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觀察」白色巨塔牆更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昨日(10/21)確診人數為37265人,而我僅是其中之一,在偌大分母中,求助無門的黑數是多少?
究竟是不是個案,無法進行民調,故無從得知,但僅以身旁所見所聞,提供反思⋯故事是這樣的:


看診之路 一波三折

快篩確診一早,頂著不適的身軀,上網查哪些醫療院所提供線上看診。
新北市衛生局有本很長的名冊⋯任君挑選。
由於起床尚早,想看的診所還未營業,故打了第一通,離家幾步之遙且已開門的診所:益X診所
:請問確診,能線上看診嗎?
:喔!我們沒有,我們是第二階段…
(原諒我不舒服聽不懂在說什麼)
第二階段?!?!
有聽沒有懂,由於身體不舒服,也不想爭辯,不管理由爲何,政府名冊上就是有你們🧐

一山還有一山高 白色巨塔牆更高

第一通,或許運氣不好,遇到不負責任的個案,看完名冊索性打給X和區衛生所⋯
:請問確診,能線上看診嗎?
:喔!因為現在疫情趨緩,沒有這項服務⋯
:可是政府網站名冊有你們
:可以去新北市衛生局找相關名冊
:我就是看到有你們啊
(是在鬼打牆嗎⋯後面懶得繼續聽鬼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牆裡牆外 專業怎麼舖得平崎嶇路嗎? 參加一場專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照護的類似紀錄片的首映會 現場老中青的醫療人員齊聚一堂 也邀請了極少數的受照護者 據我觀察 現場超過八成是這個領域的醫療人員 像個嘉年華會 放映前有茶會交誼 有醫療團隊利用這聚會片刻討論他們手上個案 當然 也是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一如往常地,急診室大廳的自動門緩緩向左右開啟。 這裡與街道上同樣空無一人。 幾分鐘前在裡頭還滿是痛苦呻吟的患者、焦躁不安的家屬、忙進忙出的醫師及護理人員。 現在竟全都不見了。 我往內踏了一步,腳步聲清晰可聽。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大聲地詢問卻得不到分毫的回應。
Thumbnail
一到了病房放下背包披上白袍後,突然感受到了緊繃緊張的氛圍, 以及聽見了護理師們看著一支手機竊竊私語。 沒有錯,我們醫院上直播了。
Thumbnail
提著裝了一台筆電、兩本書、幾件換洗衣物等的行李袋,穿著“啪哩啪哩”的涼鞋,從台大兒童醫院大樓走到舊大樓的二樓護理站,不過就300多公尺的距離,正要開口對護理師說話的我,突然止不住的咳嗽,喘不過來的呼吸頻率,似乎是嚇到了周圍的人,突然身邊多出了三位年輕護理師,有讓我先把行李放下的,有問我要不要先喝水的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來談談醫院停車。這根本是無解的問題。一般大醫院多已有20年以上,當時停車場就沒有設計夠,現在門診動輒50人以上,想想看那是多龐大的族群,人口老化,坐輪椅的人也多了很多,電梯都不夠了,如果醫院附近沒有大眾運輸(就是有這樣的大醫院),光靠路邊停車的車位,當然是要停到天涯海角去了。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牆裡牆外 專業怎麼舖得平崎嶇路嗎? 參加一場專業人員醫療專業人員照護的類似紀錄片的首映會 現場老中青的醫療人員齊聚一堂 也邀請了極少數的受照護者 據我觀察 現場超過八成是這個領域的醫療人員 像個嘉年華會 放映前有茶會交誼 有醫療團隊利用這聚會片刻討論他們手上個案 當然 也是
Thumbnail
在醫療這一塊,其實台灣的處境真的蠻悲慘的,因為時常會遇到很多事情是護理師自己要處理,而常常在處理過程,就是學會獨立之外,有時候資源也有限,所以就會發生更多的事情,真的覺得大家要更重視護理師。
一如往常地,急診室大廳的自動門緩緩向左右開啟。 這裡與街道上同樣空無一人。 幾分鐘前在裡頭還滿是痛苦呻吟的患者、焦躁不安的家屬、忙進忙出的醫師及護理人員。 現在竟全都不見了。 我往內踏了一步,腳步聲清晰可聽。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大聲地詢問卻得不到分毫的回應。
Thumbnail
一到了病房放下背包披上白袍後,突然感受到了緊繃緊張的氛圍, 以及聽見了護理師們看著一支手機竊竊私語。 沒有錯,我們醫院上直播了。
Thumbnail
提著裝了一台筆電、兩本書、幾件換洗衣物等的行李袋,穿著“啪哩啪哩”的涼鞋,從台大兒童醫院大樓走到舊大樓的二樓護理站,不過就300多公尺的距離,正要開口對護理師說話的我,突然止不住的咳嗽,喘不過來的呼吸頻率,似乎是嚇到了周圍的人,突然身邊多出了三位年輕護理師,有讓我先把行李放下的,有問我要不要先喝水的
Thumbnail
關於這次看到的新聞開錯刀事情,有著非常多的爭論,當看完整篇新聞的介紹後,我只能覺得有一點驚訝,但沒有到很吃驚的程度,為何我會這麼說,是因為自身為醫療人員?還是看了太多類似的案例?就讓我以護理師看到的世界慢慢說起。
Thumbnail
關於在急診病患眾多的情況,很多時刻患者只能在等候,這時刻隨著時代的發達,你會發現急診超多患者在等候時後,除了聊天之外,會開始划手機、講電話,這就代表掛診的人口中,有一部分其實不用太緊急先處理的,而我們最後還是得一一處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存在,那麼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來談談醫院停車。這根本是無解的問題。一般大醫院多已有20年以上,當時停車場就沒有設計夠,現在門診動輒50人以上,想想看那是多龐大的族群,人口老化,坐輪椅的人也多了很多,電梯都不夠了,如果醫院附近沒有大眾運輸(就是有這樣的大醫院),光靠路邊停車的車位,當然是要停到天涯海角去了。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急診裡面最有趣的,現在情況醫療人力短缺,護理師紛紛離職潮,國人的健康受到影響,而現實面對的困境仍無法改善,除了沒家屬是困擾護理師之外,其中最讓人無言的第二法門,就是所謂的吃到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