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畫看世界:與31位藝術史上的大師目光交會的瞬間》讀後感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一幅畫看世界:與31位藝術史上的大師目光交會的瞬間
不知道作者篩選作品的標準是什麼,還是動畫電影導演的眼光獨特,他選了不少”特殊”的作品(不華麗也不恐怖的那種),可能是帶有什麼隱喻吧,就是看起來普通,其實很有內涵😎
另外,本書裡還有伊斯蘭、印度及朝鮮的畫作,平常我們不太有機會接觸這些國家的作品,很難得作者收錄在書裡了!
-
🖍️精挑細選幾張喜歡的畫作
1. View of Delft(眺望台夫特)-Vermeer (1660-61)
以前對維梅爾的印象就是,是《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的作者,對那幅畫也沒有任何深刻的感受,就是 名畫 這樣。 但作者選得這幅《眺望台夫特》卻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也許是因為我很喜歡台夫特這個地方(它是雷文霍克發現首隻細菌的地方),再加上這幅畫給人一種身心舒暢的感覺,看著便覺得豁然開朗起來。
2. Old Vineyard with Peasant Woman(老葡萄園與農婦)-Van Gogh(1890)
這幅很少出現在梵谷的畫冊中,大家所熟知的也是那幾幅畫: 《麥田群鴨》、《星夜》、《在阿爾的臥室》等⋯。 對葡萄園這幅畫的印象,是一種明亮的氛圍,不像他的其他作品一樣帶有陰鬱的氣息。
這幅作品是梵谷割耳後,前往南法,又折返回北法,在之後抵達的小鎮奧維時所創作的作品,畫中顯而易見充滿剛到達異鄉時的興奮之情,是懷抱理想且帶著喜悅之感。
📌再加碼一幅,作者提到的其他梵谷畫作-
《雨》我特別喜歡,這幅是仿效歌川廣重的浮世繪作品,磅礴的線條讓整幅畫顯得很有張力。
3.Deer in the Woods II(林中鹿群II)-Franz Marc(1914)
這幅第一眼看到給我的感覺,很像畢卡索的作品,但比畢卡索的還要細緻不少🤣
色彩的象徵還有空間上的設計,讓這幅畫擁有了更深的層次,藍色代表靈魂(精神)、綠色帶給人平靜,而佔出現面積不少的紅色,在Marc的作品中,則帶有不詳的預感。
但總而言之,這幅作品給我的感覺是穩定安詳,洋溢著幸福。
再來,Marc 的代表作之-《動物的命運》,我真的非常喜歡!本書裡也有提到這幅畫。
紅色佔了超大面積,看起來像是森林起了大火,動物們群起狂奔,但渺小的野獸怎能敵得過大自然的殘酷呢? 我覺得這幅很適合收錄進《膽小別看畫》裡👽
4.Dance of Moth(蛾之舞)-Paul Klee(1923)
我會喜歡這幅也是因為它看起來很抽象😂
初次欣賞時,覺得蠻普通,但仔細注意,可以發現圖中飛蛾的上下左右畫了不少箭頭,尤其指向下方的箭頭,看起來像是阻撓飛蛾向上飛的鉛錘,全身像被五花大綁似的拉扯,然而雙眼卻望著天空,仍在做掙扎。
聽起來挺熱血的!
當然每個人有不同的解讀,若你覺得這幅畫想要告訴你不要輕易放棄,也許你可以在失意時看看它。
-
這本書提到很多名畫,不只有西洋繪畫,也有東洋(中日韓)及東南亞的作品。 透過作者自己的角度對這些畫作深入探討,他也提到有很多是他本身的”偏見”,但我們大家在欣賞藝術品也是如此,用自己既有的想法來解讀它們。
最後他也建議讀者,可以多了解每一位創作者的思想,這也是幫助我們更加了解一幅畫的方式,藉此再慢慢找出屬於自己的品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不平等:為何國家越富裕,社會問題越多?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知道,只要赤貧與巨富一起生活在同一個體制下,我們所有人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看完這本讓我想起之前讀的兩本書:焦慮世代及孤獨世紀。 在人類科技可以說是快達到巔峰的年代,我們沒有活得比過去更加快樂,反而備受煎熬且比以前更容易陷入憂鬱的螺旋中,
    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 「當品質令人失望時,你會在數量上尋找救贖。當持久的東西遍尋不著時,或許只有變化的快速能拯救你。」 本書闡述在液態現代社會裡,人們追求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係(好吃又不黏牙)。 在現代這個講究「個體化」的世界,關係是種好壞混雜的禮物。它在美夢與惡夢之間來回擺盪,難以預測它未來
    意識(Consciousness: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意識是一個大幻覺。這個幻覺是通過問”我現在有意識嗎?”或”我現在意識到甚麼?”這樣的問題而產生的。」 科技蓬勃發展至今,腦科學依然是未知的領域,對於大腦的發展與其擁有的極限,我們所知甚少,雖然有越來越多科學家著
    另類事實:關於知識和它的敵人 「你無法和知識的敵人辯論。」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充沛的時代,不像以前,搜集資料只能去圖書館一本一本的翻書找,這些唾手可得的資訊,反而使我們被假新聞、陰謀論和片面之詞給淹沒。 本書名-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意指對於事實的另一種描述,且通常不是真的
    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心靈是它自己的美麗俘虜。」因為心靈就是物質,因此我們精心構思,因而舉足輕重。」 這是一本包裹著神經科學外皮的文學作品,它讀起來不像一般科普書籍那樣艱澀、更多的是卓越的文字描述及作者天馬行空的聯想。書名寫做」詩篇」,內容真的狠濕😎😋 本書探討大腦是如何演變成
    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寂寞可能很難定義。它沒有相反詞;它是完全主觀的,會隨著不同時空、不同人,甚至同一個人的不同生命階段而產生不同感知。” 寂寞是21世紀才悄悄出現的大規模”流行病”,獨身者、寂寞老人、心理疾病患者,帶給醫療與社會不少負擔。在21世紀以前,「寂寞」被定義為「獨處」,
    社會不平等:為何國家越富裕,社會問題越多? 「我們每個人心裡都知道,只要赤貧與巨富一起生活在同一個體制下,我們所有人都會為此付出代價。」 看完這本讓我想起之前讀的兩本書:焦慮世代及孤獨世紀。 在人類科技可以說是快達到巔峰的年代,我們沒有活得比過去更加快樂,反而備受煎熬且比以前更容易陷入憂鬱的螺旋中,
    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 「當品質令人失望時,你會在數量上尋找救贖。當持久的東西遍尋不著時,或許只有變化的快速能拯救你。」 本書闡述在液態現代社會裡,人們追求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係(好吃又不黏牙)。 在現代這個講究「個體化」的世界,關係是種好壞混雜的禮物。它在美夢與惡夢之間來回擺盪,難以預測它未來
    意識(Consciousness: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意識是一個大幻覺。這個幻覺是通過問”我現在有意識嗎?”或”我現在意識到甚麼?”這樣的問題而產生的。」 科技蓬勃發展至今,腦科學依然是未知的領域,對於大腦的發展與其擁有的極限,我們所知甚少,雖然有越來越多科學家著
    另類事實:關於知識和它的敵人 「你無法和知識的敵人辯論。」 我們活在一個資訊充沛的時代,不像以前,搜集資料只能去圖書館一本一本的翻書找,這些唾手可得的資訊,反而使我們被假新聞、陰謀論和片面之詞給淹沒。 本書名-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意指對於事實的另一種描述,且通常不是真的
    氣味、記憶與愛欲—艾克曼的大腦詩篇 「「心靈是它自己的美麗俘虜。」因為心靈就是物質,因此我們精心構思,因而舉足輕重。」 這是一本包裹著神經科學外皮的文學作品,它讀起來不像一般科普書籍那樣艱澀、更多的是卓越的文字描述及作者天馬行空的聯想。書名寫做」詩篇」,內容真的狠濕😎😋 本書探討大腦是如何演變成
    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 “寂寞可能很難定義。它沒有相反詞;它是完全主觀的,會隨著不同時空、不同人,甚至同一個人的不同生命階段而產生不同感知。” 寂寞是21世紀才悄悄出現的大規模”流行病”,獨身者、寂寞老人、心理疾病患者,帶給醫療與社會不少負擔。在21世紀以前,「寂寞」被定義為「獨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梵谷博物館 荷蘭遊記第二篇   這次來荷蘭,很大的原因是想看梵谷的畫——如果有人跟我說,那是因為梵谷很有名,所以我才喜歡他的畫,我也不能反駁什麼,但我也的確知道對於梵谷的畫,我深受吸引。   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7-11的I-cash在鄉下地方還很潮,我明明用不到,但不知道從哪裡買到一張星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萬張早鳥瞬間秒殺」、「首週創下三萬人觀展紀錄」......,看似聳動的新聞標題,卻僅能浮光掠影地捕捉這檔展覽的話題性。原因很簡單:英國國家藝廊,拉斐爾,梵谷,三個關鍵詞一下,滔滔巨浪順勢而起,讓人想轉頭忽視,都難。可說穿了,藝術欣賞並不止於對傑作的瞻仰、朝聖,卻更近似於俯視一池鏡湖。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協力創作: 如果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ɛ)、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或是羅伊·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和英國攝影師Henry Pointer(1822 - 1889)一起創作,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作品? 上圖就是測試後的藝術成品效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
    Thumbnail
    梵谷博物館 荷蘭遊記第二篇   這次來荷蘭,很大的原因是想看梵谷的畫——如果有人跟我說,那是因為梵谷很有名,所以我才喜歡他的畫,我也不能反駁什麼,但我也的確知道對於梵谷的畫,我深受吸引。   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7-11的I-cash在鄉下地方還很潮,我明明用不到,但不知道從哪裡買到一張星
    Thumbnail
    在挑高的空間看畫,是敞徉式的自在好像在偌大的鳥籠裡飛翔。55件20世紀的佳作,資訊量爆炸多,感覺也流竄說它今天很自大🫠
    Thumbnail
    探討了文藝復興巨匠達文西的藝術創作及其對科學的熱愛,透過參觀達文西體驗展,深入瞭解他的創作理念及對人體的研究。文章中介紹了達文西的經典作品,如聖母頌報等,以及展覽中的沉浸式體驗,最終反思自身對生命的好奇心與追求知識的熱情。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萬張早鳥瞬間秒殺」、「首週創下三萬人觀展紀錄」......,看似聳動的新聞標題,卻僅能浮光掠影地捕捉這檔展覽的話題性。原因很簡單:英國國家藝廊,拉斐爾,梵谷,三個關鍵詞一下,滔滔巨浪順勢而起,讓人想轉頭忽視,都難。可說穿了,藝術欣賞並不止於對傑作的瞻仰、朝聖,卻更近似於俯視一池鏡湖。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印象派畫派展覽的心得。作者描述了在展場中親眼所見的震撼和對畫作的愛慕之情,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對於印象派藝術的熱愛和震撼。
    Thumbnail
      荷蘭畫家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最為人熟知的畫作為〈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其一生皆生活於荷蘭台夫特(Delft),故又被稱為「台夫特的維梅爾」,與林布蘭(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同被稱為荷
    Thumbnail
    藝術欣賞的趣味,都呈現在「物」(藝術作品)、「我」(審美主體)之間的往復迴環。 所以,有關荷蘭國際攝影大師埃爾溫.奧拉夫(Erwin Olaf Springveld)的個人大展 《埃爾溫‧奧拉夫:完美時刻-未竟世界》還有一些討論的餘地,值得再説幾句。
    Thumbnail
    協力創作: 如果愛德華·孟克(Edvard Munchɛ)、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或是羅伊·李奇登斯坦 (Roy Lichtenstein)和英國攝影師Henry Pointer(1822 - 1889)一起創作,會呈現出什麼樣的作品? 上圖就是測試後的藝術成品效
    Thumbnail
    說到印象派的畫,我想到20年前的自己,那時人生第一次去北美館看印象派的畫展,是跟職訓局的同學們一起去看的,那時覺得好SHOCK,覺得很多在書本上介紹的畫家,都在這邊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真跡,超級感動的。 那時在一堆的畫作當中我後來愛上了莫內的紫色,他的睡蓮池的紫色系列讓我覺得很迷幻,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