看看自己究竟在日本踩了多少地雷XD
只是在睡前翻一下,沒想到欲罷不能,因為廚師阿伯太可愛了,對於東京人的酸口,直讓我笑到睡不著。
有一陣子在蝦皮上買食器,會發現某些名字反覆出現。

日本完全沒在限制台灣人入境,乍聞立馬開啟日本航空網站......優羅本,回家囉!
可能還太早,但會想借這本書,也是想看看自己究竟在日本踩了多少地雷XD
只是在睡前翻一下,沒想到欲罷不能,因為廚師阿伯太可愛了,對於東京人的酸口,直讓我笑到睡不著。
有一陣子在蝦皮上買食器,會發現某些名字反覆出現。

去年很紅的一部陸劇「以家人之名」,講述家人、長大和各自各種成長的議題,其中一句金句「人是一瞬間長大的,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間。」,我覺得好像是耶,但與其說一瞬間倒不如說,會有某一刻你意識到「你已經長大了」。
我最近整理意識到的幾件事:包含喝水、喝茶和瑜珈。

去年很紅的一部陸劇「以家人之名」,講述家人、長大和各自各種成長的議題,其中一句金句「人是一瞬間長大的,只有你知道的一瞬間。」,我覺得好像是耶,但與其說一瞬間倒不如說,會有某一刻你意識到「你已經長大了」。
我最近整理意識到的幾件事:包含喝水、喝茶和瑜珈。

先前在替代役時期,曾閱讀過一本書名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內容圍繞著一個主軸:「習慣」。整本書的文眼: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就像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動了;一個習慣的養成,就像是跨出舒適圈的過程,令人不禁斯靠: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先前在替代役時期,曾閱讀過一本書名叫《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內容圍繞著一個主軸:「習慣」。整本書的文眼: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
習慣就像舒適圈,待久了就不想動了;一個習慣的養成,就像是跨出舒適圈的過程,令人不禁斯靠:換個環境重新開始,究竟是新生活的展開,還是「舊」習慣的延續。

雖然寫完之後才想到「以現在疫情的狀態應該更難營業下去了」,但或許文字就是因為有這種存檔的功能才有存在的必要吧?
京都二三事第三篇,錢湯。

雖然寫完之後才想到「以現在疫情的狀態應該更難營業下去了」,但或許文字就是因為有這種存檔的功能才有存在的必要吧?
京都二三事第三篇,錢湯。

YR去年底開始在日本交換留學,由於居住時日還很短,現在仍在試著適應日本的日常。在前往日本以前YR對日本其實沒有太大的憧憬,留學之前也從來沒有去過日本。

YR去年底開始在日本交換留學,由於居住時日還很短,現在仍在試著適應日本的日常。在前往日本以前YR對日本其實沒有太大的憧憬,留學之前也從來沒有去過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