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
──我們的孩子從沒有匱乏過,他們缺乏的,應該就是這麼一點點的忍耐!
有些時候我會想起小時候的那個世界。
那是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所有的日子都是用「希望」組成:希望過年早點到來──有紅包可以拿、希望生日就在明天──有個豐盛的雞蛋麵線早餐、希望晚上可以看到卡通、希望……每天都活在很實踐的希望的海洋中、呼吸著希望的空氣;希望不是慾望,那時沒有太大的慾望,因為外界的刺激沒有任天堂或是大明星,更沒有燦爛的遙控汽車和飛機,小小的羨慕就是隔壁同學口袋裡面多的幾顆彈珠、幾條橡皮筋還是……小紙牌。
這樣說並不是懷念物質匱乏,畢竟每個時代都有它時代的背景,今非昔時,拿過時的神主牌來當作教育的教條,不合時宜更不切實際。不過,在身處今日這種經濟風暴和蕭條的環境中,會有這樣的思古幽情,實在是看到許多的孩子無法真正的體會對「物」的惜福、知幅的感嘆。
這週配合國語的課程帶著孩子們到學校中央廚房參觀,一場壯闊旅程下來,看孩子們觀後習寫的心得和他們午餐的表現,更加深我對教育難為的感慨:教育一定要在生活中有深刻的體驗才得以真正改變氣質,只是用粗微的觀眾眼睛的經歷,只能企盼播下的種子來日方長了。回來後的那午餐,青菜仍是寥寥可得青睞,嚷著便當中就僅僅剩下的一口菜,仍堅持是吃不下、要倒廚餘,可見得種子還沒發芽。(別誤會!我可不贊成用餓肚子來讓他們體會珍惜食物)
孩子們的胃口已經給某些魚、肉、炸、烤的精緻料理養精了,對於廚房供應的菜飯少有喜悅的情緒──對他們來說,這餐頂多就是填飽肚子。這和我期盼有的教育目標有相當大差距:希望他們瞭解每一餐都是得來不易,讓自己滿足於這些眼前的「美食」,進而感謝為我們付出的所有人和物,甚至,經由這樣的體悟能夠知道經過「時間」和「期待」的元素所潤飾過後而得到的禮物才是珍貴。
那日孩子的生日,我把一本「樹木圖鑑」送給他當生日禮物,那是他「求」我好一段時間的期待,可是我偷偷買了卻藏了起來,任憑他天天懇求、說盡好話,或是帶著淡淡哀傷的口氣:「好好喔!我的同學都有這本書……」我都是裝作充耳不聞,但我聽在心底仍有一點點做爸爸的愛憐之心,可是我想要藉機粹鍊他小小的忍耐心靈,也就鐵面到底。那日看到他得到這意外禮物時高興的表情,我彷彿尋到我卅年前幼小的希望天堂,覺得「別急著吃棉花糖」是個頗好的教育方法。
我們的孩子沒有匱乏過,他們缺乏的,應該就是這麼一點點的忍耐,有了忍耐的歷練,到手的東西才有珍貴的價值,入口的食物,方是口口都是美食!